信用账户创建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01710阅读:来源:国知局
现成为客户端侧的信用账户创建方法,上述步骤202、205和206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一服务器侧的信用账户创建方法,上述步骤203、204和207可以单独实现成为第二服务器侧的信用账户创建方法。
[0092]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用账户创建方法,通过客户端获取已开通电子兑换账户的用户的不完整实名信息;第一服务器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与不完整实名信息匹配的用户实名信息;第二服务器接收用户实名信息,检测是否已存在与用户实名信息对应的信用账户,若检测出不存在信用账户,则向第一服务器发送不存在信用账户的指示信息;第一服务器接收指示信息,检测是否已存在与电子兑换账户绑定的兑换资源账户,若检测出已存在兑换资源账户,则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第二服务器;第二服务器接收检测结果,创建用户的虚拟信用账户,在虚拟信用账户的创建过程结合已经存在的电子兑换账户和信用账户,使得第二服务器可以根据电子兑换账户获取用户的用户实名信息,在根据接收到的检测结果确定出已经存在与电子兑换账户绑定的兑换资源账户后,可以省略对用户信息的全面采集和人工验证过程,直接为用户创建虚拟信用账户,解决了申请信用账户耗时较多,导致信用账户的创建流程较长,信用账户的创建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高信用账户的创建效率的效果。
[0093]请参考图3A,其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用账户创建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信用账户创建方法,包括:
[0094]步骤301,客户端获取已开通电子兑换账户的用户的不完整实名信息,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不完整实名信息;
[0095]用户如需申请创建虚拟信用账户,则客户端需要获取用户的用户实名信息,以便第二服务器可以根据客户端提供的用户实名信息核实用户身份。然而,输入用户实名信息不仅会增加输入的信息内容而降低虚拟信用账户的创建效率,还容易造成信息泄露而降低虚拟信用账户的创建安全性,因此,在用户当前已经开通了电子兑换账户的情况下,客户端可以仅仅获取用户的不完整实名信息,并将不完整实名信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由第一服务器获取预存的用户实名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以提高创建虚拟信用账户的安全性。
[0096]由于不完整实名信息用于匹配用户完整信息,因此,该不完整实名信息可以是用户实名信息中的部分实名信息,也可以是与用户实名信息存在对应关系的信息,本实施例以不完整实名信息是用户实名信息中的部分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0097]具体地,不完整实名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一类不完整实名子信息,每一类不完整实名子信息都是用户实名信息中的对应类别的实名子信息的部分实名信息。比如,用户实名信息所包括的实名子信息分别是姓名信息和身份证明证件号码信息,则一类不完整实名子信息是部分姓名信息,另一类不完整实名子信息是部分身份证明证件号码信息。因此,至少一类不完整实名子信息包括部分姓名信息及部分身份证明证件号码信息。
[0098]可选的,为了确保是用户本人在申请虚拟信用账户,以进一步提高创建虚拟信用账户的安全性,客户端还可以在获取不完整实名信息之前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出是用户本人在申请虚拟信用账户时,获取不完整实名信息;在验证出不是用户本人在申请虚拟信用账户时,不响应本次申请操作。
[0099]具体地,获取已开通电子兑换账户的用户的不完整实名信息之前,还包括:
[0100]客户端获取待验证兑换密钥,并向第一服务器发送待验证兑换密钥;
[0101]第一服务器接收待验证兑换密钥,检测待验证兑换密钥与预存的兑换密钥是否相同,若检测出待验证兑换密钥与预存的兑换密钥相同,则触发客户端执行获取已开通电子兑换账户的用户的不完整实名信息的步骤,兑换密钥是第一服务器中保存的兑换密钥。
[0102]其中,兑换密钥是在用户开通电子兑换账户时设置并存储在第一服务器中的。客户端可以向用户展示输入待验证兑换密钥的输入界面,将用户在界面中输入的内容确定为待验证兑换密钥,并将待验证兑换密钥发送给第一服务器,由第一服务器检测待验证兑换密钥与兑换密钥是否相同。若第一服务器检测出待验证兑换密钥与兑换密钥相同,则确定是用户本人在申请虚拟信用账户;若电子兑换账户检测出待验证兑换密钥与兑换密钥不同,则确定不是用户本人在申请虚拟信用账户。
[0103]请参考图3B所示的关于获取不完整实名信息的界面示意图。用户如需申请创建虚拟信用账户,则首先点击“我的银行卡”界面11中的“我的银行卡”按钮12,客户端跳转至“全部银行卡”界面13 ;用户在“全部银行卡”界面13中点击“点击立即开通”按钮14后,客户端跳转至“开通xx信用卡”界面15 ;用户在“开通xx信用卡”界面15中点击“立即开通”按钮16后,客户端跳转至“验证兑换密钥”界面17 ;若用户在“验证兑换密钥”界面17中输入了待验证兑换密钥,客户端跳转至“校验身份信息”界面18。在本实施例中,假设需要用户输入的不完整实名信息包括部分姓名信息和部分身份证号码信息。用户分别在“校验身份信息”界面18的对应位置输入姓名的最后一位和身份证号码的最后四位之后,客户端即可获取到用户的不完整实名信息。
[0104]步骤302,第一服务器接收不完整实名信息,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与不完整实名信息匹配的用户实名信息,用户实名信息是第一服务器中保存的用户实名信息;
[0105]第一服务器可以在预存的至少一个用户实名信息中查找与不完整实名信息匹配的用户实名信息,并将匹配得到的用户实名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
[0106]具体地,向第二服务器发送与不完整实名信息匹配的用户实名信息,包括:
[0107]在至少一类不完整实名子信息是用户实名信息中对应信息的一部分内容时,第一服务器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实名信息。
[0108]第一服务器可以分别将每个用户实名信息与不完整实名信息进行匹配,并将完全匹配的用户实名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
[0109]步骤303,第二服务器接收用户实名信息,检测是否已存在与用户实名信息对应的信用账户;
[0110]其中,信用账户是指用户通过【背景技术】中介绍的信用账户创建方法申请创建的信用账户。第二服务器中存储有已经成功申请信用账户的不同用户的用户实名信息与不同信用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第二服务器通过对应关系检测该用户在历史时刻是否已经成功申请并创建过信用账户。
[0111]步骤304,若第二服务器检测出不存在信用账户,则向第一服务器发送不存在信用账户的指示信息;
[0112]由于第二服务器中不存在该用户的信用账户,因此,第二服务器确定该用户不可信,此时不能为该用户创建虚拟信用账户,向第一服务器发送不存在信用账户的指示信息。
[0113]步骤305,第一服务器接收指示信息,检测是否已存在与电子兑换账户绑定的兑换资源账户;
[0114]第一服务器可以通过检测是否存在与电子兑换账户绑定的兑换资源账户来判断用户是否可信。其中,兑换资源账户用于为电子兑换账户提供兑换资源,可以包括资源储蓄账户和非第二服务器提供的其他信用账户。该资源储蓄账户可以是第二服务器提供的,也可以是非第二服务器提供的。
[0115]当兑换资源账户是资源储蓄账户时,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兑换账户使用资源储蓄账户中预存的兑换资源来兑换物品;当兑换资源账户是其他信用账户时,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兑换账户使用从其他信用账户中透支的兑换资源来兑换物品。
[0116]步骤306,若第一服务器检测出已存在兑换资源账户,则对用户的终端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307 ;
[0117]若第一服务器检测出存在兑换资源账户,则确定其他的第二服务器在创建兑换资源账户的时候已经采集过用户的用户资料信息且对用户资料信息的人工验证通过,此时可以确定用户可信,触发第二服务器创建虚拟信用账户的流程,即将检测出已存在兑换资源账户的检测结果发送给第二服务器。
[0118]当检测出存在兑换资源账户时,第一服务器可以在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第二服务器之前,对终端信息进行验证,确认当前申请创建虚拟信用账户的用户即为已经绑定了电子兑换账户和兑换资源账户的用户。
[0119]本实施例中,第一服务器通过手机短信验证、即时通讯信息验证、语音验证、电子邮件验证之一或任意种组合的方式,完成对所述用户的终端信息验证。比如,第一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短信、即时通讯信息、语音信息、电子邮件之一或任意种,并对终端是否接收到上述信息进行验证。
[0120]具体地,对用户的终端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0121]第一服务器获取与兑换资源账户绑定的验证终端标识;
[0122]对所述验证终端标识进行验证。
[0123]每一个兑换资源账户都绑定有至少一个验证终端标识,该验证终端标识通常为用户在绑定电子兑换账户和兑换资源账户时预留的手机号码。当然,在其它可能的情况下,验证终端标识还可以是用户的邮箱地址、即时通讯号码、固定电话号码等等。
[0124]当检测出存在兑换资源账户时,第一服务器获取与该兑换资源账户绑定的验证终端标识,根据该验证终端标识对用户的身份进行核实,确认当前申请创建虚拟信用账户的用户即为已经绑定了电子兑换账户和兑换资源账户的用户。
[0125]具体地,对验证终端标识进行验证,包括:
[0126]第一服务器向验证终端标识所指示的验证终端发送验证信息;
[0127]接收待验证信息,检测待验证信息与验证信息是否相同,若检测出待验证信息与验证信息相同,则确定对验证终端标识的验证通过。
[0128]以验证终端标识为手机号码为例,第一服务器根据该手机号码向对应的手机发送验证信息。在通常情况下,验证信息由若干个数字和/或字母组成。
[0129]与此同时,第一服务器触发客户端显示相关的验证界面。请参考图3C所示的一种典型的验证界面的界面示意图。客户端通过验证界面中显示的提示信息引导用户在输入框21中输入待验证信息。
[0130]如果用户为已经绑定了电子兑换账户和兑换资源账户的用户,且在绑定兑换资源账户时预留的手机号码为用户当前正在使用的手机号码,用户即可查看到第一服务器发送的验证信息。之后,用户在客户端显示的验证界面中输入待验证信息,也即将查看到的验证信息输入至验证界面中作为待验证信息,客户端将该待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进行验证。
[0131 ] 优选地,在运行客户端的终端即为验证终端时,客户端还可以直接从验证终端接收到的短信中识别并提取出待验证信息,并将提取出的待验证信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进行验证。
[0132]第一服务器将之前发出的验证信息与接收到的待验证信息进行比对,检测两者是否相同。当检测出待验证信息与验证信息相同时,说明当前用户为已经绑定了电子兑换账户和兑换资源账户的用户,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服务器可以认为该用户有很大可能被账号管理服务器授权创建虚拟信用账户,是可信用户,触发第二服务器创建虚拟信用账户的流程,即执行步骤307。
[0133]步骤307,第一服务器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第二服务器;
[0134]具体地,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第二服务器,包括:
[0135]第一服务器获取兑换资源账户的账户类型,将账户类型作为检测结果发送给第二服务器,账户类型为资源储蓄账户,或,非第二服务器提供的其他信用账户。其中,资源储蓄账户是将预先存储的资源作为兑换资源的账户,信用账户是根据用户的信用透支兑换资源的账户。
[0136]步骤308,第二服务器接收检测结果,创建用户的虚拟信用账户;
[0137]第二服务器在接收到检测结果后,触发创建用户的虚拟信用账户。其中,虚拟信用账户是新建的且不与信用账户对应的账户,即虚拟信用账户和信用账户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比如,第二服务器中已经存在信用账户,此时用户持有与信用账户对应的卡I ;第二服务器新建了虚拟信用账户,此时用户可以获取到与虚拟信用账户对应的卡2,且卡I与卡2不相同。
[0138]第二服务器可以为各个用户创建相同透支额度的虚拟信用账户。也可以为各个用户创建不同透支额度的虚拟信用账户。当为各个用户创建不同透支额度的虚拟信用账户时,第二服务器可以根据账户类型确定透支额度。其中,透支额度用于标识虚拟信用账户能够透支的最大数值,资源可用于兑换实体物品和/或虚拟物品。为了防止用户在获取虚拟信用账户之后进行恶意透支,需要给虚拟信用账户设定透支额度。用户在使用该虚拟信用账户进行物品兑换过程中,所能透支的资源不能超过该透支额度。
[0139]第一,创建用户的虚拟信用账户,包括:
[0140]I)第二服务器根据账户类型确定虚拟信用账户的透支额度,透支额度用于标识虚拟信用账户能够透支的最大数值;
[0141]2)根据透支额度创建虚拟信用账户。
[0142]若账户类型是其它信用账户,则该用户可能经常使用信用账户,此时可以为用户设置一个较大的透支额度;若账户类型是资源储蓄账户,则该用户可能不常使用信用账户,此时可以为用户设置一个较小的透支额度,使得透支额度的设置能够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提高了设置虚拟信用账户透支额度的准确性。
[0143]第二,创建用户的虚拟信用账户之前,还包括:
[0144]I)第一服务器根据电子兑换账户获取用户历史数据,向第二服务器发送用户历史数据;
[0145]2)第二服务器接收用户历史数据,用户历史数据用于创建用户的虚拟信用账户。
[0146]创建用户的虚拟信用账户,包括:第二服务器根据账户类型和用户历史数据创建用户的虚拟信用账户。
[0147]请结合参考图1所示的实施环境,第一服务器可以从电子兑换账户中获取用户历史数据,比如,第一服务器将历史兑换数据和历史登录数据作为用户历史数据发送给第二服务器。
[0148]当客户端同时具备多种功能时,第一服务器还可以分别从绑定或关联的其它电子帐户中获取历史数据。其中,不同电子帐户的历史数据可以存储在同一个服务器中,也可以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中。本实施例以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中为例进行说明。
[0149]如,客户端同时具备电子兑换功能和社交功能,则电子兑换账户与电子社交帐户绑定,此时第一服务器可以从用户的兑换记录中直接读取该历史兑换数据;并从与电子社交帐户对应的社交服务器中获取历史社交数据,将历史兑换数据和历史社交数据作为用户历史数据发送给第二服务器。
[0150]具体地,根据账户类型和用户历史数据创建用户的虚拟信用账户,包括:
[0151]I)第二服务器读取用户历史数据中的历史支付数据、历史社交数据、历史邮件数据、历史理财数据和历史登录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0152]2)根据历史支付数据、历史社交数据、历史邮件数据、历史理财数据和历史登录数据中的至少一种以及账户类型确定虚拟信用账户的透支额度,透支额度用于标识虚拟信用账户能够透支的最大数值;
[0153]3)根据透支额度创建虚拟信用账户。
[0154]第二服务器根据历史登录数据确定透支额度。比如,用户在电子兑换账户中的历史登录次数越多,则透支额度越大;再比如,用户在电子兑换账户中的历史登录时长越长,则透支额度越大。因为历史登录数据反映了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的活跃程度,该活跃程度可以作为用户的信用度的一种参考。和/或,第二服务器根据历史兑换数据确定透支额度。比如,用户在电子兑换账户中的历史兑换次数越多,则透支额度越大;再比如,用户在电子兑换账户中的历史兑换总额越高,则透支额度越大。本实施例仅以历史登录数据和/或历史兑换数据为例对透支额度的确定进行举例说明,第一服务器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根据其他历史数据确定透支额度。
[0155]当用户历史数据同时包括历史兑换数据和/或历史社交数据和/或历史邮件数据和/或历史理财数据和/或历史登录数据时,第一服务器可以结合历史兑换数据和/或历史社交数据和/或历史邮件数据和/或历史理财数据和/或历史登录数据综合确定一个合适的透支额度。当然,如果用户历史数据中还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则第二服务器此时可以结合历史兑换数据和/或历史社交数据和/或历史邮件数据和/或历史理财数据和/或历史登录数据以及个人基本信息确定出一个更为合适的透支额度。由于第二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用户的透支额度,因此,提高了设置虚拟信用账户透支额度的准确性。
[0156]可选的,第二服务器还可以同时根据账户类型和用户历史数据确定虚拟信用账户的透支额度,以进一步提高透支额度的准确性。
[0157]请参考图3D所示的虚拟信用账户在审核中和审核完成后的界面示意图。左侧图示为审核中的示意图,右侧图示为审核完成后的示意图。
[0158]步骤309,第二服务器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虚拟信用账户的账户信息;
[0159]第二服务器在创建用户的虚拟信用账户之后,向第一服务器发送虚拟信用账户的账户信息,该账户信息包括账号和透支额度。当然。账户信息还可以包括创建虚拟信用账户的日期、虚拟信用账户的有效期、填充资源的期限等。
[0160]步骤310,第一服务器接收虚拟信用账户的账户信息,对虚拟信用账户和电子兑换账户进行绑定,并将虚拟信用账户和电子兑换账户的绑定结果发送给客户端;
[0161]第一服务器将两者进行绑定之后,用户后续可以在登录电子兑换账户之后,选取所需兑换的物品,然后通过虚拟信用账户完成透支兑换。
[0162]可选的,接收虚拟信用账户的账户信息之后,还包括:
[0163]I)第一服务器在兑换资源账户的账户类型是资源储蓄账户时,对虚拟信用账户和资源储蓄账户进行绑定,并将虚拟信用账户和资源储蓄账户的绑定结果发送给客户端,资源储蓄账户用于虚拟信用账户在透支资源后,从资源储蓄账户中转移出资源填充至虚拟信用账户;
[0164]2)客户端接收虚拟信用账户和资源储蓄账户的绑定结果。
[0165]由于在使用虚拟信用账户进行透支兑换之后,还需要将透支的资源填充进该虚拟信用账户,因此,在兑换资源账户的账户类型是资源储蓄账户时,第一服务器可以将该资源储蓄账户与虚拟信用账户绑定,以便虚拟信用账户在透支资源后,从资源储蓄账户中转移出资源填充至虚拟信用账户,提高了虚拟信用账户的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
[0166]步骤311,客户端接收虚拟信用账户和电子兑换账户的绑定结果。
[0167]客户端接收第一服务器发送的绑定结果,并对绑定结果进行展示。该绑定结果可以携带有虚拟信用账户的账号以及透支额度、创建虚拟信用账户的日期、虚拟信用账户的有效期和填充资源的期限等信息。
[0168]请参考图3E所示的绑定结果的界面示意图,客户端接收到绑定结果之后,可以将透支额度31进行显示,以此告知用户。
[0169]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若用户在使用虚拟信用账户的过程中,发现该虚拟信用账户的透支额度不够,则还可以申请提升虚拟信用账户的透支额度。接收虚拟信用账户和电子兑换账户的绑定结果之后,还包括:
[0170]I)客户端获取用户完善信息,向第一服务器发送用户完善信息,用户完善信息用于第二服务器提升虚拟信用账户的透支额度;
[0171]2)第一服务器接收用户完善信息,将用户完善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
[0172]3)第二服务器接收用户完善信息,根据用户完善信息提升虚拟信用账户的透支额度。
[0173]其中,用户完善信息主要用于为第二服务器在提升虚拟信用账户的透支额度时提供参考。用户完善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个人基本信息,比如年龄、出生日期、学历、历史就读学校、家庭住址以及亲属等等。
[0174]用户完善信息可以是用户在客户端的界面中随意输入的个人基本信息,也可以是针对第一服务器和/或第二服务器预先设置的问题在客户端的界面所输入的答案,本实施例不限定对用户完善信息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