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83860阅读:来源:国知局
目的端口号已转换为第一 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因此,接入点通过查询地址端口转换表项,可W从地址端口转换表项 中获取到与该第一IP地址和第一端口号对应的客户端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即确定该 数据报文应该转发给哪个客户端设备。将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更改为该 客户端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向该客户端设备转发数据报文。
[0040] 此外,在WLAN网络中还存在客户端设备在多个接入点之间漫游的问题,例如,如 图1所示,STA1可W选择在API和AP2之间进行切换。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客户端设备 从其它接入点切换到本接入点时,本接入点可w接收到接入控制器发送的漫游通告,w获 知当前有从其它接入点切换过来的客户端设备,因此,可主动向该客户端设备发送免费 ARP(A(MressResolution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报文,该免费ARP报文中携带本接入 点的IP地址W及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其中,本接入点的IP 地址由接入控制器统一分配,W下简称第二IP地址,该第二IP地址与客户端设备的IP地 址属于同一网段。接入控制器在为客户端设备分配IP地址时,将为接入点分配的第二IP 地址携带在报文中发送给客户端设备,客户端设备可根据该IP地址主动向接入点发送ARP 报文或被动接收接入点发送的免费ARP报文W获取接入点的MAC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中, 接入点主动向漫游的客户端设备发送免费ARP报文,W使客户端设备及时更新本地ARP表 项中的MC地址信息,通过新的接入点与外网设备通信。
[0041] 现仍W图1所示组网环境为例,详细介绍数据报文转发过程。
[004引假设,AC分别为STA1、STA2、APIW及AP2分配IP地址,其中,STA1的IP地址为 10. 0. 0. 2,STA2的IP地址为10. 0. 0. 3,API和AP2的内网IP地址(前文所述第二IP地 址)为10. 0.0. 1。需要说明的是,API和AP2的内网IP地址可W不同,当前实施例只是W IP地址相同进行举例,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GW的外网IP地址为61. 1. 28. 39,内网IP地 址为192. 168. 0. 1,GW分别为API和AP2分配外网IP地址(前文所述第一IP地址),其中, API的第一IP地址为192. 168. 0. 2,AP2的第一IP地址为192. 168. 0. 3。PC的IP地址为 202. 101. 22. 18。
[004引 WSTA1访问PC为例,STA1向PC发送的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为10. 0. 0. 2,源 端口号为1000,目的IP地址为202. 101. 22. 18,目的端口为2020。假设STA1通过API接 入网络,则STA1发送的数据报文首先到达API,API接收到该数据报文后,对该数据报文 进行网络地址端口转换,即,将该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10. 0. 0. 2)更改为第一IP地址 (192. 168. 0. 2),源端口号(1000)更改为第一端口号(1920),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不 变,将转换后的数据报文发送给GW。同时,在本地建立对应的地址端口转换表项,如表1所 /J、-0
[0044]
【主权项】
1. 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应用于接入点上,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报文; 获取出口路由设备分配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出口路由设备的内网IP地址属于同一网段; 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的第一端口号; 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网络地址端口转换; 转发转换后的数据报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 号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网络地址端口转换,包括: 当所述数据报文为客户端设备向外网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将所述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更改为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 所述转发转换后的数据报文,包括: 将更改后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出口路由设备,以使所述出口路由设备将所述更改后 的数据报文发送给所述外网设备。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 号更改为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之后,还包括: 建立所述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源端口号与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的地 址端口转换表项,所述源IP地址、源端口号为所述客户端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当所述数据报文为所述外网设备向所述客户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时,根据所述数据 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查询所述地址端口转换表项,所述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 口号为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获取所述地址端口转换表项中与所述第一IP 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客户端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将所述数据报文的目的IP 地址和目的端口号更改为所述客户端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所述转发转换后的数据报文,包括: 向所述客户端设备转发更改后的数据报文。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接入控制器分配的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与所述客户端设备的IP地址属 于同一网段; 当所述客户端设备从其它接入点切换到本接入点时,向所述客户端设备发送免费地址 解析协议ARP报文,所述免费ARP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IP地址,以使所述客户端设备根据 所述第二IP地址更新本地ARP表项,进而通过本接入点与所述外网设备通信。
5.-种数据报文转发装置,应用于接入点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报文;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出口路由设备分配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出口路 由设备的内网IP地址属于同一网段;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的第一端口号; 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网络地 址端口转换; 转发单元,用于转发转换后的数据报文。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换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数据报文为客户端设备向外网设备发送的数据报文 时,将所述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更改为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 所述转发单元,具体用于将更改后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出口路由设备,以使所述出 口路由设备将所述更改后的数据报文发送给所述外网设备。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转换单元将所述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更改为所述 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之后,建立所述数据报文的源IP地址、源端口号与所述第一 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的地址端口转换表项,所述源IP地址、源端口号为所述客户端设 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所述转换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数据报文为所述外网设备向所述客户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报文时,根据所述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查询所述地址端口转换表项,所述 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为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获取所述地址端口转换 表项中与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对应的客户端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将所 述数据报文的目的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更改为所述客户端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所述转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客户端设备转发更改后的数据报文。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接入控制器分配的第二IP地址,所述第二IP地址与所述客 户端设备的IP地址属于同一网段;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客户端设备从其它接入点切换到本接入点时,向所述客户端设 备发送免费地址解析协议ARP报文,所述免费ARP报文中携带所述第二IP地址,以使所述 客户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更新本地ARP表项,进而通过本接入点与所述外网设备通 信。
【专利摘要】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接入点上,该方法包括:接收数据报文;获取出口路由设备分配的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与所述出口路由设备的内网IP地址属于同一网段;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的第一端口号;根据所述第一IP地址和所述第一端口号对所述数据报文进行网络地址端口转换;转发转换后的数据报文。通过本申请可以做到接入点的即插即用,降低了用户部署本地网络的技术门槛。
【IPC分类】H04L29-12, H04L12-749
【公开号】CN104702713
【申请号】CN201510135945
【发明人】郭玮维, 汲哲
【申请人】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