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qpi报文的传输方法、设备及计算机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33641阅读:来源:国知局
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W太网报文发送给所述第二 节点。
[0038] 结合第H方面,在上述第H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0039]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从节点的标识与MAC地址的对应 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MAC地址。
[0040] 结合第H方面,在上述第H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包 括:
[0041]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从已存储的节点的标识、节点的域内标 识和传输设备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域内标识W及所述第二节点 所在域的传输设备的MC地址;
[0042]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二节点所在域的传输设备的MAC地址中提取地址特征信 息,所述地址特征信息用于唯一标识所述传输设备;
[0043] 组成单元,用于将所述提取的地址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节点的域内标识组成所述 第二节点的MAC地址。
[0044] 结合第H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上述第H方面的第H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0045]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是否在同一域;
[0046] 转发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的结果为在同一域,则转发所述QPI报文给 所述第二节点,如果否,则执行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标识,获取所述第二节点的MAC地址操 作。
[0047] 结合第H方面,在上述第H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
[0048]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W太网报文,所述接收的W太网报文携带第H节点的 标识;
[0049] 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W太网报文中提取QPI报文和所述第H节 点的标识;
[0050]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提取模块提取的所述第H节点的标识发送所述提 取模块提取的QPI报文给所述第H节点。
[005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52] W太网报文可W在同一W太网中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传输,因此将QPI报文封装 成W太网报文可W克服QPI报文只能传输几十厘米的缺陷,任意两个接入W太网的节点之 间可W不经由其他节点实现互联,该样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其他节点出现故障时,该两 个节点无法通信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5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W根据该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54] 图1是现有技术中多个CPU之间的互联方式示意图;
[00巧]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示意图;
[0056]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示意图;
[0057]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示意图;
[0058]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QPI报文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0059]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QPI报文的传输方法流程图;
[0060]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QPI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0061]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H提供的一种QPI报文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62]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QPI报文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W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 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 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64] 在该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该里作为"示例性" 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0065]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W实施。在另外一些实例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W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 旨。
[0066] QPI的传输距离比较短,通常只能传输几十厘米的距离,因此当计算机系统包括的 节点较多或分布距离较远时,相距较远的两个节点之间无法直接互联而必须经过预先为两 者设置的路径所经过的节点中转。W图1为例,CPU0至CPU7都为组成计算机系统的节点, 由于CPU0与CPU2之间因距离较远而无法实现直接互联,预先为CPU0和CPU2之间设置路 径,该路径经过节点CPU1,因此CPU0欲访问CPU2需要经过CPU1。
[0067] 为避免相距较远的两个节点之间的QPI报文必须经过其他节点,本发明提出,将 QPI报文封装为W太网报文,然后经过W太网传输。W太网技术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 互联技术,有着非常成熟的交换策略与交换设备。W太网报文可W在同一W太网中的任意 两个节点之间传输,因此只要计算机系统包括的任意两个节点接入同一个W太网,那么两 者之间信息的传输就不受空间和距离的限制。
[006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 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69] 实施例一
[0070]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
[0071] 该计算机系统包括多个计算机组件节点、W太网和至少一个传输设备;多个计算 组件节点中的每个计算机组件节点分别对应至少一个传输设备中的一个传输设备,且每个 计算机组件节点通过其对应的传输设备连接到W太网上;至少一个传输设备包括第一传输 设备,多个计算机组件节点包括第一节点;
[0072] 第一传输设备,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QPI报文,第一节点与第一传输设备相 连,该QPI报文携带第二节点的标识,第二节点为除第一节点W外的其他计算机组件节 点;根据该QPI报文获取得到第二节点的标识,根据第二节点的标识,获取第二节点的MC (Medium/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生成W太网报文,将该W太网报文的 MAC地址设置为第二节点的MAC地址W及将该W太网报文的有效承载部分替换为该QPI报 文;通过W太网,将该W太网报文发送给第二节点。
[0073] 其中,每个计算机组件节点分别对应一个传输设备,相应地,第一传输设备,用于 根据第二节点的标识,从节点标识与M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二节点的MC地址。节 点标识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是预先设置在第一传输设备中。例如,参见图2,计算机系统 包括计算机组件节点分别为节点1、节点2和节点3等,传输设备1、传输设备2和传输设备 3等W及W太网;节点1、节点2和节点3分别与传输设备1、传输设备2和传输设备3 -一 对应,节点1、节点2和节点3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传输设备1、传输设备2和传输设备3连 接到W太网上。
[0074] 假设,节点1需要传输QPI报文给节点3,节点1将该QPI报文发送给其对应的传 输设备1,该QPI报文携带节点3的标识。传输设备1根据节点3的标识从已存储的节点 标识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中获取节点3的MAC地址,生成W太网报文,将该W太网报文的 MAC地址设置为节点3的MAC地址W及将该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