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出站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145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延迟时间相对应的M条链路是从用户终端到目标服务器相对比较短的链路,其中M < N。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选取M= 3。假设排序后的延迟时间顺序是t2< 14< 13< t 16< 15,即从6条链路中选出延迟时间排名前3位的3条链路分别是链路2、链路4以及链路3,则可将这三条链路定为目标服务器至用户终端的较短链路。这里的排序也可以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此时,排在后M位的延迟时间较短,与排在后M位延迟时间相对应的M条链路是从用户终端到目标服务器较短的链路。
[0039]步骤S4、将所述用户终端去往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数据流量分配到所述M条链路中进行转发。
[0040]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上需要将出站的数据流量发往目标服务器上时,其数据流量的出站负载均衡原则是按照各条较短链路的延迟时间的比例相应进行流量分配。当按照各条较短链路的延迟时间的比例进行流量分配时,通常采用与延迟时间成反比的分配方式,假设链路2、链路4以及链路3被选作较短链路,其延迟时间t2:t 4:t 3 =3:4:5,则需要去往目标服务器的数据流量S分配到链路2、链路4及链路3的流量比例为s2:s4:s5= 5:4:3,即各条链路上所分配的流量是5/12*S、4/12*S、3/12*S。换句话说,链路延迟时间越短,其分配的数据流量越多。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去往目标服务器的数据流量也可以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到所选定的各条较短链路上进行转发。
[0041]图3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网络出站负载均衡方法的流程图。
[004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网络出站负载均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步骤S21,接收用户终端访问网络中目标服务器的请求,查询缓存列表中是否存在M条链路信息;若是,则执行步骤S24 ;若否,则执行步骤S22。
[0044]步骤S22,分别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之间N条链路的延迟时间,将所述延迟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选取前M条链路,或者,将所述延迟时间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选取后M条链路,其中,N ^ 3,M < No其中的N和M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以选取N = 8,M = 3为例进行说明。
[0045]本步骤中,安全网关在接收到用户请求后,在缓存列表中没有查询到3条用于转发报文的链路信息,则采用检测网络连通状态的命令,即“ping”命令,分别获取8条链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间的延迟时间,从而分别得到链路1、链路2、链路3、链路4、链路5、链路
6、链路 7、链路 8 的延迟时间 W t3、t4、t5、t6、t7、t8,将 tp t2、t3、t4、t5、t6、t7、t8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则排在后3位的延迟时间值较短,也就是说,与后3位延迟时间相对应的3条链路是从用户终端到目标服务器相对比较短的链路。假设排序后的延迟时间顺序是t2> t4> t 7 > t 3 > t 8 > t I > t 6 > t 5,即从8条链路中选出延迟时间排名后3位的3条链路分别是链路5、链路6以及链路1,则可将这三条链路定为目标服务器至用户终端的较短链路。这里的排序也可以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此时,排在前3位的延迟时间较短,与排在前3位延迟时间相对应的3条链路是从用户终端到目标服务器较短的链路。
[0046]步骤S23,将M条链路信息存储于缓存列表中,为所述缓存列表配置超时时间。
[0047]本步骤在步骤S22从N条链路中选取M条链路的基础上进行,对所选取的M条链路进行相应的操作,将所选取的M条链路的相关信息存储于缓存列表中,并对缓存列表配置超时时间。
[0048]步骤S24,将所述用户终端去往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数据流量分配到所选取的所述M条链路中进行转发。
[00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M条链路,为通过步骤S22通过适当方式选取的,或者,为接收用户终端访问网络中目标服务器的请求时,从缓存列表中查询到的。
[0050]当用户终端上需要将出站的数据流量发往目标服务器上时,其数据流量的出站负载均衡原则是平均分配。假设链路5、链路6以及链路I被选作较短链路,则需要去往目标服务器的数据流量S平均分配到三条链路上,即各条链路上所分配的流量各为1/3*S。当然,在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去往目标服务器的数据流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如与延迟时间反比的原则)到所选定的各条较短链路上进行转发。
[0051]步骤S25,当从所述缓存列表中查询到M条链路信息时,更新并重新计算所述M条链路信息的存储时间,当所述M条链路信息在缓存列表中的存储时间大于所述超时时间时,清除所述缓存列表中所存储的M条链路信息。
[0052]进一步的,当所述M条链路信息在缓存列表中的存储时间大于所述超时时间时,清除所述缓存列表中所存储的M条链路信息,以达到根据所述超时时间%定期清除所述缓存列表中所存信息的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实现较短链路信息的不断实时更新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所述超时时间ts可介于5?20分钟,更具体地,13可取值为10分钟,即从信息被存储之刻起10分钟后,将该信息清除。
[0053]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出站负载均衡方法中,在接收到用户终端访问网络中目标服务器的请求后,通过分别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之间N条链路的延迟时间,并将所述延迟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选取前M条链路,或者,将所述延迟时间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选取后M条链路,以选取出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之间的较合适用于转发信息的链路,再将所述用户终端去往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数据流量平均分配到所述M条较短链路中进行转发。本发明通过比较各条链路中的延迟时间,来挑选出延迟时间较短的部分链路以作为负载均衡的数据转发链路,从而提高网络出站负载均衡的数据传输效率,优化网络的数据传输及处理性能。
[0054]图4是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中网络出站负载均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络出站负载均衡系统包括:
[0055]请求接收单元101,用以接收用户终端访问网络中目标服务器的请求。
[0056]链路选取单元102,用以分别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器之间N条链路的延迟时间,将所述延迟时间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选取前M条链路,或者,将所述延迟时间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选取后M条链路,其中,通常情况下,3, M ^ No本实施例中,N = 6。
[0057]本实施例中,安全网关在接收到用户请求后,首先会通过六条不同的链路分别采用检测网络连通状态的命令检测目标服务器的延迟时间,如采用“ping”命令,从而分别得到链路1、链路2、链路3、链路4、链路5及链路6的延迟时间t2、t3、t4、t5、t6,将t2、t3、t4、t5、〖6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则排在前M位的延迟时间值较短,也就是说,与前M位延迟时间相对应的M条链路是从用户终端到目标服务器相对比较短的链路,其中M < No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选取M = 3。假设排序后的延迟时间顺序是t2< t4< t3< t6< t5,即从6条链路中选出延迟时间排名前3位的3条链路分别是链路2、链路4以及链路3,则可将这三条链路定为目标服务器至用户终端的较短链路。这里的排序也可以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此时,排在后M位的延迟时间较短,与排在后M位延迟时间相对应的M条链路是从用户终端到目标服务器较短的链路。
[0058]流量配置单元103,用以将所述用户终端去往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数据流量平均分配到所述M条链路中进行转发。
[0059]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当用户终端上需要将出站的数据流量发往目标服务器上时,其数据流量的出站负载均衡原则是按照各条较短链路的延迟时间的比例相应进行流量分配。当按照各条较短链路的延迟时间的比例进行流量分配时,通常采用与延迟时间成反比的分配方式,假设链路2、链路4以及链路3被选作较短链路,其延迟时间t2:t 4:t 3 =3:4:5,则需要去往目标服务器的数据流量S分配到链路2、链路4及链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