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跨域路由的方法、服务器以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0654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5]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跨域路由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在步骤21,将IP网络划分为多个路由管理域。其中,IP网络包括城域网、骨干网以及IDC网络,可以将骨干网划分为一级管理域,将城域网和IDC网络划分为二级管理域。一级管理域负责流量转发,二级管理域为流量的发起和终止网络。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划分管理域,此外,也可以将各级管理域再划分为多个管理域。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可以根据需要划分为多个路由管理域,这里只是用于举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7]在步骤22,路由计算服务器(Routing Calculat1n Server, RCS)采集各管理域内和域间的链路状态彳目息、拓扑/[目息以及路由彳目息。
[0048]在步骤23,路由计算服务器从各类业务节点接收用户的查询请求,根据查询请求携带的源IP地址以及目的IP地址,确定源端、目的端所归属的管理域、以及从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的管理域,并拼接域内和域间路由得到端到端路由。
[0049]假设网络划分为Ν(Ν>0)个管理域,分别命名为AS1、AS2、AS3……ASN,跨域路由计算方法使用SPF算法计算节点间互访所经过的η个(η<Ν)区域内入口-出口间最短路径,即域内路由,命名为IGP1、IGP2、IGP3……..1GPn,端到端路由将计算出的区域路由IGP1、IGP2、IGP3……..1GPn以及域间路由依次叠加,即可得出完整端到端业务路径。RCS输出完成起止节点间各条设备ID、IP地址、链路状态。
[0050]该实施例将IP网络划分为多级管理域,采集域内和域间路由信息,并将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叠加,得到端到端路由。将全局路由问题转化为各个管理域的域间路由和域内路由问题,并且,域内路由和域间路由可以并行计算,因此,提高端到端路由计算效率。
[005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采集各管理域内的IGP链路状态信息、拓扑信息以及路由信息的过程进行说明。
[0052]自治域内的路由协议通常是IGP(Inter1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有OSPF与ISIS两种。
[0053]自治域内的路由器都维持一个相同的,描述该城域网络拓扑的链路状态信息表。网络中的链路可以用二元关系表示,链路=(起始节点,终止节点),也可带上Metric,网络中所有节点间的链路关系可以用这样的二元关系组成的矩阵来表示,即拓扑信息表。因此,自治域内的路由器根据自身的和邻居路由器传播过来的链路状态信息生成拓扑信息。每台路由器根据各自存有的拓扑信息计算节点间最短路径(SPF算法)一也即实际路由。因此,AS内各个路由器都保存有相同的链路状态信息、拓扑信息以及路由信息。
[0054]SPF算法用于获取资源节点间业务路径,方法一是基于metric的普通路径算法,采用标准的OSPF算法,又称为Dijkstra算法,SPF计算仅取决于链路的metric值。方法二是基于综合代价的优化路径算法,SPF计算中的cost由多个选路因素综合决定,通过调整不同影响因子的权重参数,计算基于综合代价的端到端路由。
[0055]每个AS内安排一台监控主机作为采集点,在监控主机上运行OSPF协议,让监控主机与域内的一台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实现实时获取域内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拓扑信息以及路由信息,并定期传送给RCS。因此,RCS通过与自治域内的监控主机建立0SPF/IS-1S邻接关系,可以采集自治域内的IGP链路状态信息、拓扑信息以及路由信息。
[0056]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自治域内的路由器将会刷新拓扑数据库,重新计算路由。因此,通过AS内的监控主机与域内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即可获取自治域内实际链路状态信息、拓扑信息以及路由信息。
[005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采集各管理域内的IBGP链路状态信息、拓扑信息以及路由信息的过程进行说明。
[0058]路由反射器(Route-Reflector,RR)提供了在大型IBGP实现中1-BGP全网状连接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一个AS内,一台被配置为路由反射器的路由器将收到的路由信息传递给所有与其建立连接的路由器,从而为AS内所有IBGP对等体建立全连接关系。
[0059]RCS建立各路由反射器(RR)访问通道,采集经过RR反射传递的IBGP信息,即可读取管理域内RR中保存的运行IBGP协议的链路状态信息、拓扑信息及路由信息等。
[0060]通过获取运行IBGP协议的链路状态信息、拓扑信息及路由信息,RCS即可获知各个管理域之间是否建立连接关系。也就是说,RCS判断管理域之间是否建立连接,如果已建立连接,则路由经过该管理域。否则,选择其他已建立连接的管理域。
[006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采集各管理域外的EBGP (External BorderGateway Protocol,外部边界网关协议)链路状态信息、拓扑信息以及路由信息的过程进行说明。
[0062]IP城域网管系统具有定期对网络实时状态的采集能力,主要用于监测设备链路和端口的工作状态和流量信息,包括监测链路与端口间的互联拓扑,监测链路与端口的工作状态以及监测链路带宽、负载状况、延迟、可靠性等信息,将采集的信息保存在网管资源数据库。因此,RCS通过访问通道读取网管资源数据库,可采集域间EBGP链路状态信息及拓扑信息,从而推断出EBGP路由。
[0063]根据EBGP提供的流量调度信息,即EBGP协议对数据包进行转发或丢弃的处理,通过EBGP的AS_path可获取自治域间起始、终止节点ID,从而计算出域间路由。其中,AS_path属于域间路由信息,AS_path是BGP的重要属性,该属性用一串AS号来描述去往目的地AS间的路径或路由,当EBGP间宣告路由时,会在AS_PATH追加AS号,从而获取到自治域间起始和终止节点ID。AS域间转发局向是固定可获取的,具体算法可参见相关标准规范。
[0064]通常两个二级管理域间的流量互访需要通过一级管理域来进行流量转发,因此路由计算服务器计算一、二级管理域内和域间的路由,通过拼接实现端到端的路由输出。
[006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RCS建立用户IP地址库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0066]用户地址池是指在AS中的路由器上配置的,向接入用户提供的所有可使用的IP地址集合。
[0067]设备loopback地址池包括该AS中所有路由设备所使用的路由器ID (router-1d),即接入设备地址。loopback地址是每台路由器的管理地址,也被当作OSPF和BGP协议运行中的路由器ID来使用,是路由器标识,自治域内唯一。
[0068]基于自治域(AS)可以建立起每个AS独立的用户地址池以及设备loopback地址列表,与其他AS区分开。
[0069]通过用户地址池可以查找出IP地址对应的接入设备地址,通过在loopback地址池中查找接入设备地址可得出设备所属AS编号,AS编号可用于标识独立的自治域(AS) ,AS号与地域间存在对应关系,如:AS4812分配给上海电信使用,因此通过AS编号可判断归属地域。从而,可以建立用户IP地址、接入设备地址以及地域归属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该对应关系保存在IP地址管理域归属数据库。
[0070]响应于查询请求,可以根据预置的用户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