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380579阅读:来源:国知局
求。
[012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仅显示所述通信请求具体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收到了通信请求,但是,不去获取当前设置的提示的类型,不再根据提示的类型输入提示。比如,预设的提示的类型为响铃,那么此时,当收到呼叫时,第一电子设备仅显示来电,但不会获取来电的铃声并且不会输出铃音。
[0128]其中,提示的类型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响铃提示、震动提示、文字提示。
[0129]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确定的所述针对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进行处理可以包括:
[0130]当确定针对所述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为进行提示时,发送通信请求至第二电子设备,通知第二电子设备获取到提示的类型,根据所述提示的类型针对所述通信请求发起提示;并且第一电子设备不进行提示;
[0131]当确定针对所述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为不进行提示时,仅第一电子设备同时获取到自身保存的提示的类型,根据提示的类型自身生成提示信息并进行提示。
[0132]优选地,在执行步骤401-步骤406的同时,或者执行步骤401之前,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周期性的检测第二电子设备是否位于预设的范围内,具体包括:
[0133]检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判断所述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若所述距离大于第一门限值,则生成第一提示信息。
[0134]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有多种类型,比如,可以为进行声音提示“两者距离较远”,或者进行震动频率较大的提示,或者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显示“距离第二电子设备XX米”等。
[0135]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有以下几种场景:
[0136]场景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均开启GPS单元;
[0137]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自身的GPS单元获取到自身所在第一位置信息;
[0138]第二电子设备通过其GPS单元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所在的第二位置信息;
[0139]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0140]场景二、还可以用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蓝牙进行距离的测算;原理是:根据发射时间与接收时间进行测距,且误差是+/-1M左右.按时间与传播的速度得出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0141]场景三、当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蓝牙信号变得非常弱,或者连接失败时;确定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
[0142]上述三种场景可以相互结合进行距离的检测,比如,首先通过蓝牙进行检测,如果距离太远,可以开启GPS单元进行位置信息的获取,再根据位置信息确定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0143]所述生成第一提示信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控制指令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产生第二提示信息。比如,第一电子设备首先检测两者是否保持第一连接,如果是,则想第二电子设备发出指令,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也发出第二提示信息。如此,就能够提示用户两个电子设备距离较远,以使得用户即时的查找电子设备的位置,保证财物不会丢失。
[0144]下面结合图6对基于两个电子设备的距离检测进行提示的方式进行说明:
[0145]第一步:智能手机与智能手表距离感应;
[0146]第二步:设备会检测智能手机与智能手表GPS是否都已打开;
[0147]A:GPS都打开了 ;则进行智能手机与智能手表之间的距离计算;B:GPS都没有打开;手机与手表无铃声与震动反馈;C:二者其中只有一方打开:手机与手表无铃声与震动反馈;
[0148]第三步:手机与手表之间的距离与用户设定的阀值进行匹配'k:小于或等于用户设定的阀值;手机与手表无铃声与震动反馈大于用户设定的阀值手机与手表都会有震动与铃声的提醒;
[0149]第四步:结束。
[0150]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电子设备接收通信请求时,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信息,并且根据状态信息,确定针对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进而进行后续处理。如此,就能够将第二电子设备针对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当前所述的状态相结合,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151]另外,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还能够获取到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而根据距离是否大于门限值确定是否产生提示,如此,能够保证用户的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不会过大,以保证财物安全,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152]实施例四、
[015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0154]步骤701:接收到第一电子设备发来的状态查询信息;
[0155]步骤702:基于所述状态查询信息,检测是否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获取到状态信息;
[0156]步骤703: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出状态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状态信息确定针对所述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
[0157]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智能设备,比如,能够通过蓝牙功能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连接。
[0158]所述通信请求可以为来电呼叫请求,或者可以短信的接收请求。
[0159]本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起状态查询指令可以包括有通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传感单元对自身所处状态开始进行检测。
[0160]相应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传感单元可以为多种类型,比如,可以为心率传感器、或者可以为温度传感器、或者还可以为红外传感器等;具体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是否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的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0161]方式一、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心率传感器,通过所述心率传感器获取到心率信息,若获取到的心率信息大于预设第一门限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其中,操作对象可以为用户。所述门限值可以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0162]方式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表盘的底壳外部,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获取当前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温度信息在第二门限范围内,则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其中,第二门限范围可以为大于25度小于50度。
[0163]方式三、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在表盘的底壳外部,设置一个红外传感器;获取当前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距离信息,所述距离信息小于第三门限,则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其中,第三门限可以为I毫米。
[016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三种方式可以配合使用,比如,可以在设置心率传感器的同时,再配合温度传感器,即在确定心率信息的满足第一门限的同时,再确定温度在满足第二门限范围,就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或者,可以由温度传感器配合红外传感器进行检测,当温度信息满足第二门限范围,距离信息也小于第三门限时,就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如此能够增加状态信息的准确性。
[0165]优选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确定针对所述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包括:
[0166]若所述状态信息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则确定仅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针对所述通信请求发起提示;
[0167]若所述状态信息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不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则确定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针对所述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为不发起提示,仅由第一电子设备针对所述通信请求进行提示。
[0168]其中,所述若所述状态信息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则确定仅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针对所述通信请求发起提示,具体包括:
[0169]若所述状态信息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则确定由第二电子设备根据自身设置的提示的类型,针对所述通信请求发起提示,同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仅显示所述通信请求。
[017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仅显示所述通信请求具体可以为:第一电子设备在显示屏幕上显示收到了通信请求,但是,不去获取当前设置的提示的类型,不再根据提示的类型输入提示。比如,预设的提示的类型为响铃,那么此时,当收到呼叫时,第一电子设备仅显示来电,但不会获取来电的铃声并且不会输出铃音。
[0171]其中,提示的类型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响铃提示、震动提示、文字提示。
[0172]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确定的所述针对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进行处理可以包括:
[0173]当确定针对所述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为进行提示时,发送通信请求至第二电子设备,通知第二电子设备获取到提示的类型,根据所述提示的类型针对所述通信请求发起提示;并且第一电子设备不进行提示;
[0174]当确定针对所述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为不进行提示时,仅第一电子设备同时获取到自身保存的提示的类型,根据提示的类型自身生成提示信息并进行提示。
[0175]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比如,假设第一电子设备为智能手机,第二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两者已经通过蓝牙建立了第一连接;
[0176]智能手机接收到另一个手机发来的呼叫请求,然后,智能手机查询智能手表是否处于用户佩戴的状态,并且获取到智能手表返回的状态信息;
[0177]当状态信息表征智能手表处于被用户佩戴的状态时,确定针对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为仅由智能手表进行提示,所以智能手机在屏幕上显示收到A用户的来电,但是智能手机不再获取针对来电所设置的提示,即不会响铃或者不会震动;此时,仅由智能手表根据预设的提示的类型,针对本次呼叫请求进行响铃或者震动。
[0178]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就能够在电子设备接收通信请求时,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信息,并且根据状态信息,确定针对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进而进行后续处理。如此,就能够将第二电子设备针对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与第二电子设备当前所述的状态相结合,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179]实施例五、
[018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0181]第一通信单元81,用于接收到通信请求;向第二电子设备发起状态查询指令,通过所述状态查询指令以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是否处于由操作对象佩戴的状态;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返回的状态信息;
[0182]第一处理单元82,用于基于所述状态信息,确定针对所述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基于确定的所述针对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进行处理。
[0183]这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并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能够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的智能设备,比如,能够通过蓝牙功能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连接。
[0184]所述通信请求可以为来电呼叫请求,或者可以短信的接收请求。
[0185]本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起状态查询指令可以包括有通知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开启传感单元对自身所处状态开始进行检测。
[0186]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通信请求的提示方式可以包括:进行提示以及不进行提示两种方式。
[0187]其中,提示的类型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响铃提示、震动提示、文字提示。
[0188]优选地,所述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