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idc网络环境下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0097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其他信息。
[0058]在调度服务器接收到第一业务服务器上传的服务器注册请求后,为注册服务器标识分配中转地址,并建立所述中转地址与所述注册地址的映射关系,即为建立注册服务器标识、注册地址、中转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且该映射关系为一一映射。
[0059]在上述映射关系建立以后,根据中转地址与注册地址之间映射关系,在已知其中一项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获取另外一项的相关信息,如,在已知中转地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所有中转地址中查找目标信息,从而获取与之对应的注册地址。
[0060]进一步地,为注册服务器标识分配中转地址的步骤还包括:获取预设的IP地址,为所述注册服务器标识分配端口号,根据所述预设的IP地址和所述分配的端口号生成中转地址。
[0061]预设的IP地址是调度服务器为实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中转服务而预先设置的,并且该IP地址的数目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IP地址的数目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每一个业务服务器都可以被分配有一个IP地址作为中转地址。但是,IP地址资源是有限的和宝贵的,直接针对每一个中转线路,都使用不同的IP地址来作为中转地址,是对IP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可以使用协议端口来节省IP资源。具体的,在预设的IP地址下,为注册服务器标识分配对应的端口号,该预设的IP地址和端口号共同组成中转地址,并跟据该预设的IP地址和分配的端口号生成中转地址,其他业务服务器可以直接根据该IP地址和端口号将数据发往该业务服务器。
[0062]步骤S104:调度服务器接收第二业务服务器上传的地址查询请求,提取所述地址查询请求中携带的目标服务器标识,在所述注册服务器标识中查找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若查找到,则获取与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中转地址,并将所述目标中转地址返回至所述第二业务服务器。
[0063]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数据发送者的第二业务服务器在发送数据之前,根据已知的目标服务器标识,向调度服务器发送地址查询请求,查询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地址,及需要发送的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第二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调度服务器返回的地址之后,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发送至该地址。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调度服务器返回给所述第二业务服务器的地址为中转地址,并且,该中转地址所对应的为调度服务器中的中转服务所对应的地址,因此,在第二业务服务器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到的目标中转地址之后,该数据包会被发送至调度服务器,由调度服务器进行中转从而将该数据包发送至目标服务器所在的地址。
[0064]调度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业务服务器上传的地址查询请求后,提取在该地址查询请求中携带的目标服务器标识。因为每一个业务服务器均在调度服务器进行注册过,所以可以通过在所有注册信息中的注册服务器标识项中查找该目标服务器标识,从而获取与该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注册信息。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为与该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中转地址,并将该与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中转地址返回至第二业务服务器,以使第二业务服务器可以将需要发送给目标服务器的数据发送至该目标中转地址。
[0065]可选的,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2中第一业务服务器向调度服务器上传的服务器注册请求中携带的注册信息还包括有相应的集群标识,即业务服务器所在的机房的集群标识,如IDC标识。在本实施例中,集群标识用来区别多个业务服务器是否在同一个群集中,如IDC标识用来区分多个业务服务器是否在同一个IDC机房中。从而可以根据业务服务器是否在相同的IDC机房进行不同的数据传输方案。
[0066]进一步地,在接收第二业务服务器上传的地址查询请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根据第二业务服务器上传的地址查询请求,提取第二业务服务器的目标服务器标识;在获取与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中转地址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第一集群标识,以及业务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第二集群标识,判断第一集群标识和第二集群标识是否匹配,若否,则执行获取与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中转地址的步骤,反之,则获取与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注册地址并返回至第二业务服务器。
[0067]具体的,根据地址查询请求的发起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的集群标识来判断二者是否在同一个群集中,若在同一个群集中,则可以直接将相关数据发送至目标服务器,而不用经过调度服务器的中转;若二者在不同的群集中,则需要调度服务器的中转来实现数据的传输,所以,在上述判断步骤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即在地址查询请求的发起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不在同一个群集时,调度服务器返回给第二业务服务器的地址为中转地址,在该判断结果为是时即在地址查询请求的发起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在同一个群集时,返回给第二业务服务器的地址为目标服务器所在的地址,即注册地址。
[0068]例如,作为数据发送方的第二业务服务器所在的IDC标识为“1”时,当获取的目标服务器的IDC标识为“1”时,即表示二者在同一个IDC,而且同一个IDC中的服务器之间传输数据的速度较快,并不需要跨IDC传输数据,不会受到异地IDC传输速度较慢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若数据的传输还是经过调度服务器的中转来实现的话,无疑是增加了调度服务器的中转数据工作量,并且将原本可以在同一个IDC中直接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工作,转变成了需要经过IDC以外的调度服务器的一次中转才能回到该IDC机房的目标服务器,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数据发送方对应的业务服务器和数据接收方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二者在同一个IDC时,根据上述地址查询请求返回给数据发送方对应的业务服务器,即第二业务服务器的地址为目标服务器所在的地址。再例如,作为数据发送方的第二业务服务器所在的IDC标识为“1”时,当获取的目标服务器的IDC标识为“2”时,即表示目标服务器与第二业务服务器不再同一个IDC机房,二者之间的通信需要跨IDC网络,此时,根据上述地址查询请求返回给第二业务服务器的地址为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中转地址。
[0069]步骤S106:调度服务器接收第二业务服务器发送至所述与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中转地址的数据包,获取所述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在所述分配的中转地址中查找所述目的地址,若查找到,则获取与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目标注册地址,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与所述与目标注册地址对应的业务服务器。
[0070]在步骤S104中,第二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调度服务器返回的目标服务器对应的地址之后,将数据包直接发送至该地址。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中转地址对应调度服务器所在的地址,因此,在第二业务服务器将数据包发送至与目标服务器对应的目标中转地址之后,调度服务器会接收到该数据包。在对该数据包进行解析后,可以获取包含在该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即对应的中转地址。在所有的服务器注册信息中的中转地址项中查找上述目的地址,从而获取该目的地址对应的服务器注册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指获取注册信息中的注册地址,即目标服务器所在的地址,该地址为该数据传输的最终地址。
[0071]在上述数据包中,修改报头中的目的地址,将原来的中转地址修改为对应的注册地址,在不修改报头信息中的发送地址的前提下,将该数据包转发至上述与数据包包含的目的地址对应的注册地址所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从而完成整个跨IDC网络环境下的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
[0072]可选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0073]在获取与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中转地址的步骤之后,检测和所述目标中转地址对应的中转线路是否连接成功;若连接成功,则执行所述将所述目标中转地址返回至所述第二业务服务器的步骤;若连接不成功,则获取与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注册地址并返回至所述第二业务服务器。
[0074]具体的,在调度服务器将数据包转发至目标服务器的过程可能出现转发失败,若出现转发失败的情况,则需要通知数据包的发送方重新进行数据发送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