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先级验证系统及方法以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911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出;
[0058]步骤S54,拦截所述呼叫建立请求,并退出。
[0059]优选的,该优先级验证方法,其中,获取所述主叫号码、所述验证码以及用于标识发起呼叫建立请求的移动终端的主叫信息,并封装形成相应的所述传输标识,在发出主叫的同时发送所述传输标识至被叫的所述移动终端。
[0060]优选的,该优先级验证方法,其中,在执行所述步骤S51前,首先判断验证码功能是否开启,并在验证码功能未开启时执行下述步骤:
[0061]步骤S51b,判断是否开启主叫信息功能,并在未开启所述主叫信息功能转至所述步骤S6 ;
[0062]步骤S52b,判断是否接收到主叫的移动终端发送的相应的包括用于标识发起呼叫建立请求的移动终端的传输标识,并在未接收到所述传输标识时转至所述步骤54 ;
[0063]步骤S53b,解析所述传输标识,并判断所述传输标识中是否包括相应的主叫信息,并在所述传输标识中未包括所述主叫信息时转至所述步骤S7 ;
[0064]步骤S54b,将所述主叫信息显示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信息显示界面上,并转至所述步骤S6。
[0065]优选的,该优先级验证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a中,具有预定格式的所述传输标识能够通过UUS通信协议进行传输。
[0066]优选的,该优先级验证方法,其中,所述传输标识的总长度不超过35个字节。
[0067]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上述的优先级验证系统。
[0068]一种移动终端,其中,采用上述的优先级验证方法。
[006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70]1)只需要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即可,无需移动网络的配置以及运营商提供相关服务;
[0071]2)在使用体验上没有任何延迟,不会影响现有的电话业务;
[0072]3)无需人工接听或挂断骚扰电话才能完成拦截,有效避免电话骚扰;
[0073]4)配置灵活,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74]图1是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优先级验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75]图2是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UUS通信协议的数据传输时序图;
[0076]图3是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传输标识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0077]图4-7是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采用上述优先级验证系统进行的优先级验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7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8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0081]现有技术中,大致存在以下几种骚扰电话的屏蔽方法:
[0082]1)依靠来电防火墙进行骚扰电话的拦截。这种方法依托来电防火墙设置需要拦截的目标号码,因此需要接通骚扰电话一次才能进行标记,同时也可以支持手动设置号码,但是手动设置无法兼顾到所有的骚扰电话号码,使用非常不方便;
[0083]2)依靠主叫号码中包括的主叫信息来实现骚扰电话拦截功能。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者自己判断打进来的电话是否为骚扰电话,无法实现自动验证拦截,使用者仍然会被骚扰至IJ,并且这种方式基于运营商的部署,并需要运营商提供相关业务,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008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优先级验证系统,该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0085]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优先级验证系统1适用于移动终端内,该优先级验证系统1包括主叫单元11和被叫单元12 ;主叫单元11用于向目标移动终端发起呼叫建立请求;被叫单元12用于接收外部发送的呼叫建立请求,并建立相应的通话连接。
[0086]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叫单元11中包括:
[0087]验证码获取模块111,用于获取外部输入的验证码。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验证码由使用者在输入拨号号码的同时输入。例如,输入“ 10086# 1234”,则拨号号码为10086,#为分隔符,1234为验证码。而验证码获取模块111根据使用者定义的输入格式获取验证码“1234”。
[0088]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验证码获取模块111可以连接一输入模块112,该输入模块112可以为移动终端的拨号盘。
[0089]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叫单元11中还可以包括:
[0090]封装模块113,连接上述验证码获取模块111,用于获取验证码,并将验证码以预定格式封装成相应的传输标识。
[0091]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传输标识能够通过UUS通信协议传输。所谓UUS通信协议,即用户到用户信令(User-to-User Signalling)的通信协议,可以根据用户请求将用户定制的信息经由网络透明地传递给对端用户。
[0092]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传输标识能够通过UUS通信协议下属子类中的UUS1通信协议传输。
[0093]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采用UUS通信协议传输信令的时序示意图,其中从主叫端a (MSa)向被叫端b (MSb)发送呼叫建立请求,主叫端a依次经过主叫端a所处的移动交换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 for a, MSCa)、访问位置寄存器(Visitor Locat1nRegister, VLR)、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ate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GMSC)、归属位置寄存器(Home Locat1n Register, HLR)以及被叫端b所处的移动交换中心(MSCb)与被叫端b之间进行信令交互。
[0094]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传输标识中包括传输标志位21和验证码22,其中传输标识位为数组型(Char),验证码为整型(Int)。进一步地,验证码较优选地为4位整型值,每位在0-9的范围内取值,例如上文中所述的验证码“1234”。
[0095]进一步地,由于在部分网络中,只能支持最大为35个字节的户到户信息(User-to-User Informat1n, UUI),因此虽然在信令中能够支持的UUI信元的最大长度为130个字节,在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仍然把传输标识的总长度限制在35个字节之内。
[0096]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传输标识中被封装的不仅包括验证码,还可以包括用于标识主叫的移动终端的主叫信息。因此如图3所示,上述传输标识中包括的主叫信息23,其同样为字符型(Char)。包括传输标志位、验证码和主叫信息的传输标识的总长度同样不宜超过35个字节。
[0097]因此,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叫单元11中还可以包括一主叫信息获取模块114,同样连接上述封装模块113。主叫信息获取模块114用于获取上述主叫信息。
[0098]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叫单元11中还可以包括:
[0099]发送模块115,连接上述封装模块113,用于向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相应的传输标识。
[0100]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发送模块115在主叫单元11向目标移动终端发出呼叫建立请求的同时将该传输标识通过网路发送至相应的目标移动终端。
[0101]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被叫单元12包括:
[0102]接收模块121,在接收外部发送的呼叫建立请求时用于接收外部发送的相应的传输标识;
[0103]第一存储模块122,其中保存有预设的标准主叫号码;
[0104]优先级标记模块123,连接上述第一存储模块122,用于对所述标准主叫号码添加优先级标记;
[0105]第一判断模块124,分别连接上述接收模块121和第一存储模块122,用于判断上述呼叫建立请求对应的主叫号码是否匹配于标准主叫号码;
[0106]若匹配于标准主叫号码,则进行下一步判断;
[0107]若不匹配于标准主叫号码,则认为该主叫号码为不可信任的;
[0108]上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