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地址获取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767756阅读:来源:国知局
地址请求报文中获取申请设备的源物理地 址;
[0060] 为所述申请设备分配IP地址;
[0061] 建立所分配的IP地址与所述申请设备的源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保存至所 述地址列表项中。
[0062] 上述在为申请设备分配IP地址后,建立所分配的IP地址与申请设备的源物理地址 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在检测到同一物理地址具有多个IP时,可以启动物理地址还原的操 作。
[0063]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地址列表项中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 更新为所述ARP响应报文的源物理地址,包括:
[0064] 若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与所述ARP响应报文的源物理地址不相同,则执 行将地址列表项中所述源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更新为所述ARP响应报文的源物理地址的 步骤。
[0065] 上述只有在源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与ARP响应报文的源物理地址不相同时,才 对地址列表项中源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进行更新,当源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与ARP响 应报文的源物理地址相同时,说明源IP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为中继路由器的物理地址,无 需进行更新,从而减少了更新操作。
[0066] 所述方法还包括:
[0067]若未接收到任一 ARP响应报文,如果发送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则继续执行向多个 IP地址发送ARP请求报文的步骤。
[0068]上述在第一预设周期内未接收到任一ARP响应报文时,继续发送ARP请求,提高了 物理地址获取的可靠性。
[0069] 所述方法还包括:
[0070]若在预设周期内经过多次发送仍未接收到任一 ARP响应报文,则不再发送ARP请求 报文。
[0071] 上述在预设周期内经过多次发送仍未接收到任一 ARP响应报文时,不再发送ARP请 求报文,减小了路由器的工作量。
[0072]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 --赘述。
[0073]图2A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物理地址获取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 以该物理地址获取方法由根路由器执行来进行举例说明。该物理地址获取方法可以包括如 下几个步骤:
[0074]在步骤201中,当接收到IP地址请求报文时,从IP地址请求报文中获取申请设备的 源物理地址。
[0075]其中,IP地址请求报文中至少包括请求接入网络的申请设备的物理地址,当然,还 可以包括根路由器的物理地址和网络地址等。上述申请设备可以包括中继路由器和终端。
[0076] 终端接入网络可以包括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0077]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终端所在位置处于根路由器的覆盖范围内时,则 可以通过直接向根路由器发送IP地址请求报文,来请求接入网络。在这种情况下,根路由器 可以直接从终端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中获取到终端的物理地址,此时,可以不需要通过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获取物理地址。
[0078] 在第二中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终端所在位置不处于根路由器的覆盖范围内时, 终端若要接入网络,则需要借助于中继路由器。具体地,请参考图2B,终端向中继路由器发 送第一IP地址请求报文,来向中继路由器申请IP地址,其中,第一IP地址请求报文中至少包 括终端的物理地址。中继路由器接收到该第一 IP地址请求报文后,基于该第一 IP地址请求 报文,生成过IP地址请求报文,也即该IP地址请求报文中至少包括中继路由器的源物理地 址,但不包括终端的物理地址。然后,中继路由器将该IP地址请求报文发送至根路由器,以 使根路由器为中继路由器分配IP地址,并由中继路由器将所分配的IP地址转发给终端。并 且,根路由器接收到该IP地址请求报文后,从IP地址请求报文中获取中继路由器的源物理 地址。
[0079] 在步骤202中,为申请设备分配IP地址。
[0080] 请参考图2B,根路由器接收到IP地址请求报文后,通过DHCP(Dynamic Host Conf 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为申请设备分配IP地址,并将所分 配的IP地址返回给中继路由器。其中DHCP服务器用于为申请设备随机分配IP地址。
[0081]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支持申请设备申请指定IP地址, 艮P,申请设备还可以在IP地址请求报文中的源IP地址段中设置IP地址,以便可以申请到指 定的IP地址,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0082] 在步骤203中,建立所分配的IP地址与申请设备的源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 保存至地址列表项中。
[0083] 其中,地址列表项用于存储接入设备的IP地址与对应物理地址。
[0084] 上述接入设备即为申请设备,每当为申请设备分配IP地址后,根路由器建立所分 配的IP地址与从IP地址请求报文中获取的申请设备的源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该 对应关系保存至地址列表项中。
[0085] 为了直观表示上述内容,仅以地址列表项中所分配的IP地址与从IP地址请求报文 中获取的申请设备的源物理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举例说明,如下表1所示。
[0086] 表 1
L〇〇88」在步骤204中,当检测到问一物理地址具有多个IP地址时,向多个IP地址发送ARP 请求报文。
[0089] 其中,请参考图2C,ARP请求报文中至少包括报文类型、ARP请求报文的源物理地址 Sender MAC address、ARP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Sender IP address、ARP请求报文的目的IP 地址Target IP address以及ARP请求报文的目的MAC地址Target IP address。报文类型用 于标识该ARP请求报文为广播报文。ARP请求报文的源物理地址Sender MAC address和ARP 请求报文的源IP地址Sender IP address分别为根路由器的物理地址和IP地址,用于指示 设备将ARP响应报文返回至该ARP请求报文的源物理地址Sender MAC address对应的根路 由器。ARP请求报文的目的IP地址即包括上述多个IP地址,用于指示根路由器向哪些申请设 备发送ARP请求报文。ARP请求报文的目的MAC地址Target IP address用于解析出目的IP地 址对应的物理地址。
[0090] 由于中继路由器对根路由器进行中继时,根路由器已经为中继路由器分配了 IP地 址,因此,当终端通过中继路由器接入网络时,中继路由器再次以相同的源物理地址向根路 由器申请IP地址,在根路由器的地址列表项中即可以检测到同一物理地址具有多个IP地 址,则可以认为该物理地址属于中继路由器。请参照图2B和图2D,根路由器向该多个IP地址 发送ARP请求报文。
[0091] 例如,当检测到同一物理地址HWTe_7c: 2d: 3c同时对应IP地址10.237.100.23和IP 地址 10 · 237 · 100 · 25,则分别向 IP地址 10 · 237 · 100 · 23和IP地址 10 · 237 · 100 · 25发送ARP请求 报文。其中,HWTe_7c: 2d :3c为中继路由器的物理地址。
[0092]通过判断是否接收到任一 ARP响应报文,本实施例还可能包括如下任一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
[0093]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未接收到任一ARP响应报文,如果发送次数未达到 预设次数,则继续向多个IP地址发送ARP请求报文。
[0094]在实际发送的过程中,可能受到网络不稳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ARP请求报文可能 没有被发送到IP地址对应的申请设备中,或者,申请设备接收到了ARP请求报文,但ARP响应 报文未能准确返回至根路由器中。因此,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若没有接收到任一ARP响 应报文,且发送次数未达到预设次数,根路由器将继续向多个IP地址发送ARP请求报文。其 中,预设次数可以由系统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自主设置。如此,提高了报 文传输的可靠性。
[0095]例如,若预设次数设置为5次,若没有接收到任一ARP响应报文,且发送次数为2次, 则根路由器将继续向多个IP地址发送ARP请求报文。
[0096]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在预设周期内经过多次发送仍未接收到任一ARP 响应报文,则不再发送ARP请求报文。
[0097]在实际发送的过程中,还可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未接收到任一ARP响应报 文,若根路由器一直发送ARP请求报文,容易导致根路由器工作失常,因此,为了减小根路由 器的工作量,保证根路由器正常工作,当在预设周期内经过多次发送仍未接收到任一 ARP响 应报文,不再发送ARP请求报文。其中,预设周期可以由系统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根据实 际需求自主设置。
[0098]例如,若预设周期设置为2s,且在2s内发送了多次仍未接收到任一ARP响应报文, 则不再发送ARP请求报文。
[0099]其中,上述ARP响应报文用于设备根据ARP请求报文,向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