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062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通信模块,具体涉及一种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红外中转系统是智能家居领域中一个关注的热点。红外中转系统接收包括网络通信模块和红外通信模块,以及信号处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红外通信模块分别连接信号处理模块。现有的红外通信模块过于简单,覆盖范围小、发射信号不稳定,寿命不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以解决现有红外通信模块覆盖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红外光电模块,所述红外光电模块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供电模块连接红外光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供电子模块、第二供电子模块,第一供电子模块提供第一供电端子,第二供电子模块提供第二供电端子,所述红外光电模块多个,第一供电端子与至少一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第二供电端子与至少一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
[0006]前述的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子模块包括稳压器U3,电容C25,电容C6,电容C8,稳压器U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分别与电源和电容C25的一端连接;第二端和第四端连接,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供电端子、电容C6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第一端、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0007]前述的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子模块包括稳压器U1、电容C2、电容C26、电容C7、电容C23、电容C3,稳压器U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稳压器U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源;稳压器Ul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端、第二供电端子、电容C3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连接;稳压器Ul的第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0008]前述的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电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PNP三极管、第二电阻,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供电端子或第二供电电子,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一端,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PWM信号;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红外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
[0009]前述的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电模块有七个;第一供电端子与其中四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第二供电端子与剩余的三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能够大大提高红外线发射的覆盖范围小、发射信号稳定,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中第一供电子模块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中第二供电子模块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中红外光电模块的第一部分示意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中红外光电模块的第二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0017]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包括:供电模块、红外光电模块,红外光电模块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供电模块连接红外光电模块;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供电子模块、第二供电子模块,第一供电子模块提供第一供电端子,第二供电子模块提供第二供电端子,红外光电模块多个,第一供电端子与至少一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第二供电端子与至少一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通过采用两个供电模块供电,当一个供电模块产生故障时,第二个供电模块仍然可以继续供电。这样就使得红外通信模块的工作寿命长。避免因为供电模块故障而不能工作。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中第一供电子模块的示意图;第一供电子模块包括稳压器U3,电容C25,电容C6,电容C8,稳压器U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分别与电源和电容C25的一端连接;第二端和第四端连接,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供电端子、电容C6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第一端、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S的另一端分别接地。稳压器和电容的设置使得第一子供电模块的提供的电压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电源选用5V电压,而稳压器U3采用AMS1117,电容C25采用10沾/1(^,电容06采用2201^/16¥,电容08采用0.11^。¥01^_3.3_1为第一供电端子。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中第二供电子模块的示意图;第二供电子模块包括稳压器Ul、电容C2、电容C26、电容C7、电容C23、电容C3,稳压器U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稳压器U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源;稳压器UI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端、第二供电端子、电容C3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连接;稳压器UI的第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图3中采用了和图2不同的稳压结构。稳压器和电容的设置使得第二子供电模块的提供的电压更加稳定。采用不同稳压结构后,降低了产品中两个子供电模块同时故障的概率。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电源选用5V电压,而稳压器Ul采用41^1117,电容02采用0.1沾,电容026采用10诎/10¥,电容07采用10沾/1(^,电容〇23采用220沾/16¥,电容03采用0.1沾,¥0此_3.3为第二供电端子。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中红外光电模块的第一部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中红外光电模块的第二部分示意图。红外光电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PNP三极管、第二电阻,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供电端子或第二供电电子,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一端,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PWM信号;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红外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如图4和图5,红外光电模块有七个;第一供电端子与其中四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第二供电端子与剩余的三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
[0021]本实用新型的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能够大大提高红外线发射的覆盖范围小、发射信号稳定,寿命长。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红外光电模块,所述红外光电模块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供电模块连接红外光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供电子模块、第二供电子模块,第一供电子模块提供第一供电端子,第二供电子模块提供第二供电端子,所述红外光电模块多个,第一供电端子与至少一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第二供电端子与至少一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子模块包括稳压器U3,电容C25,电容C6,电容C8,稳压器U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分别与电源和电容C25的一端连接;第二端和第四端连接,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供电端子、电容C6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第一端、电容C25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S的另一端分别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子模块包括稳压器Ul、电容C2、电容C26、电容C7、电容C23、电容C3,稳压器U3包括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稳压器U3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的一端、电容C2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源;稳压器UI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四端、第二供电端子、电容C3的一端、电容C23的一端连接;稳压器Ul的第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26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分别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电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PNP三极管、第二电阻,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供电端子或第二供电电子,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电阻一端,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PWM信号;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红外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电模块有七个;第一供电端子与其中四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第二供电端子与剩余的三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中转系统的红外通信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红外光电模块,所述红外光电模块包括红外发光二极管,所述供电模块连接红外光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供电子模块、第二供电子模块,第一供电子模块提供第一供电端子,第二供电子模块提供第二供电端子,所述红外光电模块多个,第一供电端子与至少一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第二供电端子与至少一个红外光电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红外线发射的覆盖范围小、发射信号稳定,寿命长。
【IPC分类】H04B10/29
【公开号】CN205232232
【申请号】CN201520959453
【发明人】姚博, 刘宗孺, 李志为, 王小刚, 杨通辉, 马金林
【申请人】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