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852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开闭电梯厢出入口的电梯厢的门和开闭乘口出入口的乘口的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实开昭53-49868号公报所记载的传统的电梯门的安全装置中,在乘口三方框架的上框架上配置有2个投光器,在乘口三方框架的纵框架上配置有2个受光器。从2个投光器射出的检测光在乘口出入口的中央部相互交叉并由受光器受光。在门闭动作中,检测光一旦被乘客等的障碍物遮断,则乘口的门和电梯厢的门的动作方向反转,可防止障碍物被夹入门中。
然而,在上述的安全装置中,虽然能在门闭动作时防止障碍物被夹入门中,但不能在门开动作时防止障碍物被夹入门与出入口框架之间。
对此,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0-139333号公报所记载的传统的引入防止装置中,在电梯厢出入口或乘口出入口的一侧配置有投光器,在另一侧配置有受光器。检测光从投光器沿着门的表面水平状射出并由受光器受光。在门开动作中,检测光一旦被障碍物遮断,则门的动作方向反转,可防止障碍物被夹入门与出入口框架之间。
然而,在上述的引入防止装置中,即使不是出入口框架的纵框架附近而是出入口的中央部,也会因障碍物的位置仅仅处在门的附近而使门开动作反转。又,为了确保检测精度,必须在出入口的上下方向上配置多个投光器和受光器。
又,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310375号公报所记载的传统的门安全装置中,在出入口框架的纵框架与门之间的门凹部配置有投光器和受光器。即,投光器被配置在纵框架的上部,受光器被配置在纵框架的下部。来自投光器的检测光沿着纵框架向垂直下方射出并由受光器受光。
然而,在这种门安全装置中,在门凹部引入障碍物之后会将检测光遮断,不能事先防止引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加可靠地防止障碍物被引入出入口框架与门之间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适用于在电梯厢出入口和乘口出入口设置具有一对纵框架和设置于纵框架间的上框架的出入口框架的电梯装置,对开闭电梯厢出入口的电梯厢的门和开闭乘口出入口的乘口的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该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包括障碍物传感器和门控制部,所述障碍物传感器具有设置在电梯厢出入口和乘口出入口的至少任一方的纵框架和上框架的任一方且大致沿着纵框架射出检测光的投光器、以及设置在纵框架和上框架的另一方且接受检测光的受光器,对纵框架附近的障碍物进行检测,并输出障碍物检测信号,所述门控制部根据障碍物检测信号对开闭动作进行控制。
又,本发明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系适用于在电梯厢出入口和乘口出入口设置具有一对纵框架和设置于纵框架间的上框架的出入口框架的电梯装置,对开闭电梯厢出入口的电梯厢的门和开闭乘口出入口的乘口的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该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包括对电梯厢出入口和乘口出入口的至少任一方的纵框架附近的障碍物进行检测、输出障碍物检测信号的障碍物传感器;向乘客发出警告的警告装置;以及根据障碍物检测信号对开闭动作进行控制的门控制部,门控制部在门开动作开始之前接受到了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由警告装置发出警告之后开始门开动作。
并且,本发明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系适用于在电梯厢出入口和乘口出入口设置具有一对纵框架和设置于纵框架间的上框架的出入口框架的电梯装置,对开闭电梯厢出入口的电梯厢的门和开闭乘口出入口的乘口的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该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包括对电梯厢出入口和乘口出入口的至少任一方的纵框架附近的障碍物进行检测、输出障碍物检测信号的障碍物传感器;以及根据障碍物检测信号对开闭动作进行控制的门控制部,门控制部在门开动作中接受到了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使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
又,本发明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系对开闭电梯厢出入口的电梯厢的门和开闭乘口出入口的乘口的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包括当电梯厢的门和乘口的门开闭时的负载超出了预先设定的值时输出过负载检测信号的门负载检测装置;以及在控制开闭动作的同时接受过负载检测信号、使电梯厢的门和乘口的门的动作方向反转的门控制部,门控制部在门开动作中接受到了过负载检测信号的场合对在开闭动作结束之前的期间接受的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次数进行计数,当输入次数到达预先设定的次数时,中断开闭动作,并输出异常检测信号。
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要部的结构图。
图2为表示图1的门控制装置的门开动作开始前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图1的门控制装置的门开动作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5为表示图4的门控制装置的门开动作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
实施例1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要部的结构图。图中,电梯厢(电梯厢室)1设置在电梯厢出入口2处。电梯厢出入口2由一对电梯厢的门3进行开闭。在电梯厢出入口2的缘部固定着出入口框架4。出入口框架4具有设置在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纵框架5和设置在纵框架5的上端部之间且水平状延伸的上框架6。
在纵框架5相互对向的侧面的下端部附近大致沿着纵框架5埋设有射出检测光(图中的箭头)的投光器7。在上框架6的下面埋设有接受来自投光器7的检测信号(光束)的一对受光器8。这些受光器8被配置在电梯厢出入口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附近。障碍物传感器9具有投光器7和受光器8,对纵框架5附近的障碍物(未图示)进行检测,输出障碍物检测信号。
驱动电梯厢的门3的门用电机(未图示)由门控制部10进行控制。即,电梯厢的门3和与电梯厢的门3连动地进行开闭的乘口的门(未图示)的门开动作及其门闭动作由门控制部10进行控制。又,来自障碍物传感器9的障碍物检测信号向门控制部10输入。
门控制部10通过通信线与控制电梯厢1升降的电梯控制盘11连接。将从电梯控制盘11输出的门开指令信号和门闭指令信号输入到门控制部10。即,门控制部10接受来自电梯控制盘11的门开指令信号和门闭指令信号,开始门开动作和门闭动作的控制。
在门控制部10和电梯控制盘11上搭载有执行控制运算的微处理器(CPU)、存放CPU的运算程序的ROM、存放CPU的运算数据等的RAM、以及执行与外部输出入用的接口。
又,在电梯厢1内设置有向乘客发出警告的警告装置(通告装置)12。警告包含引起注意的通告以及蜂呜器声等的警告声。
下面说明动作。图2为表示图1的门控制装置的门开动作开始前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当电梯厢1停在停止层面、并从电梯控制盘11向门控制部10输出门开指令信号时,对是否已从障碍物传感器9输入了障碍物检测信号进行确认(步骤S1)。障碍物传感器9既可只是在门开指令信号发生时动作,也可常态动作。若未输入有障碍物检测信号,则以通常的速度开始门开动作(步骤S2)。
又,在已输入了障碍物检测信号时,从警告装置9发出作为警告的门开之前的注意通告(步骤S3)。例如包括「开门。请离开门。」这样的信息。
门开之前的注意通告结束之后(步骤S4),再次对是否已从障碍物传感器9输入了障碍物检测信号进行确认(步骤S5)。在此阶段,若未输入有障碍物检测信号,则以通常的速度开始门开动作(步骤S2)。
尽管发出了门开之前的注意通告,但在输入了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从警告装置9发出门开警告性通告(步骤S6)。门开警告性通告例如包括「开门。」这样的信息。
门开警告性通告结束之后(步骤S7),以比通常门开动作速度低的速度开始门开动作(步骤S8)。此时,例如从警告装置12发出蜂呜器声或谐音声等的门开警告声。
图3为表示图1的门控制装置的门开动作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通常门开动作中,对是否已从障碍物传感器9输入了障碍物检测信号进行确认(步骤S11)。若未输入有障碍物检测信号,则继续进行通常门开动作(步骤S12)。并且,对门开动作是否结束进行确认(步骤S13),若未结束,则继续对障碍物检测信号的输入进行确认(步骤S11)。
通常门开动作中,当输入了障碍物检测信号时,仅以预先设定的时间(如3秒钟)临时性停止门开动作(步骤S14)。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之后,以比通常的速度低的速度重新开始门开动作(步骤S15)。此时,从警告装置12发出蜂呜器声或谐音声等的门开警告声。
在这种电梯的门控制装置中,由于在纵框架5上配置投光器7,在上框架6上配置受光器8,检测光大致沿着纵框架射出,因此在门开动作时,可事先防止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又由于在电梯厢出入口2的中央部不检测障碍物,因此避免了不需要的检测,可防止电梯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又,由于将投光器7配置在纵框架5的下端部附近,将受光器8配置在上框架6的下面,因此,可由受光器8高效率地接受来自投光器7的检测光。
并且,由于在门开动作开始之前接受到了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由警告装置12发出警告之后才开始门开动作,因此可事先防止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
又,由于警告是以开始门开动作为宗旨的通告,因此能更加可靠地防止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
又,由于在警告结束之后也接受到了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以比通常的门开速度低的速度开始门开动作,因此能更加可靠地防止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
又,由于在门开动作中接受到了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使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因此也能防止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
又,由于在门开动作中接受到了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仅以预先设定的时间使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因此,即使万一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也可在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期间将障碍物除掉。
又,由于在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之后以比通常的门开速度低的速度重新开始门开动作,因此能更加可靠地防止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
并且,由于在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之后,一边由警告装置12发出警告,一边重新开始门开动作,因此能更加可靠地防止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
实施例2图4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图中,门控制部10与门负载检测装置13连接,该门负载检测装置13在电梯厢的门3和乘口的门开闭时的负载超出预先设定的值时输出过负载检测信号。作为过负载检测装置13,例如可使用设置在门用电机上的转矩限制器。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7-97167号公报中也记载了这种负载检测方法的一例。
实施例2中的门控制装置具有障碍物传感器9、门控制部10、警告装置12和门负载检测装置13。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下面说明动作。图5为表示图4的门控制装置的门开动作中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另外,门开动作开始前的控制方法与图2相同。又,从图5的步骤S11至步骤S15与图3相同。
在实施例2中,当输入了障碍物检测信号、一边发出警告声一边以低速执行门开动作时(步骤S15),对是否已输入了过负载检测信号进行确认(步骤S16)。若未输入过负载检测信号,则以低速继续门开动作。并且,对门开动作是否结束进行确认(步骤S17),若未结束,则继续对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进行确认(步骤S16)。
在通常门开动作中,对一直接受到门开动作结束之前期间的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次数进行计数。并且,在输入了过负载检测信号的场合,对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是否到达预先设定的次数进行确认(步骤S18)。若输入次数未达到设定次数,则仅以预先设定的时间(如3秒钟)使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步骤S19)。门开动作一旦停止之后,电梯厢的门3的动作方向反转,以比通常的门闭速度低的速度开始门闭动作(步骤S20)。
然后,对是否输入了过负载检测信号再次进行确认(步骤S16)。若通过反转动作未输入有过负载检测信号,则以低速继续门闭动作。并且,对门闭动作是否结束进行确认(步骤S17)。若未结束,则一边继续对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进行确认(步骤S16),一边继续门闭动作。一旦电梯厢的门3完全关闭,则门控制临时性终止。
在此状态下,若登录了其它呼叫,则电梯厢1向登录有呼叫的楼层移动。若未登录有呼叫,则乘客按下电梯厢1内的开门用开关,可将电梯厢的门3和乘口的门开放。
在反转动作后也输入了过负载检测信号的场合,重复上述的动作,直至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次数达到设定次数为止,电梯厢的门3和乘口的门的动作方向重复进行反转。
一旦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次数到达设定次数(如3次),则电梯厢的门3和乘口的门的开闭动作中断,通过电梯控制盘11将异常检测信号向电梯管理室等的外部输出(步骤S21)。
在这种电梯的门控制装置中,在门开动作中接受到了过负载检测信号的场合,对一直接受到开闭动作结束之前期间的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次数进行计数,当输入次数到达预先设定的次数时中断开闭动作,并输入异常检测信号,因此,万一在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而使电梯厢的门3不能动作时,可减小对障碍物施加的负载,并可尽早采取派遣作业员等的措施。
又,在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次数到达设定次数的期间,因电梯厢的门3和乘口的门的动作方向反转,故在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夹有垃圾等的异物时,可通过反转动作将异物除去。
又,因与障碍物传感器9组合使用,故能更可靠地防止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并且,在通常门开动作中,可防止障碍物被引入纵框架5与电梯厢的门3之间。
另外,实施例2是将障碍物传感器9与门负载检测装置13组合使用,但也可不使用障碍物传感器9,只依靠门负载检测装置13来防止夹入。在此场合,控制流程就是图5的步骤S16~21。
又,上例是投光器7配置在纵框架5上,受光器8配置在上框架6上,但也可将受光器8配置在纵框架5上,将投光器7配置在上框架6上。
并且,障碍物传感器不限定于遮断型的光传感器。例如,也可将多个反射型光传感器或公知的接近传感器等配置在纵框架上。
又,上例是将障碍物传感器9配置在电梯厢出入口2的出入口框架4上,但也可配置在乘口出入口的出入口框架上。这样可防止障碍物被引入乘口的门与出入口框架之间。也可将障碍物传感器配置在电梯厢出入口2的出入口框架4和乘口出入口的出入口框架双方。
上例表示的是中央启开式的门装置,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单侧启开式的门装置。在此场合,只需将障碍物传感器设置在门凹侧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的门控制装置,适用于在电梯厢出入口和乘口出入口设置具有一对纵框架和设置于所述纵框架间的上框架的出入口框架的电梯装置,对开闭所述电梯厢出入口的电梯厢的门和开闭所述乘口出入口的乘口的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障碍物传感器和门控制部,所述障碍物传感器具有设置在所述电梯厢出入口和所述乘口出入口的至少任一方的所述纵框架和所述上框架的任一方且大致沿着所述纵框架射出检测光的投光器、以及设置在所述纵框架和所述上框架的另一方且接受所述检测光的受光器,对所述纵框架附近的障碍物进行检测,输出障碍物检测信号,所述门控制部根据所述障碍物检测信号对所述开闭动作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器配置在纵框架的下端部附近,所述受光器配置在所述上框架上。
3.一种电梯的门控制装置,适用于在电梯厢出入口和乘口出入口设置具有一对纵框架和设置于所述纵框架间的上框架的出入口框架的电梯装置,对开闭所述电梯厢出入口的电梯厢的门和开闭所述乘口出入口的乘口的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述电梯厢出入口和所述乘口出入口的至少任一方的所述纵框架附近的障碍物进行检测、输出障碍物检测信号的障碍物传感器;向乘客发出警告的警告装置;以及根据所述障碍物检测信号对所述开闭动作进行控制的门控制部,所述门控制部在所述门开动作开始之前接受到了所述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由所述警告装置发出警告之后开始所述门开动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告是以开始门开动作为宗旨的通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控制部在所述警告结束之后也接受到了所述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以比通常的门开速度低的速度开始所述门开动作。
6.一种电梯的门控制装置,适用于在电梯厢出入口和乘口出入口设置具有一对纵框架和设置于所述纵框架间的上框架的出入口框架的电梯装置,对开闭所述电梯厢出入口的电梯厢的门和开闭所述乘口出入口的乘口的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述电梯厢出入口和所述乘口出入口的至少任一方的所述纵框架附近的障碍物进行检测、输出障碍物检测信号的障碍物传感器;以及根据所述障碍物检测信号对所述开闭动作进行控制的门控制部,所述门控制部在所述门开动作中接受到了所述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使所述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控制部在所述门开动作中接受到了所述障碍物检测信号的场合仅以预先设定的时间使所述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控制部在所述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之后以比通常的门开速度低的速度重新开始所述门开动作。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向乘客发出警告用的警告装置,所述门控制装置部在所述门开动作临时性停止之后一边由所述警告装置发出警告,一边重新开始所述门开动作。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当所述电梯厢和所述乘口的门开闭时的负载超出预先设定的值时输出过负载检测信号的门负载检测装置,所述门控制部接受所述过负载检测信号,使所述电梯厢的门和所述乘口的门的动作方向反转,并且,所述门控制部在所述门开动作中接受到了所述障碍物检测信号和所述过负载检测信号的场合,对所述开闭动作结束之前的期间接受的所述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次数进行计数,当所述输入次数达到预先设定的次数时,将所述开闭动作中断,同时输出异常检测信号。
11.一种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对开闭电梯厢出入口的电梯厢的门和开闭乘口出入口的乘口的门的开闭动作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当所述电梯厢的门和所述乘口的门开闭时的负载超出了预先设定的值时、输出过负载检测信号的门负载检测装置;以及在控制所述开闭动作的同时接受所述过负载检测信号、使所述电梯厢的门和所述乘口的门的动作方向反转的门控制部,所述门控制部在门开动作中接受到了所述过负载检测信号的场合对在所述开闭动作结束之前的期间接受的所述过负载检测信号的输入次数进行计数,当所述输入次数到达预先设定的次数时,中断所述开闭动作,并输出异常检测信号。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的门控制装置,包括对出入口框架的纵框架附近的障碍物进行检测、输出障碍物检测信号的障碍物传感器;以及根据障碍物检测信号、对电梯厢的门和乘口的门的门开动作及门闭动作进行控制的门控制部。障碍物传感器具有设置在出入口框架的纵框架上的投光器和设置在出入口框架的上框架上的受光器。投光器设置在纵框架的下端部附近,大致沿着纵框架射出检测光。受光器设置在上框架的下面,接受检测光。
文档编号B66B13/14GK1538931SQ0281449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8日
发明者小浦邦和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