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5951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安装作业等使用的脚手架装置,尤其是一种在升降通道内部组装电梯的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作业脚手架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安装升降通道上部没有机房的电梯,即所谓的无机房电梯时,就需要在升降通道内的顶部进行起重装置的设置作业和导轨的顶部固定作业等。
作为进行这种作业用的公知的脚手架装置,例如,在日本第2682354号专利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把作业平台从最上层的等候电梯处地板延伸到升降通道内部的结构。可是,在这种结构中,在从最上层的等候电梯处地板到升降通道内的顶部的距离很长的情况下,作业平台上的作业人员的手会够不着升降通道内的顶部。
此外,例如在日本特开昭58-183579号公报中,公开了从升降通道底部一直叠加到升降通道顶部的脚手架装置的结构。可是,在这种结构中,由于使得脚手架装置大型化了,在组装和拆卸时要花费很多劳力和时间。此外,零件的数量太多,不但搬运费事,成本也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它能抑制成本的增大,并且,即使从最上层的等候电梯处地板(乗埸床)到升降通道内的顶部的距离很长,也能很方便地进行在升降通道的顶部的作业。
按照本发明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具有下列各部分设置成从等候电梯处(乗埸)向升降通道内部凸出的脚手架支承框架;支承在脚手架支撑框架上的下部作业平台;以及在下部作业平台的上方,支承在脚手架支承框架上的上部作业平台。


图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平面图;图3是表示把图1中的上部作业平台的安装位置提高的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图4中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平面图;图6是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图6中的VII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沿图6中的VIII-VIII线的断面图;图9是表示图6中的IX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图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平面图。
附图中,在电梯的升降通道1与等候电梯处之间,设有电梯出入口(乗埸出入口)2。升降通道1由下列各部分构成设有电梯出入口2的升降通道前壁1a;与电梯出入口2相对的升降通道后壁1b;一对升降通道侧壁1c、1d;升降通道顶棚部分1e;以及升降通道底部1f。
在升降通道顶棚部分1e上固定着多根起重梁3。安装作业所使用的起重装置4就支承在起重梁3上。
在最上层的等候电梯处地板5上立设有两根基础支柱6。在各基础支柱6的上端部上,在电梯出入口2的上方,安装了抵接在等候电梯处的墙壁上的支承件7。
在等候电梯处地板5与升降通道后壁1b之间布置了两根互相平行的基础斜杆8。各基础斜杆8具有连接在基础支柱6的下端部的基端部分8a,以及抵接在升降通道后壁1b上的前端部分8b。此外,基础斜杆8的前端部分8b在升降通道1内布置成位于基端部分8a的斜上方。
基端部分8a借助于连接件(夹紧部件)9连接在基础支柱6上。在前端部分8b上设有以销子10为中心能自由转动的抵接件11。
在升降通道1内部,在水平方向布置了两根互相平行的基础水平梁12。各基础水平梁12具有连接在基础支柱6上的第一端部12a,和连接在基础斜杆8的前端部分8b上的第二端部12b。第一端部12a借助于连接件(夹紧部件)13连接在基础支柱6上。
在两根基础水平梁12之间,架设了两根与基础水平梁12垂直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承梁14。吊杆16分别通过连接件(夹紧部件)15连接在各支承梁14的两个端部上。在升降通道1内部,分别垂直地布置了四根吊杆16。吊杆16通过支承梁14由基础水平梁12来支承。
第一实施例的脚手架支承框架具有基础支柱6、支承件7、基础斜杆8、连接件9、销子10、抵接件11、基础水平梁12、连接件13、支承梁14、连接件15和吊杆16。此外,脚手架支承框架设置成从等候电梯处向升降通道1内凸出。
下部作业平台17位于基础水平梁12的下方,并支承在吊杆16上。下部作业平台17具有水平布置在前、后吊杆16的下端部之间的两根下部承受梁18,以及架设在两根下部承受梁18之间的多块下部脚手架板19。下部承受梁18借助于连接件(夹紧部件)20连接在吊杆16上。此外,下部脚手架板19通过橡胶带子或者绳子等连接件,固定在下部承受梁18上。
此外,下部作业平台17设置在电梯出入口2的高度尺寸的范围内,以便施工人员能从等候电梯处地板5进入。
上部作业平台21位于基础水平梁12的上方,并支承在吊杆16上。上部作业平台21具有两根水平布置在前、后吊杆16的上端部附近之间的上部承受梁22,和多块架设在两根上部承受梁22之间的上部脚手架板23。上部承受梁22借助于连接件(夹紧部件)24连接在吊杆16上。此外,上部脚手架板23通过橡胶带子或者绳子等连接件25,固定在上部承受梁22上。
基础支柱6、基础斜杆8、基础水平梁12、支承梁14、吊杆16、下部承受梁18和上部承受梁22,例如,都是用钢管制成的。此外,下部脚手架板19和上部脚手架板23,例如,都是用木制的平板制成的。
在这种作业脚手架装置上,在升降通道1内的顶部进行作业时,施工人员首先从等候电梯处向下部作业平台17上移动,然后再从下部作业平台17向上部作业平台21上移动。向上部作业平台21的移动,例如可以在安装上部脚手架板23的一部分之前,使用台架或梯子从下部作业平台17上去。
这样,由于设置了下部作业平台17和位于其上方的上部作业平台21,所以,即使在从最上层的等候电梯处地板5到升降通道1内的顶部的距离很长,施工人员也能站在上部作业平台21上,很方便地进行在升降通道1顶部的作业。此外,由于不必从升降通道底部1f组装脚手架,所以能降低成本,而且组装和拆卸也很方便。
另外,在从最上层等候电梯处地板5到升降通道1内的顶部的距离比较短的情况下,就不必安装上部作业平台21,只通过下部作业平台17就可以进行作业了。
此外,为了能高效率地在上部作业平台21上进行施工,也应考虑到施工人员的身高,例如从升降通道顶棚部分部分1e到上部作业平台21的距离,优选能确保在1500mm以上。
还有,从下部作业平台17到上部作业平台21的距离,最好是在能由下部作业平台17上的施工人员进行上部作业平台21的安装的范围内,以便于进行作业脚手架装置的组装。
还优选上部作业平台21的上下方向上的安装位置是可以调节的。这样,就能很容易地对应从最上层等候电梯处地板5到升降通道顶棚部分1e的高度变化。
例如,如图3所示,在到升降通道顶棚部分1e的高度高于图1所示高度的情况下,通过使上部作业平台21相对于吊杆16的安装位置高于图1所示位置,就能很方便地进行在升降通道1内的顶部的作业。
相反,在到升降通道顶棚部分1e的高度低于图1所示的情况下,通过使上部作业平台21相对于吊杆16的安装位置低于图1所示位置,就能充分确保上部作业平台21上的作业空间的高度尺寸。
第二实施例接着,图4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侧视图;图5是图4中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平面图。在这个实施例中,梯子31设置在下部作业平台17与上部作业平台21之间。此外,为了能从梯子31移动到上部作业平台21上,拆掉了上部脚手架板23的一部分。其它结构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这样,借助于把梯子31设置在下部作业平台17与上部作业平台21之间,就能容易在下部作业平台17与上部作业平台21之间移动,从而能提高作业效率。
第三实施例接着,图6是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的侧视图;图7是图6中的VII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沿图6中的VIII-VIII线的断面图;图9是表示图6中的IX部分的放大图。
在这些附图中,在各吊杆16上设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销孔16a。销孔16a的设置位置如下在用于把吊杆16连接在基础水平梁12上的连接件15的稍上方,在用于把下部作业平台17连接在吊杆16上的连接件20的稍下方,以及在把上部作业平台21连接在吊杆16上的连接件24的稍下方。
销子32分别穿过各销孔16a。各销子32的两个端部从吊杆16的表面向水平方向凸出。此外,在各销子32的前端部上,旋合固定着防止脱出用的螺母。
通过连接件(夹紧部件)34把用钢管制成的支承部件33连接在两根基础斜杆8的基端部分8a附近之间。支承部件33以横穿电梯出入口2的方式沿水平方向延伸,其两个端部在电梯出入口2两侧抵接在升降通道前壁1a上。
在比各基础斜杆8的连接件34稍上方的部分上设有销孔12c。销子35穿过各销孔12c。各销子35的两端从基础斜杆8的表面凸出。此外,在各销子35的前端部分上旋合固定着防止脱出用的螺母。
在这种作业脚手架装置中,由于把销子32穿过吊杆16,即使在连接件20、24相对于吊杆16向下方滑动而错开了,或者吊杆16相对于连接件15向下方滑动而错开的情况下,由于能让连接件20、24、15抵接在销子32上而阻止这种滑动,从而能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
此外,由于把支承部件33连接在基础斜杆8之间,把支承部件33的两个端部抵接在升降通道前壁1a上,所以能够阻止基础斜杆8的基端部分8a向离开升降通道1的方向滑动,这样,也能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
再者,由于销子35也穿过基础斜杆8,所以能阻止连接件34相对于基础斜杆8的滑动,从而进一步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
另外,本发明的作业脚手架装置,不仅可在安装电梯时使用,例如,也可以在装修工程和保养检修等工作中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作业脚手架装置主要是设置在最上层的等候电梯处地板上,但,如有需要也可以设置在除了最上层以外的其它乘梯层的等候电梯处地板上。此外,也可以用于具有机房的电梯的升降通道中的作业。
在上述实施例中,基础支柱6、基础斜杆8和基础水平梁12各设置了两根,但,根据情况也可以各设置3根或更多根。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四根吊杆16,但,根据情况也可以设置五根或更多根。此时,支承梁14也可以设置3根或更多根。
此外,脚手架支承框架的基本结构也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它具有下列各部分设置成从等候电梯处向升降通道内凸出的脚手架支承框架;支承在上述脚手架支承框架上的下部作业平台;以及在上述下部作业平台的上方,支承在上述脚手架支承框架上的上部作业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脚手架支承框架具有下列各部分立设在等候电梯处的多根基础支柱;布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多根基础斜杆,它具有连接在上述基础支柱的下端部上的基端部分,以及抵接在对着电梯出入口的升降通道后壁上的前端部分,上述前端部分位于上述基端部分的斜上方;水平地布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的多根基础水平梁,它具有连接在上述基础支柱上的第一端部,和连接在上述基础斜杆的上述前端部分上的第二端部;以及支承在上述基础水平梁上,垂直布置在上述升降通道内的多根吊杆;上述下部作业平台在上述基础水平梁的下方,支承在上述吊杆上;上述上部作业平台在上述下部作业平台的上方,支承在上述吊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作业平台的上下方向的安装位置可以调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设置在上述下部作业平台与上述上部作业平台之间的梯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部作业平台和上述上部作业平台的至少一方的下方,将销子穿过上述吊杆,并且,上述销子从上述吊杆的表面向水平方向凸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以横穿上述电梯出入口的方式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且连接在上述基础斜杆上,两个端部在上述电梯出入口两侧抵接在升降通道前壁上。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的作业脚手架装置,它具有多根立设在等候电梯处的基础支柱。在基础支柱的下端部与升降通道后壁之间,斜着布置了多根基础斜杆。在基础支柱与基础斜杆的前端部分之间,水平地布置了多根基础水平梁。在基础水平梁上支承着垂直布置在升降通道内的多根吊杆。下部作业平台在基础水平梁的下方,支承在吊杆上。上部作业平台在下部作业平台的上方,支承在吊杆上。
文档编号B66B19/00GK1675121SQ0381901
公开日2005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2日
发明者泷川行洋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