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2552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极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素电极厂用于吊送电极的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炭素电极生产厂中,常常采用钢丝绳用人工来吊运电极,其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大且运送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运送效率高且能运送各种单根的和扎捆的各种规格电极的电极夹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由夹爪(1)、联结铰(2)、L形夹具臂(3)、连杆(4)、横杠(5)、吊耳(6)、调节杆(7)、连接轴(8)、压盘(9)、固定板(10)、开启机构(11)和联结座(12)、轴(13)、芯轴(14)、调节座(15)组成,夹爪(1)通过联结铰(2)铰接在L形夹具臂(3)的底端上,L形夹具臂(3)的顶端通过连接轴(8)连接在连杆(4)上,L形夹具臂(3)的中部与固定板(10)的轴(13)铰接;连杆(4)的一端与L形夹具臂(3)的顶端相连,另一端与横杠(5)铰接,吊耳(6)固定在横杠(5)上;开启机构(11)的顶端固定在横杠(5)上,其底端的芯轴(14)位于固定在固定板(10)上的联结座(12)内,调节杆(7)穿过固定板(10)的调节座(15),压盘(9)连接在调节杆(7)的底端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其采用一种可以运送各种单根的和扎捆的各种规格电极的电极夹具来代替人工劳动,这样使得炭素电极工厂炭素电极的运送速度加快,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且便于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能运送各种单根和扎捆的各种规格的电极,且操作方便、运送迅速的优点。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左向侧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开启机构(11)的状态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开启机构(11)的状态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被提起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或图2所示,将夹爪(1)用联结铰(2)铰接在L形夹具臂(3)的底端,将L形夹具臂(3)的顶端用连接轴(8)连接在连杆(4)上,并将L形夹具臂(3)的中部与固定板(10)的轴(13)铰接在一起;将连杆(4)的一端与L形夹具臂(3)的顶端通过连接轴(8)相连,另一端与横杠(5)铰接,将吊耳(6)用螺栓固定在横杠(5)上;将联结座(12)用螺栓固定在固定板(10)上,然后将开启机构(11)的顶端用螺栓固定在横杠(5)上,将位于其底端的芯轴(14)置于联结座(12)内,将调节杆(7)穿过固定板(10)的调节座(15)并在其底端固定上压盘(9)即可。
使用前如图3所示,开启机构(11)的芯轴(14)位于固定板(10)上的联结座(12)内,夹爪(1)和L形夹具臂(3)处于张开状态,此时提动吊耳(6),电极夹具上各铰接的零件都不会转动。使用时,如图5所示,将吊耳(6)挂在天车的吊勾上,由天车将电极夹具对准所要夹持的电极(16),同时放下电极夹具使压盘(9)压在电极(16)的上顶端,然后调节调节杆(7)使压盘(9)接触电极(16)时电极夹具的夹爪(1)和联结铰(2)处于电极(16)的中心线下方,这时继续放下电极夹具,如图4所示,由于电极夹具的自重使开启机构(11)内的芯轴(14)转动,芯轴(14)与固定板(10)上的联结座(12)脱离,这时天车提起电极夹具,电极夹具上各铰接的零件绕各铰接点转动,最终将电极(16)提起。
权利要求1.一种电极夹具,其特征在于它由夹爪(1)、联结铰(2)、L形夹具臂(3)、连杆(4)、横杠(5)、吊耳(6)、调节杆(7)、连接轴(8)、压盘(9)、固定板(10)、开启机构(11)和联结座(12)、轴(13)、芯轴(14)、调节座(15)组成,夹爪(1)通过联结铰(2)铰接在L形夹具臂(3)的底端上,L形夹具臂(3)的顶端通过连接轴(8)连接在连杆(4)上,L形夹具臂(3)的中部与固定板(10)的轴(13)铰接;连杆(4)的一端与L形夹具臂(3)的顶端相连,另一端与横杠(5)铰接,吊耳(6)固定在横杠(5)上;开启机构(11)的顶端固定在横杠(5)上,其底端的芯轴(14)位于固定在固定板(10)上的联结座(12)内,调节杆(7)穿过固定板(10)的调节座(15),压盘(9)连接在调节杆(7)的底端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夹具,它由夹爪、联结铰、L形夹具臂、连杆、横杠、吊耳、调节杆、连接轴、压盘、固定板、开启机构和联结座、轴、芯轴、调节座组成,夹爪通过联结铰铰接在L形夹具臂的底端,L形夹具臂的顶端通过连接轴连接在连杆上,L形夹具臂的中部与固定板的轴铰接;连杆的一端与L形夹具臂的顶端相连,另一端与横杠铰接,吊耳固定在横杠上;开启机构的顶端固定在横杠上,其底端的芯轴位于固定在固定板上的联结座内,调节杆穿过固定板的调节座,压盘连接在调节杆的底端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运送各种单根和扎捆的各种规格的电极,且操作方便、运送迅速等优点。
文档编号B66C3/04GK2786079SQ200420150908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3日
发明者柳盛飞, 程敏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