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移动电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4305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移动电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移动电话,尤其是关于一种折叠式移动电话。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移动电话已成为愈来愈多消费者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移动电话款式从直板式移动电话发展到小巧玲珑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功能也日趋完善,从简单通话、短信、记事功能至各种图片收发、游戏、上网及摄像的功能甚至多媒体影音播放等,总体上朝着小型化、多功能方向发展。其中,图片收发、游戏、上网、摄像及多媒体影音播放等功能的实现尤其依赖于显示屏幕,而目前很多移动电话尤其是直板式移动电话屏幕过小,不能显示较多文字或图片信息,在使用图片收发、游戏、上网及多媒体影音播放等功能时非常不便,而折叠式移动电话屏幕相对较大且体积较小,故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请参阅图1,现有折叠式移动电话10包括一本体100及一盖体101,盖体上设置有屏幕1011,该折叠式移动电话10的屏幕1011仅有单一的开启方式,由于受狭长型的机身限制,其屏幕1011大都是垂直狭长型屏幕,即横向较窄纵向较宽的显示方式。但是,使用者若想利用该移动电话10的屏幕1011进行多媒体影音播放时,其最大的播放影片宽度就会受限于较窄的屏幕宽度,而若要将影片横向播放,使用者就要将移动电话10转动方向,使用上极为不便。另外,虽市场上出现一些屏幕横向较宽纵向较窄的多媒体移动电话,但是,此种移动电话的体积一般较庞大而不易携带。

发明内容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较小、且屏幕可双向开启的折叠式移动电话。
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说明该折叠式移动电话。
一种折叠式移动电话,一本体、一盖体、一铰链结构及一连接杆。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开设一由与本体连接的端部中央延伸至侧部的滑槽。该铰链结构设置于本体上与盖体连接的一端且与本体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一端部与铰链结构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且可定位于所述滑槽的二端。
相较现有的折叠式移动电话,所述折叠式移动电话于盖体的端部延伸开设一滑槽,设置一与连接盖体与本体的铰链结构连接的连接杆,通过所述铰链结构实现盖体的开启与关闭,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滑槽的滑动配合及端部定位实现盖体的侧向移动,由此可实现多媒体宽屏幕播放的需求。另外,本发明仍可保持折叠式移动电话轻巧易于携带的便利性,克服了一般多媒体移动电话体积庞大不易携带的缺点。
另一折叠式移动电话包括一本体、一盖体、一铰链结构及一连接杆。该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其与本体连接的一端中部具一第一接口,其侧部具一第二接口。该铰链结构设置于本体上与盖体连接的一端且与本体转动连接。该连接杆具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铰链结构连接,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可插拔连接。
相较现有的折叠式移动电话,所述折叠式移动电话于盖体的端部及侧部各设置一接口,设置一与连接盖体与本体的铰链结构连接的连接杆,通过所述铰链结构实现盖体的开启与关闭,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接口的可插拔连接实现盖体的定位及侧移,由此可实现多媒体宽屏幕播放的需求。另外,本发明仍可保持折叠式移动电话轻巧易于携带的便利性,克服了一般多媒体移动电话体积庞大不易携带的缺点。

图1是现有折叠式移动电话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的盖体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的一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的另一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及图3,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包括一本体1、一盖体2、一铰链结构3及一连接杆4。
本体1上设置有键盘12,其一端开设一容置部(图未标示),用以容置所述铰链结构3。
盖体2上设置有显示屏22,所述盖体2设计为现有的两片式盖体,即其由二板状体贴合而成,当其所述二板状体贴合时,其侧部形成一滑槽24。滑槽24由盖体2与本体1连接的端部的中央向一侧延伸,滑槽24由一第一定位孔242、一狭槽244及一第二定位孔246形成。狭槽244的开口宽度小于狭槽244底部的尺寸。第一定位孔242及第二定位孔246分别开设于狭槽244二端部的底部且与狭槽244相贯通。
铰链结构3容置于本体1上的容置部内,且与本体1转动连接。
连接杆4为柱状体,其连接于铰链结构3上。连接杆4包括一连接部42、中部44及一头部46。连接部42、中部44及头部46皆为圆柱状,且中部44的直径小于连接部42及头部46的直径。连接部42通过螺纹连接于铰链结构3上。中部44的直径略小于狭槽244的开口宽度,其可于狭槽244内滑动。头部46与盖体2上的狭槽244尺寸相当且可于狭槽244内滑动。头部46的直径大于狭槽244的开口宽度,以防止头部46由滑槽24内脱出。头部46的尺寸与第一定位孔242及第二定位孔246的尺寸相当且可与第一定位孔242及第二定位孔244分别形成过盈配合。连接杆4中心可开设通孔,用以容纳讯号线,所述讯号线通过头部46与盖体2实现讯号的传输。
请参阅图4,组装时,首先将连接杆4的头部46置于对应滑槽24的第一定位孔242的一端,然后将盖体2的二板状体贴合固定,形成所述滑槽24,之后将盖体2向本体1的方向按压,使连接杆4的头部46容置且定位于第一定位孔242内,此状态即为本发明折叠式移动电话的窄屏幕使用状态。通过所述铰链结构3,盖体2可相对本体1开启及关闭。
当进行多媒体播放,需宽屏幕显示时,请参阅图5所示,将盖体2往上拉,使连接杆4的头部46于盖体2的第一定位孔242内脱出移至盖体2的狭槽244内,然后侧向移动盖体2使连接杆4的头部46于狭槽244内滑动,当头部46滑动至狭槽244至与第二定位孔246对应的一端时,向下按压盖体2,使连接杆4的头部46容置且定位于第二定位孔246内,此时即可进行多媒体宽屏幕播放。当盖体2需恢复窄屏幕使用时,盖体2的运动行程与前述相反。
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盖体2也可为一片式设计,而将连接杆4的头部46设置为具有弹性即可,即组装时,首先将连接杆4的头部46置于滑槽24的对应于第一定位孔242的一端时,头部46发生弹性形变,由此方便将连接杆4的头部46安装于盖体2的滑槽24内。
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将滑槽24的狭槽244可省却,而将第一定位孔242及第二定位孔246皆设置为一接口,连接杆4的头部46与盖体2的接口为现有可插拔式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杆46的头部与接口的连接进行讯号与电能的传输,同时以此实现盖体2的定位。无需宽屏幕时,连接杆4的头部46插固于盖体2的第一定位孔242内,需宽屏幕播放时,拔出连接杆4,然后将连接杆4的头部46插固于第二定位孔244内。
可以理解,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连接杆4的头部46也可为一球体,其与盖体1上的第一定位孔241及第二定位孔246同样为过盈配合而实现盖体1的定位。连接杆4与铰链结构3的连接方式可为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连接杆4也可通过其它方式与铰链结构3连接。滑槽24也可由盖体2上与本体1连接的端部的中央向另一侧或两侧延伸。本体1上的键盘2可省却,而为手写板输入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移动电话,其包括一本体、一盖体和一铰链结构,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该铰链结构设置于本体上与盖体连接的一端且与本体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式移动电话还包括一连接杆,所述盖体与本体连接的端部上开设一自中央延伸至侧部的滑槽,连接杆的一端部与铰链结构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且可定位于所述滑槽的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为柱状体,其包括一连接部,连接杆藉由连接部固定连接于铰链接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为柱状体,其包括一连接部,连接杆通过连接部与铰链接构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还包括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形的一中间部及一头部,该中间部的直径小于所述连接部及头部的尺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滑槽由一第一定位孔、一狭槽及一第二定位孔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的头部与所述狭槽相配合,且可于所述狭槽内滑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头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分别形成过盈配合。
8.一种折叠式移动电话,其包括一本体、一盖体及一铰链结构,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该铰链结构设置于本体上与盖体连接的一端且与本体连接,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式移动电话还包括一连接杆,其具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盖体与本体连接的端部中央具一第一接口,且其侧部具一第二接口,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部与铰链接构连接,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为可插拔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为柱状体,其包括一连接部,连接杆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于铰链接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为柱状体,其包括一连接部,连接杆通过连接部与铰链接构转动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还包括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形的一中间部及一头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藉由所述头部与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可插拔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口为一定位孔,其内设置有连接端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式移动电话,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口为一定位孔,其内设置有连接端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折叠式移动电话,一本体、一盖体、一铰链结构及一连接杆。盖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开设一由与本体连接的端部中央延伸至侧部的滑槽。该铰链结构设置于本体上与盖体连接的一端且与本体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一端部与铰链结构连接,另一端部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且可定位于所述滑槽的二端。
文档编号H05K7/16GK1829239SQ20051003349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4日
发明者张俊毅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