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7099阅读:28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静电引燃(爆)等危险场所的安全装置,具体地说是可消除人体静电荷的静电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易燃、易爆等静电高危场所,如石油及石化产品的运输、装卸及生产操作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的活动、感应、吸附及捕集“带电”微粒,人体不可避免地带有静电电荷,并且具有相当高的静电电位,极易在周围的油气和粉尘等危险环境中产生放电火花,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
据研究资料表明,仅在石油及石油产品的运输、作业过程中,因人体静电放电引起的爆炸和火灾事故在全世界均普遍存在,每年都造成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日本近20年来,有统计的人体静电事故超过了235起;同样国内也经常发生油罐、槽车在采样或装卸过程中的静电灾害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构成极大的威胁。
为了预防和减少因人体静电引发的爆炸事故,人们对油气、粉尘场所的静电危害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对策研究和相应的产品开发,形成了有源或无源的消静电装置。但是这些静电消除措施仅应用于人员进入工作区前的非防爆场所,而对于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区后,因活动和作业又重新产生或重新积聚起的静电电荷,如罐顶采样、检测操作,槽车顶加油、卸油操作及装置区采样等等,则因人体静电荷的泄放消除,仍会在工作区高危场所引起静电爆炸事故。因不能应用现有的直接式静电消除装置,只得采取一些限制操作的预防措施,借此试图减少静电荷的产生和积聚,但这些措施对高危的工作区往往效果并不理想,还是时常引发静电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体静电消除器,它既能有效地泄放人体静电,又能可靠的抑制人体触摸接地过程中的放电能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它包括静电导体,该静电导体上套接有静电抑流套。
所述静电导体的部分长度上套接有静电抑流套,该静电抑流套采用静电亚导体材料。
所述静电导体为接地的金属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接地的静电导体上套接有静电抑流套,当带电人体触摸静电抑流套时,因静电抑流套提高了静电的泄漏电阻值,使静电放电电流的释放受到限制而减少,有效地解决了高危工作区的静电消除问题。人体在高危工作区触摸该静电消除器时,放电能量抑制率可达98%-99%,人体带电±6KV时最大放电电荷转移量约为0.0173μC,远小于点燃汽油类气体(IIA类)所需的0.1μC放电能量;人体带电±6KV,触摸消除器2S后,剩余能量小于0.26mJ(汽油类产品最小点火能);触摸5s后,人体残余能量最大为0.007mJ,小于H2(MIE=0.019mJ)等IIC类气体最小点火能。
静电导体为接地金属管,通过固定座确保了消除器与大地间的可靠地导通性连接。在所述静电导体上有专用接地端子或接地夹,可用于采样、测温等操作器具接地,保证了采样、测温等操作的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体静电消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中的A-A剖面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人体静电消除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结构中的B-B剖面视图。
图中,1——静电导体;2——静电抑流套;3——固定座;4——破漆螺栓;5——接地端子连接座;6——固定螺栓;7——接地电缆;8——接地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人体静电消除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静电导体1采用圆形钢管,该静电导体1通过两只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到固定座3上,该固定座3与静电导体1相接触的一面采用V型槽结构;在固定座3上还开有C型插口槽,通过该插口槽插接到由扁钢或角钢构成的罐顶或栈台悬梯口等接地体上,如接地扶手、拦杆等;插口槽的一侧锁接有破漆螺栓4,该破漆螺栓4的螺杆端面设有球面凹坑,从而使螺杆端面形成一圈破漆凸边,这样结构的破漆螺栓4既起到锁紧固定作用,又起到对扁钢、角钢等接地体表层的清理切除作用,保证了接触电阻小于0.03Ω,具有极好的导通连接性,避免了动火焊接安装。
图中采用了两个固定座3来固定支承静电导体1,其中一只固定座3上设有接地端子连接座5,以便连接采样绳接地端子头等,当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叁个或多个固定座来固定支承静电导体。
在静电导体1的伸出端,套接有静电抑流套2。静电抑流套2采用静电亚导体材料,如添加抗静电剂或导电碳粉的PVC、聚氨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材料,其泄漏电阻选择在104Ω~109Ω之间,最好在106Ω~109Ω之间。
图3、图4是另一种人体静电消除器的实施方式,图中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安装于装置区采样处,其静电导体1同样采用圆形钢管,该静电导体1的伸出端也套接有静电抑流套2,其静电抑流套2的材料同上述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不同之处在于静电导体1通过固定座3将该静电消除器固定支承到装置区采样构件上。其固定座3采用两块固定板,两固定板通过连接螺栓锁紧固定于采样管线上。固定座的接地端子通过接地电缆7与接地夹8导通连接。这样在采样、测温等操作时,接地夹8用于夹持采样瓶等移动式设备及工具。接地夹8可为鳄鱼夹、电瓶夹或专用连接夹,当然也可定其它专用接地端子。
上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人体静电消除器的两种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人体静电消除器还可以具有其他结构变形,例如,固定座3的固定支承结构;静电导体1既可是管材,也可是棒材,既可是圆形管,也可是方管或异形管等等;静电抑流套2的基材更是不限于PVC、聚氨脂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只要其总泄漏电阻在104Ω~109Ω之间。总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所作的改进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消除器包括静电导体(1),该静电导体(1)上套接有静电抑流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导体(1)的部分长度上套接有静电抑流套(2),该静电抑流套(2)采用静电亚导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抑流套(2)的泄漏电阻值在104Ω~109Ω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导体(1)为接地的金属管。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导体(1)通过接地电缆(7)导通地连接有接地夹(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夹(8)为鳄鱼夹、电瓶夹或专用连接夹。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导体(1)通过固定座(3)导通地固定安装于设备接地系统上。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导体(1)上连接有采样绳用接地端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有爆炸性气体或粉尘危险场所的人体静电消除器,它包括静电导体,在静电导体上套接有静电抑流套和采样用专用接地端子或接地夹等。该静电消除器能在高危作业区有效地泄放人体静电,可靠地抑制静电放电能量,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
文档编号H05F3/02GK2805299SQ20052007323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4日
发明者王子纯, 谭凤贵 申请人: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