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02124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液体传感器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第2003-122454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公开了一种能防止液体通过键盘部分流入机 壳的便携式计算机。这种便携式计算机包括具有开口部的机壳,覆盖机壳开口部的键盘, 键盘的按键排列于其上的基板,和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排出口。机壳还包括环绕开口部设 置的边缘部及在该边缘部中形成的凹槽部。当键盘安装在机壳上时,该边缘部作为从后侧 支撑键盘的支撑。所形成的凹槽部在一端连接到基板的第一排出口。该凹槽部在另一端具 有连接到机壳外部的第二排出口。在键盘安装在机壳上的情况下,基板的底面和凹槽部形 成排出液体的通道。
在这样的便携式计算机中,如果液体溅到键盘上,液体通过第一排出口从基板排出到 凹槽部。液体从凹槽部的一端流到另一端,再通过第二排出口排出到机壳外部。因此,如 上所述,通过将键盘上的液体经由凹槽部排出到机壳外部,可以防止液体流入机壳内部。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便携式计算机中,由于在基板底面和凹槽部之间液体表面张 力的作用,液体可能不能顺利地流经所述沟道。因此,基板上的液体可能不能排尽。在这 种情况下,当用户继续使用这台便携式计算机时,液体仍可能通过开口部流入机壳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防止液体流入机壳且能探测液体流入可能性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旨在提供这种能防止液体流入机壳且能探测液体流入可能性的电 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子设备包括键盘;具有安装表面的 机壳,在安装表面上安装键盘;设置于该安装表面上的液体传感器;形成于该安装表面中 并将液体传感器与安装表面的外围边缘部相连的多个凹槽部;和设置于凹槽部内侧并具有 海绵状内部结构的导水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 键盘;具有安装表面的机壳,在该安装表面上安装键盘;及设置于该安装表面上的液体传 感器,该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液体传感器探测到液体时进行输出液体探 测通知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能防止液体流入机壳并探测液体流入可能性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在下文的描述中阐明,其中部分通过描述将显而易见,或
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尤其是下文中指出的各种方法
手段及其组合得以实现和获得。


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上文的总 体描述及下文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便携式计算机的分解立体图,其中键盘被拆卸下来。 图3是图2所示便携式计算机机壳的安装表面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F4-F4直线得到的截面图。 图5是设置于图3的安装表面上的液体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便携式计算机的分解立体图,图示了液体传感器、印刷电路板和显示 器之间的电连接。
图7是阐述图1所示便携式计算机的系统结构的实例的框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立体图。
图9是沿图8中F9-F9直线得到的截面图。
图IO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截面图。
图11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将参考图1到图7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作为 电子设备实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1包括主体单元12、显示单元13及设置于主体单元12和
显示单元13之间的铰链部14。铰链部14支撑显示单元13并使显示单元13能相对于主体 单元12转动。显示单元13具有液晶显示器(LCD) 15及卡钩16。液晶显示器15是通知 机构的实例。
如图2和图6所示,主体单元12包括机壳21、键盘22、作为定点装置的触摸垫23和 按钮24、位于机壳21内作为控制单元的印刷电路板25、连接键盘22和印刷电路板25的 缆线26、风扇单元27、光盘驱动器28和硬盘驱动器29。软件即程序被安装在硬盘驱动器 29中。当探测到液体时所述软件会显示信息。硬盘驱动器29被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25上 以与印刷电路板25交换数据。键盘22具有基板22A及排列于基板22A上侧的多个按键 22B。另外,如图6所示,液晶显示器15被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25上。
印刷电路板25是控制单元的实例。如图6所示,印刷电路板25具有电路板主体33、 安装在电路板主体33上的多个电子元件34、用于与下述的液体传感器35连接的第一连接 器36、以及用于与液晶显示器15连接的第二连接器37。电子元件34包括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 (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图形芯片等。
将参考图7具体说明便携式计算机11的系统结构。
如图7所示,便携式计算机ll具有CPUlll、北桥114、系统存储器(也称为"主存储 器,,)115、图形处理单元(GPU) 116、南桥117、 BIOS-ROM 120、硬盘驱动器(HDD) 29、光盘驱动器28、 PCI装置123和124、嵌入控制器/键盘控制器IC (EC/KBC) 140、及 电源电路141。
CPU 111是控制便携式计算机11的运作并执行从硬盘驱动器29载入系统存储器115 的操作系统及各种程序的处理器。
CPU 111还执行存储于BIOS-ROM 120中的BIOS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 入输出系统)。BIOS是用于硬件控制的程序。
北桥114是将CPU 111的局部总线与南桥117连接的桥接器件。北桥114存储控制向 主存储器115的访问的存储器控制器。进一步,北桥114具有通过PCI快速总线执行与图 形处理单元(GPU) 116通信的功能。
图形处理单元(GPU)116是控制作为便携式计算机11的显示监视器的液晶显示器115 的显示控制器。GPU116从由OS或应用程序写入视频存储器(VRAM) 116A的显示数据 产生图像信号,该图像信号形成将要在LCD115上显示的屏幕图像。另外,GPU116也具 有根据来自OS或应用程序的绘图请求执行二维或三维图形操作处理的绘图功能。南桥117连接到PCI总线1,并通过PCI总线1执行与PCI装置123和124的通信。 另外,南桥117包括IDE (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集成驱动电子电路)控制器和用于 控制硬盘驱动器(HDD) 29和光盘驱动器(ODD) 28的串行ATA控制器。
嵌入控制器/键盘控制器IC (EC/KBC) 140是通过将控制电源的嵌入控制器与控制触 摸垫23和液体传感器35的键盘控制器集成而形成的单片微计算机。即使当便携式计算机 ll的电源被切断时,嵌入控制器/键盘控制器IC (EC/KBC) 140也总是由电源电路141提 供工作电源。
接下来,将详细解释机壳21的结构。如图2所示,机壳21具有作为上盖的第一壳体 21A和作为下盖的第二壳体21B。机壳21的第一壳体21A具有在其上安装键盘的安装表 面38、设置于安装表面38中的凹部39、在安装表面38中形成的开口部40、设置于安装 表面38中的外围边缘部41、及形成于安装表面38中的多个凹槽部42。安装表面38比机 壳21的其它部分低一个台阶以具有平整的凹陷形。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安装 表面38向便携式计算机11的前部逐渐降低地倾斜。凹部39呈方形,且比安装表面38再 低一个台阶。作为液体探测机构的液体传感器35设置在凹部39中。缆线26从开口部40 中通过。保护板40A嵌入到开口部40中以覆盖并保护该部分。
凹槽部42形成于安装表面38中并将配备液体传感器35的凹部39连接到外围边缘部 41。凹槽部42以凹部39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凹槽部42形成在不包括开口部40的区域 中。
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凹槽部42包括从凹部39向图中的右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 部42A,从凹部39向图中的右方延伸的第二凹槽部42B,从凹部39向图中的左后方向延 伸的第三凹槽部42C,及从凹部39向图中的左方延伸的第四凹槽部42D。第一至第四凹槽 部42A至42D在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中分成例如两支。第二凹槽部42B具有从 第二凹槽部42B的中点向图的前方分支的第一辅助凹槽部43。第一辅助凹槽部43具有在 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中以两个方向进一步分支的第一分支部43A。第四凹槽部42D 具有从第四凹槽部42D的中点向图的前方分支的第二辅助凹槽部44。第二辅助凹槽部44 具有在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中以两个方向进一步分支的第二分支部44A。
多个无纺材料45设置于各个凹槽部42内。具体来说,第一亲水性无纺材料45A设置 于第一凹槽部42A内。第二亲水性无纺材料45B设置于第二凹槽部42B内。第三亲水性 无纺材料45C设置于第三凹槽部42C内。第四亲水性无纺材料45D设置于第四凹槽部42D 内。第五亲水性无纺材料45E设置于第一辅助凹槽部43内。第六亲水性无纺材料45F设
置于第二辅助凹槽部44内。
无纺材料45A至45F是具有海绵状内部结构的棒状导水材料也即导水材料的实例。无 纺材料45A至45F由于其海绵状内部结构而具有多孔结构,并因此能引起毛细管现象。通 过毛细管现象,无纺材料45A至45F内的液体被导向预期的方向。例如,如图3所示的第 五和第六无纺材料45E和45F能以与重力相反的方向吸收在安装表面38前部位置聚集的 液体,以使液体传感器35能探测到该液体。另外,无纺材料45A至45F呈多孔状,因此 具有吸水性和保水特性。如图3和图4所示,无纺材料45A至45F呈具有方形截面的棒状, 以便适配在凹槽部42内。如图5所示,作为导水材料的第二和第四无纺材料45B和45D 设置于凹槽部42内并突出至液体传感器35上方。
如图5所示,液体传感器35具有衬底51及多个设置于衬底51上的电极52。电极52 平行间隔排列。如图6所示,液体传感器35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25上。
接下来将解释当液体溅至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1上时的运作及其控制方法。当 液体溅至键盘22上时,部分液体从键盘22的基板22A的上侧到达机壳21的安装表面38。 进而,在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中,液体流入凹槽部42。该液体被无纺材料45A 至45F吸收,并被引导至液体传感器35。如图5所示,在液体传感器35中,当液体在两 个相邻的电极52上化开并形成液滴53时,这两个电极52被电导通。从而液体传感器35 探测到液体。液体传感器35将通知探测到液体的探测信号传递到印刷电路板25。
更具体地说,在液体的探测中,嵌入控制器/键盘控制器IC (EC/KBC) 140将中断信 号传递至CPU 111。软件也即CPU 111将该中断信号作为触发信号探测到液体传感器35 中存在液体。基于该探测,CPU111执行将探测结果输出至作为通知机构的液晶显示器15 的处理。由此,液晶显示器15能以可视方式通知用户探测到液体。
如图6所示,诸如"在计算机中探测到液体。请立即关机并将该计算机送至维修中心" 的探测结果信息54显示于液晶显示器15上。
根据电子设备的第一实施例,键盘22的安装表面38配备液体传感器35和凹槽部42, 并且液体通过凹槽部42被引导至液体传感器35。由此,可用少量的液体传感器35监控整 个安装表面38。
另外,作为内部具有海绵状材料的棒状导水材料的无纺材料45A至45F设置在凹槽部 42内。因此,即使当液体流到安装表面38上时,液体也会被吸收到无纺材料45A至45F 中。由此,液体被保持在无纺材料45A至45F内部,从而被防止向机壳21内的其他部件 渗漏。而且,无纺材料45A至45F将液体快速引导至液体传感器35,从而縮短了探测到
液体所需的时间。此外,因为液体通过无纺材料45A至45F被传送至液体传感器35,因 此即使是少量液体也能被可靠地探测到。
而且,在安装表面38倾斜的情况下,液体由于重力在处于较低位置的安装表面38的 前部聚集。在此情况下,第五无纺材料45E能将第一辅助凹槽部43内的液体吸收至位于 较高位置的液体传感器35。以同样的方式,第六无纺材料45F能将第二辅助凹槽部44内 的液体吸收至位于较高位置的液体传感器35。这样使液体传感器35的放置位置更加灵活。
作为导水材料的无纺材料45A至45F设置于凹槽部42内并突出至液体传感器35上方。 根据这种结构,凹槽部42内保持的液体能可靠地传送至液体传感器35。因此,液体传感 器35能更精确地探测到液体。
凹槽部42以其中设置液体传感器35的凹部39为中心放射状地延伸。根据这种结构, 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中的液体顺利地流入凹槽部42,从而被防止留在安装表面 38的外围边缘部41中。
在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中,凹槽部42分支为具有T字的形状。根据这种结构, 液体能被更有效地收集于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中的凹槽部42内。
凹槽部42设置于安装表面38上除了开口部40以外的区域中。这种结构防止液体接近 其中键盘22和印刷电路板25被电连接的开口部40的附近。
印刷电路板25以液体传感器35发出的信号为基础操纵作为通知机构的液晶显示器15, 并通知用户液体进入计算机。根据这种结构,因为用户能立即得知液体进入计算机,因此 防止还在使用中的计算机由于浸水而引起更大的损坏。
而且,作为电子设备实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1具有液体传感器35及用作控制单元的印 刷电路板25,当液体传感器35探测到液体时,该控制单元输出通知液体被探测到的通知 信号。根据这种结构,当液体传感器35探测到液体时,印刷电路板25能立即输出通知探 测到液体的信号。从印刷电路板25输出的探测信号的目的地可以是液晶显示器15或外部 设备。
便携式计算机11还具有形成于安装表面38中的将液体传感器35连接至安装表面38 的外围边缘部41的凹槽部42,以及设置于凹槽部42内部的无纺材料45,该无纺材料45 是内部具有海绵状材料的导水材料。根据这种结构,液体由凹槽部42和无纺材料45引导 至液体传感器35,因而液体探测性能和探测速度都得以提高。因此,整个安装表面38能 用液体传感器35进行监控,并且通知探测到液体的通知信号能被快速输出。
在作为电子设备实例的便携式计算机11的控制方法中,当液体传感器35探测到液体
9
时,将进行输出探测到液体的通知信号的处理。根据这种结构,通知探测到液体的通知信 号被输出,因而用户能快速获知计算机被液体浸泡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处理为输出可视信息。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最直观地通知用户计 算机被液体浸泡的可能性。
下文将参考图8和图9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作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 子设备的实例的便携式计算机61除了安装液体传感器35的凹部62的结构以外具有和第 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组件。因此,下文将主要解释第二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的 构成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组件分别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在第二实施例中不 再赘述。
便携式计算机61具有主体单元12,显示单元13及铰链部14。主体单元12具有机壳 21和键盘22。印刷电路板25位于机壳21内。机壳21具有在其上安装键盘22的安装表 面38,设置于安装表面38中的凹部62,以及从凹部62延伸至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 41的多个凹槽部42。作为其中具有海绵状材料的导水材料的多个无纺材料45设置于各个 凹槽部42内。液体传感器35安装于凹部62中。
如图8和图9所示,凹部62呈方形,比安装表面38和凹槽部42低一个台阶。具体来 说,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安装表面38的凹部62形成得比第一实施例的凹部39更深。
接下来将解释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61的运作。在便携式计算机61中,到达安 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的液体流入凹槽部42。在凹槽部42中,液体被吸收至无纺材 料45中。吸收至无纺材料45中的液体通过无纺材料45的内部流向凹部62。而且,当无 纺材料45处于不能再吸收更多液体的状态,即,无纺材料45达到饱和状态时,溢出的液 体聚集在凹部62中。
根据第二实施例,到达机壳21的安装表面38的液体由液体传感器35探测。而且,即 使当大量液体溅至键盘22上且超出无纺材料45的吸收限度的数量的液体通过键盘22流 入内部时,过量的液体聚集在凹部62中。这种结构可防止超出无纺材料45吸收限度的液 体在安装表面38上化开并进入机壳21 。
接下来将参考图10阐释电子设备的第三实施例。作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实 例的便携式计算机71不同于第二实施例之处在于安装表面38的凹部72以及少了液体传 感器35。因此,下文主要解释不同于第二实施例的构成组件,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构成组 件分别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并且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71具有主体单元12,显示单元13和铰链部14。主体单元
12具有机壳21和键盘22。机壳21具有作为上盖的第一壳体21A和作为下盖的第二壳体 21B。机壳21的第一壳体21A具有在其上安装键盘的安装表面38,设置于安装表面38中 的凹部72,以及从凹部72延伸至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的多个凹槽部42。作为其 中具有海绵状材料的导水材料的多个无纺材料45设置于各个凹槽部42内。
根据第三实施例,凹部72中没有设置液体传感器,作为替代,在机壳21的一部分中 形成排水沟道73。排水沟道73的一端连接至凹部72,另一端连接至机壳21的底面21C。 而且,在形成排水沟道73的部分中,由橡胶等材料制成的密封构件75设置于机壳21的 第一壳体21A和第二壳体21B的结合部分中。此外,印刷电路板74避开具有排水沟道73 的部分容纳于机壳21内。
接下来将解释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71的运作。在便携式计算机71中,通 过键盘22到达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的液体流入凹槽部42,并被无纺材料45吸收。 当超出无纺材料45吸收限度的数量的液体流入凹槽部42时,过量液体从无纺材料45排 出至凹部72中。在凹部72中,液体流入排水沟道73,并被排出至机壳21外部。
根据第三实施例,溅至键盘22上的液体被凹槽部42中的无纺材料45吸收,并被防止 流入机壳21的内部。而且,即使当超过无纺材料45吸收限度的液体溅至键盘22上时, 过量的液体聚集在凹部72中,并通过排水沟道73排出至机壳21外部。
接下来将参考图11阐释电子设备的第四实施例。作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实 例的便携式计算机81不同于第三实施例之处在于增加了液体传感器82。因此,下文主要
解释不同于第三实施例的构成组件,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构成组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并且不再赘述。
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81具有主体单元12及显示单元。主体单元12具有机壳 21和键盘22。机壳21具有作为上盖的第一壳体21A和作为下盖的第二壳体21B。机壳21 的第一壳体21A具有在其上安装键盘的安装表面38,凹部72,从凹部72延伸至安装表面 38的外围边缘部分的多个凹槽部42,连接至凹部72的排水沟道73,及设置于排水沟道 73中点处的密封构件75。液体传感器82设置于凹部72中。
接下来将解释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81的运作。在便携式计算机81中,当 液体溅至键盘22上时,液体从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分流入凹槽部42。该液体被凹槽 部42中的无纺材料45吸收。被无纺材料45吸收的液体通过无纺材料45的内部传送至凹 部72。到达凹部72的液体由液体传感器82探测。然后,印刷电路板74通过液晶显示器 通知用户在计算机中探测到液体。即使当超过无纺材料45吸收限度的数量的液体溅至键
盘22上时,该液体也能通过排水沟道73排出至机壳21外部。
根据第四实施例,当液体溅至键盘22上时,液体传感器82探测到该液体。而且,即 使当超过无纺材料45吸收限度的数量的液体溅至键盘22上时,该过量的液体也能通过排 水沟道73排出至机壳21外部。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诸如移动信息终端的其他 电子设备。而且,液体传感器35或82的数目不限于一个。安装表面38上可形成多个液 体传感器。
考虑到与印刷电路板25或74以及开口部40的位置关系,如果液体传感器35或82不 能设置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位置,则可被设置于安装表面38的更靠近便携式计算机11 后方的部分中。在上述实施例中,液体传感器35被设置得比聚集液体的安装表面38的前 部更高。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无纺材料45也能利用自身的毛细管现象以与重力相反的 方向吸收流入凹槽部42内的液体。因此,液体传感器35能被设置于安装表面38上预期 的位置。
而且,如图5所示,虽然第二无纺材料45B和第四无纺材料45D设置于凹槽部42内 并突出至液体传感器35之上,但第二无纺材料45B和第四无纺材料45D可合二为一,并 且可以设置该合二为一的无纺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合二为一的无纺材料从液体传感器35 上经过,由此增加了液体探测的灵敏度。
通知机构并不限于液晶显示器15。例如,可在印刷电路板25上设置扬声器以通过报 警声的方式用声音通知用户。而且,作为以可视方式通知用户液体探测情况的通知机构的 另一个实例,可采用诸如发光二极管之类的报警灯。根据这种结构,报警灯被点亮,以可 视方式通知用户液体进入计算机。而且,无纺材料45的设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 方式。无纺材料45设置于凹槽部42至少一个部分中即可。
虽然上述实施例显示了机壳21的安装表面38向前稍许倾斜的实例,但本发明不限于 此。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安装表面38水平的结构。而且,本发明还可应用于机壳21的底面 21C具有支腿部的便携式计算机。在具有支腿部的结构中,便携式计算机的安装表面38 可按照各种角度设置。在这几种情况下,可以对无纺材料45的设置方式进行各种变化以 控制液体的流动。而且,电子设备也可作各种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
其他的优点和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容易实现。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广泛的 各个方面不限于本文给出并描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的实施例。从而,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而不背离由附后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内容定义的本发明的总体构思和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键盘(22);具有安装表面(38)的机壳(21),在安装表面(38)上安装键盘(22);设置于安装表面(38)上的液体传感器(35); 形成于安装表面(38)中并将液体传感器(35)与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相连接的多个凹槽部(42);和设置于凹槽部(42)内并具有海绵状内部结构的导水材料(45)。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导水材料(45)设置于凹槽部(42)内以及液体传感器(35)上方。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凹槽部(42)以液体传感器(35)为中心放射状延伸。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凹槽部(42)都在外围边缘部(41)中形成分支。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从液体传感器(35)传递的信号的印刷电路板(25);和 连接键盘(22)和印刷电路板(25)的缆线(26),其特征在于,凹槽部(42)的设置位置避开设置于安装表面(38)中的有缆线(26) 从中通过的开口部(40)。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25)上的通知机构(15),其特征在于,印刷电路板(25)通过基于来自液体传感器(35)的信号操纵通知机构 (15)通知用户探测的结果。
7. —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包括 键盘(22);具有安装表面(38)的机壳(21),在安装表面(38)上安装键盘(22);和 设置于安装表面(38)上的液体传感器(35);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当液体传感器(35)探测到液体时进行输出液体探测通知的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为输出可视的通知。
全文摘要
电子设备包括键盘(22),机壳(21),液体传感器(35),多个凹槽部(42)以及导水材料(45)。机壳(21)具有安装表面(38),在安装表面(38)上安装键盘(22)。液体传感器(35)设置于安装表面(38)中。凹槽部(42)形成于安装表面(38)中,并连接液体传感器(35)和安装表面(38)的外围边缘部(41)。导水材料(45)设置于凹槽部(42)内并具有海绵状的内部结构。
文档编号H05K5/00GK101170880SQ20071010962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4日
发明者横手聪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