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速降兼能量回收电梯之方法

文档序号:807338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垂直速降兼能量回收电梯之方法
技术领域
在超高层、高层建筑物内,目前唯有曳引式电梯担纲,且尚无能至百米的液压式电 梯。特别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能够安全、迅速、有效地撤离超高层、高层建筑物的电梯还 是空白。本发明方法即为之补充。
背景技术
有关各种资料显示,目前各类型式的电梯只有曳引式、液压式、齿轮齿条式、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等。其中,曳引式复杂的管理、繁琐的维修、高故障率;液压式速度慢、尚不 达百米等;此等电梯都很难应付各种复杂的情况。特别是随着超高层、高层建筑物的快速发 展,目前的高科技也只能为现有技术添薪加火,鲜能根本解决诸多面临的问题。值得注意的 是,偶有意外,电梯极易发生故障而瘫痪,其本身更是此等建筑物的安全隐患,极为可虑。 美国?. ll煸录词芜玫慕滩摹
参考文献l.图书馆关于电梯类图书; 2.网络搜索,关键词电梯及电梯专利。

发明内容
从以上题目可知,目前的电梯技术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人类活动的安全需要。 下面就本发明的理由和方法作出阐述。
我们知道,超高层、高层建筑物的兴起,是缘于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呈现出兴旺 景象;但目前的电梯技术只知道太平景象下的快速上升,而快速下降似有忽略之嫌,特别是 天灾人祸时的快速下降,尤为特别重要。众所周知,不论距离地面有多高,人总是要回到地 面上的,高楼大厦尽在此列。历来人之于险境,宁肯不入而留有退路,非不得已,则更虑之 后退一步之生路,此乃人之常情,更何况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是在地面上。因此,超高层、 高层建筑物的快速、安全下降是人类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方法是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快速下降; 一是安全着地;二者同时又作为能量 回收之手段施为。以下为叙述区别于电梯,特将本发明方法称之为轿梯方法。
且说快速下降。现代曳引式电梯是以集群、分区、结合直达等手段来达到快速上升和下 降,以减少等梯时间为目的;我所发明轿梯之法,在主要构成上大致与曳引式电梯类似,使 用又有不同,目的大相径庭;本人之目的是既可用于速降及避险、抢险,又可开发、利用能 源, 一举数得。本轿梯方法之主要构成物是轿厢、对重(发电机本身及用于意外情况下的 附加添置重物)、导轨、固定滑轮组、钢丝绳等;没有曳引式电梯的动力系统,更无机房、 控制设备及其他,不设井道;虽也集群,但成一字阵排列。具体为与曳引式不同,轿厢和 对重由钢丝绳绕过固定滑轮组连结,其钢丝绳一端固结于楼顶, 一端固结于轿厢,对重即发 电机则是通过滑轮悬绕于钢丝绳上,如此连结而已。轨道则设在楼体之外,附墙而立。运作 过程是对重依靠滑轮悬绕于钢丝绳上占踞楼顶位置,该位置之上是对重的附加重物搁置架 ,而轿厢由锁定器控制在地面;其位置分明,每运行一次复归如此。如某楼层发出招梯信号 ,地面轿厢锁定器解控,轿厢因重量轻于对重,因而在对重的重力作用下,轿厢上升至该楼 层经减速压簧减速停靠,即为锁定器锁牢;楼内人员经安全门进入轿厢,解锁,轿厢此时又 因重力超出对重而下落,经地面的安全着地设施处置,缓速降落地面再锁定,厢内乘员安全 出厢。在轿梯这一上一下的过程中,悬绕于钢丝绳上的滑轮在钢丝绳上滚动,滑轮带动发电 机产生电能,这就是速降兼能量回收。轿梯轨道间及在楼体之外所经各楼层之外墙皆开设有 安全门。
再说安全着地。地面设施是这样的 一减速气压缸置于地平面以下,其伸縮杆部分超出 地面,气压缸经管路连接于一气压罐,管路的通断、启闭大小兼由阀体控制,管路又是轿梯 集群的连接带;当轿厢下降接触气压缸伸縮杆并压迫伸縮杆,此时阀体控制气压缸内气压压 力,因而控置轿厢的落速,使之减速安全着地。且在伸縮杆顶端安装一断开器,当轿厢上升 时,可带出伸縮杆并断开与之的连接。因而由此构成轿厢的安全着地设施兼制动能量回收系 统。
全面综合以上所述,此法不遗余力地做到了能量回收且同时达成了快速下降之目的。其 最大优越处是快速、简便、灵活、管理简单,能最大限度地回收能量并可直接加以利用; 又一最显著、最直接的优势表现为轿梯轨道所经各楼层的安全门,门内即可是办公室,或 是寓所居室,亦或是人们经常滞留的场所,因此对于出行楼外显得极为便利;特别是应对意 外紧急情况则更为安全适用,无论楼内是何处发生意外,都很难影响集群轿梯的运行,人们 只需就近一步即能脱离险境;更惶论稍置附属重物于对重之上,轿梯即可担当抢险之任,因 而快速直达事发地;此举简捷而更致有效。只论以上所述之直接效果,俱是曳引式电梯所望 尘莫及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叙述之前,先作一段引文。我曾看过这样一本书名为《一身逃离"9.11"》,书中有 关于电梯一事,大意是作者的女友当日在世贸南楼乘电梯上升途中,因北楼遇袭而产生的 震动,导致该梯失灵,有六人困于轿厢内,在南楼倒塌后,于轿厢内窒息而亡。试想还有多 少人,因交通中断而陷入绝境;故有人飞楼而下,这就是他们用生命在向世人作出启示。
目前,人类地球面临诸多问题,如能源短缺用地紧张,等等。这些问题反映在大城市, 尤为严重;再如人类的居住问题,在地面拥挤的情况下,只能往立体空间发展,因此而产生 立体空间的能源、交通、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发生,较之地面上更难以得到救援。而人 类更不会因此而因噎廢食,这就需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发明方法忒适合超高层建筑物,而任何方法的施为都离不开物质的准备。先介绍轿梯 是如何构成的轿梯轨道,由两根槽钢,槽口相向,相距轿厢的宽度附着于外墙体;轿厢为 半开放式,面向墙体为敞口,对面是轿厢出入门;在玻璃钢厢壁内侧,设钢网围栏,高至人 体腰处安置围栏扶手,敞口与出入门处为活动式;轿厢容积可设在六人以内。轿厢底板靠墙 的一端,底板水平固结于两组滚轮之下首轮的长连接轴上;每组滚轮有两个橡胶轮,顺槽钢 上下安置,两轮轴由短钢体垂直固结于下首轮长连接轴上;上首两滚轮的轴外端也即与短钢 体的固结处,各设有连接钢丝绳的端口,在两槽钢的顶端各固定一滑轮;两钢丝绳的一端各 连结滚轮轴上的端口,然后各绕过两槽钢的固定滑轮,再分别绕过固定于两导轨中线的延长 线上、高于槽钢滑轮之上的固定滑轮,引向一槽钢外侧的发电机可上下移动的空间顶端固定 的滑轮,并绕过该滑轮垂直向下,两根钢丝绳再分别全绕过固定于发电机轴上的滑轮,垂直 上引至楼顶并固结于该处。在楼顶处,发电机滑轮的宽度内,设置重物架,竖直搁置三块各 一百公斤重的重物,且各具系留孔,由操控机构控制收放。在轨道间经过的各楼层、轨道宽 度内设置安全门,门内是明拉手,,门外是暗拉手,门外的门体上安装锁定轿厢的按钮,门 底的楼板和墙体的接合处装置能承受至少千公斤冲击力的压簧导杆,此导杆可伸縮,亦连接 招梯信号,导杆上还安装锁定轿厢的锁扣,由门上的按钮解控;导杆上压簧控制安全门锁, 只有压簧被压縮后,安全门才可开启,压簧还原,安全门即锁定,而无从开启。在地平面下 设置气体减速缸,并由管路连通控制阀体和气压罐,在减速缸伸縮杆的端头装一弹簧活结口 即断开器,可连接于轿厢底,在轿厢上升时可带出伸縮杆并断开连接。
有了物质的准备,方法始可施为。
此法是将对重与轿厢分置于楼顶和地面位置。当某楼层发出招梯信号时,地面的锁定轿 厢器即时解控,轿厢在发电机的重力作用下由曳引绳引领上升至目的地,经减速压簧制停, 同时为锁勾锁定,并开启安全门锁;当人从楼内进入轿厢后,此时轿厢已超出发电机的重力 ;拉安全门暗拉手关闭安全门,再按门体上按钮解开轿厢锁勾,此时制停压簧回弹,安全门 即被锁牢,轿厢则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地面减速气压缸的控制阀体控制轿厢的落地速度,轿 厢经减速落地后被再次锁牢。缸体内的压縮空气经管路和阀体进入气压罐蓄集,可作为发电 和高楼供水之用或其他。气体管路可连接多轿梯。气压缸另设有进气阀门和空气滤清器。楼 顶预置重物用于特殊情况,可使经轿厢载人直接上升至目的地;安于发电机对重钢板上的电 磁刹车和滞留钳是用于紧急状态下上升或下降中紧急停靠的。
附一火灾示范演练。如某高层有110层,现第94层发生火警;有数量消防车赶至火警地 ,现最直接、最迅速地赴火警现场的就是垂直快速下降轿梯。此前,轿梯已启运楼内遇险人 员撤离火灾现场;当消防人员到达,即刻通过控制机构释放预置附载重物于轿梯对重的承载 架上,在对重的刹车和滞留钳的控制下,即刻可使消防人员乘梯引导消防水带或其他消防器 具迅速到达火警现场施救;轿梯亦可继续载运疏散人员下降而无间断,后继救援力量也可不 断投入;至此疏散、赴警两不相妨,井然有序。因之有一比,如以现有高科技消防技术、电 梯技术,在如此高层之处施救,其困难之处可想而知;即使出动消防直升机,也无轿梯之迅 速、直接、有效;更惶论停电、电梯故障等其他意外的情景。在此纵观轿梯之术,没有复杂 的技术,只有有效实用的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垂直运输电梯的方法,其特征是电梯的上行和下降无需任何动力,仅凭籍在使用过程中对重与轿厢的重力相互抵偿而超出的重力的作用达到使轿厢空载上行、载人下降或特殊情况下于对重附载重物的载人上升;发电机通过固定于其轴上的滑轮且悬绕于一端固结于楼顶、一端连结于轿厢的钢丝绳上作为轿厢的对重,在重力作用下,使滑轮在钢丝绳上滚动而致使发电机发出电能;轿厢的导轨附着或嵌于建筑物的外墙体;轿厢载人快速下落时,是通过地面的气压缸系统使其减速并安全着地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旨在提高超高层、高层建筑物内人员在遭遇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系数和开发能源的双重目的,在此作为一种方法提出的垂直速降兼能量回收的电梯。其主要是充分利用重力势能作功,即在电梯的对重与轿厢的重量在运行过程中改变承载与对重的重量对比,使承载大于对重,或空载轻于对重;因此使环绕于连接对重与轿厢的连接绳上的对重(亦即发电机)在上升和下降时发出电能。此举即可达到人员的快速下降,又可充分利用重力的能量使之转换成电能。这对于超高层、高层建筑物来说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既能快速分流楼内人员又能充分回收能量的功效显著的电梯。本电梯还可用于消防抢险之目的,或拯救危难于快捷之途。
文档编号B66B9/00GK101172558SQ20071020237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5日
发明者荣 郁 申请人:荣 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