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345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节显示装置高度的显示装置调 整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因体积小、重量轻、清晰度高且辐射低等优点而被市场所广泛接受。 液晶显示器的设计也越来越多样化、人性化,例如设计出可调节视角及高度的液晶显示器, 以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
一种现有液晶显示器可调节视角及高度的功能是通过一升降调整机构实现的,其包括一 个显示屏、 一个底座及一个用来调整该显示装置相对该底座的高度的整机构。该调整机构 与显示装置及底座间设有一个四连杆式转轴机构,其中,该转轴结构两侧设有平行排列的两 个连杆,且各连杆两端均设有一个枢轴。然而,当将显示屏调整至一个预定高度时,该调整 机构的定位仅是通过转轴结构的摩擦片及转轴上各部件的摩擦力来实现的。然而,随着使用 时间的延长,该摩擦片与转轴各部件之间容易发生松动,使得各元件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难 以稳定固持较重的显示装置,导致显示装置容易向下坠落。因此,该升降机构在调节显示装 置高度的过程中,定位效果及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效果好、稳定性强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 一种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四连杆结构,该显示装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弹 性件,该弹性件的弹力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四连杆结构的至少两连杆,使该四连杆结构的相 对两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减小的趋势;该显示装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调节机构,用以调节 该弹性件的弹力范围。
相对现有技术,所述显示装置调整机构的四连杆结构内部设置一个被压縮的弹性件。通 过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四连杆结构的两相对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减小的趋势,即使得该 四连杆结构始终具有升高的趋势,从而用以平衡显示装置的重力。即使四连杆结构的各连接 元件仅靠较小的摩擦力即可实现显示装置于特定高度的定位。因此,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调整 机构具有良好的定位效果及稳定性。


图l是本发明显示装置调整机构的立体组装图。
图2是本发明显示装置调整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显示装置调整机构俯仰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至图7是本发明显示装置调整机构运动过程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公开一种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其适用于带有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请参见图l,本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包括一个底座51、 一个支撑组件 52、两个连杆53、 一个俯仰组件54、四个第一连接组件55、两个第二连接组件56、 一个第三 连接组件57及两个第四连接组件58 。
请参见图2及图3,所述底座51包括一个底板511、 一个主体512及由该主体512端部凸设 的凸起部514。底板511为平板状,其用于将液晶显示器支撑于桌面上,主体512设于底板 511上。该凸起部514包括一个凸轮面5142,主体512上开设有一个贯穿主体512两侧的贯穿孔 516,且主体512侧部还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凸起518,该凸起518上开设有通孔5182。
所述支撑组件52包括套壳521、压簧522、弹力调整螺钉523、卡环524、抵持部525、抵 挡件526、滚轮527及轴528。
该套壳521包括两个对称的横截面为匚形的主支架5211及四个连接板5212,每个主支架 5211中间侧壁的两端分别凸伸一个板架5214,该板架5214上开设一个轴孔5215,以供底座 51及俯仰组件54插接。四个连接板5212将两个对称的匚形主支架5211固定连接在一起。该套 壳521顶部设有一个顶板(图未标),顶板上开设有一个通孔5217,以供弹力调整螺钉523及 卡环524伸入。该套壳521为中空壳体,其包括一个空腔,以容纳所述压簧522、卡环524、抵 持部525、抵挡件526、滚轮527及轴528。该板架5214根部还开设有一个滑槽5218。
所述卡环524包括一个主体5241及由该主体5241两端分别向外延伸的径向宽度大于主体 5241的圆盘部5242,该主体5241内设有内螺纹5243。套壳521的顶板在升降机构50组装前平 行于主支架5211而延伸,组装时,先将卡环524的一个圆盘部5242及主体5241伸入套壳521的 空腔内,然后将顶板弯折使卡环524的另一个圆盘部5242无法进入套壳521的空腔而露出于套 壳521外。所述弹力调整螺钉523及卡环524共同构成一个调节机构(图未标)。
所述抵挡件526包括一个基板5261及由该基板5261两侧向外垂直延伸的侧挡板5262,该 两侧挡板5262上分别设有通孔5263。
所述压簧522设于抵持部525及抵挡件526之间,该压簧522两端分别抵于抵持部525及抵挡件526的基板5261 。该弹力调整螺钉523与卡环524配合并抵持于抵挡件526上。该滚轮527 通过轴528装配于抵挡件526的两个侧挡板5262之间。
所述每个连杆53包括杆体部530及设于杆体部530两端的第一弯曲端531及第二弯曲端 532,该第一弯曲端531及第二弯曲端532上分别开设一个螺孔5311、 5321。两个连杆53分别 设在支撑组件52的两相对侧。
请同时参见图4,所述俯仰组件54包括一个第一连接件541、 一个第二连接件542、 一个 固定轴543、 一个套筒544、两个扭簧545、两个摩擦片546及两个垫片547。该第一连接件 541用于与显示装置连接,该第二连接件542用于与支撑组件52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541包括一个基板5412及由该基板5412两端垂直延伸的两侧挡板5413。 该两侧挡板5413上下侧边分别设有一个朝两个侧挡板5413之间延伸的挡片5414、 5415,该挡 片5415端部设有一弯曲部5416。该两侧挡板5413上分别设有一通孔5417,用以供固定轴543 穿过。
所述第二连接件542包括一个连接部5421、由连接部5421连接的两个对称的侧壁5422及 从该侧壁5422向外延伸的凸块5423。该侧壁5422上下分别设有一个凸起5428,该侧壁5422顶 部开设有通孔5424,底部开设有枢接孔5425。该凸块5423的厚度小于侧壁5422,从而形成一 个阶梯面,该阶梯面为曲面5426。该凸块5423上开设有一通孔5427。
所述固定轴543包含一个主体5431及由该主体5431两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径向宽度大于主 体5431的圆盘部5432、 5433。该圆盘部5432为组装时铆合形成。所述套筒544为中空圆柱状 ,所述扭簧545包括两端延伸的卡脚5451、 5452。所述每一个摩擦片546中央开设一通孔 5462。所述每一个垫片547中央开设一通孔5472。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55包括一个螺钉551及两个摩擦片552 。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56包括一个螺钉561、 一个弹片562、两个摩擦片563及一个螺帽564。 所述第三连接组件57包括一个螺钉571、两个弹片572、两个摩擦片573及螺帽574。 所述第四连接组件58包括一个垫块581、 一个摩擦片582及一个紧固块583。 请参见图l、图2及图4,组装时,可先将俯仰组件54组装起来。先将两个扭簧545套设于 套筒544上,然后将固定轴543的圆盘部5433的相对端依次穿过一个摩擦片546、第一连接件 541—个侧挡板5413上的通孔5417、 一个垫片547、第二连接件542—个侧壁5422顶端的通孔 5424、套筒544、第二连接件542另一侧壁5422顶端的通孔5424、另一垫片547及第一连接件 541另一侧挡板5413上的通孔5417及另一个摩擦片546,最后将固定轴543圆盘部5433的相对 端铆合从而形成圆盘部5432。该扭簧545的一个卡脚5451抵靠于第二连接件542的连接轴5421,另一卡脚5452抵靠于第一连接件541的挡片5415的弯曲部5416。第一连接件541上的挡 片5414、 5415与第二连接件542的侧壁5422上的凸起5428配合限制第一连接件541相对第二连 接件542的转动范围。
接着组装支撑组件52,先用四个连接板5212将两个主支架5211组装在一起形成套壳521 ,接着将卡环524的一个圆盘部5242及主体5241伸入套壳521的空腔内,然后将套壳521顶部 的顶板弯折使卡环524的另一个圆盘部5242无法进入套壳521的空腔而露出套壳521外。接着 将抵持部525、压簧522、抵挡件526、滚轮527、两个垫块581及两个摩擦片582依次设置于套 壳521的空腔内。然后将轴528依次穿过套壳521的一个板架5214上的滑槽5218、 一个摩擦片 582、抵挡件526的一个侧挡板5262的通孔5263、 一个垫块581、滚轮527、另一个垫块581、 抵挡件526的另一个侧挡板5262的通孔5263、另一个摩擦片582及套壳521的另一个板架5214 上的滑槽5218,再用两个紧固块583分别与轴528两端锁合。然后,将弹力调整螺钉523旋入 卡环524,至此,支撑组件52组装完毕。此时,弹力调整螺钉523端部抵持抵持部525,调整 弹力调整螺钉523与卡环524的配合程度可调整压簧522的预定压縮量,压簧522两端分别抵持 抵持部525及抵挡件526。
接着将第三连接组件57的螺钉571依次穿过一个弹片572、套壳521的一个板架5214上的 螺孔5215、 一个摩擦片573、底座51上的贯穿孔516、另一个摩擦片573、板架5214上的螺孔 5215及弹片572,再通过螺钉571与螺帽574的螺合使支撑组件52与底座51固定在一起。此时 ,使得滚轮527与底座51的凸起部514的凸轮面5142配合。
接着将第二连接组件56的螺钉561依次穿过弹片562、套壳521的一个板架5214上的螺孔 5215、 一个摩擦片563、第二连接件542的凸块5423上的螺孔5427、另一个摩擦片563,再通 过螺钉56与螺帽567螺合从而将支撑组件52与第二连接件542固定在一起。
接着将第一连接组件55的螺钉551依次穿过一个摩擦片552、连杆53的第一弯曲部531上 的螺孔5311、第二连接件542的侧壁5422底部的细孔5425及另一摩擦片552将两个连杆53与第 二连接件542固定在一起。同样的,螺钉551依次穿过摩擦片552、连杆53的第二弯曲部532上 的螺孔5321、另一摩擦片552及底座51的凸起518上的通孔5182,从而将两个连杆53与底座 51连接在一起。其中,该连杆53、主支架5211的侧壁(图未标)及该主支架5211上下两个板 架5214、第二连接件542及底座51的主体512形成两组四连杆结构。
请再参见图5至图7,所示为使用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调节显示装置高度的过程。如图5 所示,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处于一个高度较低的起始状态,滚轮527处于凸起部514的凸轮面 5142的底部。如图6、图7所示,调整所述四连杆结构,即使第二连接件542相对第一连接件541转动,套壳521相对底座51转动,从而实现对显示装置高度的调整,随着显示装置高度的 不断改变,滚轮527沿凸起部514的凸轮面5142向另一端滑动。在此过程中,第四连接组件 58的紧固块583在套壳521的滑槽5218内滑动。当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被推到预定位置时,停 止对支撑组件52施加作用力,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在支撑组件52的套壳521与底座51之间的 摩擦力、第一连接组件55、第二连接组件56及第三连接组件57的摩擦片于其他部件的摩擦力 作用下使显示装置停留在任意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随着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高度改变,该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与水平面夹 角保持在0度到65度之间。可以理解,当改变滚轮527的直径大小及底座51的凸起部514的凸 轮面5142的形状时,可以随之改变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在此高度调整 过程中,由于滚轮527为沿光滑、连续的凸轮面5142滚动,运动较为顺畅,使用者调整时易 于操作。
进一步地,当使用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调节显示装置的倾角时,可保持该支撑组件52及 连杆53与该底座51的相对位置关系,而旋转显示装置,此时,该显示装置将相对该俯仰组件 54产生一个重力矩。由于该第一连接件541固定在该显示装置上,因此,该第一连接件541将 随该显示装置转动。在该显示装置和该第一连接件541—起相对该支撑组件52及连杆53与该 底座51转动过程中,由于该扭簧545的一个卡脚5452抵靠到第一连接件541的挡片5415端部的 弯曲部5416,另一^^脚5451抵靠到第二连接件542的连接轴5421,因此,该扭簧545在此过程 中受到扭力作用而产生弹性变形,并由此产生一个与重力矩方向相反的扭力矩。二者相对转 动到任意倾角后,通过该扭力矩与该重力矩的平衡可以使该显示装置保持该倾角位置,从而 实现调整该显示装置倾角的目的。
相对现有技术,在四连杆结构运动的过程中,压簧522抵持于四连杆结构的抵持部525及 抵挡件526之间,抵挡件526受到的抵持力通过轴528作用于滚轮527,并通过滚轮527与凸轮 面5142之间的滚动配合作用于底座51。通过压簧522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四连杆结构的支撑组 件52与连杆53之间的距离趋向于最小,即使得四连杆结构始终具有升高的趋势,可在一定程 度上平衡显示装置的重力。即使两个连杆53与第一连接组件55及套壳521的板架5214与第二 连接组件56的各个连接元件仅靠较小的摩擦力即可实现显示装置于特定高度的定位。因此, 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具有良好的定位效果及稳定性。
可以理解,只要是该弹性件的弹力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四连杆结构的至少两连杆,使四 连杆结构的相对两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减小的趋势,从而使四连杆结构始终具有升高的趋势 ,即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例如,在该四连杆结构的相邻两连杆之间设置一个扭簧,该扭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相 邻两连杆上,在该四连杆结构运动过程中,该扭簧的两端趋向于张开,其弹力直接作用于该 相邻两连杆上,并使得该四连杆结构的相对两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减小的趋势。
又如,在该四连杆结构的相邻两连杆之间设置一个拉簧,该拉簧的两端分别钩设于该相 邻两连杆上,在该四连杆结构运动过程中,该拉簧趋向于压縮,其弹力直接作用于该相邻两 连杆上,并使得该四连杆结构的相对两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减小的趋势。
可以理解,也可于该四连杆结构的相对两连杆之间设置一与相邻两连杆不平行的压簧或 拉簧,通过压簧的推抵作用或拉簧的拉拢作用使四连杆结构的相对两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减 小的趋势。
进一步,通过改变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的底座51及调整弹力调整螺钉523旋入卡环524的 程度,可以改变压簧522的压縮量,从而调整其弹力的大小,进而使显示装置调整机构50可 以承受不同重量的显示装置,即可随意改变显示装置的大小而无需随之改变显示装置调整机 构50的结构及强度等其他设计参数。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只要一个四连杆结构也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该四连杆结构中的卡环524可以省略,该调整机构可由一个螺钉 523及与该套壳521—体成形的具有内螺纹的螺合部代替。
可以理解,上述卡环524也可通过焊接等连接方式设于套壳521上。
此外,该支撑组件52中的压簧522也可由其他弹性件代替。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 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四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弹力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四连杆结构的至少两连杆,使该四连杆结构的相对两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减小的趋势;该显示装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调节机构,用以调节该弹性件的弹力范围。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 置调整机构还包括底座,该四连杆结构的一端与该底座可转动地连接,该四连杆结构内还设 有一个抵持部,该弹性件设置于四连杆结构的抵持部与底座之间以提供抵持力,使该四连杆 结构的相对两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减小的趋势;该显示装置体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调节机构 ,该调节机构调节弹性件的弹力大小从而改变该显示装置调整机构所承重的显示装置的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 置调整结构还包括滚轮、设置于四连杆结构内的抵挡件及设置于底座上的凸起部,该滚轮通 过轴设于该抵挡件,该弹性件一端抵持该四连杆结构的抵持部,另一端抵持该抵挡件,使得 滚轮与底座上的凸起部上滚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四连杆 结构上开设有两个相对的滑槽,该滚轮设于该两个滑槽之间,且该轴的两端可滑动的卡设于 该两个滑槽内。
5.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压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机 构包括螺钉及设于该支撑组件上的卡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机 构包括一个螺钉及与该支撑组件一体成形的具内螺纹的螺合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 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俯仰组件,该四连杆结构的一端与俯仰组件可转动地连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俯仰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包括一个挡片,该第二连接件包括一个凸起 ,该挡片与该凸起相配合限制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转动的角度范围。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俯仰组 件还包括两个扭簧,该扭簧包括两个卡脚;该挡片包括一个弯曲部,该第二连接件包括一个 连接轴;该扭簧的两个卡脚分别卡设于该弯曲部及该连接轴上。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四连杆结构,该显示装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弹性件,该弹性件的弹力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四连杆结构的至少两连杆,使该四连杆结构的相对两连杆之间的距离具有减小的趋势;该显示装置调整机构还包括一个调节机构,用以调节该弹性件的弹力范围。该显示装置调整机构具有定位效果好及稳定性强的优点。
文档编号G12B5/00GK101471144SQ20071020354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8日
发明者孙治国, 坚 李, 王金鑫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