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自动匹配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228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自动匹配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荧光灯电路,特别是一种可使灯电路与灯管负载工作 在最佳匹配点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自动匹配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分离元件紧凑型节能荧光灯,其电路结构主要由桥式
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启动电路、振荡电路及LC谐振电路连接组成,这种传统 电路结构均采用无反馈的开环结构,其缺点是当灯管负载的工作条件(电源 电压、环境温度等)发生变化时,都会造成灯管负载和镇流器电路无法达到最 佳匹配工作点,即偏离最佳工作点(失配),甚至导致灯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上述紧凑型节能荧光灯电路与灯管负载的因工作条件所造成的失配合 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自动匹配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自动匹 配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常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灯电路中的振荡电路和串联谐 振回路之间设有反馈电路;反馈电路中,Tl电流互感器同侧两端头与Dl整流二 极管、L3隔离电感及L14磁控绕组依次串联连接,在Dl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和 Tl电流互感器与L14磁控绕组连接点之间并联Cl滤波电容;Tl电流互感器与 串联谐振回路连接,磁控绕组与振荡电路中的线圈绕组共磁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振荡电路是由Q1、 Q2三极管、Rl、 R2电阻、Lll、 L12、 L13线圈绕组连接构成通用的半桥逆变电路;串联谐振回路由L2扼流电感、C2 启动电容、LAMP灯管串联连接组成;C2启动电容并联在灯管两灯丝电极上,灯 管两端的另两灯丝电极, 一端与反馈电路连接,另一端经隔直电容与Ql三极管 的集电极连接;Tl的另两端串联在串联谐振回路中的L2扼流电感和LAMP灯管 灯丝电极之间,L14磁控绕组与振荡电路中的L11、 L12、 L13线圈绕组共磁环; 振荡电路、串联谐振回路和反馈电路连接形成闭环反馈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紧凑型节能荧光灯的无反馈开环结构电 路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反馈回路,构成闭环结构的反馈电路自动调节灯电路的 工作状态,使灯电路与灯管自动匹配并工作在最佳的工作点上,提高整灯在较 为恶劣的工作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延长整灯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中l.振荡电路;2.串联谐振回路;3.反馈电路;4.灯管;5.整流滤波
电路;6.启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自动匹配电路,在常规紧凑型节能
荧光灯灯电路中的振荡电路1和串联谐振回路2之间设有反馈电路3;反馈电路
3由电流互感器、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器、隔离电感及磁控绕组连接组成,电 流互感器与串联谐振回路2连接,磁控绕组与振荡电路1中的线圈绕组共磁环。
其实施电路如图2所示,常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的整流滤波电路5由D4 D7 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两输出端与C5滤波电容并联连接而成;振荡电路 1是由Q1、 Q2三极管、Rl、 R2电阻、Lll、 L12、 L13线圈绕组连接构成通用的 半桥逆变电路;串联谐振回路2由L2扼流电感、C2启动电容、LAMP灯管4串 联连接组成;C2启动电容并联在灯管4两灯丝电极上,灯管4两端的另两灯丝 电极, 一端与反馈电路3T1电流互感器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经C3隔直电容与Q1 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启动电路6由二极管D2、 R3、 R4电阻、C4电容及D3双 向二极管组成,R3、 R4、 C4串联并且并联在C5滤波电容两端,D2负极与R3、 R4、 Q2集电极的连接点相连接,D2正极与R4和C4连接点相连接,在R4和C4 的连接点和Q2的基极间串联D3双向二极管;Tl电流互感器同侧两端头与Dl整 流二极管、L3隔离电感及L14磁控绕组依次串联连接,在Dl的正极和Tl与L14 连接点之间并联C1滤波电容,组成反馈电路3; Tl的另两端串联在串联谐振回 路2中的L2扼流电感和LAMP灯管4灯丝电极之间,L14磁控绕组与振荡电路1 中的Lll、 L12、 L13线圈绕组共磁环,振荡电路l、串联谐振回路2和反馈电路 3连接形成闭环反馈控制电路。接通电源输入220V交流电,经过由D4 D7整流 和C5滤波电容的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对启动电路6经R3、 R4电 阻对C4电容充电,当电容C4两端电压达到D3双向二极管的雪崩电压时,D3双 向二极管导通,D2 二极管同时导通,为Q2三极管提供基极触发电流,Q2三极 管导通,Q2三极管集电极产生的瞬间电流通过Lll线圈绕组使得与其共磁环的 L13线圈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Q2三极管截止,而与Lll、 L13线圈绕组共磁环 的L12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使Ql三极管导通,Lll线圈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反
向,同理使得Q1三极管截止,Q2三极管导通,建立周而复始的自激振荡,再经 过串联谐振回路2获得高频电压点亮灯管4。 Tl电流互感器用于对灯管4电流 信号进行取样,经由D1整流二极管和C1滤波电容器、隔离电感L3组成的反馈 电路3处理后,得出一个与灯管4电流信号成正比的直流电压,该直流电压加 到磁环的L14磁控绕组上。当由于外界因素(电源电压或温度)变化,引起灯 管4电流偏离额定值时,加到磁环的L14磁控绕组上,与灯管4电流信号成正 比的直流电压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当灯管4电流增大时,经过加取样、反馈 电路3加到磁环的L14磁控绕组上的直流增大,这将导致荧光灯灯电路的工作 频率升髙,但是由C2、 L2、灯管4负载组成串联谐振回路2的频率响应特性是 一条典型的谐振曲线,而且工作频率设计高于串联谐振回路2的谐振频率,故 当频率升高时,灯管4上的电压下降,灯管4电流减小,从而起到了自动匹配 的作用,使得灯电路及灯管4负载工作在最佳的匹配点上。
本实用新型的闭环反馈电路3能在灯管4的工作条件发生变化时,可自动 调节电路工作状态,保证灯管4及电路工作于最佳工作点一一自动匹配,提高 灯的性能和可靠性,并且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工作条件。
权利要求1.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自动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常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灯电路中的振荡电路和串联谐振回路之间设有反馈电路;反馈电路中,T1电流互感器同侧两端头与D1整流二极管、L3隔离电感及L14磁控绕组依次串联连接,在D1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和T1电流互感器与L14磁控绕组连接点之间并联C1滤波电容;T1电流互感器与串联谐振回路连接,磁控绕组与振荡电路中的线圈绕组共磁环。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自动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振荡 电路是由Q1、 Q2三极管、Rl、 R2电阻、Lll、 L12、 L13线圈绕组连接构成通 用的半桥逆变电路;串联谐振回路由L2扼流电感、C2启动电容、LAMP灯管 串联连接组成;C2启动电容并联在灯管两灯丝电极上,灯管两端的另两灯丝 电极, 一端与反馈电路连接,另一端经C3隔直电容与Q1三极管的集电极连 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自动匹配电路,其特征在于 Tl电流互感器的另两端串联在串联谐振回路中的L2扼流电感和LAMP灯管灯 丝电极之间,L14磁控绕组与振荡电路中的L11、 L12、 L13线圈绕组共磁环, 振荡电路、串联谐振回路和反馈电路连接形成闭环反馈控制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紧凑型节能荧光灯自动匹配电路,在常规紧凑型节能荧光灯电路中的振荡电路和串联谐振回路之间设有反馈电路;反馈电路中,T1电流互感器同侧两端头与D1整流二极管、L3隔离电感及L14磁控绕组依次串联连接,在D1整流二极管的正极和T1电流互感器与L14磁控绕组连接点之间并联C1滤波电容;T1电流互感器与串联谐振回路连接,磁控绕组与振荡电路中的线圈绕组共磁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紧凑型节能荧光灯的无反馈开环结构电路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反馈回路,构成闭环结构的反馈电路自动调节灯电路的工作状态,使灯电路与灯管自动匹配并工作在最佳的工作点上,提高整灯在较为恶劣的工作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延长整灯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5B41/28GK201199749SQ20072016061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4日
发明者李江淮, 马德林 申请人:厦门立达信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