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0110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絲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镇流器,更具体而言,是一种取代气体放电灯用电感式镇流器照明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气体放电灯,尤其是强放电灯基本上都是使用一种由铁芯电感器、启辉器、补偿电容器串、并联而成的电感式镇流器。它可正常点燃气体放电灯,但铁芯的铁耗和电感线圈的铜耗,自身耗电能太大,约占供电电能的20—25。%,它无法对每只灯的亮度进行控制和调节,也无法对灯的参数进行采集和测量,也就是说不能对灯进行控制和管理。弱放电灯已有基于微控制器和DALL的数字可调光电子镇流器设计方案,它是一种在两线网络上去接口照明装置的通讯协议和方法。它可实现调光和管理,但必须架设两线电缆,这对已造好的大楼和已铺设好线缆的道路照明工程来说,安装此系统无疑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无法实现。M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它与电感式镇流器一样使灯管正常启辉和稳定点燃,而且它不需要增加任何设备,不需要重新架设新的线缆,即可对灯实施控制和管理,也可自身完成控制和管理,从而使照明系统节约电能20~6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IC1模块,即Zigbee模块,通过接口电路与电子镇流器相连接,由镇流器整流桥D8-D11的二极管的两个负极连接点上引出直流电源电压220V,连接到DC转DC的IC3模块的输入端转换为14V,其输出端与电阻R21—端连接,R21的另一端接IC2的输入端与Cll的正极,D5的负极与C12的一端的连接点上,将14V转换为5V,IC2的输出端与C10的正极相连,转换为3.3V,再连接到ICl模块的电源脚Vcc上,为IC1模块和接口电路提供3.3V直流电源;IC1模块的输出口之一P0接光耦VI的光二极管的负极,光二极管的正极接电阻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接IC1的Vcc脚上,VI的发射极接地,VI的集电极与R2的一端和三极管V2的栅极相连接,V2的源极接地,V2的漏极与R8的一端相连接,R8的另一端接电子镇流器的IC模块的9脚,电阻R26—端接IC模块的7脚,R26的另一端接IC模块的9脚上。R23的一端接IC的5脚,另一端与V7的漏极、C15的一端相连后接PFC的400V电源上,C15的另一端与C14的一端、灯管Rp的一端、C16的一端相连的点上,C16的另一端与Rp的另一端相连接到T2的初级绕组的一端,绕组的另一端接V7的源极与V6的漏极和Tl的次级绕组的一端相连接的点上,次级绕组的另一端接V7的栅极上,Tl的初级绕组一端接IC模块的3脚,初级绕组另一端与IC模块的4脚接地,IC模块2脚接V6的栅极,V6的源极与C14的另一端、R25的一端、C13的一端相连接后接到IC模块的1脚上,R25的另一端与C13的另一端接地,D7的一端接PFC,D7的另一端与R27—端、C17的一端相连接,R27另一端与C16的正极和D6的负极相连后接IC模块的9脚,C16的负极与C17的另一端和D6的正极接地,R26—端接IC模块的7脚,另一端接IC模块的9脚。当IC1的P0呈0状态,即低电位时,光耦V1的光二极管导通。Vl饱和导通,Vl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短路,于是V2管栅极相当于接地,0电压,V2截止,源极和漏极间开路,对IC模块电源电压无影响,镇流器正常工作状态,即开灯;当P0呈1状态,即高电位时,光耦V1的光二极截止,VI截止,VI的集电极和发射极间开路,V2的栅极电压上升到5V,V2饱和导通,V2的漏极和源极呈短路,IC模块的9脚呈欠压状态,IC模块停止输出和工作,镇流器无输出,即关灯;IC1的P0口的0和1变换就是镇流器开和关的转换,完成开灯和关灯的功能;IC1的Pl口与光耦V3的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光二极管正极接电阻R3的一端,R3的另一端接IC1模块的电源脚Vcc上,V3的发射极接地,V3的集电极与R4的一端、R0的一端和V5的漏极连接在一起,R4的另一端与R6的一端、V4的集电极相连接,R6的另一端与V4的发射极接地,R0的另一端与R22的一端相连接后接IC模块的8脚,R22的另一端接IC1模块的Vcc脚;IC1的P2口接光耦V4的光二极管的负极,光二极管的正极接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接IC1的电源脚Vcc上,V4的发射极接地;IC1的P3口接电阻R7的一端,R7的另一端接V5的栅极与Cl的一端相连的点上,Cl的另一端和V5的源极接地;当P3口呈0状态,V5的栅极电压为0,V5呈截止状态,漏极和源极间呈开路状态,当P1、P2口均置0状态,V3和V4的光二极管导通,V3和V4饱和导通,V3和V4的集电极和发射极间呈短路状态,将R4与R6串联电阻短路,R0与R22分压,RO上获得的电压只有0,2V左右,送到1<:模块8脚的电压只有0.2¥,IC模块的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与控制端8脚的电压成反比,8脚电压低,振荡频率高;8脚电压高、振荡频率低。而输出功率则与频率是成反比的,也就是振荡频率高,输出功率低;振荡频率低,输出功率高。这就是说R0与R4和R6串联的电阻大,分得电压就高,输出功率就低。反之R0与R4、R6串联电阻小,分得电压低,输出功率就高。将R4与R6串联电阻短路,分得电压最低,输出功率最高,满功率输出。当P3置0,Pl置l,P2置0时,只有V4导通将R6短路,分得电压为中间值,输出功率为半功率。当P1置1,P2置l时,R4和R6都不短路,分得电压最高,输出功率最小,即满功率的1/3,实现了对输出功率分档控制。当P1、P2口均置1状态,P3口输出一定脉宽的脉冲时,通过平滑电阻R7和C1的滤波,V5的栅极获得该脉宽的电压,脉宽变窄时,电压降低,脉宽变宽时,电压升高,随V5栅极电压由高到低,V5的漏极和源极间的电阻在0和无限大阻值间连续变化,漏极和源极又与R4和R6串联电阻并联,此时,随V5栅极的电压由高到低,该网络电阻就由0到R4和R6串联电阻值间连续变化,再与RO串联后,分得的电压也就由小到大的变化,IC模块8脚的电压也与此一样变化,输出功率由最高即满功率连续变化到满功率的1/3,实现了输出功率的连续调节;IC1模块的P4、P5、P6、P7口为采样口,P4口为直流电流采样,P5口为交流电流采样,P6口为直流电压釆样,P7口为交流电压釆样。V6的源极电压经Rll和R10分压,经C2、C3平滑滤波,稳压管D1的限幅,通过R9将该电压送入IC1模块的P4口,并显示直流电流;IC5的1脚的电压经R14与R13分压,经C4、C5平滑滤波,稳压二极管D2的限幅,通过R12送入IC1模块的P5口,显示交流电流;V7的漏极与C15的一端相连接点上的400V电压,经R17和R16的分压,经C6、C7平滑滤波,稳压管D3限幅,通过R15送入IC1模块的P6口,显示直流电压;D8-D11两只管的负极相连接的点上220V电压,经R20与R19分压,经C8、C9平滑滤波,稳压管D4限幅,通过R18送入IC1模块的P7口,显示交流电压;IC1模块通过输出口PO、Pl、P2、P3口实现了对灯的开、关和功率调节控制,即灯照度调节控制,通过输入口P4、P5、P6、P7口对直流、交流电流、电压的检测,依据检测,通过输出口PO、Pl、P2、P3口对灯实施程序控制和管理。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电子镇流器工作时,因自身功耗低,又能按程序自动及时开、关灯,在深夜时又可自动降功率工作,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比电感式镇流器节约电能20~60%,由于IC1模块具有无线收发电信号的功能,又含有大的内存和单片机,不需要改造照明工程系统,不架设任何线缆,不增加任何设备,就可对灯实施远程无线微机控制和管理;又可自身完成控制和管理。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实施例图2中1、ICl是Zigbee模块;2、接口电路;3、Jl接插件插座;4、Jl接插件插头;5、电子镇流器。具体实施方式IC1模块通过接口电路的Jl插座与依据本发明人的发明专利《HID灯用电子镇流器专用IC及厚膜电路》制作的电子镇流器的Jl插头相连,其特点D8—D11两只管的负极相连的点连接到Jl插头7脚,Jl的插座7脚连接到IC3模块输入端,IC3输出端接电阻R21一端,R2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容C12的一端、稳压管D5的负极、电容Cll的正极和IC2的输入端相连接的点上,IC2的输出端与C10的正极相连后接到IC1模块的2脚Vcc上,IC1的1脚接地,C10的负极、Cll的负极、D5的正极、C12的另一端和IC2、IC3模块的接地端相连后接地;IC1模块的I/O口之一3脚P0接到光耦VI的光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的正极接电阻Rl的一端,Rl的另一端接IC1模块的2脚Vcc上,VI的集电极与电阻R2—端相连后接三极管V2的栅极,V2的漏极与R8—端相连,R8的另一端接Jl插座的1脚,Jl插头的1脚接到IC模块的9脚,VI的发射极和V2的源极接地,电阻R26—端接IC模块7脚,R26另一端接IC模块的9脚上;IC1模块的I/O口之二4脚Pl接到光耦V3的光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的正极接电阻R3的一端,R3的另一端接ICl模块的2脚Vcc上,V3的集电极与电阻R4的一端、电阻R0的一端相连,R0的另一端与R22的一端相连接后接Jl插座的2脚。Jl插头的2脚接到IC模块的8脚,V3的发射极接地,R4的另一端接V4的集电极与电阻R6相连接的点上,R22的另一端接到IC1模块的2脚Vcc上;IC1模块I/O口之三5脚P2接光耦V4的光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的正极接电阻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接IC1模块2脚Vcc,V4的发射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IC1模块I/O口之四6脚P3接电阻R7的一端,R7的另一端和电容Cl的一端相连后接三极管V5的栅极,V5的集电极接R0与V3的集极和R4相连的点上,Cl的另一端和V5的发射极接地;IC1模块的I/O口之五7脚P4接电阻R9的一端,R9的另一端接电阻R10的一端与Dl的负极、C2的正极、C3的一端和Rll的一端相连接的点上,R10的另一端、Dl的正极、C2的负极和C3的另一端接地,Rll的另一端接Jl插座的5脚上,Jl插头的5脚接IC模块1脚;IC1模块I/O口之六8脚P5接电阻R12的一端,R12的另一端接到电阻R13的一端与D2的负极、C4的正极、C5的一端、R14的一端相连的点上,R13的另一端与D2的正极、C4的负极、C5的另一端接地,R14的另一端接J1插座的4脚上,Jl插头的4脚接IC5的1脚,IC5的2脚接地,3脚接电阻R28与C18的连接点上,R28的另一端接D7的负极,C18的另一端接地;IC1模块1/0口之七9脚P6接电阻R15的一端,R15的另一端接到电阻R16的一端与D3的负极、C6的正极、C7的一端相连接的点上,R17的另一端接Jl插座的9脚上,J1插头的9脚接到IC模块的6脚上,R16的另一端和D3的正极、C6的负极、C7的另一端接地;IC1模块I/O口之八10脚P7接电阻R18的一端,R18的另一端接到电阻R19的一端与D4的负极、C8的正极、C9的一端、R20的一端相连接的点上,R19的另一端和D4的正极、C8的负极C9的另一端接地,R20的另一端接Jl插座的7脚上,Jl插头的7脚接到D8-D11两只管的负极相连的点上;IC1模块1脚接J1插座的3脚,J1插头的3脚接IC模块4脚。表1是图2—2的元器件清单。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其特征是IC1模块,即Zigbee模块(1)通过接口电路(2)的J1插座(3)与电子镇流器(5)的J1插头(4)相连,所述电子镇流器(5)的D8-D11的两只管的负极相连的点连接到所述J1插头(4)的7脚,所述J1插座(3)的7脚连接到IC3模块的输入端,IC3模块用于将电压从220V转为15V,该IC3模块的输出端接电阻R2l一端,R2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容C12的一端、稳压管D5的负极、电容C11的正极和IC2的输入端相连接的点上,IC2的输出端与C10的正极相连后接到ICl模块的2脚Vcc上,ICl的1脚接地,C10的负极、C11的负极、D5的正极、C12的另一端和IC2、IC3模块的接地端相连后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其特征是IC1模块的I/O口之一3脚P0接到光耦VI的光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的正极接电阻R1的一端,Rl的另一端接IC1模块的2脚Vcc上,VI的集电极与电阻R2—端相连后接三极管V2的栅极,V2的漏极与R8—端相连,R8的另一端接Jl插座的1脚,Jl插头的1脚接到IC模块的9脚,VI的发射极和V2的源极接地,电阻R26—端接IC模块7脚,R26的另一端接IC模块的9脚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其特征是IC1模块的I/0口之二4脚P1接到光耦V3的光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的正极接电阻R3的一端,R3的另一端接IC1模块的2脚Vcc上,V3的集电极与电阻R4的一端、电阻R0的一端相连,R0的另一端与R22的一端相连接后接Jl插座的2脚,Jl插头的2脚接到IC模块的8脚,V3的发射极接地,R4的另一端接V4的集电极与电阻R6相连接的点上,R22的另一端接到ICl模块的2脚Vcc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其特征是IC1模块I/O口之三5脚P2接光耦V4的光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的正极接电阻R5的一端,R5的另一端接IC1模块2脚Vcc,V4的发射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其特征是IC1模块I/O口之四6脚P3接电阻R7的一端,R7的另一端和电容Cl的一端相连后接三极管V5的栅极,V5的集电极接R0与V3的集极和R4相连的点上,Cl的另一端和V5的发射极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其特征是IC1模块的I/O口之五7脚P4接电阻R9的一端,R9的另一端接电阻RIO的一端与Dl的负极、C2的正极、C3的一端和Rll的一端相连接的点上,R10的另一端、Dl的正极、C2的负极和C3的另一端接地,Rll的另一端接Jl插座的5脚上,Jl插头的5脚接IC模块1脚。专利摘要一种无线网络电子镇流器,其特征是IC1模块,即Zigbee模块(1)通过接口电路(2)的J1插座(3)与电子镇流器(5)的J1插头(4)相连,所述电子镇流器(5)的D8-D11的两只管的负极相连的点连接到所述J1插头(4)的7脚,所述J1插座(3)的7脚连接到IC3模块的输入端,IC3模块用于将电压从220V转为15V,该IC3模块的输出端接电阻R21一端,R2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容C12的一端、稳压管D5的负极、电容C11的正极和IC2的输入端相连接的点上,IC2的输出端与C10的正极相连后接到IC1模块的2脚Vcc上,IC1的1脚接地,C10的负极、C11的负极、D5的正极、C12的另一端和IC2、IC3模块的接地端相连后接地。它与电子镇流器一样使灯管正常启辉和稳定点燃,而且不需要增加任何设备,不需要重新架设新的电缆,即可对灯实施控制和管理。文档编号H05B41/14GK201194439SQ20072019854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申请日期2007年12月3日优先权日2007年12月3日发明者杜宏时申请人:杜宏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