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镇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58477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镇流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是一种镇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镇流器主要依靠电源线或接线端子连接电源零火线;日常使用中,时间过长,电源线或接线端子受灯光高热影响,容易损坏;当技术人员更换、操作时易发生意外,且操作很不方便,往往需要拆线再接线等等。当镇流器发生问题时,往往再更换其他部件至照明恢复时,镇流器一般情况下都不再替换回原物,原镇流器也往往存在内部零部件正常,但外接电源线因高热影响掉皮或接线端子绝缘部分损坏。这种情况极易发生,浪费情况较重。

现有的镇流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专业电工人员操作,普通人员操作较为不易,实用性存在缺陷。且现有镇流器为一体结构,当镇流器出现问题时,经常出现,镇流器内部零部件没有问题,而外接电源线因长期高热炙烤,出现脱皮内部电源线裸露等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得需要更换新镇流器,浪费情况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更换方便的镇流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镇流器,包括本体和基座,所述本体安装于所述基座内,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本体两侧均一体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接触点,所述基座内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插接板嵌设在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触点对应的第一接触片,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接触点对应的第二接触片,所述基座内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火线及用户设备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本体和基座组成的镇流器分为两个部分,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不再需要电源线及接线端子,通过第一接触点与第一接触片的接触、第二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片的接触,实现电流的传输;在照明出现问题,可关闭照明电源后,自主尝试更换灯具、镇流器,更换方便,且操作简单易行;也无需向现有的镇流器那样全部更换,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基座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长方体,开设有所述凹槽的两个侧板均与所述基座的封闭端连接,所述基座的上端盖板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座为绝缘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座采用绝缘性材料制成,安全性能高;另外,与基座连接的一个侧板,可在本体插入到基座后,将其装配到基座上,有利于本体与基座之间的组装。

进一步,所述第二接触点的个数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个数均为4个。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均为金属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片相互对应,在使用时,二者相互接触,可以达到传输电流的效果,安全可靠。

进一步,所述凹槽沿所述基座侧面通长布置,且所述凹槽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基座敞口端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基座封闭端的一侧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基座内壁设置有多个用于卡住所述本体的凸起,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基座内部。

所述插接板为绝缘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凹槽的宽度由由靠近所述基座敞口端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基座封闭端的一侧逐渐减小,有利于第一接触点和第一接触片,在基座内壁设置多个凸起,也有利于使本体与基座卡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本体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基座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本体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本体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本体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本体;11、插接板;111、第一触点;12第二触点;13、电路板;2、基座;21、凹槽;211、第一接触片;22、第二接触片;2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镇流器,包括本体1和基座2,本体1安装于基座2内,本体1内部设置有电路板13,本体1两侧均一体连接有插接板11,插接板11上均设置有第一接触点111,第一接触点111与电路板13电连接,本体1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接触点12,基座2内两侧均开设有凹槽21,插接板11嵌设在对应的凹槽21内,凹槽21内设置有与第一接触点111对应的第一接触片211,基座2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接触点12对应的第二接触片22,基座2内设置有连接线,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接触片211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与火线及用户设备连接。

本实施例的镇流器分为本体1和基座2组成的两个部分,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不再需要电源线及接线端子,通过第一接触点111与第一接触片211的接触、第二接触点12与第二接触片22的接触,实现电流的传输;在照明出现问题,可关闭照明电源后,自主尝试更换灯具、镇流器,更换方便,且操作简单易行;也无需向现有的镇流器那样全部更换,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座2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长方体,开设有凹槽21的两个侧板均与基座2的封闭端连接,基座2的一个侧板与基座2连接。该侧板为镇流器的上盖板,在本体1放入到基座2内部,且第一接触点111与第一接触片211紧密接触,第二接触点12与第二接触片22接触紧密后,装配该侧板。基座2为绝缘性材料制成,在使用时安全性能较高。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接触点12的个数与第二接触片22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触点12与第二接触片22的个数均优选为4个。第二接触片22连接电源线,将基座2与灯具灯座相连,本实施例中,与基座2的第二接触片22连接的电源线可以设置在隐蔽处或用隔热绝缘胶带粘贴在灯具底部,也可设置在灯具背面,这样使得电源线不易受灯光高热影响。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座2内两侧中部均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沿基座2侧面通长布置,即,凹槽21由基座2的敞口端开设置基座2的封闭端,且凹槽21的宽度由靠近基座2敞口端的一侧向靠近基座2封闭端的一侧逐渐减小,这样设置凹槽21,可以使第二接触片22与第二接触点12实现良好的接触。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座2内壁设置有多个用于卡住本体1的凸起23,凸起23朝向基座2内部,在本体1插入基座2后,凸起23的设置有利于卡住本体1,以免其发生晃动,避免第二接触片22与第二接触点12接触不良。

如图1、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本体1靠近基座2的一端设有向两侧突出的部分,用于在本体1插入到基座2内后,盖住基座2的敞口端,插接板11沿本体1侧面通长设置,且靠近基座2敞口端的一端与本体1两侧的突出部分连接,该插接板11为绝缘性材料制成,在其中部设置有与第一接触片211对应的第一接触点111,第一接触点111与设置在本体1内的电路板1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3比现有的镇流器的电路板13略大。

本实施例的第一接触点111、第二接触点12、第一接触片211和第二接触片22均为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基座2内侧的凹槽21内设置有用于卡接的金属片,该金属片外表面设置有一定弧度,位于本体1两侧的插接板11开设有与金属片对应的豁口,金属片与豁口的设置使本体1能够插在基座2上,且正好可以卡住,同时,本体在拔出时也能方便的拔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将本体1两侧的插接板11分别与基座2内两侧的凹槽21对应,将本体1插入到基座2内,金属片卡在豁口内,且第一接触点111与第一接触片211接触紧密,第二接触点12与第二接触片22接触紧密,盖上基座2的可拆卸侧板,该镇流器即可使用。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接触点12与第二接触片22的个数均0个,即本体的一端不设置第二接触点12,基座的一端不设置第二接触片22,本实施例的镇流器仅通过对应的第一接触点111与第二接触片211相互接触,实现其功能。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将本体1两侧的插接板11分别与基座2内两侧的凹槽21对应,将本体1插入到基座2内,金属片卡在豁口内,且第一接触点111与第一接触片211接触紧密,盖上基座2的可拆卸侧板,该镇流器即可使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下”、“中心”、“宽度”、“前”、“后”、“顶”、“底”、“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