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2158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机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机壳,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脑的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进步,消费性电子装置的外型设计逐渐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的关键 因素。对较为成熟的电子产品而言,工业设计的外型美感已逐渐取代功能需求,成为消费者 购买时的主要考量项目,个人电脑即为其中一明显示例。有鉴于市场上多数产品的功能与 运算速度均差别有限,电脑机壳的设计正逐渐成为产品开发上的重点,其外观设计地越美 观、使用上愈便利,便愈有可能成为消费者市场上选购的主流选择。 已知的电脑机壳会在其前面板上枢设一盖板,以藉由盖板的覆盖,而将暴露于前 面板的光驱等周边设备隐藏起来,使得外观看起来较为一致。就已知部分的电脑机壳而言, 当使用者要使用盖板之下的周边设备时,使用者需要手动地将盖板相对前面板掀开。在使 用完周边设备之后,使用者再手动地将盖板盖合于前面板。再以另一种已知的电脑机壳来 说,盖板与前面板之间配置有一扭簧结构,用以带动盖板相对前面板掀开。并且,盖板与前 面板再分别配置有卡钩结构。当使用者要使用盖板之下的周边设备时,使用者可手动或藉 由一卸除按钮,来让卡钩结构解除干涉。在卡钩结构解除干涉之后,盖板便会受到扭簧结构 的带动,而快速弹起掀开。 然而,无论是上述以手动掀开盖板的电脑机壳或是上述藉由扭簧结构带动盖板的 电脑机壳,盖板相对前面板掀开的行程时间或速度,都会受到使用者的力量大小或是扭簧 结构的弹力大小的影响而不易控制。因此,在盖板相对前面板掀开的过程中,便可能受到使 用者施力过大或是扭簧结构的弹力过大而快速掀开或弹起。如此一来,容易造成盖板与前 面板之间的连接机构受到不当外力而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脑机壳,其盖板相对前面板远离或贴合的速度较为和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脑机壳,包括一主机壳、一盖板、一流体缸以及一第一连接件。 主机壳具有一前面板。流体缸设置于主机壳,且具有一杆件。杆件适于在一第一位置与一 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连接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枢设点。第一端连接杆件,第 二端连接盖板,枢设点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第一连接件藉由枢设点而枢设于主机壳 上。当杆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盖板实质上贴合于前面板。当杆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盖板远离 前面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脑机壳还包括一第一磁性件以及一第二磁性件。第一 磁性件配置于前面板。第二磁性件配置于盖板。当盖板实质上贴合于前面板时,第一磁性 件磁吸于第二磁性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一枢轴、一第一连杆以及一第二连杆。枢 轴具有枢设点。第一连杆具有第一端与相对第一端的一第三端,且第三端连接枢轴。第二连杆具有第二端与相对第二端的一第四端,且第四端连接枢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保持 固定的相对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脑机壳还包括一第二连接件,固接至杆件,且具有一导 槽。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滑设于导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脑机壳还包括一第三连接件,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与一 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枢设于前面板,第二连接部滑设至盖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盖板具有一导槽,且第三连接件具有滑设于导槽内的一 凸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电脑机壳还包括一扭力弹簧,具有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 端部,其中第一端部抵住第三连接件,第二端部抵住前面板,以驱动盖板远离前面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流体缸为一气压缸或一液压缸。 本发明的电脑机壳的盖板藉由第一连接件与流体缸中的杆件相连动,所以在盖板 朝前面板移动或远离前面板的过程中,流体缸能提供盖板移动时缓冲的力量。因此,盖板相 对前面板移动的速度较为和缓且一致,且可避免第一连接件损坏或是盖板与前面板碰撞的 情形。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所附 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脑机壳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电脑机壳的盖板远离前面板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电脑机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扭力弹簧、第三连接件与前面板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脑机壳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电脑机壳的盖板 远离前面板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电脑机壳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2与图3, 电脑机壳100包括一主机壳110 (在图3中省略图示)、一盖板120、一流体缸130以及一第 一连接件140。主机壳110具有一前面板112。流体缸130设置于主机壳IIO,且具有一杆 件132。在本实施例中,流体缸130可为一气压缸或一液压缸。也就是说,流体缸130中可 容纳空气或是液压油等流体的阻尼物质。 杆件132适于在一第一位置Tl (如图1所示)与一第二位置T2(如图2所示)之 间移动。当杆件132位于第一位置T1时,大部分的杆件132收纳于流体缸130之中。当杆 件132位于第二位置T2时,盖板120远离前面板112,且大部分的杆件132突伸于流体缸 130之外。举例来说,藉由流体缸130内所提供的弹性力让大部分的杆件132突伸于流体 缸130之外。在使用者按压盖板120而欲使其结合至前面板112时,杆件132会受到与弹 性力相反方向的外力,杆件132即从第二位置T2移动至第一位置T1,使其大部分收纳于流 体缸130之中。 第一连接件140具有一第一端El、一第二端E2与一枢设点P。枢设点P位于第一
4端El与第二端E2之间,且第一连接件140藉由枢设部P而枢设于主机壳110上。在本实 施例中,电脑机壳100还可包括一第二连接件150。第一连接件140连接第二连接件150, 且第二连接件150固接至杆件132。亦即,第一连接件140可藉由第二连接件150来与杆件 132连动。详细来说,第二连接件150可具有一导槽G1,且第一连接件140的第一端E1滑 设于导槽G1内。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杆件132可与第二连接件150—体成型,使得第一 连接件140的第一端El直接连接杆件132,且第二端E2连接盖板120。
请依序参考图1与图2,当杆件132从第一位置Tl移动至第二位置T2时,杆件132 朝流体缸130之外突伸。此时,第二连接件150受到杆件132的带动,而沿一第一箭头Al 的方向移动。在第二连接件150移动的过程中,导槽G1周围的结构与第一连接件140的第 一端E1相干涉,使得第一连接件140沿一第二箭头A2的方向枢转。如此一来,第一连接件 140的第二端E2便会带动盖板120远离前面板112。 更进一步来说,当杆件132位于第一位置Tl时,第一连接件140的第一端El位于 导槽G1的末端。在第一连接件140沿第二箭头A2的方向枢转的过程中,第一端E1可先从 导槽G1的前述末端,沿着导槽G1往流体缸130的方向移动。之后,第一连接件140的第一 端El再沿着导槽Gl远离流体缸130,并回到导槽Gl的前述末端,此时杆件132移动至第二 位置T2。 此外,请依序参考图2与图1,当盖板120朝前面板112移动时,盖板120带动第 一连接件140沿一第三箭头A3的方向枢转。此时,第一连接件140的第一端E1与导槽G1 周围的结构相干涉,而带动第二连接件150沿一第四箭头A4的方向移动。随着第二连接件 150在第四箭头A4的方向上的移动,使得杆件132从第一位置Tl移动至第二位置T2,即可 让盖板120实质上贴合于前面板112。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流体缸130中容纳有空气或是液压油等流体的阻尼物质。所 以,当杆件132在第一位置T1与第二位置T2间移动时,藉由杆件132与流体缸130中的阻 尼物质的相干涉,可提供缓冲的力量,使得杆件132的移动速度调整地较为一致。如此一 来,当杆件132从第一位置Tl移动至第二位置T2时,盖板120能够维持一致的速度和缓地 远离前面板112而开启,而能够让连接于盖板120与前面板112之间的连接机构受力较为 平均。并且,当欲将盖板120盖合于前面板112时,使用者可对盖板120施力,使第一连接 件140带动第二连接件150,而第二连接件150再对杆件132施力,直到盖板120盖合于前 面板112为止。此时,流体缸130提供缓冲作用,使盖板120不致快速下压而损伤前面板 112。亦即,在盖板120朝前面板112移动的过程中,可藉由流体缸130所提供缓冲的力量, 来缓和盖板120的移动速度,而能够避免因盖板120的移动速度过快而碰撞前面板112的 情形。更进一步来说,第一连接件140可包括一枢轴142、一第一连杆144以及一第二连杆 146。枢轴142具有枢设点P。第一连杆144具有第一端E1与相对第一端E1的一第三端 E3,且第三端E3连接枢轴142。第二连杆146具有第二端E2与相对第二端E2的一第四端 E4,且第四端E4连接枢轴142。第一连杆144与第二连杆146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亦即, 当第一连杆144以枢轴142为中心枢转时,第二连杆146会与第一连杆144连动而同步地 枢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44与流体缸130位于前面板112之一侧壁S1(见图3)的 一侧,而第二连杆146位于侧壁Sl的另一侧。当前面板112与主机壳110组装在一起时, 第一连杆144与流体缸130会受到主机壳110的遮挡,而不会显露于外,进而增进电脑机壳100的外观一致性,也较为美观。 此外,电脑机壳100还可包括一第一磁性件160以及一第二磁性件170。第一磁性 件160配置于前面板112。第二磁性件170配置于盖板120。当盖板120实质上贴合于前 面板112时,第一磁性件160磁吸于第二磁性件170,藉以固定盖板120与前面板112的相 对位置关系。亦即,使用者只要稍加施予盖板120 —作用力,来抵抗第一磁性件160与第二 磁性件170间的磁性力,即可解除盖板120与前面板112的固定。在解除盖板120与前面 板112的固定后,流体缸130的杆件132会带动第二连接件150,连带使第一连接件140带 动盖板120转动,以达成半自动掀开的目的,相当省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与第二 磁性件可分别为一铁片与一磁铁,但在另一未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60与第二磁 性件170亦可皆为磁铁。 另外,电脑机壳IOO还可包括一第三连接件180,枢设于前面板112,并滑接至盖板 120。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0可具有一导槽G2,且第三连接件180具有滑设于导槽G2内的 一凸起182。当盖板120朝前面板112靠近或远离前面板112时,藉由第三连接件180的 凸起182与导槽G2周围结构的干涉与导引,可让盖板120的移动更加地平顺。在盖板120 相对前面板112开启的状态下,盖板120还可藉由第三连接件180的支撑,而与前面板112 维持足够的间距,以不让盖板120与前面板112产生碰撞。 图4为图3的扭力弹簧、第三连接件与前面板的相对关系示意图。请参考图3与 图4,更进一步来说,电脑机壳100还可包括一扭力弹簧190,配置于第三连接件180与前面 板112之间。扭力弹簧190具有一第一端部192与一第二端部194。第一端部192抵住第 三连接件180,第二端部194抵住前面板112,以驱动盖板120远离前面板112。当盖板120 受力而实质上贴合于前面板112时,扭力弹簧190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形变。相对地,当盖板 120相对前面板112开启时,扭力弹簧190即可藉由弹性形变所产生的恢复力而驱动第三连 接件180,进而驱动盖板120远离前面板112。 此外,本实施例还可在前面板112的另一侧壁S2上配置流体缸130与第二连接件 150,且侧壁Sl、 S2上的两第二连接件150之间还可通过一第四连接件210相连接,使得两 第二连接件150的枢转较为一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脑机壳在盖板朝前面板移动或远离前面板的过程中,藉由
第一连接件与流体缸中的杆件相连动,使得流体缸能提供盖板移动时缓冲的力量。因此,本
发明的电脑机壳的盖板相对前面板移动的速度较为和缓且一致,且可让盖板与前面板之间
的连接机构受力较为平均,而能够避免连接机构损坏或是盖板与前面板碰撞的情形。 虽然本发明已以多个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
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电脑机壳,其特征是,包括主机壳,具有前面板;盖板;流体缸,设置于上述主机壳,且具有杆件,其中上述杆件适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枢设点,其中上述第一端连接上述杆件,上述第二端连接上述盖板,上述枢设点位于上述第一端与上述第二端之间,上述第一连接件藉由上述枢设点而枢设于上述主机壳上,上述杆件位于上述第一位置时上述盖板贴合于上述前面板,上述杆件位于上述第二位置时上述盖板远离上述前面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磁性件,配置于上述前面板;以及第二磁性件,配置于上述盖板,其中上述盖板贴合于上述前面板时,上述第一磁性件磁吸于上述第二磁性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枢轴,具有上述枢设点;第一连杆,具有上述第一端与相对上述第一端的第三端,其中上述第三端连接上述枢轴;以及第二连杆,具有上述第二端与相对上述第二端的第四端,其中上述第四端连接上述枢轴,且上述第一连杆与上述第二连杆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固接至上述杆件,且具有导槽,其中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上述第一端滑设于上述导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三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其中上述第一连接部枢设于上述前面板,上述第二连接部滑设至上述盖板。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是,其中上述盖板具有导槽,且上述第三连接件具有滑设于上述导槽内的凸起。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是,还包括扭力弹簧,具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其中上述第一端部抵住上述第三连接件,上述第二端部抵住上述前面板,以驱动上述盖板远离上述前面板。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机壳,其特征是,其中上述流体缸为气压缸或液压缸。
全文摘要
一种电脑机壳,包括一主机壳、一盖板、一流体缸以及一第一连接件。主机壳具有一前面板。流体缸设置于主机壳,且具有一杆件。杆件适于在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连接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与一枢设点。第一端连接杆件,且第二端连接盖板。枢设点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且第一连接件藉由枢设点而枢设于主机壳上。当杆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盖板实质上贴合于前面板。当杆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盖板远离前面板。
文档编号H05K5/02GK101719004SQ20081016649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9日
发明者张懿中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