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3811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线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
技术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上的汽车日益增多,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用 户的需要,汽车上设置的电子设备也越来越多,如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 定位系统)导航仪、车载后视摄像头。其中,由于这些汽车上设置的电子设备所需要提供的 电源与汽车蓄电池所提供的电源不一致,所以,通常使用车载线束将汽车蓄电池所提供的 电源转换为适合电子设备所需要提供的电源,例如一般汽车蓄电池的输出为12V直流电, 但有些车载后视摄像头所需要提供的电源为3. 5V直流电,于是,通常需要使用车载后视摄 像头线束将汽车蓄电池输出的12V直流电转换为3. 5V直流电,再输入至车载后视摄像头, 为车载后视摄像头提供电源。
目前,车载线束主要包括线材、用于转换电源的电源转换盒、连接在线材两端的连 接端子,电源转换盒串接在线材中,电源转换盒可以将线材一端的连接端子输入的汽车蓄 电池电源转换为适合电子设备所需要提供的电源,并输出至线材另一端的连接端子。
现有技术中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大多是由上盖、下盖和电源转换电路板构成, 上盖与下盖通过螺丝连接或直接扣接形成盒体,从而将电源转换电路板密封在盒体内。但 是,这种采用螺丝连接或直接扣接结构的电源转换盒,仍然会有微小的缝隙,容易进入水汽 及灰尘,密封防水效果不好;而且,在汽车上长期的使用振动后,螺丝连接或直接扣接结构 容易松动,导致缝隙增大,甚至影响电源转换盒的使用。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密封防水效果好、连接牢固的 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它包括有上 盖、下盖、电源转换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板的两端电连接有车载线束的线材,所述上盖和 下盖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一起而形成无缝连接的盒体,电源转换电路板位于盒体内。
所述盒体的两端注塑成型有卡位。
所述卡位的长度为15 25毫米。
所述卡位的长度为20毫米。
所述盒体呈矩形。
所述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凸条。
所述盒体的外表面包裹有海绵。
所述海绵为粘贴固定在盒体的外表面。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包括有上盖、下盖、电源转换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 板的两端电连接有车载线束的线材,上盖和下盖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一起而形成无缝连接的盒体,电源转换电路板位于盒体内。由于本发明的上盖和下盖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在 一起而形成无缝连接的盒体,使盒体为一体式结构,从而将电源转换电路板完全密封在盒 体内,因此本发明的密封防水效果较好;而且,本发明上盖和下盖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一 起,即使在汽车上经过长期振动也不容易损坏,连接十分牢固。


图1是本发明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实施例2的俯视图。
在图1、图2、图3和图4中包括有1——盒体11——上盖 12——下盖 13——凸条2——电源转换电路板3——线材4——卡位5——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的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如图1 3所示,包括有上盖11、下盖12、电源 转换电路板2,电源转换电路板2的两端电连接有车载线束的线材3,其中,车载线束的线材 3是焊接在电源转换电路板2上,上盖11和下盖12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一起而形成无 缝连接的盒体1,且上盖11和下盖12均由塑胶制成,电源转换电路板2位于盒体1内,更具 体地说,所述盒体1是通过超声波产生局部高温使上盖11与下盖12的连接处的交界面熔 化,并在一定压力下熔接在一起,从而形成无缝连接的盒体1,使本发明防水、防尘、防潮等 效果较好,而且上盖11与下盖12的连接十分牢固。
盒体1的两端注塑成型有卡位4 (又称,SR),该卡位4是将车载线束的线材3与盒 体1连接成一体,以增强车载线束的线材3的抗拉性和摇摆寿命。
盒体1呈矩形,以配合矩形的电源转换电路板2,当然,所述盒体1也可以为其它形 状,不仅限于为矩形;所述盒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凸条13,该凸条13可以使盒体1的外表 面具有防滑等作用。
其中,所述卡位4的长度(L)为15 25毫米,如20毫米。当然,上述卡位4、盒体 1等零部件的尺寸仅供参考,在具体实施本技术方案时,其型号及参数值可根据实际环境进 行修改。
本发明的制造过程如下首先,通过烙铁及锡线将相应的车载线束的线材3焊接 固定在电源转换电路板2的两端,使电源转换电路板2与车载线束的线材3电连接;然后, 将下盖12置于电源转换电路板2的底部,将上盖11置于电源转换电路板2的顶部,且下盖 12的顶端端面抵住上盖11的底端端面,再通过超声波机发出的超声波将下盖12的顶端端 面和上盖11的底端端面焊接固定在一起,使上盖11与下盖12连接成一体,即形成无缝连接的盒体1,同时将电源转换电路板2密封在盒体1内;最后,通过注塑成型机在盒体1的 两端注塑成型卡位4,使盒体1的两端与车载线束的线材3连接成一体。
其中,超声波机在焊接上盖11与下盖12时,气压为等于或大于4千克每平方厘 米,超声波频率为18 21赫兹,延迟时间为21 25秒,硬化时间为18 22秒,熔断时间 为19 23秒,当然,这些参数也可以根据实际环境进行修改。
实施例2本发明的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的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 不同之处在于,盒体1的外表面包裹有海绵5,海绵5是在卡位4注塑成型等工序完成后再 包裹的,海绵5具有缓冲作用,可以减轻盒体1因为汽车振动而收到的磨损或碰撞。其中, 海绵5为粘贴固定在盒体1的外表面,当然,所述海绵5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固定,不仅限 于粘贴固定方式。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 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 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它包括有上盖、下盖、电源转换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 板的两端电连接有车载线束的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下盖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 在一起而形成无缝连接的盒体,电源转换电路板位于盒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两端注塑 成型有卡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的长度为 15 2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的长度为2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 体呈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凸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外表面包裹有海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为粘贴固定 在盒体的外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载线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线束的电源转换盒;其包括有上盖、下盖、电源转换电路板,电源转换电路板的两端电连接有车载线束的线材,上盖和下盖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一起而形成无缝连接的盒体,电源转换电路板位于盒体内。由于本发明的上盖和下盖是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而形成无缝连接的盒体,使盒体为一体式结构,从而将电源转换电路板完全密封在盒体内,因此本发明的密封防水效果较好;而且,本发明上盖和下盖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在一起,即使在汽车上经过长期振动也不容易损坏,连接十分牢固。
文档编号H05K5/06GK102036528SQ201010566280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
发明者催付桃, 贺元涛 申请人:东莞市石碣志业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