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516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型舞台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构成圆盘型舞台的单元结 构。
背景技术
在大型运动会或者大型演出中,为了配合节目及演出创意的需要,经常需要大型 的舞台,这种舞台要求在演出前能够快速组装,而且能够在演出进行中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例如整个舞台凸起形成地球表面的形状或者凹下形成碗状,其上可以上演员进行表演,在 演出的时候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在演出结束后,为了配合场地的需要,还要求舞台必须能 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快速拆卸,以便能够腾出场地供运动员进行比赛,这就要求舞台在满 足技术要求的同时也要满足舞美创意的要求,目前还没有研发出这样的舞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成大型圆形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使得舞台能 够快速拆装,并能在演出的时候能够形成隆起和凹下等不同的形状以配合表演的需要。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构成圆形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包含一组扇形单元,沿直线布置,相邻的扇 形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升降装置,安置在扇形单元下部,支撑扇形单元并使其升降。其中,升降装置为剪刀撑装置,剪刀撑装置的下部支撑于地面,上部与扇形单元的 端部相连。其中,一组扇形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扇形单元,第一扇形单元的 一端通过脚轮支撑于地面,第一扇形单元另一端和第二扇形单元的一端之间安置第一剪刀 撑装置,第二扇形单元的另一端和第三扇形单元的一端之间安置第二剪刀撑装置,第三扇 形单元的另一端安置第三剪刀撑装置。其中,扇形单元的端部设有与剪刀撑装置的上部相连的连接挂钩,相邻扇形单元 端部之间通过将其各自的连接挂钩固定在剪刀撑装置的上部而相连。特别是,第一剪刀撑装置包括固定的底座;安置在底座上并对称布置在第一、第 二扇形单元两侧的两组剪刀臂,每组剪刀臂包括上下布置的并且相互铰接的至少两对剪刀 臂;液压缸,作用在至少两对剪刀臂上,使其由平放在底座的状态升起至撑起状态。其中,两组剪刀臂的顶部之间设支撑铰轴,第一扇形单元另一端的连接挂钩和第 二扇形单元的一端的连接挂钩搭接在支撑铰轴上。特别是,第二剪刀撑装置包括固定的底座;安置在底座上并对称布置在第二、第 三扇形单元两侧的两组剪刀臂,每组剪刀臂包括上下布置的并且相互铰接的至少三对剪刀 臂;液压缸,作用在至少三对剪刀臂上,使其由平放在底座的状态升起至撑起状态。其中,两组剪刀臂的顶部之间设支撑铰轴,第二扇形单元的另一端的连接挂钩和 第三扇形单元的一端的连接挂钩搭接在支撑铰轴上。[0013]特别是,第三剪刀撑装置包括固定的底座;安置在底座上并对称布置在第三扇形 单元两侧的两组剪刀臂,每组剪刀臂包括上下布置的并且相互铰接的至少三对剪刀臂;液 压缸,作用在至少三对剪刀臂上,使其由平放在底座的状态升起至撑起状态。其中,两组剪刀臂的顶部之间设支撑铰轴,第三扇形单元的另一端的连接挂钩搭 接在支撑铰轴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现在,能够在演出前快速拼接成大型圆形舞台,在演出过程 中可以使舞台凸起形成球面并下凹成碗状以满足舞台表演的需要,在演出结束后能够快速 进行安装定位和拆除运输。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元结构构成的圆形表演舞台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2a为图2中D部分放大图;图2b为图2中E部分放大图;图2c为图2中本实用新型单元结构的局部俯视图;图3a为图2中母台41的驱动系统放大图;图3b为图3a中驱动系统钢丝绳绕向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单元结构隆起状态的主视图;图4a为图4中G部分放大图;图4b为图4中H部分放大图;图5是图4所示的剪刀撑装置34a的放大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剪刀撑装置34a处于收回状态的视图;图7是图6所示剪刀撑装置34a的左侧视图;图7a是图6所示剪刀撑装置34a的俯视图;图8是图4所示的剪刀撑装置34b的放大视图;图9是图8所示的剪刀撑装置34b处于收回状态的视图;图10是图9所示剪刀撑装置34b的左侧视图;图10a是图9所示剪刀撑装置34b的俯视图;图11是图4所示的剪刀撑装置34c的放大视图;图12是图5所示的剪刀撑装置34c处于收回状态的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剪刀撑装置34c的左侧视图;图13a是图12所示剪刀撑装置34c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下剪刀臂;la、滚轮;2、第二下剪刀臂;2a、滚轮;3、第一上剪刀臂;4、第二 上剪刀臂;5、液压缸;5a、活塞杆;6a、上连接板;6b、下连接板;7a、第一定位臂;7b、第二 定位臂;8、铰支座;9a、支撑铰轴;9b、9c、连接轴;10、底座;10a、10b、斜梁;10c、10d、横梁; 10e、加强梁;10f、纵梁;11、左侧剪刀撑组件;12、右侧剪刀撑组件;13、连接柱;14、铰轴、 15、连接柱;16、铰轴;21、第一中剪刀臂;22、第二中剪刀臂;31、单元结构;31a、31b、31c、扇形单元;32、中心舞台;33、边架;34a、第一剪刀撑装置;34b、第二剪刀撑装置;34c、第三剪刀撑装置;35a、35b、36a、36b、37、连接挂钩;38、脚 轮;41、母台;41a、驱动装置;42、子台;42a、驱动装置;43、辅助升降台;43a、辅助驱动
装置;52、52a、52b、卷扬机;53、电机;54、动滑轮组;54a、54b、第一、第二动滑轮组;55、 定滑轮组;55a、55b、第一、第二定滑轮组;56、平衡轮;57、支架;58、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圆盘形表演舞台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圆盘形表演舞台由可升降的中 心舞台32、围绕中心舞台32布置成圆环形的多个扇形单元结构31,围绕布置成圆环形的多 个扇形单元结构31的外围安置有环形边架33。其中,每个扇形的单元结构31包括由中心至边架径向布置的三个扇形单元31c、 31b、31a。三个扇形单元31a、31b、31c由第一至第三剪刀撑装置34a、34b和34c支撑,第一 剪刀撑装置34a安置在扇形单元31a和31b之间,第二剪刀撑装置34b安置在扇形单元31b 和31c之间,第三剪刀撑装置34c则安置在扇形单元31c的内侧,通过控制第一至第三剪刀 撑装置34a、34b和34c的升降动作,实现扇形单元31a、31b和31c的升降,形成截面高度由 中心至边缘逐渐或依次降低的凸起形状,如图4所示。如图2所示,中心舞台32包含可升降的母台41、驱动母台41升降的驱动装置41a、 安置在母台41内的子台42、驱动子台42升降的驱动装置42a、辅助升降台43、驱动辅助升 降台43升降的辅助驱动装置43a。当中心舞台32需要升起时,驱动装置41a驱动母台41 升起,母台41的升起带动子台42及辅助升降台43 —起升起,子台42和辅助升降台43既 可以随母台41 一起升降,也可以单独分别升降。每个表演舞台单元结构31包含三个扇形单元31a、31b、31c,每个扇形单元由沿径 向布置并相互连接的三部分构架组成,构架之间通过螺栓形成固定连接。组成的三个扇形 单元31a、31b、31c结构相似。如图2、2a、2b和4所示,扇形单元31a的外侧底部设有脚轮38,扇形单元31a与扇 形单元31b之间安置有剪刀撑装置34a,扇形单元31b与扇形单元31c之间安置有剪刀撑装 置34b,扇形单元31c与中心舞台32之间安置有剪刀撑装置34c,当扇形单元31a、31b、31c 依次通过脚轮38和第一至第三剪刀撑装置34a、34b和34c升起时,由于第一至第三剪刀撑 装置34a、34b和34c起升的最大高度依次递增,因此使表演舞台表面隆起而呈现球面状,当 第一至第三剪刀撑装置34a、34b和34c升起时下降收回至最低状态时,扇形单元31a、31b、 31c回落,使表演舞台表面呈现水平面状。
以下结合附图3a、3b、4、4a、4b详细描述中心舞台32、扇形单元结构31构成的圆环 形表演舞台呈现球面状和平面状的工作过程。第一至第三剪刀撑装置34a、34b和34c使单 元结构31升降,中心舞台32通过其随第一至第三剪刀撑装置34a、34b和34c升降而进行 升降的过程。如图4、4a、4b所示,图中示出了形成球面形台面的多个单元结构中的一个单元结 构31的组成结构,单元结构31包括通过三个剪刀撑装置34a、34b和34c支撑和连接的一 组扇形单元31a、31b、和31c。[0050]其中,扇形单元31a的一端由脚轮38支撑,另一端的中部设有连接挂钩37,通过连 接挂钩37将其另一端搭接在剪刀撑装置34a的顶部;扇形单元31b的两端的中部分别设有 连接挂钩36a、36b,连接挂钩36a可搭接在剪刀撑装置34a顶部,连接挂钩36b可搭接在剪 刀撑装置34b顶部,通过使连接挂钩37和36a同时搭接在剪刀撑装置34a上而使扇形单元 31a和31b相连;扇形单元31c的两端的中部分别设连接挂钩35a和35b,连接挂钩35a搭 接在剪刀撑装置34b上,通过使连接挂钩36b和35a同时搭接在剪刀撑装置34b上,使扇形 单元31b和31c相连,连接挂钩35b则搭接在剪刀撑装置34c的顶部。如图4所示,位于图示所示位置的三个剪刀撑装置34a、34b、34c升起时,带动搭接 在其上的扇形单元升起,从而带动构成圆形表演舞台的多个扇形单元结构31升起,扇形单 元结构31外端底部的支撑脚轮38则沿径向向内移动。由于三剪刀撑装置34a、34b、34c起 升高度依次增加时,因此表演舞台单元结构31升起时呈球状,如图4所示。为了配合表演 舞台单元结构31形成球状,中心舞台32升高的高度与扇形单元31c的内侧端升高高度匹 配。当表演舞台表面需要呈现水平面状时,三剪刀撑装置34a、34b、34c下降回落至最 低状态(如图2所示的状态),扇形单元31a、31b、31c在扇形单元的重力作用下回落至图2 所示的状态,扇形单元31a底部的支撑脚轮38沿径向向外移动,扇形单元结构31的表面形 成水平状表面。此时,中心舞台32需要下降一定的高度以与扇形单元结构31的水平表面 平齐。
以下结合附图3a、3b详细描述中心舞台32的升降过程。中心舞台32由母台41、安置在母台41上的中部子台42和周围辅助台43组成,母 台41为多边形,其周围安置多组驱动装置41a,图4中仅示出了一组驱动装置41a,通过多 组驱动装置41a同时动作,可带动整个母台41随扇形单元结构31升起。如图3a、图3b所示,驱动装置41a主要包括卷扬机52、驱动卷扬机52的电机53、 安置在母台41外侧的动滑轮组54、固定在支架57顶部的定滑轮组55、平衡轮56。卷扬机52包含两个卷扬机52a、52b,位于电机输出轴的两端,由同一电机53驱动, 电机53安装在地面。支架57固定在地面,其上端安装定滑轮组55,底部安装平衡轮56,动 滑轮组54安装在母台41的底部外侧,在高度方向上位于定滑轮组55和平衡轮56之间, 其中定滑轮组55包含第一、第二动滑轮组55a、55b,动滑轮组54包括第一、第二动滑轮组 54a、54b,平衡轮56设置在第一、第二定滑轮组55a和55b之间,第一、第二组定滑轮组55a、 55b各自包括4个定滑轮,安置在支架57的上端,第一、第二动滑轮组54a、54b各自包括安 置在母台41侧面的3个动滑轮。如图3b所示,钢丝绳58由卷筒52a引出后,在4个定滑轮55a和三个动滑轮54a 之间依次缠绕,之后向下绕过平衡轮56,再向上在4个定滑轮55b和三个动滑轮54b之间缠 绕,最后绕向卷筒52b。当卷扬机52转动时,两卷筒52a、52b同时转动,两边同时向上拉动 钢丝绳,通过安装在母台41上的第一、第二动滑轮组54a、54b,带动母台41升起,使得由母 台41和子台42组成的中心舞台32升起。由于卷扬机52为单方向牵引,单根钢丝绳58经 由卷筒52a引出后,盘绕上下安置的第一定滑轮组55a、第一动滑轮组54a、平衡轮56、第二 定滑轮组55b、第二动滑轮组54b,最后绕在卷筒52b上,不但通过多个动滑轮和静滑轮以提 高承载力,避免了由两个卷筒各自承载一根独立的钢丝绳时,因两卷筒的加工误差造成的驱动力不同而导致其中一个卷筒的钢丝绳发生松动和另一个卷筒的钢丝绳承载过大的现象。中心升降子台升起后,为了配合中心升降子台和表演舞台单元结构的高度以形成 较光滑的球星表面,辅助升降台必须倾斜,即靠近中心升降子台端较高与中心升降子台的 高度平齐,靠近表演舞台单元结构端较低以与其高度平齐,如图4所示。中心舞台32下降的过程与升起过程类似,当电机53带动两卷扬机52a、52b反方 向转动时,两边同时向下释放钢丝绳58,通过安装在母台41上的第一、第二动滑轮组54a、 54b,母台4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从而带动整个中心舞台32下降,以与回复到水平初始 位置的扇形单元结构31的表面平齐,以形成水平的表演舞台面。
以下结合附图5至13a对剪刀撑装置的结构作详细描述。如图5、6、7和7a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剪刀撑装置34a包括左右对称安置在底座 10上的一对剪刀撑组件11、12,左侧剪刀撑组件11和右侧剪刀撑组件12之间通过支撑铰 轴9a和连接轴9b相连。其中,连接轴9b的作用是协调两侧同步,并保证剪刀撑装置自身的稳定性。支撑 铰轴9a是剪刀撑装置与待支撑物的安装定位部件,待支撑物的载荷通过支撑铰轴9a传给 剪刀撑组件11、12。支撑铰轴的结构为三段式折弯轴,即支撑铰轴9a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 二上剪刀臂3、4臂垂直,支撑铰轴中间段与其两端的部分成一定角度,以便保证中间段与 被支撑物的边缘平行,从而保证剪刀臂组件升降自如。如图5、6所示,图中示出了右侧剪刀撑组件12的结构,左侧剪刀撑组件11的结构 与右侧剪刀撑组件12结构相同,并沿图7a中的中线A-A线呈对称布置。下面描述剪刀撑组件12的结构。如图5所示,剪刀撑组件12具有底座10,底座10 上设有铰支座8,第一、第二定位臂7a、7b的一端铰接安装于铰支座8,另一端分别与第一、 第二下剪刀臂1、2的下部铰连,第一、第二下剪刀臂1、2的中部通过铰轴9b相连,其下端分 别设置滚轮Ia和2a,通过滚轮Ia和2a支撑在底座10上并可在其上滚动,以带动第一、第 二下剪刀臂1、2的下端在底座10上移动;第一、第二下剪刀臂1、2的上端分别连接第二上 剪刀臂4和第一上剪刀臂3的一端,第一上剪刀臂3和第二上剪刀臂4的另一端相互铰连。第一、第二下剪刀臂1、2和第一、第二上剪刀臂3、4的升起通过液压缸5驱动。如 图5、6所示,第二下剪刀臂2的下端设有与其成一体的连接板6b,连接板6b与第二下剪刀 臂2之间形成可安置液压缸5底部的空间,液压缸5的底部通过铰轴14铰接安置在连接板 6b和第二下剪刀臂2的下端之间。安置在液压缸5内的活塞杆5a的顶部与第一上剪刀臂 3的中部相铰接,如图6、7所示,连接板6a通过三个连接柱13与第一上剪刀臂3的中部外 侧面相连,使得连接板6a的内侧面和第一上剪刀臂3的外侧面之间形成通过铰轴16铰接 安置活塞杆5a的空间。当液压缸5进油时,顶出活塞杆5a,由此通过顶升第一上剪刀臂3,带动第一下剪 刀臂1、第二下剪刀臂2升起,第一下剪刀臂1和第二下剪刀臂2分别受定位臂7a、7b的限 制,以铰支座8为中心,其通过滚轮la、2a支撑在底座10上的下端相向移动;当液压缸5出 油时,剪刀撑组件12在支撑铰轴9a上作用的载荷的压力作用下收回至图6所示的状态,第 一下剪刀臂1和第二下剪刀臂2分别受第一、第二定位臂7a、7b的限制,以铰支座8为中心, 相互远离移动。[0067]如图7a所示,俯视时底座10呈梯形(用于适应被支撑物的形状),底座10由钢桁 架围成梯形结构,包括左右两根平行的横梁10c、10d,连接两横梁10c、10d的端部的两根斜 梁10a、10b,两根横梁10c、10d和两根斜梁10a、10b相互连接形成梯形框架式底座10。为 了提高底座10的刚性,在两根平行的横梁之间中部位置设与其平行的加强梁10e。一对剪 刀撑组件11、12沿梯形框架的两斜梁10a、10b呈对称布置。
以下结合附图8、9、10、10a详细描述第二剪刀撑装置34b的结构。如图10、10a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剪刀撑装置34b的结构包括左右对称安置在底 座10上的一对剪刀撑组件11、12,左侧剪刀撑组件11和右侧剪刀撑组件12之间通过支撑 铰轴9a和连接轴9b、9c相连。其中,连接轴9b,9c的作用是协调两侧同步,并保证剪刀撑装置自身的稳定性。支 撑铰轴9a是剪刀撑装置与待支撑物的安装定位部件,待支撑物的载荷通过支撑铰轴9a传 给剪刀撑组件11、12。支撑铰轴9a的结构为三段式折弯轴,即支撑铰轴9a的两端分别与第 一第二上剪刀臂3、4臂垂直,支撑铰轴中间段与其两端的部分成一定角度,以便保证中间 段与被支撑物的边缘平行,从而保证剪刀臂组件升降自如。如图8、9所示,图中示出了右侧剪刀撑组件12的结构,左侧剪刀撑组件11的结构 与右侧剪刀撑组件12结构相同,并沿图10a中的中线A-A呈对称布置。下面描述剪刀撑组件12的结构。如图8所示,剪刀撑组件12具有底座10,底座 10上设有铰支座8,定位臂7a的一端铰接安装于铰支座8,另一端与第一下剪刀臂1的下部 铰连,第一、第二下剪刀臂1、2的中部通过铰轴9b相连,其下端分别设置滚轮la和2a,通过 滚轮la和2a支撑在底座10上并可在其上滚动,以带动第一、第二下剪刀臂1、2的下端在 底座10上移动;第一、第二下剪刀臂1、2的上端分别连接第二中剪刀臂22和第一中剪刀臂 21的下端,第一、第二中剪刀臂21、22的中部通过铰轴9c相连,第一中剪刀臂21和第二中 剪刀臂22的上端分别连接第二上剪刀臂4和第一上剪刀臂3的下端,第一上剪刀臂3和第 二上剪刀臂4的上端通过铰轴9a相互铰连。第一、第二下剪刀臂1、2、第一、第二中剪刀臂21、22和第一、第二上剪刀臂3、4的 升起通过液压缸5驱动。如图8、9所示,第一下剪刀臂1的下端设有与其成一体的连接板6b,连接板6b通 过与第一下剪刀臂1垂直的三个连接柱15与第一下剪刀臂1连成一体,使得连接板6b与 第一下剪刀臂1之间形成可安置液压缸5底部的空间,液压缸5的底部通过铰轴14铰接安 置在连接板6b和第一下剪刀臂1之间的空间内。安置在液压缸5内的活塞杆5a的顶部与 第一上剪刀臂3的中部相铰接,如图9所示,连接板6a通过三个连接柱13与第一上剪刀臂 3的中部外侧面相连,使得连接板6a的内侧面和第一上剪刀臂3的外侧面之间形成通过铰 轴16铰接安置活塞杆5a的空间。当液压缸5进油时,顶出活塞杆5a,由此通过顶升第一上剪刀臂3,带动第一中剪 刀臂21、第二中剪刀臂22、第一下剪刀臂1、第二下剪刀臂2升起,第一下剪刀臂1受定位臂 7a的限制,以铰支座8为中心,使第一下剪刀臂1、第二下剪刀臂2通过滚轮la、2a支撑在 底座10上的下端相向移动;当液压缸5出油时,剪刀撑组件12在支撑铰轴9a上作用的载 荷的压力作用下收回至图9所示的状态,第一下剪刀臂1受定位臂7a的限制,第一下剪刀 臂1、第二下剪刀臂2以铰支座8为中心进行相互远离移动,最终下降至到达图9所示的位置。
如图IOa所示,俯视时底座10呈梯形(用于适应被支撑物的形状),底座10由钢 桁架围成梯形结构,包括左右两根平行的横梁10c、10d,连接两横梁10c、10d的端部的两根 斜梁10a、10b,两根横梁10c、IOd和两根斜梁10a、IOb相互连接形成梯形框架式底座10。为 了提高底座10的刚性,在两根平行的横梁之间中部位置设与其平行的加强梁IOe以及垂直 于横梁布置的三根纵梁10f。一对剪刀撑组件11、12沿梯形框架的两斜梁10a、10b呈对称 布置。下面结合图ll、12、13、13a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剪刀撑装置34c的结构。如图13和13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剪刀撑装置34c包括左右对称安置在底座 10上的一对剪刀撑组件11、12,左侧剪刀撑组件11和右侧剪刀撑组件12之间通过支撑铰 轴9a和连接轴9b,9c相连。其中,连接轴9b,9c的作用是协调两侧同步,并保证剪刀撑装置自身的稳定性。支 撑铰轴9a是剪刀撑装置与待支撑物的安装定位部件,待支撑物的载荷通过支撑铰轴9a传 给剪刀撑组件11、12。支撑铰轴9a的结构为三段式折弯轴,即支撑铰轴9a的两端分别与第 一第二上剪刀臂3、4臂垂直,支撑铰轴9a的中间段与其两端的部分成一定角度,以便保证 中间段与被支撑物的边缘平行,从而保证剪刀臂组件升降自如。如图11、12所示,图中示出了右侧剪刀撑组件12的结构,左侧剪刀撑组件11的结 构与右侧剪刀撑组件12结构相同,并沿图13a中的中线A-A呈对称布置。如图11所示,第二下剪刀臂2的下端不设滚轮,而是通过铰支座8铰接在底座10 上。第一下剪刀臂1的下端通过滚轮Ia支撑在底座10上。其第一上剪刀臂3比第二上剪 刀臂4长大致一倍,其中部与第二上剪刀臂4的顶端铰接,第一上剪刀臂3的上端安置连接 左右侧剪刀撑组件11、12并支撑被支撑物的支撑铰轴9a。剪刀撑装置34c的其余结构与剪刀撑装置34b基本相同,在此不在重复说明。当液压缸5进油时,顶出活塞杆5a,由此通过顶升第一上剪刀臂3,带动第一中剪 刀臂21、第二中剪刀臂22、第一下剪刀臂1、第二下剪刀臂2升起,第二下剪刀臂2下端受铰 支座8的限制而静止不动,第一下剪刀臂1的下端通过滚轮Ia支撑在底座10上,可向着铰 支座8移动;当液压缸5出油时,剪刀撑组件12在支撑铰轴9a上作用的载荷的压力作用下 收回至图12所示的状态,第二下剪刀臂2的下端受铰支座8的限制而静止不动,第一下剪 刀臂1通过滚轮Ia支撑在底座10上的下端进行远离铰支座8移动,使整个剪刀撑组件下 降至图12所示的状态。
权利要求一种构成圆形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组扇形单元(31a、31b、31c),沿直线布置,相邻的扇形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升降装置,安置在扇形单元下部,支撑扇形单元并使其升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剪刀撑装 置(34a、34b、34c),所述剪刀撑装置的下部支撑于地面,上部与扇形单元的端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扇形单元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扇形单元(31a、31b、31c),第一扇形单元(31a)的一端通过脚 轮(38)支撑于地面,第一扇形单元另一端和第二扇形单元(31a、31b)的一端之间安置第一 剪刀撑装置(34a),第二扇形单元的另一端和第三扇形单元(31b、31c)的一端之间安置第 二剪刀撑装置(34b),第三扇形单元(31c)的另一端安置第三剪刀撑装置(34c)。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单元的端部设有与 所述剪刀撑装置的上部相连的连接挂钩(35a、35b、36a、36b、37),相邻扇形单元端部之间通 过将其各自的连接挂钩(35a、36b、36a、37)固定在剪刀撑装置的上部而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刀撑装置(34a) 包括固定的底座(10);安置在底座(10)上并对称布置在第一、第二扇形单元(31a、31b) 两侧的两组剪刀臂,每组剪刀臂包括上下布置的并且相互铰接的至少两对剪刀臂(1、2、3、 4、21、22);液压缸(5),作用在所述至少两对剪刀臂上,使其由平放在底座的状态升起至撑 起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剪刀臂的顶部之间设支 撑铰轴(9a),第一扇形单元所述另一端的连接挂钩(37)和第二扇形单元的所述一端的连 接挂钩(36a)搭接在所述支撑铰轴(9a)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剪刀撑装置包括固 定的底座(10);安置在底座(10)上并对称布置在第二、第三扇形单元(31b、31c)两侧的两 组剪刀臂,每组剪刀臂包括上下布置的并且相互铰接的至少三对剪刀臂(1、2、3、4、21、22); 液压缸(5),作用在所述至少三对剪刀臂上,使其由平放在底座的状态升起至撑起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剪刀臂的顶部之间设支 撑铰轴(9a),第二扇形单元的所述另一端的连接挂钩(36b)和所述第三扇形单元的所述一 端的连接挂钩(35a)搭接在所述支撑铰轴(9a)上。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剪刀撑装置包括 固定的底座(10);安置在底座(10)上并对称布置在第三扇形单元(31c)两侧的两组剪刀 臂,每组剪刀臂包括上下布置的并且相互铰接的至少三对剪刀臂(1、2、3、4、21、22);液压 缸(5),作用在所述至少三对剪刀臂上,使其由平放在底座的状态升起至撑起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剪刀臂的顶部之间设 支撑铰轴(9a),第三扇形单元的所述另一端的连接挂钩(35b)搭接在所述支撑铰轴(9a)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构成圆形表演舞台的单元结构,包括一组扇形单元(31a、31b、31c),沿直线布置,相邻的扇形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升降装置,安置在扇形单元下部,支撑扇形单元并使其升降,升降装置为剪刀撑装置(34a、34b、34c),剪刀撑装置的下部支撑于地面,上部与扇形单元的端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单元结构能够在演出前快速拼接成大型圆形舞台,在演出过程中可以使舞台在球面状和平面状之间变换以满足舞台表演的需要,在演出结束后能够快速进行安装定位和拆除运输。
文档编号B66F7/08GK201614757SQ201020001509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8日
发明者于建平, 于雪松, 候军祥, 刘占卿, 刘建斌, 尚文, 智浩, 李军良, 温庆林, 王海林, 王超, 王迎东, 郑辉, 陈威, 魏从旗, 鲍加铭, 龚奎成 申请人: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