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0896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走出家门去各地城市和旅游景点观光已经是很平常的事,因此露天观光电梯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电梯故障也会不断出现。比较常见的故障是发生在电梯随行电缆。电梯随行电缆是电梯轿厢运行时提供运行指令和信息的通道,它的两端分别与轿厢和控制柜相连接,与轿厢连接端随着轿厢运动拖着电缆上下运行。但是由于露天观光电梯提升高度较大,随行电缆较长,在高空中由于气流难以预料的变化,现今的随行电缆极易随风晃动,导致挂到导轨支架而被磨损、拉断等, 从而影响电梯的正常工作。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ZL200820166503. 6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露天观光电梯随行电缆系统,该系统将电缆随轿厢上下移动的一端部分置于导向槽内,通过电缆连接支架、导向槽开口引入轿厢底部并与轿厢固定连接。但该系统的电缆升降是依靠自身的拉力来实现的,使靠近轿厢底部的电缆受到下面很长电缆的重力作用,且移动时也容易在折弯接触处受力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该装置使电缆随轿厢上升时能够克服自身拉力,防止电缆上升时受到损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包括导向槽、电缆连接支架和连接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向槽内的一根钢丝缆绳、数量相同的8字形固定夹和环形开口垫圈组成;所述钢丝缆绳一端与轿厢底部固定后沿电缆拉直设置,另一端固定设置于电缆上;所述环形开口垫圈间距相等的围绕装设在电缆上;所述8字形固定夹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钢丝缆绳上,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围绕电缆后的环形开口垫圈外围。优选的,所述环形开口垫圈为橡胶材质。优选的,所述环形开口垫圈内径不大于电缆直径。优选的,所述电缆上的环形开口垫圈间距不大于1.5米。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两端被倒圆角处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沿连接轿厢的一段随行电缆上固定设置有钢丝缆绳和8字形固定夹,使得在轿厢升降时通过钢丝缆绳拉动电缆作升降运动,能够克服自身拉力,从而避免电缆升降时连接处集中受力导致损伤,也进一步保护了电缆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的8字形固定夹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导向槽;2.电缆连接支架;3.连接件;4.钢丝缆绳;5. 8字形固定夹;6.环形开口垫圈;7.轿厢;8.电缆;9.配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沿连接轿厢的一段随行电缆上固定设置有钢丝缆绳和8字形固定夹,使得在轿厢升降时通过钢丝缆绳拉动电缆作升降运动。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包括导向槽1、电缆连接支架2 和连接件3,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向槽1内的一根钢丝缆绳4、数量相同的8字形固定夹5和环形开口垫圈6组成;所述钢丝缆绳4 一端与轿厢7底部固定后沿电缆8拉直设置,另一端固定设置于电缆9上;所述环形开口垫圈6间距相等的围绕装设在电缆8上;所述8字形固定夹5 —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钢丝缆绳4上,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围绕电缆8后的环形开口垫圈6外围。其中,为了使电缆8的表面不被固定夹所夹伤,所述环形开口垫圈6优选为与电缆8的表面材质相同的橡胶材质;为了使环形开口垫圈6将电缆包围牢靠,所述环形开口垫圈6内径不大于电缆8的直径;为了分散钢丝缆绳4对电缆8的拉力,所述电缆8 上的环形开口垫圈6间距不大于1. 5米;为了使电缆8经过此处时不被划伤,所述连接件 3两端被倒圆角处理,当然以上也能够采用达到同等效力的其它方案,这些同样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由于电缆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配电箱9上,因此,从此处到中部这一段电缆8是不需要随行的,采用固定装置将其固定于井道壁上即可。而连接于轿厢7底部以下的需要随行的电缆8由于被通过8字形固定夹5固定于钢丝缆绳4上,被拉直的钢丝缆绳4上端又固定于轿厢底部,而此部分电缆8则是松散间断的固定于钢丝缆绳4上,因此,
4在轿厢7升降时钢丝缆绳4拉着此部分电缆8上下运动,由于此部分电缆8被均勻分布了多个8字形固定夹,也就将电缆8上部的受力被分散到钢丝缆绳4上,使其自身不被因克服下部电缆8的重力而受到拉扯,从而有效保护了随行电缆8。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的结构原理。从以上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 通过在沿连接轿厢7的一段随行电缆8上固定设置有钢丝缆绳4和8字形固定夹5,使得在轿厢7升降时通过钢丝缆绳4拉动电缆8作升降运动,能够克服自身拉力,从而避免了电缆 8升降时连接处集中受力导致损伤,也进一步保护了电缆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对所公开的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包括导向槽、电缆连接支架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导向槽内的一根钢丝缆绳、数量相同的8字形固定夹和环形开口垫圈组成;所述钢丝缆绳一端与轿厢底部固定后沿电缆拉直设置,另一端固定设置于电缆上; 所述环形开口垫圈间距相等的围绕装设在电缆上;所述8字形固定夹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钢丝缆绳上,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围绕电缆后的环形开口垫圈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开口垫圈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开口垫圈内径不大于电缆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上的环形开口垫圈间距不大于1.5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两端被倒圆角处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观光电梯随行电缆防护装置,包括导向槽、电缆连接支架、连接件与设于所述导向槽内的一根钢丝缆绳、数量相同的8字形固定夹和环形开口垫圈;所述钢丝缆绳一端与轿厢底部固定后沿电缆拉直设置,另一端固定设置于电缆上;所述环形开口垫圈间距相等的围绕装设在电缆上;所述8字形固定夹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钢丝缆绳上,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围绕电缆后的环形开口垫圈外围。通过在沿连接轿厢的一段随行电缆上固定设置有钢丝缆绳和8字形固定夹,使得在轿厢升降时通过钢丝缆绳拉动电缆作升降运动,能够克服自身拉力,从而避免电缆升降时连接处集中受力导致损伤,也进一步保护了电缆和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6B7/00GK202148113SQ20112022333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9日
发明者余寿祥 申请人:苏州中威法奥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