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电站超大弧形闸门安装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391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电站超大弧形闸门安装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电站超大弧形闸门安装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在工业或民用领域,提升重物的吊装操作都是经常遇到的,相应的吊装设备也是必需的。但在对水电站超大弧形闸门安装吊装的过程中,由于其结构尺寸和重量均较大,对已有的施工门机而言利用率较低,起吊和安装难度相对较大;而且传统施工方法为在混凝土间墩上埋设固定地锚,用卷扬机滑轮组起吊门叶、支臂,起吊时间过长也是问题。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电站超大弧形闸门安装吊装装置,可覆盖孔口内工作面的大件起吊全部工作面,从而解决了土法起吊时间过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电站超大弧形闸门安装吊装装置,包括两支柱及其顶部的横梁组成的吊装支撑单元,还包括设置于两间墩上的纵向轨道,在横梁上对称设有两组带吊钩的滑轮组单元,经滑轮组单元转换的升降缆绳与设于两支柱顶端的卷扬设备连接;在两支柱上均设有行走轮,所述横梁和卷扬设备通过行走轮可在纵向轨道上移动。作为优选,所述横梁上在对应滑轮组单元的位置处开有两个通孔,经滑轮组单元转换的升降缆绳通过通孔与设于两支柱顶端的卷扬设备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滑轮组单元为动-定滑轮组单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吊装时可覆盖孔口内工作面的大件起吊全部工作面,从而解决了土法起吊时间过长的问题,显著缩短了吊装时间,它可替代大型起重设备吊装弧门门叶及支臂等,完成安装任务,使工程中超大弧形闸门的吊装和安装更方便一些,整个装置相当于一台大型的起重设备,可重复利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水电站超大弧形闸门安装吊装装置,包括两支柱1及其顶部的横梁2组成的吊装支撑单元,还包括设置于两间墩9上的纵向轨道7,在横梁2上对称设有两组带吊钩3的滑轮组单元4,经滑轮组单元4转换的升降缆绳5与设于两支柱1顶端的卷扬设备6连接;在两支柱1上均设有行走轮8,所述横梁 2和卷扬设备6通过行走轮8可在纵向轨道7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2上在对应滑轮组单元4的位置处开有两个通孔,经滑轮组单元4转换的升降缆绳5通过通孔与设于两支柱1顶端的卷扬设备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扬设备6为普通的IOT卷扬机,滑轮组单元4为动-定滑轮组单元。两支柱1之间的距离为21m,两动-定滑轮组单元之间的距离为11m。 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两个支柱1放置在闸墩9上,安装时空载时,所述横梁 2和卷扬设备6通过行走轮8可由人工在纵向轨道7上移动,门叶支臂10等大件在底板由卷扬机拉到其下方,再用吊装装置作垂直起吊到安装位置,完成安装。
权利要求1.一种水电站超大弧形间门安装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支柱及其顶部的横梁组成的吊装支撑单元,还包括设置于两间墩上的纵向轨道,在横梁上对称设有两组带吊钩的滑轮组单元,经滑轮组单元转换的升降缆绳与设于两支柱顶端的卷扬设备连接;在两支柱上均设有行走轮,所述横梁和卷扬设备通过行走轮可在纵向轨道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超大弧形间门安装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在对应滑轮组单元的位置处开有两个通孔,经滑轮组单元转换的升降缆绳通过通孔与设于两支柱顶端的卷扬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电站超大弧形闸门安装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组单元为动-定滑轮组单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站超大弧形闸门安装吊装装置。它包括两支柱及其顶部的横梁组成的吊装支撑单元,还包括设置于两闸墩上的纵向轨道,在横梁上对称设有两组带吊钩的滑轮组单元,经滑轮组单元转换的升降缆绳与设于两支柱顶端的卷扬设备连接;在两支柱上均设有行走轮,所述横梁和卷扬设备通过行走轮可在纵向轨道上移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上述结构后,在吊装时可覆盖孔口内工作面的大件起吊全部工作面,从而解决了土法起吊时间过长的问题,显著缩短了吊装时间,它可替代大型起重设备吊装弧门门叶及支臂等,完成安装任务,使工程中超大弧形闸门的吊装和安装更方便一些,整个装置相当于一台大型的起重设备,可重复利用。
文档编号B66C17/04GK202296886SQ2011203095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4日
发明者吴高见, 孙林智, 张邯涛, 杜相如 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