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4958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
背景技术
电路板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电路板组装的主要工作是将各种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相应的位置。一般情况下,电路板焊接点上开有与元器件针脚相对应的孔,先将元器件插入到电路板上相应的孔中,再进行焊接。目前,将元器件插入到电路板上的这一工序主要靠操作人员手工完成。如果元器件针脚数较少,操作人员可以将元器件轻松、平稳地插入到相应的孔中,但当元器件引脚数目较多时,由于引脚与电路板上插孔的摩擦力很大,很难保证元器件平稳的插入,同时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大。由此,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使用机械进行压接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机械设备完成原来需要操作人员手工完成的压接工作,通过专门的机械将型号类似的元器件平稳快速的插入到电路板中,但如果某型号产品所使用的元器件种类很多、型号繁杂,不同类型的元器件间没有通用的结构特征,使用机械进行压接并不能适用于电路板上的所有元器件。若采用机械对全部元器件进行压接,就需要机械设备针对不同类型元器件做出相应的调整,生产效率会大大降低,所以采用机械压接并不合适。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该工具能够将元器件平稳的插入电路板相应的焊接点中,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包括底座1、活动压板2、弹簧4和顶针5 ;底座1包括主体板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和托料底板14,主体板11 一侧开有垂直于主体板11的顶针孔,第一连接板12固定在主体板11开有顶针孔的一端,主体板11与托料底板14互相平行,第二连接板13固定连接主体板11与托料底板14 ;活动压板2与第一连接板12铰接,活动压板2在垂直于铰接轴轴线的平面内摆动;顶针5为细长柱体,其外形与底座1上的顶针孔相配合,一端设有固定弹簧4的顶针帽,顶针5安装在底座1的顶针孔中,能够沿顶针孔轴线运动,顶针帽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与活动压板2接触;弹簧4与顶针帽和底座1相抵定位。优选地,顶针帽和活动压板2的接触为曲面和平面组成的滚动接触。优选地,顶针帽顶部为平面,活动压板2与顶针帽接触部位设置半圆柱凸起。优选地,铰接具体为第一连接板12与活动压板2均在一端开有插销孔,两者通过插销3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优选地,第一连接板12顶部两侧面设有防止活动压板2与顶针5脱离接触的第一凸起。[0014]优选地,托料底板14上还包括凸台,顶针5垂直投影落在凸台上。优选地,顶针孔为两个轴线确定的平面与插销3的轴线平行的顶针孔。优选地,第二连接板13与托料底板14间设置有加强筋。优选地,加强筋15开有减重孔151。在组装电路板时,先将电子元件针脚的头部压入电路板上相应的孔中,然后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压紧的工具,将电子元件的针脚压入到电路板上适当的位置。如果设定压接工具上手持位置到转轴的距离为L,顶针5与活动压板2接触位置到转轴的距离为1, 由于L > 1,根据杠杆原理,可以得出操作人员施加到压接工具上的力小于相应电子元件被压入电路板时的力,操作人员通过调整施加力的大小,可以将电子元件平稳的插入到电路板上相应的位置,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压接的工具结构示意图;图 1 中,底座1、活动压板2、插销3、弹簧4、顶针5 ;图2为本用于压接的工具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 2 中,主体板11、顶针孔111、第一连接板12、第一凸起121、插销孔122、第二连接板13、 托料底板14、凸台141、加强筋15、减重孔1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压接的工具结构示意图。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包括底座1、活动压板2、插销3、弹簧4和顶针5。底座1包括主体板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托料底板14和加强筋15 ; 主体板11 一侧开有垂直于主体板11的圆形的顶针孔111,另一侧为手持端,手持端设有防滑用的第一半圆柱凸起;第一连接板12固定于主体板11开有顶针孔111的一端,第一连接板12的顶部两侧面上设有防止活动压板2与顶针5脱离接触的第一凸起;托料底板14与主体板11互相平行,托料底板一端设有凸台,顶针5的垂直投影落在凸台上;第二连接板 13固定连接主体板11与托料底板14 ;加强筋15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3与托料底板14之间,加强筋上开有圆形的减重孔151。活动压板2与第一连接板12均在一端开有插销孔,两者通过插销3铰接,活动压板2在垂直于铰接轴轴线的平面内摆动;活动压板2与顶针帽接触处设有曲面凸起,与上表面为平面的顶针帽组成滚动接触,即在活动压板2摆动时,该曲面凸起在顶针帽上滚动,减小两零件间的磨损;活动压板2的手持端设有防滑所需的第二半圆柱凸起。弹簧4与顶针帽和主体板11相抵定位。顶针5为细长圆柱体,一端设有能够固定弹簧4的顶针帽;顶针5安装在底座1的顶针孔中,能够沿顶针孔轴线运动;顶针帽在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与活动压板2接触,顶针帽与活动压板2的接触面为平面。以上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在此主体上,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活动压板2与顶针5间的滚动接触还可以由下表面为平面的活动压板,顶针帽为曲面的顶针组成。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防止电子元件、电路板因受力过大损坏,可设置多个顶针,或采用与电子元件、电路板接触面积更大的顶针,以增大压接工具与电子元件间的接触面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活动压板(2)、弹簧(4)和顶针(5);所述底座(1)包括主体板(11)、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3)和托料底板(14), 所述主体板(11) 一侧开有垂直于所述主体板(11)的顶针孔(111),所述第一连接板(12) 固定在所述主体板(11)开有顶针孔(111)的一端,所述主体板(11)与所述托料底板(14) 互相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板(13)固定连接所述主体板(11)与所述托料底板(14);所述活动压板(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铰接,所述活动压板(2)在垂直于铰接轴轴线的平面内摆动;所述顶针(5)为细长柱体,其外形与底座⑴上的顶针孔(111)相配合,一端设有固定弹簧(4)的顶针帽,所述顶针(5)安装在底座(1)的顶针孔(111)中,能够沿顶针孔(111) 轴线运动,所述顶针帽在所述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活动压板(2)接触;所述弹簧(4)与所述顶针帽和所述底座(1)相抵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帽和所述活动压板(2)的接触为曲面和平面组成的滚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帽顶部为平面, 所述活动压板(2)与顶针帽接触部位设置半圆柱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具体为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与所述活动压板(2)均在一端开有插销孔(122),两者通过插销(3)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顶部两侧面设有防止所述活动压板(2)与所述顶针(5)脱离接触的第一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底板(14)上还包括凸台(141),所述顶针(5)垂直投影落在所述凸台(14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孔为两个轴线确定的平面与所述插销(3)的轴线平行的顶针孔(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3)与所述托料底板(14)间设置有加强筋(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5)开有减重孔(15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压接的工具,包括底座、活动压板、插销、弹簧和顶针。底座与活动压板通过插销铰接,活动压板能够以插销为轴摆动;底座上设有顶针孔,顶针安装在顶针孔内,一端设有顶针帽,弹簧与底座和顶针相抵定位。组装电路时,先将电子元件针脚的头部压入电路板上相应的孔中,然后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具,将电子元件的针脚压入到电路板上适当的位置。根据杠杆原理,操作人员施加到压接工具上的力小于相应电子元件被压入电路板时的力,操作人员能够更加准确的控制所施加的力,使电子元件平稳地插入到电路板中,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5K3/30GK202262091SQ20112033950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常红梅, 朱涛, 陈克勤 申请人:上海豪港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