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830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修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修理用设备,尤其是割草机之类的小型行走机械检修用的修理架。
背景技术
在车辆检修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将待修车辆顶起,然后修理人员进入车辆底盘下方对车辆进行维修。通常的千斤顶可将车辆的前部或后部顶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然而常规千斤顶的支撑仅为一个点,单边顶起车辆就需要采用两个以上千斤顶;不但操作较为麻烦,耗用时间较多,而且顶起的高度也有限,给维修工作带来不便,安全性能也不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修理架,该修理架应能适应不同大小的车辆,而且能将车辆升起至较高的高度,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的特点。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修理架,包括底座以及竖直固定在底座后侧的支架立柱,支架立柱上设有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对称布置在支架立柱左右两侧的两组升降臂,每组升降臂包括铰接在所述支架立柱上且朝着修理架前方伸出的主升降臂、副升降臂,主升降臂和副升降臂平行布置且两者的前端通过一连接臂连接,所述连接臂、主升降臂、副升降臂、支架立柱组成一个平面四连杆机构,并且在两个平面四连杆机构中,左侧连接臂与右侧连接臂之间通过两根铰接轴连接以保持两个平面四连杆机构同步运动;所述两个连接臂的前侧固定着一沿左右方向水平伸展的平衡横梁,该平衡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定位着一用于承托车辆的移动托架;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一油泵以及设置在主升降臂后端的保险机构,油泵的泵体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油泵的活塞杆朝上布置且与一固定在两主升降臂之间的横杆铰接以朝上顶推所述主升降臂。所述的两根铰接轴中,第一铰接轴的左端将左侧的连接臂和主升降臂铰接,右端将右侧的连接壁和主升降臂铰接;第二铰接轴的左端将左侧的连接臂和副升降臂铰接,右端将右侧的连接臂和副升降臂铰接。所述平衡横梁的横截面呈矩形,其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由上而下贯穿梁体的调节孔。所述移动托架包括套装在所述平衡横梁上的活动套管、固定在活动套管左右两侧的支座,以及布置在活动套管左右两侧的两托板,所述两托板的前端通过连杆连接,后端制有若干个调节凹槽,所述支座上制有朝外伸出的挡销以及折边,托板的后端插入所述挡销和折边之间;所述活动套管上也开设有由上而下贯穿管壁的调节孔,有一定位销穿过活动套管的调节孔后定位在所述平衡横梁的调节孔内以对所述活动套管限位。所述保险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主升降臂后端的两保险板,两保险板上各制有一组保险销孔,有一保险销穿越过两保险板上的保险销孔后定位在所述支架立柱的后侧以对所述主升降臂限位。所述底座的后侧安装有至少两个行走轮,所述支架立柱的顶部安装有手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油泵伸长时朝上顶起主升降臂,根据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特性,连接壁会带动移动托架(每个托架可托持一个轮子)竖直向上升起,从而单边顶起车辆;车辆升起到所需高度后,可以将保险销插入两保险板的保险销孔内(保险销位于支架立柱的后侧),防止主升降臂下降。所述保险托架在平衡横梁上的位置可以根据车身的宽度调节,具体方法是拔出定位销,推动活动套管使其定位孔与平衡横梁上合适位置的定位孔对准,再插入定位销,安装托板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平面四杆机构的特性,使得移动托板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升较长的距离,从而将车辆顶起合适的高度,使用方便。而且两个移动托架既可以根据两个轮子的宽度往左右方向调节相互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在前后方向调节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车辆,尤其是割草机之类的小型机械。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配置有保险机构,即使突然失去动力也不会下坠,安全性能较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去移动托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托架工作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托架工作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修理架,包括底座2以及竖直固定在底座后侧的支架立柱13,支架立柱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两个支脚向前伸出以保持平稳(常规结构),底座的后侧设置有两个行走轮14,所述支架立柱的顶部设有手柄8,使得维修人员可以方便地推动该修理架,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对称布置在支架立柱左右两侧的两组升降臂,每组升降臂包括铰接在所述支架立柱上且朝着修理架前方伸出的主升降臂15、副升降臂16 (主升降臂位于副升降臂下方,主升降臂承受主要的压力,副升降臂起辅助作用),主升降臂和副升降臂平行布置且两者的前端通过一连接臂17连接,所述连接臂17、主升降臂15、副升降臂16、支架立柱13组成一个平面四连杆机构(常规机构,其工作原理不作详细介绍),并且在支架立柱左右两侧的两个平面四连杆机构中,左侧连接臂与右侧连接臂之间通过两根(也可以是多根)铰接轴连接以保持两个平面四连杆机构同步运动。所述的两根铰接轴中,第一铰接、轴5-1的左端将左侧的连接臂和主升降臂铰接,右端将右侧的连接壁和主升降臂铰接;第二铰接轴5-2的左端将左侧的连接臂和副升降臂铰接,右端将右侧的连接臂和副升降臂铰接,因此,左侧的平面四杆机构与右侧的平面四杆机构可以保持运动同步。所述两个连接臂的前侧安装有一沿左右方向水平伸展的固定套管9,固定套管内安装有一平衡横梁6,为了让平衡横梁不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固定套管的横截面呈口字形,平衡横梁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固定套管的中部制有至少一个从上至下贯穿管体的定位孔,平衡横梁的中部也制有至少一个贯穿梁体的定位孔,有一固定销9-1穿过固定管和平衡横梁的定位孔,将平衡横梁限定在固定套管内,既不能转动,也不能左右水平滑动。所述平衡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由上而下贯穿梁体的调节孔,平衡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定位着一用于承托车辆的移动托架;所述移动托架包括套装在所述平衡横梁上的活动套管7、固定在活动套管左右两侧的支座22,以及布置在活动套管左右两侧的两托板20,所述两托板的前端通过连杆4连接,后端制有若干个调节凹槽20-1,所述支座上制有朝外伸出的挡销22-1以及折边22-2 (位于支座最底部,折边和挡销基本平行),托板的后端插入所述挡销和折边之间(由折边支撑着托板,挡销对托板定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托板在挡销和折边之间的位置);所述活动套管上也开设有由上而下贯穿管壁的调节孔7-1,有一定位销7-2穿过活动套管的调节孔后定位在所述平衡横梁的调节孔内以对所述活动套管限位(结构与前述固定套管类似)。当需要调节两托板的间距时,只需拔出定位销,移动活动套管,再次对准调节孔后插入套管即可。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一作为动力机构的油泵3以及设置在主升降臂后端的保险机构,油泵的泵体通过油泵挡销I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油泵的活塞杆朝上布置且与一固定在两主升降臂之间的横杆5-3铰接以朝上顶推所述主升降臂。所述保险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主升降臂后端的两保险板11,两保险板上各制有一组保险销孔11-1,有一保险销12穿 越过两保险板上的保险销孔后定位在所述支架立柱的后侧以对所述主升降臂限位。当油泵由于突发状况失去动力时,主升降臂会有一个朝下运动的趋势,但由于有保险销承受压力,主升降臂会保持原来的位置,防止险情的出现,安全性比较高。图2中虚线部分表示待修车辆的车轮。
权利要求1.一种修理架,包括底座以及竖直固定在底座后侧的支架立柱(13),支架立柱上设有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对称布置在支架立柱左右两侧的两组升降臂,每组升降臂包括铰接在所述支架立柱上且朝着修理架前方伸出的主升降臂(15)、副升降臂(16),主升降臂和副升降臂平行布置且两者的前端通过一连接臂(17)连接,所述连接臂(17)、主升降臂(15)、副升降臂(16)、支架立柱(13)组成一个平面四连杆机构,并且在两个平面四连杆机构中,左侧连接臂与右侧连接臂之间通过两根铰接轴连接以保持两个平面四连杆机构同步运动;所述两个连接臂的前侧固定着一沿左右方向水平伸展的平衡横梁(6),该平衡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定位着一用于承托车辆的移动托架;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一油泵(3)以及设置在主升降臂后端的保险机构,油泵的泵体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油泵的活塞杆朝上布置且与一固定在两主升降臂之间的横杆(5-3)铰接以朝上顶推所述主升降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修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铰接轴中,第一铰接轴(5-1)的左端将左侧的连接臂和主升降臂铰接,右端将右侧的连接壁和主升降臂铰接;第二铰接轴(5-2)的左端将左侧的连接臂和副升降臂铰接,右端将右侧的连接臂和副升降臂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修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横梁的横截面呈矩形,其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有至少两个由上而下贯穿梁体的调节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修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托架包括套装在所述平衡横梁上的活动套管(7)、固定在活动套管左右两侧的支座(22),以及布置在活动套管左右两侧的两托板(20),所述两托板的前端通过连杆连接,后端制有若干个调节凹槽(20-1),所述支座上制有朝外伸出的挡销(22-1)以及折边(22-2),托板的后端插入所述挡销和折边之间;所述活动套管上也开设有由上而下贯穿管壁的调节孔(7-1),有一定位销(7-2)穿过活动套管的调节孔后定位在所述平衡横梁的调节孔内以对所述活动套管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修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主升降臂后端的两保险板(11),两保险板上各制有一组保险销孔(11-1),有一保险销(12)穿越过两保险板上的保险销孔后定位在所述支架立柱的后侧以对所述主升降臂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修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后侧安装有至少两个行走轮(14 ),所述支架立柱的顶部安装有手柄(8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修理用设备。目的是提供的修理架应能适应不同大小的车辆,而且能将车辆升起至较高的高度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种修理架,包括底座以及支架立柱,支架立柱上设有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包括两组升降臂,每组升降臂包括主升降臂、副升降臂,主升降臂和副升降臂平行布置且两者的前端通过一连接臂连接,连接臂、主升降臂、副升降臂、支架立柱组成一个平面四连杆机构,并且在两个平面四连杆机构中,左侧连接臂与右侧连接臂之间通过两根铰接轴连接以保持两个平面四连杆机构同步运动;两个连接臂的前侧固定着一平衡横梁,该平衡横梁的左右两侧分别定位着一移动托架;升降机构还包括一油泵以及保险机构。
文档编号B66F5/04GK202358876SQ20112049022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
发明者周浩良 申请人:杭州天恒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