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脚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88605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及其脚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电子装置,尤其是ー种整合于电子装置之本体上的且可调整多种视角的脚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装置已然成为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应用工具,例如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行动电话、数码相机以及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Phone, VoIP Phone)等,其重要性可从其普遍性得知。为了符合使用方便的设计考虑,在电子装置上通常会设计有固定角度式脚架结构,让使用者自行决定是否使用脚架结构,以符合使用者的需求。然而,为了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有越来越多的电子装置不断地进行创新改良,并推出许多新的设计,而随着空间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不同,视角的要求更为多变而复杂,因此,固定角度式脚架结构仅仅只有ー种固定角度,将无法克服以上限制而做出对应的改变,对于调整视角的要求还是存在诸多的限制。另ー种常见的脚架结构,便是外挂式脚架结构,主要是可以解决ー些特殊环境的使用,例如壁挂状态。当外挂式脚架结构外挂于电子装置使用时,就如同固定角度式脚架结构使用状态,当使用者需要将电子装置在特殊环境使用时,可以将外挂固定角度式脚架结构拆解,使其符合特殊环境。但是,当使用者使用习惯不佳时,将会发生遗失外挂式脚架结构的问题,这也是它的缺点。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装置脚架结构实为必要,对于如何解决使用者在固定角度式脚架就无法调整视角以及外挂式脚架结构容易遗失的缺失问题,已为相关业者亟待研发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需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具有可调整多种视角的脚架结构,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脚架结构与电子装置之设于底壁的固定部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放置角度。所述脚架结构包括中间部、第一端部及第ニ端部,所述中间部设有第一配合部以与所述固定部配合,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ー个设有第二配合部以与所述固定部配合。选择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ー个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放置角度。优选地,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底面及与所述第一底面平行的第二底面,并于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固定部为凸出或者凹设于所述台阶部的凸出结构或者凹ロ结构,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与所述固定部配合的凹ロ结构或者凸出结构。优选地,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台阶部朝向第一底面突出并设有轴孔,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凹ロ及朝向所述第一凹口内突出的第一凸轴,选择所述第一凹ロ收容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一凸轴与所述轴孔配合以使脚架结构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轴孔之远离所述台阶部的ー侧,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凹口内突出的第一定位凸点,所述第一定位凸点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以使所述脚架结构贴合于所述电子装置之第一底面。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轴孔之邻近所述 台阶部的ー侧,所述第一定位凸点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以使所述脚架结构将所述电子装置调整至放置角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ー种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电子装置包括本体及脚架结构。所述本体包括底壁及设于所述底壁的固定部。所述脚架结构包括中间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沿所述中间部的两端弯折延伸,所述中间部设有第一配合部以与所述固定部配合,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至少ー个设有第二配合部以与所述固定部配合。选择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ー个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放置角度。优选地,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底面及与所述第一底面平行的第二底面,并于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固定部为凸出或者凹设于所述台阶部的凸出结构或者凹ロ结构,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与所述固定部配合的凹ロ结构或者凸出结构。优选地,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台阶部朝向第一底面突出并设有轴孔,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凹ロ及朝向所述第一凹口内突出的第一凸轴,选择所述第一凹ロ收容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一凸轴与所述轴孔配合以使脚架结构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轴孔之远离所述台阶部的ー侧,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凹口内突出的第一定位凸点,所述第一定位凸点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以使所述脚架结构贴合于所述电子装置之第一底面。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凸点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以使所述脚架结构将所述电子装置调整至放置角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之脚架结构之结构简单,所述脚架结构设有与电子装置之固定部配合的中间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中间部设有第一配合部以及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ー个设有第二配合部。为了配合,固定部为突出于电子装置的凸出结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为凹ロ结构,即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凹ロ及朝向第一凹口内突出的第一凸轴以枢接于所述固定部之轴孔,从而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放置角度。另外,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定位凸点以分别与所述固定部之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配合,而实现脚架结构贴合于所述电子装置以使电子装置平放于放置平面或者脚架结构将电子装置调整至放置角度位置。而且,本实用新型之结构可实现简单变换,即固定部为凹设于电子装置的凹ロ结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为突出于脚架结构的凸出结构以与固定部配合,而调节电子装置之放置角度。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放置于放置平面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结构收容于电子装置之本体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的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结构的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结构的侧视图。图7为图2中VII-VII的剖视图,主要描述脚架结构与电子装置之本体的配合关 系。图8为图7中VIII的放大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结构被调整至第一角度位置时的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结构被调整至第二角度位置时的立体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脚架结构被调整至第三角度位置时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子装置100本体10底壁12第一底面120第二底面122台阶部124侧部126固定部14侧面140轴孔142第一定位孔146第二定位孔144容置空间16脚架结构20中间部22第一表面220第二表面222第一配合部224第一肋板2240第一狭槽2242第一凹ロ2244第一凸轴2246第一定位凸点2248装饰部226加强板2260收容ロ2262凹槽2264[0057]连接柱2266第一端部24第二端部26第二配合部264第二肋板2640第二狭槽2642第二凹ロ2644第二凸轴2646第二定位凸点2648放置平面30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之电子装置100放置于放置平面300上。所述电子装置100包括本体10及脚架结构20,所述脚架结构20活动连接于本体10上并将本体10支撑放置于放置平面30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100为具有话筒的电话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0可以为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行动电话、数码相机以及数码相框等。请參照图2和图3,所述本体10包括底壁12及固定部14,所述固定部14凸设于所述底壁12以与脚架结构20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壁12与所述固定部14由一体成型而制成。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过紧固件(如螺丝、螺栓、螺钉等)将固定部14固定安装于底壁12上。所述底壁12包括第一底面120及与所述第一底面120相互平行的第二底面122,所述第一底面120和第二底面122之间形成高度差,且于所述底壁12形成台阶部124和一对侧部126。所述侧部126沿所述台阶部124两侧相对延伸,并与所述台阶部124和所述第一底面120共同形成容置空间16,以收容脚架结构20。所述固定部14突出于第一底面120并沿台阶部124朝向容置空间16中突出,包括一对分别朝向所述侧部126的侧面140,并于所述侧面140上设有轴孔142、第一定位孔146及第ニ定位孔144。所述轴孔142与脚架结构20配合以使所述脚架结构20转动连接于本体10。所述第一定位孔146和第二定位孔144设置于所述轴孔142的周围,以辅助定位脚架结构20,所述第一定位孔146位于所述轴孔142之远离所述台阶部124的ー侧,所述第二定位孔144位于所述轴孔142之邻近所述台阶部124的ー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14位于所述对侧部126之中间位置处。图4至图6所示为脚架结构20之不同角度的视图。请參照图4,所述脚架结构20包括中间部22、第一端部24及第ニ端部26。中间部22包括第一表面220及与第一表面220相对的第二表面222。第一端部24和第二端部26分别沿中间部22的两端朝向第一表面220的ー侧对称弯折延伸,即第一端部24和第二端部26与第二表面222之间形成的夹角均为A。在本实施方式中,脚架结构20大致呈U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脚架结构20大致呈S型或者Z型。中间部22与固定部14配合以将脚架结构20活动连接于本体10,以调节电子装置100的不同视角。请參阅图5,中间部22包括第一配合部224,第一配合部224与固定部14配合,并设有ー对第一肋板2240、ー对第一狭槽2242以及第一凹ロ 2244。所述第一肋板2240突设于第一狭槽2242与第一凹ロ 2244之间,沿所述第一凹ロ 2244之底部朝向第一凹ロ 2244的开ロ处延伸。第一凹ロ 2244用于收容固定部14以使第一肋板2240贴合于固定部14的侧面140,第一狭槽2242用于加强第一肋板2240的弹性。所述第一肋板2240设有第一凸轴2246和第一定位凸点2248。第一凸轴2246和第一定位凸点2248凸设于第一助板2240并延伸至第一凹ロ 2244内,且第一凸轴2246邻近第一凹ロ 2244之开ロ处以与轴孔142配合将所述脚架结构20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100,第一定位凸点2248邻近第一凹ロ 2244之底部以与第一定位孔146或者第二定位孔144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部22还包括与第一配合部224对称设置的装饰部226,装饰部226之结构与第一配合部224的结构相似,以供线缆穿过。装饰部226设有ー对加强板2260、一对收容ロ 2262以及凹槽2264,所述加强板2260位于收容ロ 2262与凹槽2264之间,并沿所述凹槽2264之底部朝向凹槽2264的开ロ处延伸,所述凹槽2264之开ロ方向 与第一凹ロ 2244之开ロ方向相反以使中间部。装饰部226还设有连接柱2266横跨收容ロ2262以连接加强板2260与中间部22。所述第一端部24和所述第二端部26中的至少ー个设有第二配合部264以与固定部14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配合部264设于第二端部26,第一端部24作为支撑端,以使电子装置100具有不同的视角。选择第二配合部264和第一配合部224与固定部14配合,以使脚架结构20的支撑高度不同,而达到调整电子装置100不同视角之目的。第二配合部264的结构与第一配合部224的结构相似,设有ー对第二肋板2640、ー对第二狭槽2642以及第二凹ロ 2644。所述第二肋板2640位于第二狭槽2642与第二凹ロ 2644之间,沿所述第二凹ロ 2644之底部朝向第二凹ロ 2644的开ロ处延伸。第二凹ロ2644用于收容固定部14以使第二肋板2640贴合于固定部14的侧面140,所述第二凹ロ2644之开ロ方向与所述第一凹ロ 2244之开ロ方向相互垂直,第二狭槽2642用于加强第二肋板2640的弹性。所述第二肋板2640设有第二凸轴2646和第二定位凸点2648。第二凸轴2646和第二定位凸点2648凸设于第二肋板2640并延伸至第二凹ロ 2644内,且第二凸轴2646邻近第二凹ロ 2644之开ロ处以与轴孔142配合将所述脚架结构20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100,第二定位凸点2648邻近第二凹ロ 2644之底部以与第一定位孔146或者第二定位孔144配合。综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装配部224和第二装配部264为凹ロ结构,固定部14为凸出结构,通过所述凹ロ结构与所述凸出结构的配合实现调节电子装置100之视角的目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于上述结构,可以反过来使用,即所述第一装配部224和第ニ装配部264可以设置凸出结构,所述固定部14设置成凹ロ结构以与凸出结构配合,从而实现调节电子装置100之视角的目的。以下具体说明所述电子装置100的使用状态及角度调节过程。使用时,选择使用第一凹ロ 2244和第二凹ロ 2644与所述固定部14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100不同的放
直角度。请參照图2、图7和图8,当电子装置100平放于放置平面300上时,脚架结构20收容于本体10之容置空间16中,此时,固定部14收容于第一凹ロ 2244中以使第一凸轴2246收容于轴孔142中以及第一定位凸点2248收容于第一定位孔146中,第二表面222贴合于第一底面120。请參照图9,当电子装置100放置于放置平面300上且处于第一角度位置时,脚架结构20与本体10之间形成第一角度位置关系,此时,第一配合部224与固定部14配合,第ニ表面222与第一底面120相对,装饰部226贴合于放置平面300以作为脚架结构20的放置端。固定部14部分收容于第一凹ロ 2244中,第一凸轴2246收容于轴孔142以使脚架结构20绕轴孔142转动。当第二表面222朝向远离第一底面1 20的ー侧转动时,通过将第一定位凸点2248收容于第二定位孔144中以实现脚架结构20的定位,从而将脚架结构20调整至第一角度位置。 请參照图10,当电子装置100放置于放置平面300上且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脚架结构20与本体10之间形成第二角度位置关系,此时,第二配合部264与固定部14配合,第ニ表面222与第一底面120相对,第一端部24贴合于放置平面300以作为脚架结构20的放置端。固定部14部分收容于第二凹ロ 2644中,第二凸轴2646收容于轴孔142以使脚架结构20绕轴孔142转动。当第二表面222朝向远离第一底面120的ー侧转动时,通过将第一定位凸点2248收容于第二定位孔144中以实现脚架结构20的定位,从而将脚架结构20调整至第二角度位置。请參照图11,当电子装置100放置于放置平面300上且处于第三角度位置时,脚架结构20与本体10之间形成第三角度位置关系,此时,第二配合部264与固定部14配合,第一表面220与第一底面120相对,第一端部24贴合于放置平面300以作为脚架结构20的放置端。固定部14部分收容于第二凹ロ 2644中,第二凸轴2646收容于轴孔142以使脚架结构20绕轴孔142转动。当第一表面220朝向远离第一底面120的ー侧转动时,通过将第一定位凸点2248收容于第二定位孔144中以实现脚架结构20的定位,从而将脚架结构20调整至第三角度位置。本实用新型之脚架结构20结构简单,所述脚架结构20呈U型结构并设有与本体10之固定部14配合的第一配合部224和第二配合部264,以实现电子装置100平放于放置平面300、与放置平面300形成第一、ニ、三角度关系,从而调节至不同的视角。
权利要求1.ー种脚架结构,与电子装置之设于底壁的固定部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放置角度,其特征在干,所述脚架结构包括中间部、第一端部及第ニ端部,所述中间部设有第一配合部以与所述固定部配合,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ー个设有第二配合部以与所述固定部配合,选择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ー个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放置角度。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底面及与所述第一底面平行的第二底面,并于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固定部为凸出或者凹设于所述台阶部的凸出结构或者凹ロ结构,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与所述固定部配合的凹ロ结构或者凸出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台阶部朝向第一底面突出并设有轴孔,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凹ロ及朝向所述第一凹口内突出的第一凸轴,选择所述第一凹ロ收容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一凸轴与所述轴孔配合以使脚架结构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轴孔之远离所述台阶部的ー侧,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凹口内突出的第一定位凸点,所述第一定位凸点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以使所述脚架结构贴合于所述电子装置之第一底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轴孔之邻近所述台阶部的ー侧,所述第一定位凸点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以使所述脚架结构将所述电子装置调整至放置角度。
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包括底壁及设于所述底壁的固定部;以及 脚架结构,包括中间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沿所述中间部的两端弯折延伸,所述中间部设有第一配合部以与所述固定部配合,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的至少ー个设有第二配合部以与所述固定部配合; 其中,选择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ー个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放置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第一底面及与所述第一底面平行的第二底面,并于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之间形成台阶部,所述固定部为凸出或者凹设于所述台阶部的凸出结构或者凹ロ结构,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与所述固定部配合的凹ロ结构或者凸出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台阶部朝向第一底面突出并设有轴孔,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第一凹ロ及朝向所述第一凹口内突出的第一凸轴,选择所述第一凹ロ收容所述固定部以及所述第一凸轴与所述轴孔配合以使脚架结构枢接于所述电子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所述轴孔之远离所述台阶部的ー侧,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朝向所述第一凹口内突出的第一定位凸点,所述第一定位凸点收容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以使所述脚架结构贴合于所述电子装置之第一底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凸点收容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以使所述脚架结构将所述电子装置调整至放置角度。
专利摘要一种脚架结构,与电子装置之设于底壁的固定部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放置角度。所述脚架结构包括中间部、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中间部设有第一配合部以与所述固定部配合,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二配合部以与所述固定部配合。选择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中的一个与所述固定部配合以调节所述电子装置的放置角度。本实用新型之脚架结构之结构简单,易于将电子装置调节至不同放置角度。
文档编号H05K5/02GK202406418SQ201120501989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官长明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