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浮力技术垂直型电梯坠落拯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2410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采用浮力技术垂直型电梯坠落拯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型电梯井中的轿厢在发生高空意外坠落时依靠液体浮力减速装置拯救乘客生命的技术,属于设备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一般由井道和机房、传动部分、升降部分、控制部分、安全装置五部分组成;井道由围壁、顶板及底坑围成一个容纳电梯轿厢和对重的有限空间,在每个层站开有出、入口 ;机房设置在井道的顶部,用来安装曳引机、电控屏、限速器等,底坑一般深入地面,用于安装缓冲器、限速器、钢丝绳张紧装置;传动部分即曳引机,主要由发动机和钢丝绳组成,一般安装在机房的顶部,它通过钢丝绳牵引轿厢和对重;升降设备部分包括轿厢、对重和导轨;安全装置由限速器和缓冲器组成,限速器是控制轿厢速度的设备,当轿厢达到极限速度时,轿厢限速器开始动作,并作用于安全钳上迫使它夹住导轨,刹住轿厢,缓冲器是电梯的最后安全保护,它安装在电梯井道底坑内,位于轿厢和对重的正下方,当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中,由于钢丝绳断裂,抱闸制动力不足或者控制系统失灵而使轿厢超越终端层站时,缓冲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电梯撞底。电梯的工作过程是通过电动机带动曳引机来拖动钢丝绳使电梯的轿厢沿电梯井道围壁上的导轨上下移动,轿厢顶部的框架中部安装有滑轮座及滑轮,由于钢丝绳绕过该滑轮长时间经受弯曲变形,如果钢丝绳在弯曲时发生断裂,就会导致电梯坠落而引发严重事故,而固定绳头松脱及抱闸制动失效等意外情况出现时也会发生此类坠落事故。为此电梯井道底坑一般都设有缓冲保护装置,目前使用的保护装置主要是在电梯井道底坑固定几组弹簧或液压油缸,当电梯坠落时,通过弹簧或液压油缸的反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这种缓冲力效果差,并且容易出现共振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依靠浮力技术的电梯坠落缓冲保护装置。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坠落缓冲保护装置,包括轿厢、轿厢底部缓冲装置、设置于电梯井道底坑中的减速液体,减速液体中有连接到泄压口的十字拦阻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底部缓冲装置与减速液体共同作用实现电梯减速。本发明所述的轿厢底部缓冲装置是设置于底部外侧的充气式袋状物,其与自动测
量装置相连。本发明所述的液体减速池为设置于电梯井道底坑中方形池子,其内存有减速液体,减速池连接于液体补给装置。本发明所述的十字拦阻索连接于泄压口。多重十字拦阻索起到多重减速作用,每个拦阻索与泄压口相连,一旦电梯下落至拦阻索,拦阻索打开泄压口,拦阻索既起到减速作用又会释放液体保护乘客。


附图是本发明电梯坠落缓冲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围壁,2-楼层板,3-轿厢,4-自动测量装置,5-轿厢底部缓冲装置,6-液体补给装置,7-减速液体,8-泄压口,9-十字拦阻索,10-泄压池。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自动测量装置⑷在电梯运行时测量轿厢运行速度,自动测量装置根据所测速度决定是否启动其他装置,如需启动,轿厢底部缓冲装置(5)根据高度决定充气级别.接着轿厢底部缓冲装置(5)与减速液体(7)相互作用实现减速,当落到一定深度轿厢与十字拦阻索(9)相互作用再次实现减速,十字拦阻索(9)打开泄压口(8)避免乘客窒息,减速液体(7)经由泄压口(8)流入泄压池(10)。经上述过程后,当轿厢到达井道底部时实现软着陆,从而达到保护乘客生命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靠的电梯坠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液体浮力、十字拦阻索缓冲技术的垂直型电梯坠落拯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靠的电梯坠落缓冲装置,包括轿厢、设置于电梯井底部的液体减速池、液体减速池中连接到泄压口的十字拦阻索、轿厢底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轿厢在液体减速和机械减速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减速。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靠的电梯坠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梯失控时,自动测量装置启动,根据所测数据向轿厢底部增加浮力的装置充气,轿厢底部的缓冲装置根据所测数据启动相应的缓冲级别。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靠的电梯坠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梯井的底坑中保有减速液体,其由液体补给装置控制,减速液体与轿厢底部的缓冲装置作用达到减速的目的。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靠的电梯坠落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液体中的十字拦阻索与泄压口相连,拦阻索与轿厢底部作用打开泄压口,泄压口起到保护乘客生命的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浮力技术垂直型电梯坠落拯救装置,由轿厢底部减速装置、减速液体、减速拦阻索、泄压口、液体控制补给装置组成。本发明能有效改善现有的机械减速装置和电气减速装置的不足,并且不需要维护,在减速液体和减速拦阻索的共同作用下使轿厢减速,实现软着陆,达到保护乘客生命安全的作用。本发明适用于高、中、底层建筑物垂直型电梯坠落,其安全系数高,可以使其最大可能保护乘客生命。
文档编号B66B5/28GK102583129SQ2012100096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刘刚 申请人:刘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