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6764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散热器包括有一本体、多个第一鳍片及多个第二鳍片,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沿第一方向对本体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进行铲削工艺,并沿第二方向折弯,在本体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分别形成多个第一鳍片及多个第二鳍片,本体以其底面接触在发热组件,使发热组件的热源传导至本体,再进而传导至本体两侧的散热鳍片,本发明是通过本体以及两侧的散热鳍片构成的散热路径,使热源能平均分散,达到快速散热的功效。
【专利说明】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散热鳍片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0002]现今社会随着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其电子产品中的电子组件的体积愈趋于微小化,且单位面积上的密集度也愈来愈高,整体效能更是不断的增强,而在这些因素下,倘若没有良好的散热方式有效排除电子组件所产生的废热,这些过高的温度将导致电子组件产生电子游离与热应力等现象,并造成系统稳定性降低,以及缩短电子组件本身使用寿命,因此要如何排除这些废热以避免电子组件过热,一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0003]习用的散热器以铝挤型的最为普遍,目前业界普遍的作法,是将具有散热鳍片的铝挤型散热器抵贴在电路板上的发热组件(例如中央处理器、影像处理器或芯片),并可利用一风扇结合在散热器上后,通过风扇进行冷空气吹送的对流散热效果,但因铝挤工艺的限制,只能成型简单的形状,无法制作鳍片密度高的散热器,各鳍片之间仍存在着相对大的间距,使得散热面积不足,以致散热效果差,无法使高效能的电子组件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进而影响电子组件的使用效能。
[0004]为了改善上述习用散热器的问题,遂有其它创作人提出一种具有铲削式鳍片的散热器,其包括一底板以及一鳍片组,鳍片组是由底板以铲削工艺削制出,鳍片组连接在底板,底板的底面接触一发热组件,使发热组件的热源通过底板向上传导至鳍片,再通过鳍片散热,因底板与鳍片为一体成型,且鳍片密度高,提高了散热效果,从而解决了习用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进而使电子组件能延长使用寿命。
[0005]但因上述习用散热器的铲削式鳍片都是铲单面的,能增加的散热面积有限,如要增加散热面积,鳍片的高度相对要高,因此习用散热器并无法装设在具有高度限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内,造成整体使用上的局限;再者,只沿着单一路径进行散热,以致散热的速度缓慢,无法使热能快速的导出,使电子组件无法发挥其最大效能。若散热器的鳍片可以朝二侧横向发展,则相较于习知技术便可具有更高的散热效果以及使用上的弹性。

【发明内容】

[0006]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从而解决习用散热器的散热面积不足,以致散热效果差,无法使高效能的电子组件达到快速散热等问题。[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器,接触在一发热组件,散热器包括一本体、多个第一鳍片及多个第二鳍片,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多个第一鳍片分别在本体的第一侧面沿一第一方向以铲削工艺分离,分离出的多个第一鳍片朝一第二方向远离本体弯折,多个第二鳍片分别在本体的第二侧面沿第一方向以铲削工艺分离,分离出的多个第二鳍片朝第二方向远离本体弯折,其中第一、第二方向与本体的底面为互相平行的关系,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互相垂直关系。
[0008]其中,发热组件产生的热源沿一第三方向传导至本体,其中第三方向与底面为相互垂直关系,且热源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自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分别传导至第一鳍片与第二鳍片。
[0009]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相邻的各二所述第一鳍片之间形成一间隙,以及相邻的各二所述第二鳍片之间形成一间隙。
[0010]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散热器,其中所述多个第一鳍片与所述多个第二鳍片为互相对称的关系。
[0011]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散热器,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是相对所述底面倾斜一角度设置。
[0012]本发明亦提供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本体;对本体的一第一侧面沿着一第一方向施以一铲削工艺,形成多个第一鳍片在第一侧面;朝向一第二方向远离本体弯折多个第一鳍片,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互相垂直关系,且第一、第二方向与本体的一底面为互相平行关系;对本体的一第二侧面沿着第一方向施以一铲削工艺,形成多个第二鳍片在第二侧面;及朝向第二方向远离本体弯折多个第二鳍片。
[0013]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散热器,其中形成所述多个第一鳍片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步骤中,铲削相邻的各二所述第一鳍片之间形成一间隙。
[0014]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散热器,其中形成所述多个第二鳍片在所述第二侧面的步骤中,铲削相邻的各二所述第二鳍片之间形成一间隙。
[0015]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散热器,其中对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分别施以所述铲削工艺的步骤中,是以一铲削工具倾斜一角度对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分别施以所述铲削工艺。
[0016]进一步地,上述本发明的散热器,其中在对所述本体施以所述铲削工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7]对所述本体执行一整削工艺,以形成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
[0018]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散热器是以铲削工艺在本体的两侧形成高密度配置的多个散热鳍片,不仅可大幅的增加其散热面积,以及通过本体以及两侧的散热鳍片构成的散热路径,使热源能平均分散,使电子组件以及散热器能快速的降低温度,达到快速散热的功效,进而延长电子组件的使用寿命。
[0019]另外,本发明同时解决习用散热器的鳍片高度过高,无法装设在具有高度限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内部的问题,本发明将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朝横向发展,让整体的高度降低,使具备高散热效能的散热器更具有使用上的弹性。
[0020]有关本发明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图式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沿第一方向施以铲削工艺的立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鳍片沿第二方向折弯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与发热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与发热组件的立体组合图。[0027]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剖面前视图。
[0028]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的步骤流程图。
[0029]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的立体组合图。
[0030]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的步骤流程图。
[0031]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32]100 散热器113 底面
[0033]110 本体114 顶面
[0034]111 第一侧面120 第一鳍片
[0035]112 第二侧面130 第二鳍片[0036]140 间隙PlO 第一方向
[0037]150 风扇P20 第二方向
[0038]160 铲削工具P30 第三方向
[0039]170 发热组件Θ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本发明以下所揭露各实施例的散热器100是以具有铲削式鳍片的散热器做为实施例的说明,但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型态为限,熟悉此项技术者,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或是使用需求而对应改变本发明的散热器100的外观型态。
[0041]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散热器100的立体示意图与步骤流程图,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散热器100是以铲削工艺制造出的。
[0042]本实施例的散热器100包括一本体110、多个第一鳍片以及多个第二鳍片,其材料可以为铝(Aluminum)或铝合金(Aluminum Alloy),其有利于施以铲削工艺以及具有良好散热性,步骤(1),提供一本体110,如图1所示,其中本体110具有一第一侧面111以及一第二侧面112,二侧面111、112是相对于底面倾斜一角度Θ设置在本体110上,用以配合铲削工艺中所使用的铲削工具160的倾斜角度,多个第一鳍片120及多个第二鳍片130是分别连接在本体110的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上。本发明所揭露的散热器100所使用的材料并不局限在铝或铝合金材料,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采用适当的材料制作散热器100。
[0043]进一步地说明散热器100的详细结构与制造方法:对本体110的相对两侧面执行一整削工艺,使两侧面的平坦度更为提升,且本体110的表面粗糙度也得以精确的维持其一致性。另外,在执行整削工艺后,也能精准的控制两侧面的倾斜角度Θ,藉此形成与铲削工具160的倾斜角度相互配合的第一侧面111以及第二侧面112,使其施以铲削工艺时,使每一铲削鳍片的形状与薄度皆完全一致,以达到均匀散热的功效。当然,整削工艺这个工序,并非是本发明所揭露的散热器100的制造方法中所必要的步骤,制造者可以根据实际制造情形选择性的执行此一工序工艺。
[0044]步骤(2),铲削工具160是倾斜一角度,并且沿第一方向PlO对本体110的第一侧面111施以铲削工艺,如图1所示;步骤(3),以铲削工具160削制出的第一鳍片120朝着第二方向P20向本体的外侧弯折,如图2所示。其中,第一方向PlO与第二方向P20为相互垂直的关系,通过重复上述的铲削步骤,以形成多个第一鳍片120,将铲削工艺中铲削出相邻的另一第一鳍片120弯折后,第一鳍片120与另一第一鳍片120之间相互保持着一间隙140,如图3及图4所示。
[0045]相对地,在步骤(4)中,铲削工具160是倾斜一角度,并且沿第一方向PlO对本体110的第二侧面112施以铲削工艺,请参阅图1所示的相同工艺;步骤(5),以铲削工具160削制出的第二鳍片130朝着第二方向P20向本体的外侧弯折,请参阅图2所示的相同工艺。通过重复上述的铲削步骤,以形成多个第二鳍片130,将铲削工艺中铲削出相邻的另一第二鳍片130弯折后,第二鳍片130与另一第二鳍片130之间相互保持着一间隙140。
[0046]另外,本实施例的本体110还具有一底面113,其中本体的底面113与第一方向P10、第二方向P20为相互平行的关系,而第三方向P30与本体的底面113为相互垂直的关系,第一鳍片120与第二鳍片130是连接在本体110,并垂直于本体的底面113,多个第一鳍片120与第二鳍片130是沿第一方向PlO相邻并排,并竖立在本体的相对两侧,且最佳实施态样为多个第一鳍片120与多个第二鳍片130呈互相对称的关系。
[0047]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散热器100是对本体110的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进行铲削工艺,使本体110的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分别形成多个第一鳍片120及多个第二鳍片130,本发明铲削制成的鳍片可较一般铝挤薄型化,且密度增加,可大幅的增加其散热面积,且鳍片120、130是沿水平方向自本体110向外延伸,因此,散热器100整体的高度能降低,使散热器100能够装设进具有高度限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内部,并符合快速散热的需求。
[0048]进一步地说明散热路径,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散热器100是113沿第三方向P30与一发热组件170上(例如中央处理器、影像处理器或芯片)相贴合,并以本体110的底面113接触在发热组件170的顶部,当发热组件170进行运算时,即会产生废热,并通过本体Iio的底面113沿第三方向P30将废热传导至本体110,而废热进而沿着第二方向P20平均分散至本体110的两侧,通过本体110的第一侧面111及第二侧面112,分别传导至两侧的各个第一鳍片120与各个第二鳍片130,而所述废热再由二相邻的第一鳍片120鳍片或第二鳍片130之间的间隙140散逸,以使发热组件170整体的温度降低,达到平均分散热源,以及快速散热的功效。
[0049]请参照图9及图10的第二实施例的散热器100的立体组合图与步骤流程图。在本发明所揭露的第二实施例中,其散热器100与制造方法与第一实施例所揭露者大致相同,惟本实施例的散热器100的不同的处在于:步骤(6),可选择性的装设风扇150,以辅助本体110、第一鳍片120鳍片以及第二鳍片130所构成的散热路径,而此风扇150以锁附或可拆卸式安装在本体110的顶面114,并沿着第三方向P30朝着本体110、第一鳍片120鳍片以及第二鳍片130产生一吹送气流,藉此可更快速的将废热移除,以提高散热器100整体的散热效果,使发热组件170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0050]由上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说明可清楚得知,通过本发明的散热器用以铲削工艺来形成散热鳍片的技术手段,不仅可解决习用散热器无法制作密度高的鳍片,使得散热面积不足,以致散热效果不彰等问题。
[0051]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本发明的散热器不仅大幅增加鳍片的设置密度及其散热面积,并且通过本体以及两侧的散热鳍片构成的散热路径,可以平均且快速的分散热源,使电子组件以及散热器能快速的降低温度,达到快速散热的功效。另外,考虑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高度限制,本发明将散热器的散热鳍片朝横向发展,让整体的高度降低,则相较于习知技术便更具有使用上的弹性与高散热性。
[0052]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散热器,接触在一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底面、相对的一第一侧面及一第二侧面,所述本体以所述底面接触在所述发热组件; 多个第一鳍片,所述多个第一鳍片分别在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沿一第一方向以铲削工艺分离,且分离出的所述多个第一鳍片朝一第二方向远离本体弯折,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方向与所述本体的底面为互相平行的关系,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互相垂直关系;以及 多个第二鳍片,所述多个第二鳍片分别在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一方向以铲削工艺分离,且分离出的所述多个第二鳍片朝向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本体弯折,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方向与所述本体的底面为互相平行的关系,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互相垂直关系; 其中,所述发热组件产生的热源沿一第三方向传导至所述本体,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底面为相互垂直关系,且所述热源沿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自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传导至所述多个第一鳍片与所述多个第二鳍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各二所述第一鳍片之间形成一间隙,以及相邻的各二所述第二鳍片之间形成一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鳍片与所述多个第二鳍片为互相对称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是相对所述底面倾斜一角度设置。
5.一种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一本体; 对所述本体的一第一侧面沿着一第一方向施以一铲削工艺,形成多个第一鳍片在所述第一侧面; 朝向一第二方向远离本体弯折所述多个第一鳍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互相垂直关系,且所述第一、第二方向与所述本体的一底面为互相平行关系; 对所述本体的一第二侧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施以一铲削工艺,形成多个第二鳍片在所述第二侧面;以及 朝向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本体弯折所述多个第二鳍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多个第一鳍片在所述第一侧面的步骤中,铲削相邻的各二所述第一鳍片之间形成一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多个第二鳍片在所述第二侧面的步骤中,铲削相邻的各二所述第二鳍片之间形成一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分别施以所述铲削工艺的步骤中,是以一铲削工具倾斜一角度对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分别施以所述铲削工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本体施以所述铲削工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本体执行一整削工艺,以形成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
【文档编号】H05K7/20GK103841794SQ201210477770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毛黛娟 申请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