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463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如图I所示,现有技术ー种汽车起重机10包括转动台11、第一变幅油缸12、设置于第一变幅油缸12的一端的第一下铰点121、设置于第一变幅油缸12的另一端的第一上铰点122、第二变幅油缸(图未示)、设置于第二变幅油缸的一端的第二 下铰点(图未示)、设置于第二变幅油缸的另一端的第二上铰点(图未示)、吊臂13、设置于吊臂13上的第一前铰点131、设置于吊臂13的第二前铰点(图未示)、后支腿14、第一尼龙块15以及第二尼龙块(图未示)。第一变幅油缸12通过第一下铰点121与转动台11铰接,并且通过第一上铰点122与吊臂13的第一前铰点131铰接。第二变幅油缸与转动台11和吊臂13的连接类似。汽车起重机10在转场时,转台11朝车尾布置,吊臂13与整车分离。第一尼龙块15设置于后支腿14上,且位于第一变幅油缸12的下方。第二尼龙块设置于后支腿14上,且位于第二变幅油缸的下方。第一变幅油缸12通过第一尼龙块15放置后支腿14上,第二变幅油缸通过第二尼龙块放置在后支腿14上。第一变幅油缸12与第二变幅油缸随整车ー起行走。随着工业发展,汽车起重机的各个部件的重量也越做越大,汽车起重机的吨位也越做越大。为了让汽车起重机上路时,能满足道路法规的规定,在转场起始地,除了把汽车起重机的吊臂拆卸下来単独运输,还需要把后支腿也拆卸下来,到达转场目的后,再将变幅油缸与吊臂组装起来,后支腿与车架组装起来。但在汽车起重机转场过程中,变幅油缸的ー端没有专门结构进行支撑和固定,随意摆放在汽车起重机上,容易碰撞或甩出导致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工程机械,以在工程机械转场吋,能够支撑起变幅装置,減少其损害的可能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工程机械,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转动台、变幅装置以及支撑装置;转动台上设置有铰接点,变幅装置的一端铰接于铰接点;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以及稳定杆;支撑机构的上端固定并支撑工程机械的变幅装置,支撑机构的下端固定于车架上;稳定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机构,稳定杆的另一端远离支撑机构且用于连接车架,以在车架、稳定杆以及支撑机构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其中,变幅装置为变幅油缸,变幅油缸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变幅油缸和第二变幅油缸;铰接点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第一变幅油缸的一端与第一铰接点铰接,第二变幅油缸的一端与第二铰接点铰接。其中,支撑机构包括横梁、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支撑架;第一变幅油缸固定于横梁面向变幅油缸的ー表面的一端,第二变幅油缸固定于横梁面向变幅油缸的ー表面的另一端;横梁背向变幅油缸的另一表面邻近并支撑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横梁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架的ー侧;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横梁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架的另ー侧。其中,支撑架的形状为倒U形。其中,支撑架设置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车架设置有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第一支脚与第一支座连接,第二支脚与第二支座连接。其中,稳定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稳杆与第二稳定杆;车架进一步设置有第三支座以及第四支座,第三支座以及第四支座均远离第一支座与第二支 座,两者分别设置于支撑机构同侧或者两侧;第一稳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架,第一稳杆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支座;第二稳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架,第二稳杆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支座。其中,第一变幅油缸面向横梁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架,第二变幅油缸面向横梁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均固定于横梁的一表面上。其中,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的形状均为U形。其中,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内均设置有螺纹孔,横梁与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螺栓孔,支撑装置进ー步包括螺栓,螺栓穿过螺栓孔,固定于螺纹孔内。其中,变幅装置与铰接点的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两端的连接、稳定杆两端的连接以及支撑机构与车架的连接均为销轴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设计支撑装置来支撑变幅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以及稳杆,支撑机构设置于变幅油缸的下方,并且支撑机构的一端连接且支撑变幅装置,支撑机构的另一端连接于车架;稳定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机构,稳定杆的另一端远离支撑机构,且连接于车架,使得稳定杆、车架以及支撑机构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从而支撑固定好变幅装置,減少其损害的可能性。

图I是现有技术ー种汽车起重机的部分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实施例之一的部分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实施例之一的部分侧面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工程机械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请參图2、图3以及图4,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实施例之一的部分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程机械实施例之一的部分侧面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工程机械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工程机械20包括车架21、设置于车架21上的转动台22、支撑装置25以及变幅装置26。转动台22设置有第一铰接点221以及第ニ铰接点222。第一铰接点221与第二铰接点222在同一水平面相邻设置。变幅装置26为变幅油缸,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变幅油缸23和第二变幅油缸24。第一变幅油缸23的一端与第一铰接点221铰接,第二变幅油缸24的一端与第二铰接点222铰接。[0024]支撑装置25包括支撑机构251、第一稳定杆252以及第二稳定杆253。支撑机构251包括横梁2511、第一连杆2512、第二连杆2513、支撑架2514。支撑架2514的形状为倒U形,支撑架2514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支脚2515和第二支脚2516。车架21上设置有第一支座211、第二支座(图未示)、第三支座212以及第四支座213。支撑架2514的第一支脚2515连接第一支座211,支撑架2514的第二支脚2516连接第二支座。第三支座212与第四支座213分别设置于支撑架2514的同一侧或两侧,并且远离支撑架2514。第一稳定杆252的一端连接于第三支座212,第一稳定杆252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架2514的上端,以使得第一稳定杆252、车架21以及支撑架2514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第二稳定杆253的一端连接第四支座213,第二稳定杆253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架2514的上端,以使得第二稳杆153、车架21以及支撑架2514之间构 成稳定的三角结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支撑架2514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例如圆柱,支撑架2514的支脚也可仅设置ー个,稳定杆仅设置一根,车架21上的支座仅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车架不同位置,支撑架2514与其中ー个支座连接,稳定杆的一端与另ー个支座连接,稳定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架2514的上端,以使得稳定杆、支撑架2514以及车架21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支撑架2514的上端支撑横梁2511。第一连杆2512的一端连接支撑架2514的一侦牝第一连杆2512的另一端连接于横梁2511 ;第ニ连杆2513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架2514的另ー侧,第二连杆2513的另一端连接于横梁2511,以使得横梁2511固定并且支撑于支撑架2514的上端。第一变幅油缸23面向支撑装置25的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架231,第二变幅油缸24面向支撑装置25的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架241。第一连接架231和第二连接架241均为U形连接架,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连接架231和第二连接架241的形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此处不作限制。第一连接架231以及第二连接架241内均设置有螺纹孔(图未示),横梁2511的两端与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螺栓孔,支撑装置25进ー步包括螺栓(图未示),螺栓穿过螺栓孔,固定于螺纹孔内,从而实现把第一变幅油缸23和第二变幅油缸24分别固定并且支撑于横梁2511背向支撑架2514的一表面的两端。当然,第一变幅油缸23和第二变幅油缸24固定于横梁2511的方式不限上述方式,只要能实现将第一变幅油缸23和第二变幅油缸24固定于横梁2511即可。需要进ー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变幅油缸23与第一铰接点221的连接、第ニ变幅油缸24与第二铰接点222的连接,第一连杆2512两端的连接、第二连杆2513两端的连接、第一稳定杆252两端的连接、第二稳定杆253两端的连接、第一支脚2515与第一支座211的连接以及第ニ支脚2516与第二支座的连接均优选为可方便拆卸的销轴连接。第ー变幅油缸23和第二变幅油缸24不需要支撑的时候,可松开除第一支脚2515与第一支座211之间的销轴以及第ニ支脚2516与第二支座之间的销轴外其他销轴,便可使支撑架2514倒置在车架21上。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20设计支撑装置25来支撑第一变幅油缸23和第二变幅油缸24。支撑装置25包括支撑机构251、第一稳定杆252以及第ニ稳杆153,第一变幅油缸23和第二变幅油缸24均固定并且支撑于支撑机构251的上端,支撑机构251的下端连接于车架21。第一稳定杆252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机构251,第一稳定杆252的另一端远离支撑机构251,且连接于车架21,使得第一稳定杆252、车架21以及支撑机构251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从而支撑固定好第一变幅油缸23,减少其损害的可能性;第二稳定杆253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机构251,第二稳定杆253的另一端远离支撑机构251,且连接于车架21,使得第二稳定杆253、车架21以及支撑机构251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从而支撑固定好第二变幅油缸24,減少其损害的可能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 ,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机械包括 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转动台、变幅装置以及支撑装置; 所述转动台上设置有铰接点,所述变幅装置的一端铰接于所述铰接点;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以及稳定杆; 所述支撑机构的上端固定并支撑所述变幅装置,所述支撑机构的下端固定于所述车架上; 所述稳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所述稳定杆的另一端远离所述支撑机构且用于连接所述车架,以在车架、稳定杆以及支撑机构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装置为变幅油缸,所述变幅油缸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变幅油缸和第二变幅油缸; 所述铰接点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铰接点和第二铰接点; 所述第一变幅油缸的一端与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二变幅油缸的一端与第二铰接点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横梁、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支撑架; 所述第一变幅油缸固定于横梁面向变幅油缸的一表面的一端,所述第二变幅油缸固定于横梁面向变幅油缸的一表面的另一端; 所述横梁背向变幅油缸的另一表面邻近并支撑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横梁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横梁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形状为倒U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置有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 所述车架设置有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 所述第一支脚与第一支座连接,所述第二支脚与第二支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稳杆与第二稳定杆; 所述车架进一步设置有第三支座以及第四支座,第三支座以及第四支座均远离第一支座与第二支座,两者分别设置于支撑机构同侧或者两侧; 所述第一稳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架,第一稳杆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支座; 所述第二稳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架,第二稳杆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四支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幅油缸面向横梁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二变幅油缸面向横梁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均固定于横梁的一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的形状均为U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内均设置有螺纹孔,横梁与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螺栓,螺栓穿过螺栓孔,固定于螺纹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任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幅装置与铰接点的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两端的连接、稳定杆两端的连接以及支撑机构与车架的连接均为销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转动台、变幅装置以及支撑装置;转动台上设置有铰接点,变幅装置的一端铰接于铰接点;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机构以及稳定杆;支撑机构的上端固定并支撑工程机械的变幅油缸,支撑机构的下端固定于车架上;稳定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机构,稳定杆的另一端远离支撑机构且用于连接车架,以在车架、稳定杆以及支撑机构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工程机械转场的时候,支撑并且固定变幅装置,以减少其损坏的可能性。
文档编号B66C23/78GK202609827SQ2012202316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周磊, 刘翼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