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269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光幕用于电梯系统控制电梯门开关场合,例如人或物体在进出电梯时的检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测元件,其工作的稳定性关系到人或物体的安全性,因此提高电梯门的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目前的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在一个发射管发射多个接收管接收时,通常采用单片机查询接收管的方式,速度较慢,另外也没有休眠方式,故而速度较低、可靠性较差、使用寿命无法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信号处理速度快、线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并有红外发射管休眠模式,大大提高光电开关发射、接收管寿命的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发射控制、红外发射、红外接收、接收控制、输出电路,所述发射控制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发射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红外发射发射红外光与所述红外接收无线红外光接收连接,所述红外光接收与所述接收控制电连接,所述接收控制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红外光幕。所述发射控制包括单片机,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晶振,所述单片机的PBl端口与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红外发射中的移位存储寄存器的EO端口、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单片机的AVCC端口、VCC端口、NC端口均与电源VCC5. 0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电源VCC5. 0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B4端口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晶振的2端口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B5端口与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一晶振的I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B7端口与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VCC5.0,所述单片机的PB6端口连接所述红外发射中移位存储寄存器的第二管脚,所述单片机的PB3端口与所述红外发射中移位存储寄存器的第3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的PA0、PA1、PA2、PA3、PA4、PA5、PA6分别依次连接接插件的Pl至P7端。所述红外发射包括移位存储寄存器、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i^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共二十一个红外发射管、共七个三极管、共三个电源模块,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的第四、第五、第六管脚分别与所述三个电源模块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的第十六管脚、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均与电源VCC6.0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的第二管脚与所述单片机的PB6端口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的第三管脚与所述单片机的PB3端口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的第一管脚与电源端VCC5. O连接,所述三个电源模块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三个电源模块的集电极与电源VAA、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第一至第七红外发射管的输入端与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至第七红外发射管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至第七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其它红外发射管与所述第一至第七红外发射管的接法相类似,所述第一至第七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至第七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第一至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接插件Pl至P7与单片机的 PAO、PA1、PA2、PA3、PA4、PA5、PA6 依次对应连接。所述接收控制包括处理器、驱动器、第四至第七电容、电阻R5、第二晶振,所述处理器的PB2端口、PBl端口分别与输出电路中的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PB6端口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晶振的I端口连接,所述处理器的PB7端口与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晶振的2端口连接,第六、第七电容分别与地线连接,所述处理器的第四管脚、AVCC端口和VCC端口接电源VXX,所述处理器的第五管脚、GND端口和AREF端口接地,第五电容接电源VXX和地线,所述处理器的PC6端口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电源VYY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的PC3端口与所述输出电路中的第二电阻连接,所述处理器的PC2端口与所述输出电路中的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处理器的PB5端口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第三、第五管脚连接,所述处理器的PB4端口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处理器的PBO端口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第十二管脚连接,所述处理器的PD4端口与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第七、第九管脚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第四、第六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中的移位寄存器的S/L端口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第八、第十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中的移位寄存器的CLK端口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第一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中的移位寄存器的SI端口连接,所述驱动器的输入端第十一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中的RMO的OUT端口连接。所述红外接收包括相同的第一至第五红外接收单元、电容、移位寄存器,所述第二至第五接收单元的VCC端口接电源VYY,所述第二至第五接收单元的GND端口接地,所述移位寄存器的A端口、H端口接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单元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的B端口、G端口接所述第三红外接收单元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的C端口、F端口接所述第四红外接收单元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的D、E端口接所述第五红外接收单元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的VCC端口与电容的一端、电源VYY连接,所述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移位寄存器的GND端口、CLKINH端口接地,所述移位寄存器的S/L端口与接收控制中的驱动器的输出端4、6管脚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CLK端口与所述接收控制中的驱动器的输出端8、10管脚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SI端口与接收控制中的驱动器的输入端I管脚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QH端口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的SI端口连接,其他接收单元与接收单元I的接法相类似,最后一个接收单元中的移位寄存器的QH端口接地,第一红外接收单元的OUT端口与所述接收控制中的驱动器U6的输入端11管脚连接,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单元的VCC端口接电源,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单元的GND端口接地。[0009]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一至第四电阻、第七电阻、第九电阻、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第一至第三二极管、高边开关、低边开关、三极管以及第一至第三电容,所述高边开关的IN端口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接收控制中的单片机的PC2端口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共地,所述高边开关的OUT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共地,所述高边开关的VBB端口与电源VDD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电源VDD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共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C接口、所述第三电容、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接共地,所述第四电阻接电源VDD,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低边开关的OUT端口连接,所述低边开关的IN端口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接收控制中的单片机的PC3端口连接,所述低边开关的GND端口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共地,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的正极分别依次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和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依次与所述接收控制中 的单片机的PB I端口、PB2端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发射控制、红外发射、红外接收、接收控制、输出电路,所述发射控制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发射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红外发射的发射发红外光与所述红外接收的无线红外光接收连接,所述红外光接收与所述接收控制电连接,所述接收控制与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红外光幕。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信号处理速度快、线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并有红外发射管休眠模式,大大提高光电开关发射、接收管寿命的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方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发射控制电路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红外发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红外接收电路原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接收控制电路原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输出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I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发射控制I、红外发射2、红外接收3、接收控制4、输出电路5,所述发射控制I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发射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红外发射2发射红外光与所述红外接收3无线红外光接收连接,所述红外接收3与所述接收控制4电连接,所述接收控制4与所述输出电路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红外光幕。所述发射控制I包括单片机U1,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晶振Y1,所述单片机Ul的PBl端口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红外发射2中的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EO端口、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单片机Ul的AVCC、VCC、NC端口与电源VCC5. 0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l的一端与电源VCC5. 0连接,所述单片机Ul的PB4端口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晶振Yl的2端口连接,所述单片机Ul的PB5端口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一晶振Yl的I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Ul的PB7端口与所述第十电阻RlO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接电源VCC5. 0,所述单片机Ul的PB6端口连接所述红外发射2中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二管脚,所述单片机Ul的PB3端口与所述红外发射2中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3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Ul的PA0、PA1、PA2、PA3、PA4、PA5、PA6分别依次连接接插件的Pl至P7端。所述红外发射2包括移位存储寄存器U2、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i^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共二i^一个红外发射管Dl至D21、共七个三极管Ql至Q7、共三个电源模块Q9至Q11,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四、第五、第六管脚分别与所述三个电源模块Q9至Qll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十六管脚、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均与电源VCC6. 0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二管脚与所述单片机Ul的PB6端口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三管脚与所述单片机Ul的PB3端口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一管脚与电源端VCC5. 0连接,所述三个电源模块Q9至Qll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个电源模块Q9至Qll的集电极与电源VAA、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第一至第七红外发射管Dl、D2、D3、D4、D5、D6、D7的输入端与第i^一电阻Rll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至第七红外发射管Dl、D2、D3、D4、D5、D6、D7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至第七三极管Ql、Q2、Q3、Q4、Q5、Q6、Q7的集电极连接,其它红外发射管与所述第一至第七红外发射管Dl、D2、D3、D4、D5、D6、D7的接法相类似,所述第一至第七三极管Ql、Q2、Q3、Q4、Q5、Q6、Q7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七电阻Rl、R2、R3、R4、R5、R6、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至第七三极管Ql、Q2、Q3、Q4、Q5、Q6、Q7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第一至第七电阻Rl、R2、R3、R4、R5、R6、R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接插件Pl至P7与单片机Ul的PAO、PA1、PA2、PA3、PA4、PA5、PA6 依次对应连接。 所述接收控制4包括处理器U4、驱动器U6、第四至第七电容C4、C5、C6、C7、电阻R5、第二晶振Y2,所述处理器U4的PB2端口、PBl端口分别与输出电路5中的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B6端口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所述第二晶振Y2的I端口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B7端口与所述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晶振Y2的2端口连接,第六、第七电容C6、C7分别与地线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第四管脚、AVCC端口和VCC端口接电源VXX,所述处理器U4的第五管脚、GND端口和AREF端口接地,第五电容C5接电源VXX和地线,所述处理器U4的PC6端口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电源VYY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4的PC3端口与所述输出电路5中的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C2端口与所述输出电路5中的三极管Q的基极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B5端口与所述驱动器U6的输入端第三、第五管脚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B4端口与所述驱动器U6的输出端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BO端口与所述驱动器U6的输出端第十二管脚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D4端口与所述驱动器U6的输入端第七、第九管脚连接,所述驱动器(U6)的输出端第四、第六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3中的移位寄存器U7的S/L端口连接,所述驱动器U6的输出端第八、第十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3中的移位寄存器U7的CLK端口连接,所述驱动器U6的输入端第一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3中的移位寄存器U7的SI端口连接,所述驱动器U6的输入端第i^一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3中的RMO的OUT端口连接。[0021]所述红外接收3包括相同的第一至第五红外接收单元RMO至RM4、电容C9、移位寄存器U7,所述第二至第五接收单元RMl、RM2、RM3、RM4的VCC端口接电源VYY,所述第二至第五接收单元RM1、RM2、RM3、RM4的GND端口接地,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A端口、H端口接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单元RMl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B端口、G端口接所述第三红外接收单元RM2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C端口、F端口接所述第四红外接收单元RM3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D端口、E端口接所述第五红外接收单元RM4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VCC端口与电容C9的一端、电源VYY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GND端口、CLKINH端口接地,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S/L端口与接收控制4中的驱动器U6的输出端4、6管脚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CLK端口与所述接收控制4中的驱动器U6的输出端8、10管脚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SI端口与接收控制4中的驱动器U6的输入端I管脚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QH端口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的SI端口连接,其他接收单元与接收单元I的接法相类似,最后一个接收单元中的移位寄存器的QH端口接地,第一红外接收单元RMO的OUT端口与所述接收控制4中的驱动器U6的输入端11管脚连接,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单元RMO的VCC端口接电源,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单元RMO的GND端口接地。所述输出电路5包括第一至第四电阻R1、R2、R3、R4、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一指示灯DSl、第二指示灯DS2、第一至第三二极管D1、D2、D3、高边开关U3、低边开关U5,三极管Q以及第一至第三电容Cl至C3,所述高边开关U3的IN端口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与所述接收控制4中的单片机U4的PC2端口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共地,所述高边开关U3的OUT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容Cl的一端、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接共地,所述高边开关U3的VBB端口与电源VDD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电源VDD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共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与C接口、所述第三电容C3、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接共地,所述第四电阻R4接电源VDD,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低边开关U5的OUT端口连接,所述低边开关U5的IN端口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接收控制4中的单片机U4的PC3端口连接,所述低边开关U5的GND端口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共地,所述第一指示灯DSl和第二指示灯DS2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指示灯DSl和第二指示灯DS2的正极分别依次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依次与所述接收控制4中的单片机U4的PB1、PB2端口连接。[0023]本实施例中,红外发射控制是采用方波信号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使红外发射模块的发射管发光,红外接收的电路并行接收红外信号状态,再串行传输到单片机储存;依次对每个发射管发射后,将所有的接收信号分析判断是否有物体挡住光幕,再输出控制信号;当无物体阻挡红外光时,红外接收模块会输出高电平;反之,物体阻挡红外光时,红外接收管模块会输出低电平。本实施例中可以连接17-33对红外接收管,红外接收管越多对物体的大小的敏感度越强,其中第一对管作为同步通信对管,不需要另外采用通信线,当达到同步时,依次控制发射管发光、接收管同步接收。本实施例中接收模块具有故障检测功能,当任意不相邻的红外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并经过一定时间后,装置会认为该接收管故障并对其进行屏蔽,而后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同理可以对发射管的故障状态进行屏蔽。本实施例具有休眠功能,当每个接收管只接收到一个发射的信号时,经过一定时间后,该装置进入休眠模式,延长红外发射管的不发光时间;当装置所处的这种接收状态改变时,系统立刻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梯门领域。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发射控制(I)、红外发射(2)、红外接收(3)、接收控制(4)、输出电路(5),所述发射控制(I)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发射(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红外发射(2)发射红外光与所述红外接收(3)无线红外光接收连接,所述红外接收(3)与所述接收控制(4)电连接,所述接收控制(4)与所述输出电路(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红外光幕。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控制(I)包括单片机(Ul),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晶振(Y1),所述单片机(Ul)的PBl端口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红外发射(2)中的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EO端口、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单片机(Ul)的AVCC端口、VCC端口、NC端口均与电源VCC5. 0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I)的一端与电源VCC5. 0连接,所述单片机(UI)的PB4端口与所述第二电容(C2 )的一端、第一晶振(Yl)的2端口连接,所述单片机(Ul)的PB5端口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一晶振(YI)的I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 )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 )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Ul)的PB7端口与所述第十电阻(RlO)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lO)的另一端接电源VCC5.0,所述单片机(Ul)的PB6端口连接所述红外发射(2)中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二管脚,所述单片机(Ul)的PB3端口与所述红外发射(2)中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3管脚连接,所述单片机(Ul)的PA0、PA1、PA2、PA3、PA4、PA5、PA6分别依次连接接插件的Pl至P7端。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2)包括移位存储寄存器(U2)、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i^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共二i^一个红外发射管(Dl至D21)、共七个三极管(Ql至Q7)、共三个电源模块(Q9至Q11),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四、第五、第六管脚分别与所述三个电源模块(Q9至Qll)的基极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十六管脚、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均与电源VCC6.0连接,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与地线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二管脚与所述单片机(Ul)的PB6端口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三管脚与所述单片机(Ul)的PB3端口连接,所述移位存储寄存器(U2)的第一管脚与电源端VCC5. 0连接,所述三个电源模块(Q9至Qll)的发射极分别与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个电源模块(Q9至Qll)的集电极与电源VAA、第七电容(C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第一至第七红外发射管(01、02、03、04、05、06、07)的输入端与第i^一电阻(Rll)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至第七红外发射管(Dl、D2、D3、D4、D5、D6、D7)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至第七三极管(Ql、Q2、Q3、Q4、Q5、Q6、Q7)的集电极连接,其它红外发射管与所述第一至第七红外发射管(Dl、D2、D3、D4、D5、D6、D7)的接法相类似,所述第一至第七三极管(Ql、Q2、Q3、Q4、Q5、Q6、Q7 )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七电阻(Rl、R2、R3、R4、R5、R6、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至第七三极管(Ql、Q2、Q3、Q4、Q5、Q6、Q7)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第一至第七电阻(R1、R2、R3、R4、R5、R6、R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接插件Pl至P7与单片机(Ul)的PAO、PA1、PA2、PA3、PA4、PA5、PA6依次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控制(4)包括处理器(U4)、驱动器(U6)、第四至第七电容(C4、C5、C6、C7)、电阻R5、第二晶振(Y2),所述处理器(U4)的PB2端口、PBl端口分别与输出电路(5)中的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B6端口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所述第二晶振(Y2 )的I端口连接,所述处理器(U4 )的PB7端口与所述第七电容(C7 )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晶振(Y2)的2端口连接,第六、第七电容(C6、C7)分别与地线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第四管脚、AVCC端口和VCC端口接电源VXX,所述处理器(U4)的第五管脚、GND端口和AREF端口接地,第五电容(C5 )接电源VXX和地线,所述处理器(U4 )的PC6端口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电源VYY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C4 )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处理器(U4 )的PC3端口与所述输出电路(5 )中的第二电阻(R2 )连接,所述处理器(U4 )的PC2端口与所述输出电路(5 )中的三极管(Q )的基极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B5端口与所述驱动器(U6)的输入端第三、第五管脚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B4端口与所述驱动器(U6)的输出端第二管脚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BO端口与所述驱动器(U6)的输出端第十二管脚连接,所述处理器(U4)的PD4端口与所述驱动器(U6)的输入端第七、第九管脚连接,所述驱动器(U6)的输出端第四、第六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3)中的移位寄存器(U7)的S/L端口连接,所述驱动器(U6)的输出端第八、第十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3)中的移位寄存器(U7)的CLK端口连接,所述驱动器(U6)的输入端第一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3)中的移位寄存器(U7)的SI端口连接,所述驱动器(U6)的输入端第i^一管脚与所述红外接收(3)中的RMO的OUT端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接收(3)包括相同的第一至第五红外接收单元(RM0至RM4)、电容(C9)、移位寄存器(U7),所述第二至第五接收单元(RM1、RM2、RM3、RM4)的VCC端口接电源VYY,所述第二至第五接收单元(RMl、RM2、RM3、RM4 )的GND端口接地,所述移位寄存器(U7 )的A端口、H端口接所述第二红外接收单元(RMl)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B端口、G端口接所述第三红外接收单元(RM2)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C端口、F端口接所述第四红外接收单元(RM3)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D端口、E端口接所述第五红外接收单元(RM4)的OUT端口,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VCC端口与电容(C9)的一端、电源VYY连接,所述电容(C9 )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移位寄存器(U7 )的GND端口、CLKINH端口接地,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S/L端口与接收控制(4)中的驱动器(U6)的输出端4、6管脚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CLK端口与所述接收控制(4)中的驱动器(U6)的输出端8、10管脚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SI端口与接收控制(4)中的驱动器(U6)的输入端I管脚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U7)的QH端口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的SI端口连接,其他接收单元与接收单元(I)的接法相类似,最后一个接收单元中的移位寄存器的QH端口接地,第一红外接收单元(RMO)的OUT端口与所述接收控制(4)中的驱动器(U6)的输入端11管脚连接,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单元(RM0)的VCC端口接电源,所述第一红外接收单元(RM0)的GND端口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5)包括第一至第四电阻(町、1 2、1 3、1 4)、第七电阻(1 7)、第九电阻(1 9)、第一指示灯(051)、第二指示灯(DS2)、第一至第三二极管(D1、D2、D3)、高边开关(U3)、低边开关(U5)、三极管(Q)以及第一至第三电容(Cl至C3),所述高边开关(U3)的IN端口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基极与所述接收控制(4)中的单片机(U4)的PC2端口连接,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共地,所述高边开关(U3)的OUT端口与所述第一电容(Cl)的一端、B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接共地,所述高边开关(U3)的VBB端口与电源VDD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l)的负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电源VDD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共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与C接口、所述第三电容(C3)、所述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接共地,所述第四电阻(R4)接电源VDD,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所述低边开关(U5)的OUT端口连接,所述低边开关(U5)的IN端口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接收控制(4)中的单片机(U4)的PC3端口连接,所述低边开关(U5)的GND端口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 端接共地,所述第一指示灯(DSl)和第二指示灯(DS2)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指示灯(DSl)和第二指示灯(DS2)的正极分别依次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和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依次与所述接收控制(4)中的单片机(U4)的PBl端口、PB2端口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它包括有发射控制(1)、红外发射(2)、红外接收(3)、接收控制(4)、输出电路(5),所述发射控制(1)的输出端与所述红外发射(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红外发射(2)发射红外光与所述红外接收(3)无线红外光接收连接,所述红外接收(3)与所述接收控制(4)电连接,所述接收控制(4)与所述输出电路(5)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红外光幕。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信号处理速度快、线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功耗低;并有红外发射管休眠模式,大大提高光电开关发射、接收管寿命的电梯门红外光幕保护装置,应用于电梯门领域。
文档编号B66B13/24GK202785201SQ2012204758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唐露新, 周流芳 申请人:珠海德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