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备用动力的起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403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备用动力的起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提升机的起升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带备用动力的起升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常用的提升机起升机构中,为提高可靠性和生产率,多采用行星减速器,有两个动力输入轴,分别联接两台电机及制动器;一个动力输出轴,两端分别联接两个双联卷筒。当一台电机有故障时,另一台电机可带动机构以额定速度的一半持续工作。这样,起升机构的可靠性和生产率都很好。但是在经常突然停电且无法及时恢复的情况下,急需将停放在半空的、装载高温红焦的焦罐运送到干熄炉,而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因功率较小无法带动起升机构的任一台电机,如无法及时处置装载高温红焦的焦罐,会产生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备用动力的起升机构,解决现在常用的提升机起升机构在突然停电且无法及时恢复的情况下,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因功率较小无法带动起升机构的任一台电机,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带备用动力的起升机构,包括两台大功率电机、两台制动器、两个第一联轴器、一台行星减速器、两个卷筒、以及卷筒与减速器间的两个第二联轴器,两台大功率电动机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驱动行星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带动两个卷筒以额定转速运转;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入轴上,加装一套由手动离合器、事故减速器、备用制动器、备用联轴器和小功率电机依次连接组成的备用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由于在含有行星减速器的起升机构的基础上,加装了一套备用动力装置,正常工作时,手动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由两台大功率电动机同时工作或者其中之一工作,带动卷筒以额定转速或者以额定转速的一半运转;当系统电源有故障无法供电时,通过人工将手动离合器合上后,可启动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带动小功率电机,进而带动卷筒以一个较低的转速运转,完成事故处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需要在电源故障时,能够通过小功率电源、小功率电机带动机构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两个工作循环的系统中,特别适用于需要高可靠性的干熄焦系统中,能够在主电源有故障时,提升机的起升机构可以利用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带动小功率电机工作,带动机构处置事故时的装载重物。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它经常停电、需要备用小动力处置事故的起升机构中。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带备用动力的起升机构,包括两台大功率电机I、两台制动器2、两个第一联轴器3、一台行星减速器4、两个卷筒5、以及卷筒5与减速器4间的两个第二联轴器6,两台大功率电动机I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3驱动行星减速器4,行星减速器4带动两个卷筒5以额定转速运转;在所述行星减速器4的输入轴上,加装一套由手动离合器7、事故减速器8、备用制动器9、备用联轴器10、小功率电机11依次连接组成的备用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正常工作时,手动离合器7处于分离状态,由两台大功率电动机I同时工作,通过第一联轴器3、行星减速器4带动卷筒5以额定转速运转;当其中一台大功率电动机I有故障时,另一台电机I通过第一联轴器3、行星减速器4带动卷筒5以额定转速的一半运转。当系统电源有故障无法供电时,先通过人工将手动离合器7接合,然后启动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带动小功率电机11,通过备用联轴器10、事故减速器8、手动离合器7、行星减速器4,进而带动卷筒5以一个较低的转速运转,最终完成事故处置。
权利要求1.一种带备用动力的起升机构,包括两台大功率电机(I)、两台制动器(2)、两个第一联轴器(3)、一台行星减速器(4)、两个卷筒(5)、以及卷筒(5)与行星减速器(4)间的两个第二联轴器出),两台大功率电动机(I)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3)驱动行星减速器(4),行星减速器(4)带动两个卷筒(5)以额定转速运转;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减速器(4)的输入轴上,加装一套由手动离合器(7)、事故减速器(8)、备用制动器(9)、备用联轴器(10)和小功率电机(11)依次连接组成的备用动力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带备用动力的起升机构,涉及提升机的起升机构。解决现有起升机构在突然停电且无法及时恢复时,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包括两台大功率电机、一台行星减速器、两个卷筒,两台大功率电动机分别通过联轴器驱动行星减速器,带动两个卷筒以额定转速运转;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输入轴上,加装一套由手动离合器、事故减速器、备用制动器、备用联轴器和小功率电机依次连接组成的备用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需要在电源故障时,能够通过小功率电机带动起升机构完成事故处置。
文档编号B66D1/14GK202808242SQ2012205192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王志刚, 陈建新 申请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