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种车型共用的地板及后卧铺总成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5372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种车型共用的地板及后卧铺总成吊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种车型共用的地板及后卧铺总成吊具,包括: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包括有顺次相连的多条侧边;在支撑框架侧边的下端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包括夹紧块本体,夹紧块本体上端设置有铸铁基座,铸铁基座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该吊具设计减少了吊具数量,降低了输送系统的设备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吊具切换造成的节拍损失,提升了输送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多种车型共用的地板及后卧铺总成吊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尤其涉及一种多种车型共用的地板及后卧铺总成吊具。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汽车厂焊装车间,汽车驾驶室地板分总成焊接完成后,需使用吊具从地板分总成夹具上输送至地板总成拼焊工位,在输送过程中吊具两侧前后共四个夹爪夹紧地板分总成四周的位置。而焊装线生产的驾驶室包括单排宽体、排半宽体、窄体单排以及窄体排半多种车型,现有技术中,汽车驾驶室地板分总成上件多采用人工方式上件或单一车型的简易吊具输送上件,这样带来的缺陷在于:
[0003](I)人工方式上件比较困难,增加劳动者的工作强度,且在上件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0004](2)开发单一车型的简易吊具,宽窄体车型不共用,工装制造费用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种车型共用的地板及后卧铺总成吊具,本实用新型的该种方案减少了吊具数量,降低了输送系统的设备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吊具切换造成的节拍损失,提升了输送效率。
[000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种车型共用的地板及后卧铺总成吊具,包括: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包括有顺次相连的多条侧边;在支撑框架侧边的下端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包括夹紧块本体,夹紧块本体上端设置有铸铁基座,铸铁基座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
[0007]优选地,夹紧块分别为右后部夹紧块一,设置在支撑框架右侧边的后端部;右前部夹紧块二,设置在支撑框架)右侧边的前端部;左前部夹紧块三,设置在支撑框架左侧边的前端部;左后部夹紧块四,设置在支撑框架左侧边的后端部;右中部夹紧块五,设置在支撑框架右侧边的中间部位;后部夹紧块六,设置在支撑框架的后侧边;后部夹紧块七,设置在支撑框架的后侧边,并且设置在后部夹紧块六的左侧。
[0008]优选地,吊具还包括切换气缸,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中间下端,切换气缸的两端与设置在支撑框架左侧边以及右侧边中间位置的切换机构连接板连接。
[0009]优选地,夹紧块本体的一侧边设置有夹紧气缸;夹紧块本体下端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一端与夹紧气缸连接,旋转轴另一端与设置在夹紧块本体底部的压臂连接;夹紧块还包括设置在压臂一侧的感应开关;夹紧块本体与另一侧边设置有定位块。
[0010]优选地,切换机构连接板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切换限位挡块。
[0011]优选地,支撑框架的形状为矩形。
[0012]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所具体的优势在于:
[0013](I)在一套吊具上实现多种车型共用,减少了吊具数量,降低了该输送系统的设备成本;
[0014](2)避免了因吊具切换造成的节拍损失,提升了输送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具等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紧块等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抓取宽体车型地板分总成等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抓取宽体车型地板分总成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抓取窄体车型地板分总成等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抓取排半车型后卧铺总成等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抓取排半车型后卧铺总成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I右后部夹紧块一
[0025]2右前部夹紧块二
`[0026]3左前部夹紧块三
[0027]4左后部夹紧块四
[0028]5右中部夹紧块五
[0029]6后部夹紧块六
[0030]7后部夹紧块七
[0031]8切换限位挡块
[0032]9支撑框架
[0033]11切换气缸
[0034]12切换机构连接板
[0035]13切换导向部件
[0036]14切换轨道
[0037]15铸铁基座
[0038]16夹紧气缸
[0039]17旋转轴
[0040]I8 压臂
[0041]19夹紧块本体
[0042]20定位块
[0043]21感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0045]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种车型共用的地板及后卧铺总成吊具,包括支撑框架9,该支撑框架9包括有顺次相连的多条侧边,该支撑框架9的形状优选为矩形,在支撑框架9的多条侧边的下端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共有7个,这7个夹紧块分别为右后部夹紧块一 1,设置在支撑框架9右侧边的后端部;右前部夹紧块二 2,设置在支撑框架9右侧边的前端部;左前部夹紧块三3,设置在支撑框架9左侧边的前端部;左后部夹紧块四4,设置在支撑框架9左侧边的后端部;右中部夹紧块五5,设置在支撑框架9右侧边的中间部位;后部夹紧块六6,设置在支撑框架9的后侧边;后部夹紧块七7,设置在支撑框架9的后侧边,并且设置在后部夹紧块六6的左侧。该吊具还包括切换气缸11,设置在支撑框架9的中间下端,切换气缸11的两端连接设置在支撑框架左侧边以及右侧边中间位置的切换机构连接板12,切换机构连接板12能够在切换气缸11的作用下前后移动,在切换机构连接板12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切换限位挡块8,以限制切换机构连接板12移动的位置。
[0046]参见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紧块等轴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夹紧块包括夹紧块本体19,在夹紧块本体19上端设置有铸铁基座15,铸铁基座15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夹紧块就是通过螺栓穿过设置在主体基座15上的螺栓孔与支撑框架9连接,在夹紧块本体19的一个侧边设置有用于控制夹紧块夹紧的夹紧气缸16,夹紧气缸16连接设置在夹紧块本体19下端的旋转轴17,旋转轴17连接压臂18,在进行夹紧车地板及后卧铺总成时,夹紧气缸16控制旋转臂17的旋转,进而控制压臂18的松紧程度,同时控制压臂18的还有设置在压臂一侧的感应开关21 ;为了使夹紧装置在进行夹紧工作时更加精确,在夹紧块本体19与夹紧气缸16相对的另一个侧边设置有定位块20。
[0047]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下面结合图4-图8对本吊具对于不同车型的夹紧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图5所示,在吊具抓取宽体车型地板分总成时,切换气缸11运动,切换机构12运动至限位挡块8处,后部夹紧块一 1、右前部夹紧块二 2、左前部夹紧块三3以及左后部夹紧块四4夹紧工件;如图6所示,在吊具抓取窄体车型地板分总成时,切换气缸11运动,切换机构12运动至限位挡块处,后部夹紧块一 1、右前部夹紧块二 2、左前部夹紧块三3以及左后部夹紧块四4夹紧工件;如图7、图8所示,在吊具抓取宽/窄体车型后卧铺分总成时,切换气缸11运动,切换机构12运动至限位挡块8处,右中部夹紧块五5、后部夹紧块六6,以及后部夹紧块七7夹紧工件。
[0048]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种车型共用的地板及后卧铺总成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9),该支撑框架(9)包括有顺次相连的多条侧边; 在支撑框架(9)侧边的下端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包括夹紧块本体(19),夹紧块本体(19)上端设置有铸铁基座(15),铸铁基座(15)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夹紧块分别为右后部夹紧块一(1),设置在支撑框架(9)右侧边的后端部;右前部夹紧块二(2),设置在支撑框架(9)右侧边的前端部;左前部夹紧块三(3),设置在支撑框架(9)左侧边的前端部;左后部夹紧块四(4),设置在支撑框架(9)左侧边的后端部;右中部夹紧块五(5),设置在支撑框架(9)右侧边的中间部位;后部夹紧块六(6),设置在支撑框架(9)的后侧边;后部夹紧块七(7),设置在支撑框架(9)的后侧边,并且设置在后部夹紧块六(6)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吊具还包括切换气缸(11),设置在支撑框架(9)的中间下端,切换气缸(11)的两端与设置在支撑框架左侧边以及右侧边中间位置的切换机构连接板(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夹紧块本体(19)的一侧边设置有夹紧气缸(16);夹紧块本体(19)下端设置有旋转轴(17),旋转轴(17) —端与夹紧气缸(16)连接,旋转轴(17)另一端与设置在夹紧块本体(19)底部的压臂(18)连接; 夹紧块还包括设置在压臂(18) —侧的感应开关(21); 夹紧块本体(19)与另一侧边设置有定位块(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切换机构连接板(12)的两个端部设置有切换限位挡块(8)。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支撑框架(9)的形状为矩形。
【文档编号】B66C1/42GK203545469SQ201320712148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卜士瑞, 马涛, 何瑞光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