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枪支智能安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214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指纹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枪支智能安全锁。



背景技术:

枪支属于管制武器,具有严重的杀伤力,必须严加保管,不能被未经许可的人使用,否则会滋生事端。枪支如果没有安全锁,会发生误动扳机导致走火,或者非法被他人使用,都将造成严重后果,枪支安全锁能锁定枪支的扳机部分,使之不能随便使用,只有当枪支安全锁解锁后才能使用,可以确保枪支使用的安全性。

专利公告号CN2521327Y公开了一种指纹枪锁,该指纹枪锁由指纹传感器、指纹识别芯片、控制微处理器、锁定机构、控制按键及显示器、系统供电电源和光电开关等组成,锁定机构采用微电机和传动机构,当控制微处理器向锁定机构发出信号后,微电机转动带动锁舌上下移动,锁住或开启枪支击发机,以达到安全、方便使用枪支的目的。由于该指纹枪锁的主要部件是安装在枪支握把内侧的,即指纹枪锁与枪支是一体化的,对于枪支制造来说结构复杂,加工装配难度极大,而且由于其与枪支一体化的局限性而不适合市场推广应用。

专利公告号CN201488634U公开了一种枪支扳机锁,包括由金属壳体、技术护板、锁杆和锁芯组成的锁具本体,通过插入与锁芯相对应的钥匙来控制锁杆开启和锁闭。专利公告号CN201653259U公开了一种密码扳机锁,其锁芯为旋转式数字轮锁芯,通过拨动数字轮来开启和锁闭扳机。上述两种扳机锁属于机械式扳机锁,均能起到较好的安全防范效果,但是上述两种扳机锁要么是插入钥匙要么是拨动数字轮才能开启,扳机锁的解锁操作比较繁杂,耗时较长,然而枪支一般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如果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但又不能快速解锁扳机锁,使用者将会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因此有必要研发一款既能保障使用的安全性能,又能实现快速解锁的枪支安全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枪支智能安全锁,采用指纹识别方式来开启安全锁,安全性能更高,安全锁解锁迅捷,操作简便,使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枪支智能安全锁,包括相互锁合的左锁座和右锁座,左锁座与右锁座锁合后可固定卡置于枪支的扳机位置,所述右锁座包括锁架、弹簧、插销、定位架、电磁先导头、电磁线圈、指纹智能处理模块、锁座壳体和指纹采集板,指纹采集板设于锁座壳体的外侧,锁架与锁座壳体固定连接并在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定位架、电磁先导头、电磁线圈和指纹智能处理模块装设于该容置腔内,所述锁架的外侧设有凸柱,所述凸柱设有红外感应装置,所述电磁先导头固定装设于所述电磁线圈内,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电磁先导头内,所述定位架设有供所述插销穿过的通孔,插销穿过该穿孔并与所述弹簧相抵;所述左锁座设有与所述凸柱相匹配的柱槽,所述柱槽设有依次穿过所述凸柱和所述锁架后插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金属插芯,所述金属插芯伸入所述容置腔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插孔;指纹采集板、红外感应装置、指纹智能处理模块以及电磁线圈电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容置腔内还装设有向电磁线圈、指纹智能处理模块及红外感应装置供电的电池。所述锁座壳体的外侧还设有与所述指纹智能处理模块电信号连接的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左锁座为塑料制成,所述金属插芯嵌设于所述左锁座并与左锁座一体成型。所述左锁座的边缘设有与枪支扳机框相匹配的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本发明所述的枪支智能安全锁,左锁座与右锁座锁合固定于枪支的扳机框上,锁闭时,先将左锁座固定在枪支扳机框上,然后将右锁座与左锁座对准,并将右锁座的锁架上的凸柱插入左锁座的柱槽内,金属插芯依次穿过所述凸柱和所述锁架后插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当金属插芯穿过凸柱时,设于凸柱上的红外感应装置产生触发信号,控制电磁线圈得电,电磁线圈产生磁吸力,指纹采集板未接收到用于触发指纹智能处理模块及电磁线圈运作的指纹信号,插销克服弹簧的弹性力缩回电磁先导头内,金属插芯穿过锁架使得所述插孔与插销相对,此时红外感应装置未感应到金属插芯或者延迟数秒后一直感应到金属插芯再次产生触发信号,控制电磁线圈失电,插芯在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伸出于电磁先导头外部,插销穿过金属插芯的插孔,将左锁座与右锁座锁闭于一体;解锁时,指纹智能处理模块通过指纹采集板接收到有效的指纹信号,指纹智能处理模块向电磁线圈发出运作信号,电磁线圈得电产生磁吸力,插销克服弹簧的弹性力退出金属插芯的插孔并缩回电磁先导头内,此时左锁座与右锁座可轻易地分离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指纹识别方式来开启安全锁,安全性能更高,而且可迅速实现锁闭和解锁,操作简便,使用更为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锁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锁座;2:右锁座;3:锁架;4:弹簧;5:插销;6:定位架;7:电磁先导头;8:电磁线圈;9:指纹智能处理模块;10:锁座壳体;11:指纹采集板;12:凸柱;13:红外感应装置;14:柱槽;15:金属插芯;16:插孔;17:电池;18:指示灯;1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至图2所示:

一种枪支智能安全锁,包括相互锁合的左锁座1和右锁座2,左锁座1与右锁座2锁合后可固定卡置于枪支的扳机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左锁座11与右锁座22的左右方向根据枪支实际情况可以互换。

所述右锁座2包括锁架3、弹簧4、插销5、定位架6、电磁先导头7、电磁线圈8、指纹智能处理模块9、锁座壳体10、指纹采集板11和指示灯18,指纹采集板11和指示灯18设于锁座壳体10的外侧,锁座壳体10的外侧设有安装槽,指纹采集板11嵌设于该安装槽内,指示灯18用于指示指纹智能处理模块9的工作状态,锁架3与锁座壳体10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成一体,并在其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定位架6、电磁先导头7、电磁线圈8和指纹智能处理模块9装设于该容置腔内,容置腔内还装设有向电磁线圈8、指纹智能处理模块9及红外感应装置13供电的电池17,电池17为12V可充电锂电池,锁座壳体10还设有向电池17充电和指纹智能处理模块9读写数据的USB接口。

所述锁架3的外侧设有凸柱12,所述凸柱12设有红外感应装置13,所述电磁先导头7固定装设于所述电磁线圈8内,所述弹簧4套设于所述电磁先导头7内,所述定位架6设有供所述插销5穿过的通孔,插销5穿过该穿孔并与所述弹簧4相抵,插销5为可被磁性吸附的铁质插销5。

所述左锁座1设有与所述凸柱12相匹配的柱槽14,所述柱槽14设有依次穿过所述凸柱12和所述锁架3后插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金属插芯15,所述金属插芯15伸入所述容置腔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销5配合的插孔16。

指纹采集板11、红外感应装置13、指纹智能处理模块9、电磁线圈8以及电池17电信号连接,红外传感装置、指纹采集板11和指纹智能处理模块9为现有的常规红外和指纹识别技术,不再赘述。

锁闭时,先将左锁座1固定在枪支扳机框上,然后将右锁座2与左锁座1对准,并将右锁座2的锁架3上的凸柱12插入左锁座1的柱槽14内,金属插芯15依次穿过所述凸柱12和所述锁架3后插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当金属插芯15穿过凸柱12时,设于凸柱12上的红外感应装置13产生触发信号,控制电磁线圈8得电,电磁线圈8产生磁吸力,指纹采集板11未接收到用于触发指纹智能处理模块9及电磁线圈8运作的指纹信号,插销5克服弹簧4的弹性力缩回电磁先导头7内,金属插芯15穿过锁架3使得所述插孔16与插销5相对,此时红外感应装置13未感应到金属插芯15或者延迟数秒后一直感应到金属插芯15再次产生触发信号,控制电磁线圈8失电,插芯在弹簧4的弹性力作用下伸出于电磁先导头7外部,插销5穿过金属插芯15的插孔16,将左锁座1与右锁座2锁闭于一体。

解锁时,指纹智能处理模块9通过指纹采集板11接收到有效的指纹信号,指纹智能处理模块9向电磁线圈8发出运作信号,电磁线圈8得电产生磁吸力,插销5克服弹簧4的弹性力退出金属插芯15的插孔16并缩回电磁先导头7内,此时左锁座1与右锁座2可轻易地分离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指纹识别方式来开启安全锁,安全性能更高,而且可迅速实现锁闭和解锁,操作简便,使用更为可靠。

优选的,所述左锁座1为塑料制成,所述金属插芯15嵌设于所述左锁座1并与左锁座1一体成型。所述左锁座1的边缘设有与枪支扳机框相匹配的挡板19。左锁座1固定卡置于枪支扳机框上时,挡板19可以完全包覆扳机框,进一步提高锁闭状态下安全性能。所述柱槽14位椭圆形,相应地所述凸柱12也为椭圆形,当右锁座2和左锁座1锁合时,可以通过所述凸柱12与所述柱槽14的配合实现快速定位,使得锁闭操作简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