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0583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起重升降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安装在塔身标准节上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该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包括作业平台、爬升套架和爬升挂架,在连接架的底部通过销轴设置有安全卡板,安全卡板能够绕销轴转动,安全卡板能够卡在塔身标准节的踏步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解决了工作平台自身升降及距离微调的技术难题,不再受塔身顶升加节的影响,实现了作业平台与施工作业面的无级对接,同时设置有安全卡板,能够防止坠落,从而提供安全保障;另外,应用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能够为施工作业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专利说明】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起重升降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安装在塔身标准节上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大型烟囱冷却塔等筒形结构的建筑主体进行施工时,通常所采用的施工设备为液压顶升平桥或者多功能施工平台。其中,液压顶升平桥通过将作业平台连接在顶升套架上,从而随着塔身标准节顶升加节的同时与顶升套架一同升高,每次升高的高度均为塔身标准节的踏步的间距高度,这样当作业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与施工面存在一定高度差时,由于塔身标准节自身的结构设计,使得高度差难以进行微调,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样,多功能施工平台则是通过其他辅助动力实现提升作业平台,该作业平台悬挂于升降机标准节的腹杆上,每次升高的高度均为该标准节的腹杆的高度差,这样以来在遇到当作业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与施工面存在一定高度差时,也会因为标准节自身的结构设计,难以进行调整,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了解决作业平台提升高度与施工面高度的合理匹配问题,实际中还可能通过辅助设施进行二次调平,这样以来就增加了设备操作使用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增加了劳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解决高空作业平台提升高度与施工面高度的合理匹配问题时存在的难以调整、给施工带来不便、降低工作效率和增加了劳动成本等缺点,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安装在塔身标准节上,包括作业平台、爬升套架和爬升挂架,作业平台包括多个平台标准节和两组拉杆,平台标准节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两组拉杆分别对称分布在作业平台的两侧,拉杆的底端与作业平台的中部耳板铰链连接,拉杆的顶端与爬升套架的上部连接耳板铰链连接,作业平台的根部铰链连接在爬升套架的下部;其特征在于:爬升套架包括爬升框架、液压顶升油缸和顶升梁,爬升框架上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能够沿塔身标准节上下滚动从而使爬升套架升降,爬升框架的一侧还设置有两根连接架,两根连接架左右对称地固定在爬升框架的一侧,每根连接架上开设有多个等间隔的穿销孔,连接架的穿销孔与对应的塔身标准节的踏步的通孔对中后插入锁止销轴,液压顶升油缸固定在爬升套架的下部,顶升梁包括顶升梁架、顶升卡爪、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顶升梁架与液压顶升油缸的活塞杆连接,顶升卡爪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与顶升梁架连接;爬升挂架包括两块挂板、挂架销轴和挂梁,每块挂板上开设有多个等间隔的矩形孔,挂梁的上部耳板与塔身标准节的踏步连接,挂梁的下部耳板通过挂架销轴与挂板连接;挂板位于爬升套架和塔身标准节之间,顶升卡爪能够卡入挂板上的相应矩形孔中;在连接架的底部通过销轴设置有安全卡板,安全卡板能够绕销轴转动,安全卡板能够卡在塔身标准节的踏步上。[0005]进一步地,所述爬升框架为左右分体式结构,由第一套架和第二套架通过销轴连接而成。
[0006]更进一步地,两根连接架左右对称地固定在第一套架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挂梁由角钢对扣焊接构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作业平台为矩形截面的格构式结构。
[0009]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解决了工作平台自身升降及距离微调的技术难题,不再受塔身顶升加节的影响,通过设置的独立爬升套架及其连接架上的连续分布且等间隔的小孔实现作业平台的升降动作,并通过与爬升挂架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作业平台升降作业的高度微调,实现了作业平台与施工作业面的无级对接,同时设置有安全卡板,能够防止坠落,从而提供安全保障;另外,应用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能够为施工作业提供极大的便利,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的A向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爬升套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3中爬升套架的左视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爬升套架和爬升挂架安装在塔身标准节上的示意图;
[0016]图6为图5中爬升套架和爬升挂架安装在塔身标准节上的左视图;
[0017]图7为图5中C-C剖视图;
[0018]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顶升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爬升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为图6中B-B剖视图;
[0021]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安全卡板的动作过程示意图;
[0022]图中:1,作业平台;2、爬升套架;3、爬升挂架;11,拉杆;21,第一套架;22,第二套架;23,液压顶升油缸;24,顶升梁;25,导向轮;26,连接架;27,锁止销轴;28,安全卡板;31,挂板;32,挂架销轴;33,挂梁;100,塔身标准节;101,踏步;241,顶升梁架;242,顶升卡爪;243,第一销轴;244,第二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安装在塔身标准节100上,包括作业平台1、爬升套架2和爬升挂架3,作业平台I包括多个平台标准节和两组拉杆11,平台标准节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两组拉杆11分别对称分布在作业平台I的两侧,拉杆11的底端与作业平台I的中部耳板铰链连接,拉杆11的顶端与爬升套架2的上部连接耳板铰链连接,作业平台I的根部铰链连接在爬升套架2的下部。这样就使得整个作业平台I与爬升套架2固定在一起,从而通过爬升套架2实现作业平台I的升降;同时,结合爬升挂架3,实现了作业平台I升降作业的高度微调,实现了作业平台I与施工作业面的无级对接,大大方便了实际施工。其中,优选所述作业平台I为矩形截面的格构式结构。
[0025]如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爬升套架2包括爬升框架、液压顶升油缸23和顶升梁24,爬升框架上设置有导向轮25,导向轮25能够沿塔身标准节100上下滚动从而使爬升套架2升降,爬升框架的一侧还设置有两根连接架26,两根连接架26左右对称地固定在爬升框架的一侧,每根连接架26上开设有多个等间隔的穿销孔,连接架26的穿销孔与对应的塔身标准节100的踏步101的通孔对中后插入锁止销轴27,液压顶升油缸23固定在爬升套架2的下部。图3中示出,所述爬升框架优选为左右分体式结构,由第一套架21和第二套架22通过销轴连接而成;图4中示出,两根连接架26左右对称地固定在第一套架21上。
[0026]图8中(a)部分表示主视图,(b)部分表示左视图,从图8中(a)和(b)中可以看出,所述顶升梁24包括顶升梁架241、顶升卡爪242、第一销轴243和第二销轴244,顶升梁架241与液压顶升油缸23的活塞杆连接,顶升卡爪242通过第一销轴243和第二销轴244与顶升梁架241连接。其中,顶升卡爪242能够绕244转动,工作过程中,第一销轴243用来固定顶升卡爪242使其不能转动。
[0027]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爬升挂架3包括两块挂板31、挂架销轴32和挂梁33,每块挂板31上开设有多个等间隔的矩形孔,挂梁33的上部耳板与塔身标准节100的踏步101连接,挂梁33的下部耳板通过挂架销轴32与挂板31连接;挂板31位于爬升套架2和塔身标准节100之间,顶升卡爪242能够卡入挂板31上的相应矩形孔中,即当液压顶升油缸23带动顶升梁24运动至顶升卡爪242能够卡入挂板31上的相应矩形孔中的位置时,人工将顶升卡爪242卡入挂板31上的相应矩形孔中。其中,所述挂梁33由角钢对扣焊接构成。
[0028]在图10中,在连接架26的底部通过销轴设置有安全卡板28,安全卡板28能够绕销轴转动,安全卡板28能够卡在塔身标准节100的踏步101上,安全卡板28能够始终保持处于水平状态。在这里,当液压顶升油缸23在顶升过程中失效时,爬升套架2会向下坠落,处于水平状态的安全卡板28便卡在踏步101上,从而有效保证了爬升套架2及其上的作业平台I安全锁定在踏步101上。
[002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能够实现作业平台升降作业的高度微调,实现了作业平台与施工作业面的无级对接,同时设置有安全卡板,能够防止坠落,从而提供安全保障。在这里,结合附图11对其工作过程进行描述:
[0030]在顶升作业时,爬升挂架3位于塔身标准节100和爬升套架2之间,爬升挂架3通过销轴连接在塔身标准节100的踏步101上,爬升套架2通过导向轮25沿着塔身标准节100上下运动,连接架26沿着塔身标准节100上的踏步101移动,液压顶升油缸23收缩活塞杆直至顶升梁24上的顶升卡爪242运动到能够卡入挂板31上的相应矩形孔中的位置,将顶升卡爪242卡入爬升挂架3的挂板31的矩形孔;然后,安装第一销轴243,拆开爬升套架2上的连接架26与对应的塔身标准节100的踏步101的通孔之间的锁止销轴27 ;液压顶升油缸23伸出活塞杆直至爬升套架2上的连接架26与塔身标准节100的踏步101的通孔对中后,插入锁止销轴27 ;然后再打开第一销轴243,液压顶升油缸23收缩活塞杆直至顶升梁24上的顶升卡爪242运动到能够卡入挂板31上的上一个矩形孔中的位置,将顶升卡爪242卡入爬升挂架3的挂板31的上一个矩形孔;至此,完成一个作业平台I的顶升过程,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完成多次顶升。在下降作业时,与上述顶升作业进行一个相反的过程来降低爬升套架2的高度,即可完成作业平台I的下降。
[0031]其中,设置的安全卡板28,在自重作用下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如图11(a)示出了安全卡板28通过销轴设置在连接架26的底部;当爬升套架2顶升时,如图11 (b)示出了安全卡板28绕着销轴向下转动;当通过踏步101后,如图11 (c)示出了在自动作用下,安全卡板28恢复到初始的水平状态;当液压顶升油缸23在顶升过程中失效时,爬升套架2会向下坠落,处于水平状态的安全卡板28便卡在踏步101上,能够防止爬升套架2坠落,从而提供安全保障。
[0032]以上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进行了具体描述,并且结合附图进行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受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内容的局限,所以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进行的任何改进、等同修改和替换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安装在塔身标准节上,包括作业平台、爬升套架和爬升挂架,作业平台包括多个平台标准节和两组拉杆,平台标准节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两组拉杆分别对称分布在作业平台的两侧,拉杆的底端与作业平台的中部耳板铰链连接,拉杆的顶端与爬升套架的上部连接耳板铰链连接,作业平台的根部铰链连接在爬升套架的下部;其特征在于:爬升套架包括爬升框架、液压顶升油缸和顶升梁,爬升框架上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沿塔身标准节上下滚动从而使爬升套架升降,爬升框架的一侧还设置有两根连接架,两根连接架左右对称地固定在爬升框架的一侧,每根连接架上开设有多个等间隔的穿销孔,连接架的穿销孔与对应的塔身标准节的踏步的通孔对中后插入锁止销轴,液压顶升油缸固定在爬升套架的下部,顶升梁包括顶升梁架、顶升卡爪、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顶升梁架与液压顶升油缸的活塞杆连接,顶升卡爪通过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与顶升梁架连接;爬升挂架包括两块挂板、挂架销轴和挂梁,每块挂板上开设有多个等间隔的矩形孔,挂梁的上部耳板与塔身标准节的踏步连接,挂梁的下部耳板通过挂架销轴与挂板连接;挂板位于爬升套架和塔身标准节之间,顶升卡爪卡入挂板上的相应矩形孔中;在连接架的底部通过销轴设置有安全卡板,安全卡板绕销轴转动,安全卡板卡在塔身标准节的踏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框架为左右分体式结构,由第一套架和第二套架通过销轴连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连接架左右对称地固定在第一套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梁由角钢对扣焊接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作业平台微调节与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为矩形截面的格构式结构。
【文档编号】B66F7/28GK203820379SQ201420222936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4日
【发明者】赵进昌, 王东红, 李志国, 鲍会丽, 何劝云, 杨国栋, 田学坤, 牛雅静, 何明, 孙红岩, 陈浩, 高洪伟, 卢兰兰 申请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 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