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06804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起重设备,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包括机架立柱总成(4)与上横梁总成(5),上横梁总成(5)固定有起重油缸(7),起重油缸(7)包括左起重油缸(71)与右起重油缸(72),左起重油缸(71)与左钢丝吊绳(11)连接,右起重油缸(72)与右钢丝吊绳(12)连接,机架立柱总成(4)底部与驱动轮总成(3)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向起重设计,使得吊机受力更加均匀,承载力大,以及具有四轮同时转向,和双驱动轮同时同向驱动,转向快捷方便等优点。
【专利说明】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起重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移动式吊机大多是单臂或车载式、轨道式、固定式吊机,且上述移动式起重设备存在吨位小,移动转向不变等缺点。特别是门架移动式集装箱吊机,存在着起重负载小,工作环境和重物种类上相应限制;当起重负载大时,长时间会有引起吊机自身的结构变形,车轮对工作地面的摩擦力加大,导致车轮的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吊机起重负载小,且容易受工作环境和重物种类上相应限制,转向不便等缺点,提供了一种通过采用双向起重设计,使得吊机受力更加均匀,承载力大,以及具有四轮同时转向,和双驱动轮同时同向驱动,转向快捷方便等优点的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包括机架立柱总成与上横梁总成,上横梁总成固定有起重油缸,起重油缸包括左起重油缸与右起重油缸,左起重油缸与左钢丝吊绳连接,右起重油缸与右钢丝吊绳连接,机架立柱总成底部与驱动轮总成连接。左起重油缸与右起重油缸为双向设置,因此在吊运物品时更加稳定和安全,左钢丝吊绳设置在左起重油缸右边,右钢丝吊绳设置在右起重油缸的左边。
[0006]作为优选,左起重油缸与右起重油缸分别设置在上横梁总成的上端和下端,上横梁总成上还固定有左定滑轮与右定滑轮,左钢丝吊绳设置在左定滑轮上,右钢丝吊绳设置在右定滑轮上。
[0007]作为优选,驱动轮总成包括驱动轮与从动轮,驱动轮通过转轴与转向油缸连接,转向油缸固定在机架立柱总成上;从动轮通过转轴与转向油缸连接,转向油缸固定在机架立柱总成上。
[0008]作为优选,驱动轮总成还包括驱动辅助轮与从动辅助轮,驱动轮通过转向拉杆与驱动轮连接,从动辅助轮通过转向拉杆与从动轮连接。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液压动力系统与液压油管,液压动力系统与液压油管之间通过液压总成连接。
[0010]作为优选,液压油管布置在机架立柱总成上。
[0011]作为优选,液压油管与起重油缸连接。
[0012]作为优选,机架立柱总成上固定转向油缸,液压油管与转向油缸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液压动力系统将液压输送到液压总成,通过液压总成将液压分别传送给起重油缸和转向油缸,及驱动轮中的液压马达,来实现龙门吊机的起吊、转向和行走。
[00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双向起重设计,使得吊机受力更加均匀,承载力大,以及具有四轮同时转向,和双驱动轮同时同向驱动,转向快捷方便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17]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 一转向拉杆、2—转向油缸、3—驱动轮总成、4一机架立柱总成、5—上横梁总成、6—液压油管、7一起重油缸、8—液压总成、9一液压动力系统、10一转轴,11一钢丝吊绳、12—右钢丝吊绳、31—驱动轮、32—从动轮、33 一驱动辅助轮、34—从动辅助轮、71—左起重油缸、72—右起重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2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实施例1
[0020]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机架立柱总成4与上横梁总成5,上横梁总成5固定有起重油缸7,起重油缸7包括左起重油缸71与右起重油缸72,左起重油缸71与左钢丝吊绳11连接,右起重油缸72与右钢丝吊绳12连接,机架立柱总成4底部与驱动轮总成3连接。左起重油缸71与右起重油缸72为双向设置,因此在吊运物品时更加稳定和安全,左钢丝吊绳11设置在左起重油缸71右边,右钢丝吊绳12设置在右起重油缸72的左边。机架立柱总成4由四根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立柱组成,从而实现机架在力的作用下受力均匀,各分力大小缩小。
[0021]左起重油缸71与右起重油缸72分别设置在上横梁总成5的上端和下端,上横梁总成5上还固定有左定滑轮与右定滑轮,左钢丝吊绳11设置在左定滑轮上,右钢丝吊绳12设置在右定滑轮上。
[0022]驱动轮总成3包括驱动轮31与从动轮32,驱动轮31通过转轴10与转向油缸2连接,转向油缸2固定在机架立柱总成4上;从动轮32通过转轴与转向油缸连接,转向油缸固定在机架立柱总成4上。驱动轮总成3还包括驱动辅助轮33与从动辅助轮34,驱动轮31通过转向拉杆I与驱动轮31连接,从动辅助轮34通过转向拉杆与从动轮32连接。驱动轮31与从动轮32离地间隙相同,驱动辅助轮33与从动辅助轮34离地间隙略高于驱动轮31与从动轮32,这样可使本吊机在空载和满载相对应地面的作用了减小或增大,避免驱动轮31与从动轮32承载过大载荷。
[0023]还包括液压动力系统9与液压油管6,液压动力系统9与液压油管6之间通过液压总成8连接。液压油管6布置在机架立柱总成4上。液压油管6与起重油缸7连接。机架立柱总成4上固定转向油缸2,液压油管6与转向油缸2连接。液压总成8还通过液压油管6与驱动轮31中的液压马达连接。
[0024]起吊部分的工作原理为:液压动力系统9产生压力源,经高压油管输送到液压总成8,液压总成8将液压通过高压油管到同步伐,再通过液压油管6将液压输送给起重油缸7,起重油缸7通过收、拉钢丝吊绳11实现吊具升降,并到达起重吊物工作;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动力系统9产生压力源,经过高压油管输送到液压总成8,液压总成8将液压通过液压油管6传递给转向油缸2,转向油缸2转动驱动轮31、从动轮32,驱动轮31、从动轮32转动,带动转向拉杆I并牵动驱动辅助轮33、从动辅助轮34转动;转向油缸2在转向做工的同时油缸会反向产生一个等同的压力源,压力源经过高压油管输送到另一侧的转向油缸,从而实现另一侧的从动轮或驱动轮带动支撑轮转向。
[0025]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包括机架立柱总成(4)与上横梁总成(5),其特征在于:上横梁总成(5)固定有起重油缸(7),起重油缸(7)包括左起重油缸(71)与右起重油缸(72),左起重油缸(71)与左钢丝吊绳(11)连接,右起重油缸(72)与右钢丝吊绳(12)连接,机架立柱总成(4)底部与驱动轮总成(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其特征在于:左起重油缸(71)与右起重油缸(72)分别设置在上横梁总成(5)的上端和下端,上横梁总成(5)上还固定有左定滑轮与右定滑轮,左钢丝吊绳(11)设置在左定滑轮上,右钢丝吊绳(12 )设置在右定滑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轮总成(3)包括驱动轮(31)与从动轮(32),驱动轮(31)通过转轴(10)与转向油缸(2)连接,转向油缸(2)固定在机架立柱总成(4)上;从动轮(32)通过转轴与转向油缸连接,转向油缸固定在机架立柱总成(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轮总成(3)还包括驱动辅助轮(33)与从动辅助轮(34),驱动轮(31)通过转向拉杆(I)与驱动轮(31)连接,从动辅助轮(34)通过转向拉杆与从动轮(3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动力系统(9)与液压油管(6),液压动力系统(9)与液压油管(6)之间通过液压总成(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其特征在于:液压油管(6)布置在机架立柱总成(4)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其特征在于:液压油管(6)与起重油缸(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双臂液压龙门吊机,其特征在于:机架立柱总成(4)上固定转向油缸(2),液压油管(6)与转向油缸(2)连接。
【文档编号】B66D3/18GK203855359SQ201420255365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9日
【发明者】畅朋涛, 刘杰仁 申请人:上海基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