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榨油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11543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螺旋榨油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螺旋榨油机,该螺旋榨油机包括有榨油机外壳,外壳内设有螺旋榨杆,外壳上设有进料口,外壳一端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螺旋榨杆连接并驱动螺旋榨杆旋转,外壳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油孔和出渣口,螺旋榨杆为变径螺杆轴;螺旋榨杆中与进料口相对部位的轴径横截面是由第一半圆周截面与一径向尺寸大于该第一半圆周截面尺寸的第一凸弧形截面圆滑连接构成;螺旋榨杆中与出油孔相对部位的轴径横截面是由第二半圆周截面与一径向尺寸大于该第二半圆周截面尺寸的第二凸弧形截面圆滑连接构成。该螺旋榨油机加大了与进料口和出油孔相对部位的螺旋榨杆中轴径与螺旋齿之间的空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出油量,并防止油回流引起渗漏。
【专利说明】螺旋榨油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榨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螺旋榨油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采用压榨法榨油的榨油机主要为螺旋榨油机,可榨制大豆、花生、菜子、芝麻等多种油料。如图6?图8所示,现有这种螺旋榨油机9包括有榨油机外壳91,外壳内设有螺旋榨杆92,外壳91上设有进料口 911,外壳91 一端设有电机93,电机93通过联轴器94与螺旋榨杆92连接并驱动螺旋榨杆92旋转,外壳91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油孔912和出渣口 913,所述外壳91的另一端的外侧还设有电加热装置95 ;原料96由进料口 911进入外壳91后,由旋转的螺旋榨杆92连续不断地向出油端推进进行压榨。
[0003]现有螺旋榨油机的螺旋榨杆92通常采用的是变径螺杆轴,且该变径螺杆轴由大端向小端为呈一定锥度的规则变径,即:螺旋榨杆的轴向各位置的杆轴横截面921均为正圆形,如图7、图8所示,使螺距之间的容置空间是等量的。如图8所示,由于在进料口部位的轴径也是正圆形的,因此,会造成进料不畅顺,进料时出现卡、堵等情况,致使榨油机的出油率及效率并不理想;同时,由于在出油孔部位的轴径也是正圆形的(图中未示出),榨油时会出现油回流引起渗漏等现象。
[0004]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螺旋榨油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榨油机,以提高压榨效率和出油量,并防止油回流引起渗漏。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旋榨油机,所述螺旋榨油机包括有榨油机外壳,外壳内设有螺旋榨杆,外壳上设有进料口,外壳一端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螺旋榨杆连接并驱动螺旋榨杆旋转,外壳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油孔和出渣口,所述螺旋榨杆为变径螺杆轴;所述螺旋榨杆中与进料口相对部位的轴径横截面是由第一半圆周截面与一径向尺寸大于该第一半圆周截面尺寸的第一凸弧形截面圆滑连接构成;所述螺旋榨杆中与出油孔相对部位的轴径横截面是由第二半圆周截面与一径向尺寸大于该第二半圆周截面尺寸的第二凸弧形截面圆滑连接构成。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弧形截面的曲线和第二凸弧形截面的曲线为抛物线。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弧形截面上的最大凸点与螺杆轴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半圆周截面的圆弧半径;所述第二凸弧形截面上的最大凸点与螺杆轴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二半圆周截面的圆弧半径。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的另一端的外侧设有电加热装置。
[0010]由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榨油机中,由于螺旋榨杆中与进料口和出油孔相对部位的轴径横截面都是由半圆周截面与一径向尺寸大于该半圆周截面径向尺寸的凸弧形截面圆滑连接构成,且凸弧形截面上的最大凸点(最高点)与螺杆轴轴线(螺杆轴截面圆心)的距离小于对应半圆周截面的圆弧半径,由此,加大了与进料口和出油孔相对部位的螺旋榨杆中轴径与螺旋齿之间的空间,增加了进料口的进料量,在螺旋榨杆旋转推动油料前行时加大了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出油量;同时,也给油料提供一个缓冲间隙,让油有流动空间,以向出油孔排油,防止油倒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榨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4中B-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现有技术中螺旋榨油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图7中C-C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旋榨油机100,所述螺旋榨油机100包括有榨油机外壳1,外壳I内设有螺旋榨杆2,外壳I上设有进料口 11,外壳I 一端设有电机3,电机3通过联轴器4与螺旋榨杆2连接并驱动螺旋榨杆2旋转,外壳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油孔12和出渣口 13,所述外壳I的另一端的外侧还设有电加热装置5 ;所述螺旋榨杆2为均匀变径螺杆轴;所述螺旋榨杆2中与进料口 11相对部位的轴径横截面是由第一半圆周截面21与一径向尺寸大于该第一半圆周截面径向尺寸的第一凸弧形截面22圆滑连接构成;这样就加大了与进料口 11相对部位的螺旋榨杆2中轴径与螺旋齿之间的空间,也就增加了进料量,在螺旋榨杆旋转推动油料6前行时加大了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出油量;同时,如图4、图5所示,所述螺旋榨杆2中与出油孔12相对部位的轴径横截面是由第二半圆周截面23与一径向尺寸大于该第二半圆周截面尺寸的第二凸弧形截面24圆滑连接构成;由此,可以加大与出油孔相对部位的螺旋榨杆2中轴径与螺旋齿之间的空间,可以给压榨出的油提供一个缓冲间隙,让油有流动空间,以向出油孔排油,防止油倒流。
[0022]所述螺旋榨杆2中与进料口 11相对部位是指与进料口 11相对的螺旋榨杆2上的一个螺距。所述螺旋榨杆2中与出油孔12相对部位是指与出油孔12相对的螺旋榨杆2上的一个螺距。
[0023]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弧形截面22上的最大凸点221与螺杆轴轴线211的距离SI小于第一半圆周截面的圆弧半径Rl ;同理,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凸弧形截面24上的最大凸点241与螺杆轴轴线231的距离S2小于第二半圆周截面的圆弧半径R2。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弧形截面的曲线和第二凸弧形截面的曲线为抛物线。
[0025]由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榨油机中,由于螺旋榨杆中与进料口和出油孔相对部位的轴径横截面都是由半圆周截面与一径向尺寸大于该半圆周截面径向尺寸的凸弧形截面圆滑连接构成,且凸弧形截面上的最大凸点(最高点)与螺杆轴轴线(螺杆轴截面圆心)的距离小于对应半圆周截面的圆弧半径,由此,加大了与进料口和出油孔相对部位的螺旋榨杆中轴径与螺旋齿之间的空间,增加了进料口的进料量,在螺旋榨杆旋转推动油料前行时加大了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出油量;同时,也给油料提供一个缓冲间隙,让油有流动空间,以向出油孔排油,防止油倒流。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榨油机,所述螺旋榨油机包括有榨油机外壳,外壳内设有螺旋榨杆,外壳上设有进料口,外壳一端设有电机,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螺旋榨杆连接并驱动螺旋榨杆旋转,夕卜壳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出油孔和出渣口,所述螺旋榨杆为变径螺杆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榨杆中与进料口相对部位的轴径横截面是由第一半圆周截面与一径向尺寸大于该第一半圆周截面尺寸的第一凸弧形截面圆滑连接构成;所述螺旋榨杆中与出油孔相对部位的轴径横截面是由第二半圆周截面与一径向尺寸大于该第二半圆周截面尺寸的第二凸弧形截面圆滑连接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弧形截面的曲线和第二凸弧形截面的曲线为抛物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弧形截面上的最大凸点与螺杆轴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一半圆周截面的圆弧半径;所述第二凸弧形截面上的最大凸点与螺杆轴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二半圆周截面的圆弧半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的外侧设有电加热装置。
【文档编号】B30B15/30GK204054721SQ20142042911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黄燕 申请人:黄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