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展弦比导弹水平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66010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展弦比导弹水平测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弹水平测量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小展弦比导弹水平测量方法。属于导弹测量领域。

背景技术:
导弹上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均有特殊的技术要求。它们相对于理论安装位置的准确度将直接影响到导弹的控制性能和飞行性能。可见水平测量是保证导弹安装精度的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而导弹的三级维护涉及到导弹的拆装。如果在产品维修过程中拆装了舱段和气动面,则导弹重新组合后应通过水平测量确定其舱段和气动面的安装精度是否依旧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多次旋转导弹、多次调平的水平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对弹身测量基准平面与基准平台间调平后,弹身测量结束后为了测量对称气动面上的点需对导弹进行旋转,就需重新进行弹身调平,这样导弹每旋转一次,就需要进行一次弹身调平工作,从而增加了人为的测量误差,操作效率较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展弦比导弹水平测量方法。测量时只需被测导弹一次调平,即可将弹上气动面测量完毕。为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展弦比导弹水平测量方法,在弹身首次调平后,将基准平台作为弹上所有测量点的唯一基准,用高度尺测量各水平测量点到基准平台的高度,中间无需进行弹身旋转和调平,利用各测量点之间的高度差计算得出水平测量偏差数据。一种小展弦比导弹水平测量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导弹安装在通用支架上,以弹身左右两侧水平测量点1和1'为准进行调平;b、依次测量4片弹翼上的所有测量点3、4、5到基准平台的高度数据,、和;c、根据弹翼理论外形可以计算得到点3和点5的理论水平侧向距离,理论高度差为,为弹翼与基准平面的理论角度,;利用上测量点3和下测量点5的高度差;为弹翼与基准平面的实际角度,;最终可得弹翼上反角偏差为;d、同理,可利用同一弹翼上点4和点5的实际测量高度数据与理论高度差计算弹翼安装角偏差;e、利用对称弹翼上的相应水平测量点的高度数据计算对称弹翼安装角左右差和上反角左右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减小了多次人为调平操作带来的测量误差,提高了导弹水平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同时,减少了导弹翻转支架等设备,操作方便,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a为本发明的4片弹翼上的测量点3、4、5的相对位置图。图1b为图1a的左视图,为本发明的弹翼上测量点到基准平台的高度数据测量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弹翼上点3和点5的理论水平侧向距离,理论高度差和实际高度差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适用的通用水平测量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1、测量平台,2、高度尺,3、前后通用支架,4、数据处理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一种小展弦比导弹水平测量方法,在弹身首次调平后,将基准平台作为弹上所有测量点的唯一基准,用高度尺测量各水平测量点到基准平台的高度,中间无需进行弹身旋转和调平,利用各测量点之间的高度差计算得出水平测量偏差数据。参考图1a、图1b、图2,以“×”型弹翼布局为例,具体步骤如下:a、将导弹安装在通用支架上,以弹身左右两侧水平测量点1和1'为准进行调平;b、依次测量4片弹翼上的所有测量点3、4、5到基准平台的高度数据,、和;c、根据弹翼理论外形可以计算得到点3和点5的理论水平侧向距离,理论高度差为,为弹翼与基准平面的理论角度,;利用上测量点3和下测量点5的高度差;为弹翼与基准平面的实际角度,,(由于实际中偏差较小,故3和5点水平侧向距离变化极其微小,故实际测量中也取);最终可得弹翼上反角偏差为;d、同理,可利用同一弹翼上点4和点5的实际测量高度数据与理论高度差计算弹翼安装角偏差;e、利用对称弹翼上的相应水平测量点的高度数据计算对称弹翼安装角左右差和上反角左右差。图3中,本发明设计的水平测量方法已应用到通用水平测量台中,该水平测量台由测量平台1、高度尺2、前后通用支架3和数据处理器4组成,其中,测量平台1是水平测量的基准;高度尺2为高精度自动光电测距尺,用于对水平测量点的高度进行测量;前后通用支架3用于在测量中支撑导弹;数据处理器4负责接收并按处理水平测量数据,最后通过打印机将测量结果打印出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