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弹衣防护效能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66149阅读:来源:国知局
防弹衣防护效能评价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弹衣防护效能评价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步骤如下:1)建立防弹衣防护后生物损伤模型(1)依据胸腔解剖结构、形状、尺寸与成年人体相似原则,选择成年啮齿类动物进行防弹衣防护后生物效应检测试验;(2)试验前动物用3%戊巴比妥钠按1ml/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致伤部位剪毛备皮;(3)用符合GJB4300-2002《军用防弹衣安全技术效能要求》要求的软质、硬质防弹衣包裹试验动物胸部;包裹软质防弹衣时用手枪弹射击试验动物心前区、肝肺移行区;包裹硬质防弹衣时用步枪弹射击试验动物心前区、肝肺移行区;每只试验动物每一部位只接受一次枪弹射击;2)建立基于仿真人体的力学响应测试模型(1)选择外形、尺寸、重量与成年人体相似,具有皮肤、胸廓骨架和内脏器官的仿真人体躯干模型;(2)在仿真人体躯干模型的心脏、肺脏、肝脏、胃组织中安装压力传感器,配置数据采集仪器,用于采集、存储弹头冲击防弹衣时各个传感器的响应数据;3)用不同弹丸对穿软质、硬质防弹衣试验动物进行射击致伤(1)用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分别以360m/s和420m/s的速度击穿软质防弹衣试验动物心前区,即左侧锁骨中线4、5肋间、肝肺移行区,即右侧腋中线8、9肋间;(2)用5.8mm步枪弹分别以590m/s、910m/s的速度射击击穿硬质防弹衣试验动物心前区,即左侧锁骨中线4、5肋间,肺肝移行区,即右侧腋中线8、9肋间;4)生物损伤评分(1)试验动物于射击后3-4小时以过量戊巴比妥钠麻醉、股动脉放血处死后,进行解剖检查,观察胸骨、肋骨有无骨折,心脏、肺脏、肝脏、胃有无出血、破裂等情况并详细记录拍照;(2)采用《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InjuryScore,AIS)判定试验动物心脏、肺脏、肝脏、胃损伤等级;该损伤定级标准将损伤等级评为1-6分,即无损伤(0)、轻度(1)、中度(2)、较严重(3)、严重(4)、危重(5)、最危重或致死性损伤(6);5)利用仿真人体进行防弹衣防护后胸部器官力学响应测试(1)用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分别以360m/s和420m/s的速度射击击穿软质防弹衣仿真人体心前区,即左侧锁骨中线4、5肋间、肝肺移行区,即右侧腋中线8、9肋间,手枪弹类型、速度、射击部位均与动物试验一致,每个部位用相同速度射击3次,每次射击时均启用数据采集仪记录仿真人体传感器响应信号;(2)用5.8mm步枪弹分别以590m/s、910m/s的速度射击击穿硬质防弹衣仿真人体心前区,即左侧锁骨中线4、5肋间,肝肺移行区,即右侧腋中线8、9肋间,步枪弹类型、速度、射击部位均与动物试验一致,每个部位用相同速度射击3次,每次射击时均启用数据采集仪记录仿真人体传感器响应信号;6)建立仿真人体力学响应与生物损伤评分的对应关系(1)仿真人体防弹衣防护后力学响应包括心脏、肺脏、肝脏、胃的压力峰值;(2)生物损伤评分为试验动物心脏、肺脏、肝脏、胃的AIS评分值;(3)确定相同防弹衣、相同弹丸、相同速度、相同射击部位条件下,与生物心脏、肺脏、肝脏、胃损伤评分值相对应的仿真人体心脏、肺脏、肝脏、胃压力峰值的分布区间;7)基于仿真人体力学响应进行防弹衣防护效能评价(1)用待评价的某防弹衣包裹仿真人体躯干,确保仿真人体躯干射击部位处于有效防护状态;(2)按步骤5进行心脏、肺脏、肝脏、胃的压力测试;(3)按步骤6建立的仿真人体力学响应与生物损伤评分的对应关系,根据所测得的仿真人体心脏、肺脏、肝脏、胃的压力峰值,预判生物体在某防弹衣防护后的损伤等级;(4)计算防弹衣防护后器官损伤评分值之和,作为防护后生物损伤程度判定的根据;(5)以防护后生物损伤程度为依据,可对不同品牌软质防弹衣或硬质防弹衣防护效能进行比较。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