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靶位随机运动的机械活动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109773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靶场射击辅助用具,涉及一种能够令靶位随机运动的机械活动靶。

背景技术:
靶是射击练习中使用的一种工具,现有的射击用靶多为固定式的,即在固定的靶杆上连接射击用靶,这种固定靶在当前已经不能满足部队及射击爱好者练习的需求,为提高射击难度,现都已向移动靶方向发展,以射击训练强度大的部队而言,所采取的方式为在射击区域挖设地沟,人工举靶后在地沟行走进行移动靶练习,这种方式对举靶者而言存在一定风险,且人工举靶移动方式不能大面积推广。目前,也有采用电机控制的自动移动靶,但其移动方式具有模式化,针对经过长期训练后的设计者而言靶的移动规律单一,移动训练效果较差,而且消耗大量电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纯机械结构实现靶位随机运动的活动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靶位随机运动的机械活动靶,包括座体和靶架,所述靶架通过转轴固定在座体上,所述靶架包括若干向远离旋转轴方向伸出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顶部设置有可分离式靶片,所述靶片受到枪击时能够从支撑臂上脱落,所述至少一个支撑臂上设置有可分离式配重部件,所述设置有配重部件的支撑臂向下运行时配重部件能够从支撑臂上脱落,所述支撑臂长度可调。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为伸缩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为分段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沿旋转轴周边均匀分布。进一步的,其中一片靶片上连接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与静止物体相连。进一步的,所述配重部件包括配重块和挂绳,所述设置有配重部件的支撑臂上设置有挂针,所述挂针与该支撑臂形成夹角,所述挂针顶部延伸方向与支撑臂顶部延伸方向一致。进一步的,所述靶片通过磁吸结构设置在支撑臂上。进一步的,所述靶片通过插接结构设置在支撑臂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可旋转的活动靶和配重设计巧妙地构成随机运动靶,当靶片被打落时打破活动靶的整体平衡,导致活动靶的不规则运动,而配重部件进一步加快了运动速度。此外,支撑臂可调长短令活动靶的形式更为多样,在受到枪击时活动靶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可预见,随机性极强,令受训者很难摸清活动靶的运动规律,从而使得本活动靶训练效果极佳。本活动靶成本低廉,节约能源,推广价值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实现靶位随机运动的机械活动靶结构示意图。图2为挂有配重的支撑臂侧面示意图。图3为挂有一个配重的靶架在射击过程中的运动分解图(图中各支撑臂长调整为相同状态)。图4为挂有两个配重的靶架在射击过程中的运动分解图(图中各支撑臂长调整为相同状态)。图5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实现靶位随机运动的机械活动靶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二中靶架在射击过程中的运动分解图。附图标记列表:1-座体,2-靶架,201-固定盘,203-支撑臂,204-靶片,205-配重块,206-挂针,207-挂绳,208-牵引绳,209-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实现靶位随机运动的机械活动靶,包括座体1和通过转轴连接在座体1上的靶架2,靶架2包括固定盘201,固定盘201上连接有5根支撑臂203,每根支撑臂203向远离旋转轴方向伸出,并沿转轴一圈均匀分布。在支撑臂203顶部设置有可分离式靶片204,这些靶片连接在支撑臂203背面,在受到枪击时能够从支撑臂203上脱落。支撑臂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如4根,6根,7根等。靶片204可以通过磁铁吸附在支撑臂背面,也可以通过插槽突块相配合的插接结构插在支撑臂背面,这些结构均可在一定外力下松脱从而令靶片能够在枪击后脱离靶架。在其中一个支撑臂203上挂有配重块205。如图2所示,在该支撑臂背面设置有一个斜向外伸出的挂针206,该挂针与支撑臂同向,并与该支撑臂所在平面形成夹角,与配重块连接的挂绳即挂在该支撑臂上,当该支撑臂高于旋转轴时,挂针方向朝上,此时配重块通过挂绳207挂在支撑臂上,但当该支撑臂向下运行并低于旋转轴时,由于挂针渐渐向下,由于重力作用,挂绳自挂针上滑落从而令配重块从支撑臂上脱落。每个支撑臂上最好都设置一个挂针,便于随机将配重块挂在其中一个支撑臂上。也可以在支撑臂上挂多个配重块,较为优选的方式是在左半边和右半边的支撑臂上各挂一个配重块。配重块通过挂绳方式挂在支撑臂上仅仅为一种优选方式,只要能让配重块在靶架静止状态下连接在支撑臂上,并在支撑臂向下运动时脱离支撑臂的结构都可以满足本发明需求。此外,支撑臂长度可调,支撑臂可采用伸缩结构,在需要时,拉伸或收缩某几个支撑臂的长度,令靶架上各靶片的力矩不一,从而增加靶架旋转的不确定性,令其旋转速度无法预测。或者支撑臂也可以采用多节结构,拆掉一节或多节来缩短支撑臂的长度,或连接一节或多节来增加支撑臂的长度,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同长短的支撑臂重量也有区别,进一步增加了靶架旋转的随机性。如图1所示,图中三个支撑臂为两节(或伸缩成两单位长度),一个支撑臂为三节(或伸缩成三单位长度),另一个支撑臂为一节(或伸缩成一单位长度)。可以根据需要令每个支撑臂的长度都不一样,而且每次打靶联系时都可以令各支撑臂的长度与以前不同,这样射击者无法根据经验判断靶架各支撑臂上靶片的旋转方向和速度,增强随机性训练效果。在使用本机械活动靶之前,支撑臂上的各个靶片204均设置在支撑臂203顶端,配重块通过挂绳挂在其中一个支撑臂上,并令该支撑臂高于旋转轴,令整个靶架形成平衡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当开始射击后击飞一块靶片时,挂有配重的支撑臂在配重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整个靶架开始向右旋转且旋转速度逐渐加快。此时射击者持续打靶,当挂有配重的支撑臂下落到一定角度令配重上的挂绳自挂针脱落时,如图3所示,靶架根据惯性继续向右旋转一定距离后向相反反向旋转,转到位后又向右旋转,如此来回转动,由于配重的影响,靶架的旋转速度并不均匀,很难预估旋转速度,而支撑臂顶端的靶片也随着靶架来回移动,且不具有规律性。在靶架的左右旋转过程中,射击者进行打靶,实现了随机移动靶的射击训练。如图4所示,当靶架左半边其中一个支撑臂和右半边其中一个支撑臂均挂有配重块时,当击落一片靶架时,靶架向较重的一侧旋转,当该侧配重块脱落时,靶架回旋并在另一侧配重块作用下加快速度,因此两块配重会增加靶架的旋转速度,令靶片移动更为快速。实施例二:当增加配重时,在靶架静止状态下挂有配重的支撑臂容易下降至靶架底部,因此还需要额外在靶架上进行额外配重平衡。考虑到这样操作较为繁琐,为了使挂有配重的支撑臂稳定在旋转轴以上,作为实施例一的改进,在靶片上还连接有牵引绳、支架等固定部件,这些固定部件与静止物体(如墙体,固定架等)相连可以固定靶片连同支撑臂的位置,如图5所示,挂有配重的支撑臂顶端靶片通过牵引绳208与一旁的固定杆209连接,这样牵引绳能够牵引支撑臂令其在静止状态下不会向配重块方向旋转。如图6所示,当该靶片被击落时,牵引绳对靶架不再有限制作用,靶架向配重块方向旋转,直至配重块掉落后再回旋,这样左右旋转。优选在挂有配重的支撑臂顶端的靶片上连接固定部件。由于支撑臂进行伸缩时更难把握靶架平衡,因此增加与靶片连接的固定部件和与固定部件连接的静止物体会增加可操作性。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