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面料及其纺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141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暖面料及其纺纱工艺,属于面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面料是一衣一用,根据季节设计,再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此种面料无法一衣二用,容易太热或受寒,而普通的如羽绒服,棉服等面料产品,多采用人工操作缝纫机进行产品缝制,通过缝纫线迹,形成羽绒或填充物的储存空间,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和产品工艺的要求,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穿着效果,在采用的生产材料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有很多要求和限制,尤其在制造材料选用,缝制工艺以及穿着体验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另外,传统的制作面料的所采用的面料为不可以两面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不再有热量流失管道,保暖性能强的保暖面料及其纺纱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保暖面料及其纺纱工艺,包括外层的反射性强的背面织物和内层的反射性弱的正面织物,所述背面织物与正面织物之间设置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包括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内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具有间隔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粘合段,粘合段处的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粘合在一起,相邻的粘合段之间的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之间形成填充空间。

该面料的纺纱工艺为:

将染色后70%的细支羊毛纤维,30%的聚酯纤维通过和毛→打毛→开松→梳毛(成条)→并条(一并、二并)→气流纺→自动络筒,其中纺纱工艺流程中控制相对湿度50%~55%,温度25℃~30℃;

在和毛工艺中,选用nimatecf-5和毛油,nimatec602阳离子型抗静电剂,以喷雾法,添加占毛量10%的和毛油及占毛量10%的抗静电剂,使纤维具有优异的润滑性,增加纤维的抱合性、抗静电性,提高了纤维的可梳理性,有助于不同性能纤维充分均匀混合;

在梳毛工艺中,喂毛周期掌握50s~60s,出条速度不超过100m/min,出条克重5g/m,不匀系数控制在2%以内;

在并条工艺中,纺制25/1公支的高支粗纺纱,一并的参数8.2,二并后毛条克重控制在4g/m。选用进口自调匀整并条机(d45型),下机毛条克重均匀差异系数不超过0.5%~1%。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牵伸倍数,总牵伸控制7.8倍,其中主牵伸4.58倍,后续牵伸1.7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这种保暖面料及其纺纱工艺通过在背面织物与正面织物之间设置保暖层,保暖层形成填充空间不再有热量流失管道,保暖性能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暖面料及其纺纱工艺,包括外层的反射性强的背面织物和内层的反射性弱的正面织物,所述背面织物与正面织物之间设置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包括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内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具有间隔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粘合段,粘合段处的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粘合在一起,相邻的粘合段之间的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之间形成填充空间。

该面料的纺纱工艺为:

将染色后70%的细支羊毛纤维,30%的聚酯纤维通过和毛→打毛→开松→梳毛(成条)→并条(一并、二并)→气流纺→自动络筒,其中纺纱工艺流程中控制相对湿度50%~55%,温度25℃~30℃;

在和毛工艺中,选用nimatecf-5和毛油,nimatec602阳离子型抗静电剂,以喷雾法,添加占毛量10%的和毛油及占毛量10%的抗静电剂,使纤维具有优异的润滑性,增加纤维的抱合性、抗静电性,提高了纤维的可梳理性,有助于不同性能纤维充分均匀混合;

在梳毛工艺中,喂毛周期掌握50s~60s,出条速度不超过100m/min,出条克重5g/m,不匀系数控制在2%以内;

在并条工艺中,纺制25/1公支的高支粗纺纱,一并的参数8.2,二并后毛条克重控制在4g/m。选用进口自调匀整并条机(d45型),下机毛条克重均匀差异系数不超过0.5%~1%。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牵伸倍数,总牵伸控制7.8倍,其中主牵伸4.58倍,后续牵伸1.7倍。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暖面料及其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层的反射性强的背面织物和内层的反射性弱的正面织物,所述背面织物与正面织物之间设置有保暖层,所述保暖层包括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内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具有间隔设置的相互平行的粘合段,粘合段处的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粘合在一起,相邻的粘合段之间的内层面料和外层面料之间形成填充空间。这种保暖面料及其纺纱工艺通过在背面织物与正面织物之间设置保暖层,保暖层形成填充空间不再有热量流失管道,保暖性能强。

技术研发人员:夏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全顺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8.30
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