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3337阅读:38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竞技类枪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



背景技术:

国内关于连续射击的玩具枪机械结构目前只有能连续发射橡皮筋的机构实用新型,射击类比赛项目之一的50米气步枪采用铅球作为发射弹丸,靠枪机储气装置内的高压气体击发弹丸,子弹冲击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玩具手枪采用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塑料子弹动能,需要外力给发射部分蓄力,仅限于娱乐场所,射速不能过高,射击类机器人比赛中经常用到枪管发射6mm的BB弹,使用机械结构为弹簧蓄力,在释放弹簧的过程中为枪管中的子弹加速,使子弹出膛时达到一定的速度。在很多实际场合中,大部分发射机构只能单发射击,并需要使用外部力量蓄力,使用起来费时费力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克服传统发射机构不能连续发射,且需要利用外部力量蓄力的不足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包括弹箱、固定架、激光头、基板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单枪管BB弹发射子机构,固定架固定在基板一端的顶面,激光头固定在基板的另一端底面;弹箱固定在固定架内;两个单枪管BB弹发射子机构并列设置,一端与弹箱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基板上。

所述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拨轮,弹箱下部设有凸出本体的出弹口,两个平行设置的拨轮设置在出弹口内,且与其转动连接,使得拨轮的每个卡槽内刚好落入一颗BB弹。

所述固定架为双层固定架,弹箱的出弹口伸入固定架的上层固定架,并固连。

所述单枪管BB弹发射子机构包括供弹软管、供弹管、供弹推送机构、力矩电机、电机轴承座、上壳体、下壳体和枪头,下壳体固定在基板顶部,上壳体固定在下壳体顶面,两者之间形成空腔;下壳体一端靠近固定架,另一端设有枪头,枪头固定在基板顶部,枪头外侧壁上开有一个进弹孔;供弹管一端顶面设有通孔,所述端与进弹孔连接,另一端与供弹推送机构一端连接,供弹软管一端伸入弹箱的出弹口,使得拨轮卡槽内的BB弹刚好滑入供弹软管,供弹软管另一端与供弹管顶面的通孔连接,力矩电机通过电机轴承座固定在上壳体外侧壁上方。

所述供弹软管的进弹口高于出弹口。

所述供弹管的中心轴线与枪头的中心轴线垂直。

所述供弹推送机构包括弹簧、撞针、滑块、撞针连杆机构、供弹连杆、推弹连杆、推弹杆、弹簧卡板、曲柄,撞针顶部设有凸起,撞针连杆机构包括撞针连杆和撞针钩杆,撞针连杆一端与撞针钩杆的一端通过销转动连接,撞针连杆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曲柄,力矩电机的输出轴与曲柄连接,撞针钩杆另一端位于撞针顶部,与撞针的凸起配合,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空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滑槽,撞针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沿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空腔靠近固定架的一端设有弹簧卡板,弹簧一端与撞针固连,另一端与弹簧卡板固连,撞针外侧壁上设有滑块,供弹管外壁沿其中心轴线设有第二滑槽,推弹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沿第二滑槽运动,供弹连杆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推弹连杆转动连接,推弹连杆与推弹杆固连,且推弹杆与供弹管的顶部通孔同侧。

所述撞针连杆的运动平面和撞针钩杆的运动平面垂直。

所述推弹连杆的第二滑槽的开口端位于远离枪头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采用拨轮和供弹软管进行供弹,利用力矩电机作为机构动力来源,通过曲柄、撞针连杆机构和推弹连杆机构实现供弹、弹簧蓄力及子弹发射的无缝隙连接,最终实现二枪管的持续发射,提高发射机构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的局部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的局部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的撞针连杆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的俯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至图5,一种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包括弹箱22、固定架21、激光头20、基板1和两个结构相同的单枪管BB弹发射子机构,固定架21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1一端的顶面,激光头20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1的另一端底面。弹箱22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架21内。两个单枪管BB弹发射子机构并列设置,一端与弹箱22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基板1上。

所述能连续射击的二枪管BB弹发射机构,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拨轮23,弹箱22下部设有凸出本体的出弹口,两个平行设置的拨轮23设置在出弹口内,且与其转动连接,使得拨轮23的每个卡槽内刚好可以落入一颗BB弹。

所述固定架21为双层固定架,弹箱22的出弹口伸入固定架21的上层固定架,并通过螺栓固连。

单枪管BB弹发射子机构包括供弹软管34、供弹管10、供弹推送机构、力矩电机29、电机轴承座、上壳体5、下壳体2和枪头3,下壳体2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板1顶部,上壳体5位于下壳体2顶面,两者通过螺栓固连,两者之间形成空腔。下壳体2一端靠近固定架21,另一端设有枪头3,枪头3固定在基板1顶部,枪头3外侧壁上开有一个进弹孔。供弹管10一端顶面设有通孔,所述端与进弹孔连接,另一端与供弹推送机构一端连接,供弹软管34一端伸入弹箱22的出弹口,使得拨轮23卡槽内的BB弹刚好滑入供弹软管34,供弹软管34另一端与供弹管10顶面的通孔连接,力矩电机29通过电机轴承座固定在上壳体5外侧壁上方。

所述供弹软管34的进弹口高于出弹口。

所述供弹管10的中心轴线与枪头3的中心轴线垂直。

所述供弹推送机构包括弹簧32、撞针4、滑块13、撞针连杆机构9、供弹连杆14、推弹连杆15、推弹杆16、弹簧卡板31、曲柄28,撞针4顶部设有凸起,撞针连杆9机构包括撞针连杆9和撞针钩杆11,撞针连杆9一端与撞针钩杆11的一端通过销转动连接,撞针连杆9另一端两侧分别设有曲柄28,力矩电机29的输出轴与曲柄28连接,撞针钩杆11另一端位于撞针4顶部,与撞针4的凸起配合,上壳体5和下壳体2之间的空腔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滑槽,撞针4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可沿第一滑槽滑动,所述空腔靠近固定架21的一端设有弹簧卡板31,弹簧32一端与撞针4固连,另一端与弹簧卡板31固连,撞针4外侧壁上设有滑块13,供弹管10外壁沿其中心轴线设有第二滑槽,推弹连杆15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沿第二滑槽运动,供弹连杆14一端与滑块1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推弹连杆15转动连接,推弹连杆15与推弹杆16固连,且推弹杆16与供弹管10的顶部通孔同侧。

所述撞针连杆9的运动平面和撞针钩杆11的运动平面垂直。

所述推弹连杆15的第二滑槽的开口端位于远离枪头3的一端,第二滑槽另一端不到供弹管10的顶部通孔,使得推弹杆16将落入的BB弹推入枪口3即可。

工作过程:激光头20瞄准目标后,弹箱22内装有BB弹,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拨轮23的卡槽内,拨轮23转动将卡槽内的BB弹送入供弹软管34,BB弹沿着供弹软管落入供弹管10,在力矩电机29的驱动下,曲柄28带动撞针连杆机构向后运动,撞针钩杆11通过与撞针凸起配合将撞针4往弹簧32压缩方向推动,为弹簧蓄力,供弹连杆14在滑块13的带动下向后运动,拖动供弹管10的推弹杆16向枪头3处运动,将落入供弹管10的BB弹挤进枪头3等待发射,在撞针4压缩的弹簧32的行程末端,力矩电机29停止供电,在弹簧32的作用下,撞针4向前运动,撞击枪头3处的BB弹使其具有一定的出膛速度,与此同时,滑块13带动供弹管10内的供弹连杆14向远离枪头3方向运动,BB弹从弹箱22与供弹管10之间的管道落入供弹管10完成一次发射。紧接着,力矩电机29上电开始转动,开始下一次的弹簧蓄力,供弹管10送弹,力矩电机29断电,撞针4撞击BB弹,供弹管10落弹供弹整个发射过程,如此周而复始地不断进行循环,达到双枪管连续不断发射子弹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