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负重射线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0354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非负重射线防护服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X射线的辐射防护装置,属于防辐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X射线介入诊断和治疗的非负重射线防护服。



背景技术:

介入放射学即介入诊疗是在影像诊断设备(数字减影X线机、CT机、核磁共振机和常规X线机等)的指导下,经皮穿刺将特制导管置入人体内进行诊断、修补、扩充、疏通工作的微创诊疗方法是一门融医学影像和临床诊断、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但在介入诊疗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临近X射线全程监视下完成操作,通过观察X光透视图像代替手术暴露直观检查病变,作为操作者的视野拓展指示是否到达了目标位置,因此,介入操作者将受到较大剂量的射线照射,这已经成为当前医用辐射中受照剂量最大的一个群体。

目前,临床普遍使用铅背心、铅围脖、三角巾、铅眼镜、铅帽等防辐射装备对操作者进行放射防护。这种防护方式存在两大缺陷:一是防护不彻底,目前的装备大都只有0.5mm铅当量,即使如此,由于人体所能承重的限制,四肢、面部等部位不得不处于暴露状态,它在床边接近患者,也只能减弱约80%的射线量,因此,由于长期累积效应,X射线对介入诊疗操作者的伤害非常大,引发的后果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相关医务工作者的恐慌和广泛关注。二是重量大、通风条件差,人体直接负重,容易产生疲劳,限制了操作者的工作时间。有时为能完成长时间工作,操作者不得不舍弃部分防护装置。可以说当前介入诊疗是典型的以牺牲医务工作者健康为代价的诊疗项目。放射损害使很多医师不得不调离工作岗位,放射防护的不彻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介入诊疗学科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介入诊疗的防护问题已受到人们的关注,介入放射学界之有识之士和辐射防护专家都呼吁对介入防护问题应加强宣传力度。

为此,根据X射线对人体的损害特点,很多学者作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尝试,但仍然存在防护欠全面或灵活性不足等问题,使用受到限制,迄今尚无被广泛接受、方便介入操作的理想放射防护产品问世。

为减少放射线对从业医护人员的损害,人们做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尝试,设计了有别于传统防护设备的不同防护装备。如“十字”封闭型通用组合式介入防护装置、介入诊疗专用多功能X射线防护铅屏,但他们相对固定,移动不便,影响介入室的整体布局和操作者的实际操作,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差。(专利号:00248725)设计了封闭型活动介入放射防护室,解决了固定移动不便的问题。但不足之处是体积较大,手臂等操作部位曝露空间大,防护效果受限。由美国 CFI Medical Solution研究生产的ZeroGravity射线防护系统的背面及头顶、手臂、足踝等部位没有任何防护,所以,也只能起延缓射线对人体的伤害的作用。同时,如果误操作时,当操作者背对着检查床,那防护装置就完全失效了。其固定的或者活动的悬吊占用空间较大,且不适合多台装置在一起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人体,行动方便,非负重的射线防护服;该防护服通风性好,人体舒适性强;能适合各种专科的工作场景通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非负重射线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及固定在支架上的防护材料,所述的支架包括头部防护支架,上半身防护支架及下半身防护支架,所述的头部防护支架安装在上半身防护支架上,上半身防护支架与下半身防护支架活动连接,在下半身防护支架底部设置有活动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

所述的头部防护支架可固定或活动的与上半身防护支架连接,所述的头部防护支架可采用固定或活动的防护挡,以及可开闭的活动防护头盔。

在所述的防护挡、防护头盔上对应人体面部设置透明的防辐射材料,为操作者提供宽阔的视野,在防护挡、防护头盔的其他部位采用透明或非透明的防辐射材料,形成阻隔辐射的环形挡块或闭合的头部防辐射帽。

所述的上半身防护支架、下半身防护支架的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通过中间的宽度调节装置连接,通过宽度调节装置的相向或相背运动调节左、右两侧支架之间横向的宽度。

所述的上半身防护支架、下半身防护支架通过承接部活动连接,使承接部与上半身防护支架、下半身防护支架间至少能够实现两个维度方向的活动。

所述的上半身防护支架、下半身防护支架通过高度调节装置的上下移动来调节两者之间的纵向高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人群的穿着。

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为连接左、右侧支架的导轨滑槽结构,所述的导轨滑槽结构包括内导轨和外导轨,左、右侧支架中的任意一侧与导轨滑槽结构的内导轨连接,则另一侧与导轨滑槽结构的外导轨连接,外导轨与内导轨配合,两者可做相对滑动,从而调整左、右侧支架的横向宽度。

在上半身防护支架与下半身防护之间设置竖直方向的顶杆,所述的顶杆能够支撑上半身防护支架的重量,并随肩部活动上下移动,使上半身防护支架能与操作者肩部的活动相配合,适应左右肩部的不同活动度。

所述的防护材料采用铅胶皮、铅板、非铅防辐射板/胶的其中一种,所述的防护材料通过缝合、胶水粘合、扣压、钩挂或螺丝螺母的方式与支架连接;在对应的手臂处设置防护软袖;在支架的各活动连接处,所述的防护材料采用重叠或褶皱方式进行处理;所述的防护材料的防护量采用0.5mm~1.5 mm铅当量。

所述的非负重射线防护服在位于上半身防护支架与下半身防护支架的前面或后面设有可启闭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非负重辐射防护服,通过可移动的防护支架和固定在支架上的防护材料结合,形成非负重射线防护服,操作者无需承载防护设备的重量,减少操作者的负担,使介入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灵活自如,实现操作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集中精力,减少体力;(2)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服为非负重射线防护服,可提高铅当量,实现最大限度的X射线穿透防护,能使辐射值达到安全范围;(3)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底部设置滚轮,左、右防护支架和上、下防护支架间分别设有宽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可适应不同体型和高度的医护人员使用,贴合人体,行动方便;(4)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内部上、下连通,通风性好,人体舒适性强;(5)本实用新型在对应的人体面部设置透明防辐射材料,使操作者视野宽阔,其他部位采用防辐射材料缝合,活动连接处设置重叠或皱褶,既保证了非负重防辐射服的防护全面性、视野宽阔度并兼顾活动性。(6)本发明还引入了电气化控制设备,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活动灵活性和舒适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适合各种专科工作场景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负重射线防护服100,包括支架101以及固定在支架101上的防护材料102。所述的支架101包括头部防护支架1,上半身防护支架2和下半身防护支架3,所述的头部防护支架1安装在上半身防护支架2上,上半身防护支架2与下半身防护支架3活动连接,在下半身防护支架3底部设置有活动滚轮4。

所述的头部防护支架1可固定或活动地与上半身防护支架2连接,所述的头部防护支架1可采用固定或活动的防护挡,还可以采用可开闭的活动防护头盔。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头部防护支架1采用固定的防护挡13,所述的固定防护挡13包括正面挡块131和2块侧面挡块132,所述的正面挡块131对应人体面部,正面挡块131下端安装在上半身防护支架2上,正面挡块131的两侧分别与侧面挡块132连接,形成一个前左右三面环绕的环形挡块。防辐射材料102围设在头部防护支架1上,形成防辐射挡屏。为了给穿着者提供良好视野,所述的正面挡块131上设置透明的防辐射材料102,在所述的侧面挡块132上可设置透明或非透明的防辐射材料。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头部防护支架1采用可活动防护挡11,所述的可活动防护挡11包括面部挡块111和头部挡块112,所述的面部挡块111对应人体面部,面部挡块111的一端通过转轴113安装在上半身防护支架2上,面部挡块111的另一端与头部挡块112连接,头部挡块112位于头顶上,距离头顶有一定空间,头部挡块112的形状可采用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没有特殊限制,用于给头顶部的防辐射材料提供一个支撑部。防辐射材料102围设在头部防护支架1上,形成防辐射帽。

为了不影响穿着者的视野,所述的面部挡块111上安装透明的防辐射材料102,头部挡块112及周边安装防辐射布料,头部挡块112上的防辐射材料102与上半身防护支架上的防辐射材料102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头部防护系统。面部挡块111上的透明防辐射材料对应人的视野,为穿着者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视野,便于观察和操作,而头部挡块112上的防辐射布料可随头部支架1的转轴113活动,从而实现防辐射帽的打开和聚拢。所述的可活动防护挡11在使用时,可通过转动转轴113,将防辐射帽打开,使面部挡块11与上肢防护支架2垂直,便于观察和操作;使用结束后,再转动转轴113,将防辐射帽合拢,使面部挡块11转动至与上半身防护支架2平行,这时头部挡块12紧靠上半身防护支架2背部,结构稳定,便于收藏。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头部防护支架1采用可活动防护头盔12,所述的可活动防护头盔12包括转动轴121,以及与转动轴121两端依次轴接的第一纵杆123、第一横杆124、第二纵杆125、第二横杆126。所述的转动轴121通过转轴座122安装在上半身防护支架2上,转动轴121的一端与转动电机122联动连接,所述的转动轴121与第一纵杆12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纵杆123依次与第一横杆124、第二纵杆125、第二横杆126轴接,第二横杆126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轴121上,启闭开关安127装在转动电机122一侧,并与转动电机122电连接,通过启闭开关127控制转动轴121的正转或反转,从而实现防护头盔12的打开和收拢。当按下启闭开关127,转动电机122正转,带动转动轴121转动,转动轴121依次带动第一纵杆123、第一横杆124、第二纵杆125、第二横杆126运动,直至第一横杆124与第二横杆126平行,且第二横杆126与上肢防护支架2重合,第一纵杆123与第二纵杆将第二横杆126支撑于上半身防护支架2上,形成立体的防护头盔12;当再次按下启闭开关127,转动电机122反转,带动转动轴121转动,转动轴121依次带动第二横杆126、第二纵杆125、第一横杆124、第一纵杆123运动,直至上述杆体聚合成一体,呈平面状紧靠在上半身防护支架2背部。

相应地,在活动头盔12对应人体面部设置透明的防辐射材料,为操作者提供宽阔的视野,在活动头盔12的其他部位可采用透明或非透明的防辐射材料,形成一个闭合的头部防辐射帽。

所述的上半身防护支架2、下半身防护支架3分别包括相互配合的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所述的上半身防护支架2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肩部支架21、背部支架22和腰部支架23,所述的肩部支架21和腰部支架23通过背部支架22连接;所述的下半身防护支架3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脚部支架31和臀部支架32,脚部支架31下端设置滚轮4,脚部支架31的上端与臀部支架32通过高度调节装置33活动连接,通过高度调节装置33的上、下移动来调节下肢防护支架3的纵向高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人群的穿着。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33采用设置在脚部支架31和臀部支架32上相互配合的导轨滑槽结构来实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导轨滑槽包括外导轨和内导轨,所述的外导轨安装在臀部支架32上,内导轨安装在脚部支架31上,外导轨与内导轨相互配合,两者可做相对滑动,从而调整脚部支架31与臀部支架32之间的纵向高度。所述的高度调节装置33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能够实现上、下运动来调节纵向高度的装置来实现,例如,采用电动伸缩杆和位移感应器的组合来实现高度调节。

在进一步的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半身防护支架2、下半身防护支架中相互配合的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通过中间的宽度调节装置24连接,通过宽度调节装置24调节左、右侧支架的相向或相背运动来调整横向的宽度。

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24分别设置在上半身防护支架的左、右两侧的背部支架22上和下半身防护支架的左、右两侧的脚步支架31上,通过宽度调节装置24的左右移动来调节两侧背部支架22和两侧脚部支架31之间的相向或相背运动,从而调节上、下半身防护支架2的横向宽度。

如图4所示,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24采用设置在左、右两侧背部支架22上的导轨滑槽结构来实现,所述的导轨滑槽结构包括内导轨和外导轨,背部支架22的一侧与导轨滑槽结构的内导轨连接,背部支架22的另一侧与导轨滑槽结构的外导轨连接,外导轨与内导轨配合,两者可做相对滑动,从而调整两侧背部支架22的横向宽度。所述的宽度调节装置24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还可以用现有的其他能够通过左右相向和相背运动来调节横向宽度的装置来实现。例如,还可采用电动伸缩杆和位移感应器的组合来实现宽度调节。同理,安装在脚部支架31两侧的宽度调节装置24与安装在背部支架22上的宽度调节装置相对应。

为了使该非负重射线防护装置的腰部活动更加灵活,所述的上半身防护支架2和下半身防护支架3通过承接部5活动连接,所述的承接部5与上半身防护支架2通过合页呈左右方向铰接,所述的承接部5与下半身防护支架3通过转轴呈前后方向铰接。通过承接部5与上半身防护支架2、下半身防护支架3之间分别成左右、前后两个维度进行铰接,从而实现腰部的前后与左右移动。

如图6所示,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承接部5还可采用万向连接头6加限位结构替代,所述的万向连接头6的一端与上半身防护支架2连接,万向连接头6的另一端与下半身防护支架3连接;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万向连接头6两侧的前支撑61和后支撑62,所述的前支撑61的一端与下半身防护支架3连接,前支撑61的另一端与上半身防护支架2保留一定间隙,保证可向前倾一定角度;所述的后支撑62的一端与下半身防护支架3连接,后支撑62的另一端抵靠在上半身防护支架上,可有效防止上半身防护支架2向后倾斜。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后支撑61还可设置成连接上、下半身防护支架的压缩弹簧。采用万向连接头6作为承接部5,使防护装置的腰部能实现前后及左右两个维度的移动,限位结构能够防止弯腰及后仰过度,使操作者穿着该防辐射服时,上肢的活动范围更宽,更安全。

为了使上半身防护支架2能与操作者肩部的活动相配合,适应左右肩部的不同活动度,增加肩部活动的灵活性,同时减少或消除上半身防护支架2作用在操作者肩部的重量,在所述的上半身防护支架2和下半身防护支架3之间设置能够支撑半身防护支架2重量的顶杆,所述的顶杆可采用液压顶杆或者气压顶杆;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液压顶杆34竖直设置于脚部支架31与臀部支架32之间,左右两侧分别至少设置一根液压顶杆,所述的液压顶杆34的一端与脚部支架连接,液压顶杆34的另一端与臀部支架32连接,液压顶杆34的支撑力与顶杆上部支架的总体重量相适应,或者稍大于顶杆上部支架的总重量。当操作者发生上肢动作,如有肩部上抬时,受力一侧的肩部支架32带动上半身防护支架2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液压顶杆向上运动,上升到某个点时,达到动态平衡,从而减少或消除上半身防护支架2作用在操作者肩部的重量,很好地适应左右肩部不同活动度的要求。

作为替换,所述的液压顶杆的作用还可以采用电动顶杆与感应装置相配合来实现,具体实施例如下:在所述的肩部支架21上设置有感应装置,在脚部支架31与臀部支架32之间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电动顶杆34,所述电动顶杆34的控制端与感应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感应装置能实时监控操作者肩部活动,当操作者发生侧身动作时,一侧肩部上抬,另一侧肩部下降,从而启动感应装置控制电动顶杆上下运动,使电动顶杆向腰部支架32提供一定支撑力,使腰部支架32带动上半身防护支架2向上移动,有效抵消上肢防护支架2作用在肩部的重量,很好地适应左右肩部不同活动度的要求。

所述的防护材料102采用铅橡皮、铅板或非铅防辐射板/胶的其中一种,所述的防护材料102的防护量采用0.5mm~1.5 mm铅当量。

所述的防护材料102可采用缝合的方式固定在支架101上。作为替换,所述的防护材料102还可以采用粘合、扣压、挂钩、螺母螺钉等方式固定在支架101上。在上半身防护支架2与下半身防护支架3的连接处,以及头部防护支架1与上半身防护支架的连接处,所缝合的防护材料102设置重叠或褶皱以适应支架间相互上下活动或转动的拉伸和缩短。

在上半身防护支架2与下半身防护支架3的背部,对应宽度调节装置24的位置,所缝合的防护材料102设置重叠或皱褶以适应支架间左右活动时的拉伸或缩短。

在位于上半身防护支架2与下半身防护支架3的前部或后部的防护材料102上设置可启闭的开口8,并在开口8处设置连接件,例如:粘扣、拉链等。便于操作者穿脱防护服。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移动的防护支架101和固定在支架上的防护材料102结合,形成非负重防辐射服10,可大大提高防护材料102的铅当量,实现最大限度的X射线穿透防护,能使辐射值达到安全范围;操作者无需承载防护设备的重量,减少操作者的负担,使介入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灵活自如,实现操作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集中精力,减少体力;通过宽度调节装置24、高度调节装置33可适应不同体型和高度的医护人员使用,贴合人体,行动方便;支架内部通风性好,人体舒适性强;进一步引入了电气化控制设备,有效提高装置的活动灵活性和舒适性,适合各种专科工作场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该可以理解,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