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钻孔爆破的智能快速放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75566发布日期:2019-01-18 23:5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钻孔爆破的智能快速放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钻孔爆破的智能放样方法。



背景技术:

施工放样是现代工程施工中的必要环节。施工放样的高效、精准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可加快施工进度,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相比其他工程,钻孔爆破对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更加严格,如果放样出现偏差,将直接造成不理想爆破效果,严重情况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提升施工放样技术意义重大。传统的施工放样技术是先做好初始设计,根据设计点在现场找点放样,但由于现场超欠挖的原因,往往不能顺利找点,只能重新测量后,进行二次设计和放样。整个过程消耗时间,且程序冗长。如果能够发明一种放样技术,在第一次放样时即能通过感知现场的情形,并能迅速进行处理,现场完成放样,将为爆破工程施工提供巨大的便利,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针对已有的施工放样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钻孔爆破的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增强施工效率的智能放样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下述步骤依次构成:

1、将初始孔口坐标传输并储存至高精度全站仪中。

2、在高精度全站仪中嵌入初始坐标与实际孔口坐标的换算程序。

3、通过爆破形成一组轮廓面,对轮廓面的平整无要求。

4、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对爆破形成轮廓面进行测量,并通过嵌入的初始坐标和换算程序确定实际放样坐标。

5、完成放样。

为了进一步增强放样的实施效率和精度:

1、本发明采用的全站仪为高精度全站仪,可嵌入自定义程序。

2、本发明的初始坐标可通过编制对应的数据格式,传输储存至全站仪中。

3、本发明的初始坐标与实际孔口坐标的换算程序的数学过程如下:

换算程序根据设计的初始孔口坐标,以及炮孔倾角,确定在任意高程钻孔对应的实际坐标。设初始孔口坐标为(x1,y1,h1),炮孔倾角设为α,目标高程为h2,需要确定实际坐标(x2,y2,h2)。

x2=x1+(h2-h1)cotα

y2=y1+(h2-h1)tanα

当全站仪定位地表任何一点时,立即感知其高程坐标,并通过此换算程序,输出此高程的炮孔实际坐标(x1+(h2-h1)cotα,y1+(h2-h1)tanα,h2)。

4、通过上传的设计水平坐标、竖直坐标(x1,y1)以及目前岩体出露的实际高度h3确定附图1中的放样过渡点a点。

5、根据当前的显示坐标,比较嵌入的内置程序实时计算出a点高程h3对应的水平与竖直坐标,并向该点移动。

6、移动中观察高程变化,并迅速比对显示坐标与内置程序基于实际高度确定的计算坐标,二者的误差满足精度在5%以内时,即确定其为实际放样点,完成放样。

本发明结合钻孔爆破施工过程中的放样工序,通过嵌入初始坐标与实际孔口坐标的换算程,完成在轮廓面有超欠挖时的施工放样。本发明可采用现有的高精度全站仪嵌入自定义程序的功能,方法简单易行,放样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放样与定位结果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欠挖条件下智能快速放样示意图;

附图2为超挖条件下智能快速放样示意图;

附图中,1—岩体;2—炮孔;3—当前台阶设计轮廓面;4—下层台阶设计轮廓面;5—放样过渡点;6—初始设计放样点;7—实际放样点;8—实际轮廓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介绍,实施例中以轮廓面欠挖为例。设在某一边坡实施爆破,边坡开挖高度10m,炮孔倾斜角度为60°,炮孔间排距3*3m。某次梯段爆破后形成不平整的工作面,当前台阶开挖设计高程为el.1000m。

1、将初始设计放样点b的坐标(附图1中的6所指)通过编制对应的数据格式,传输储存至全站仪中。

2、将自动换算的数学程序嵌入至全站仪中。

根据初始设计放样点b的坐标,以及炮孔倾角,确定在任意高程钻孔对应的实际坐标。设放样点b的坐标为(x1,y1,1000),炮孔倾角60°,目标高程为h2,需要确定实际坐标(x2,y2,h2)。

x2=x1+(h2-1000)cot600

y2=y1+(h2-1000)tan600

当全站仪定位地表任何一点时,立即通过其高程坐标,并通过此换算程序,输出此高程的炮孔实际坐标(x1+(h2-1000)cot600,y1+(h2-1000)tan600,h2)。

3、根据b点的水平坐标、竖直坐标(x1,y1),确定在地表出露的相同水平竖直坐标的放样过渡点a点(附图1中的5所指),并确定其高程坐标。

4、根据放样过渡点a的高程,通过嵌入的换算程序程序,实时计算出a点高程h3对应的炮孔延长线上的水平与竖直坐标。

5、计算出的炮孔延长线上的水平与竖直坐标移动值,比对显示的坐标与内置程序的计算坐标,二者的误差满足精度在5%以内时,即确定其为实际放样点c(附图1中的7所指)。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钻孔爆破的智能快速放样方法。针对实际工程放样效率缓慢、精度低的特点,根据炮孔倾角、炮孔孔口坐标以及任意高程的炮孔延长线坐标存在固定的数学关系,将其编制成自定义的坐标换算程序,并嵌入高精度全站仪中,实现在不规则的轮廓面自动寻找、锁定实际的孔口坐标。本发明可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矿山等行业的开挖工程中,以提高爆破施工放样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胡英国;吴新霞;赵根;刘美山;李瑞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英国;吴新霞;赵根;刘美山;李瑞泽
技术研发日:2017.07.11
技术公布日:2019.0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