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5043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射击靶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



背景技术:

射击靶作为开展警用武器日常训练的重要依托和载体,也可投入警察武器使用各能级科目的实战训练,进一步丰富充实警务技能训练的手段和方法,提升警务实战训练水平,提高公安民警应对暴恐袭击的实战处理能力。

纵观公安民警武器使用技能训练发展历程,从最初的50米精度射击、25米精度射击以及15米速度射击,发展至今的7米、5米、3米双击射击,以及单、双目标和推进、退防射击等科目,射击训练靶标无外乎固定与移动两类。针对特定的移动目标所开展的射击训练也都是针对定向匀速靶标,匀速且始终维持在同一方向上的运动。无法贴合警务实战需要以及基层公安执勤执法实际情况。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新的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贴合警务实战需要以及基层公安执勤执法实际情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包括:自移动靶机底座;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设置于所述自移动靶机底座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自移动靶机底座上,且与所述旋转结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结构转动;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上;靶标,所述靶标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上述结构通过把靶标设置在一个能够不定向移动的自移动靶机底座上,能够带动靶标进行不定向移动,更加真实的模拟实战场景,贴合警务实战需要以及基层公安执勤执法实际情况。

优选地,所述自移动靶机底座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自移动靶机底座上;至少一个导向轮,所述驱动轮的下端与导向轮的下端位于同一平面内。

上述结构中在壳体下端设置驱动轮与导向轮,通过驱动轮实现自移动靶机底座的移动,再通过导向轮辅助引导方向和帮助驱动轮负担自移动靶机底座及其上部的重量,延长驱动轮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旋转结构为旋转盘、连接所述旋转盘与自移动靶机底座的支撑杆和设置于旋转盘上的旋转柱,且所述旋转柱与支撑结构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旋转盘连接;所述旋转盘的下端通过支撑杆与所述自移动靶机底座连接。

上述结构中支撑结构通过旋转结构设置于自移动靶机底座上,能够实现在自移动靶机底座不定向移动的同时旋转结构也带动支撑结构上的靶标旋转,实现了单个靶机的靶标的运动轨迹更加丰富且由于设置了多个靶标,所以能够实现针对多个目标的实战射击训练。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旋转盘固接,所述蜗杆的动力输入轴与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的截面形状为至少三条边的空心柱体。

上述结构中支撑结构的截面形状的边数越多,能够设置第一靶标与第二靶标的朝向方向越多,增加射击训练的难度。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至少三个朝向方向不同的靶标,分别为供射击者射击的第一靶标和禁止射击者射击的第二靶标。

上述结构中通过将靶标分为供射击者射击的第一靶标和禁止射击者射击的第二靶标,能够为射击者提供不同的射击目标,需要在射击前判断是否需要射击,进而更加贴近实际场景。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截面形状为三边形的空心柱体;所述支撑结构的三个朝向外部的面上都设有靶标,分别为两个所述第一靶标和一个所述第二靶标,所述第一靶标与第二靶标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空心柱体;所述支撑结构的四个朝向外部的面上都设有靶标,分别为两个所述第一靶标和两个所述第二靶标,所述第一靶标与第二靶标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为截面形状为五边形的空心柱体;所述支撑结构的五个朝向外部的面上都设有靶标,分别为三个所述第一靶标和两个所述第二靶标,所述第一靶标与第二靶标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靶标为高强度钢板。

靶标采用高强度钢板,能够避免实弹射击中易造成多个靶标被同一发子弹穿透的情况,避免对教学效果的分析评估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如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靶标设置在自移动靶机底座上,且自移动靶机底座作无规则不定向移动,带动靶标作不定向移动,且在自移动靶机底座上设置了旋转结构,该旋转结构用以带动支撑结构上的靶标旋转,同时,将靶标分为供射击者射击的第一靶标和禁止射击者射击的第二靶标,在旋转的同时,需要判断分辨射击靶是否可以进行射击,更加贴近警务实战需要以及基层公安执勤执法实际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的旋转结构和传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自移动靶机底座,2-旋转结构,2a-旋转盘,2b-支撑杆,2c-旋转柱,3-驱动装置,4-传动机构,4a-蜗轮,4b-蜗杆,5-支撑结构,6a-第一靶标,6b-第二靶标,7-驱动轮,8-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自移动靶机底座、设置于自移动靶机底座上的旋转结构、设置于旋转结构上的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结构上的靶标和设置在自移动靶机底座上的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与旋转结构连接,驱动装置为旋转结构提供旋转动力。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电机,自移动靶机底座为现有扫地机器人的底座。

其中,支撑结构为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空心柱体,且支撑结构的四个朝向外部的面上都设有靶标,分别为两个第一靶标和两个第二靶标,且第一靶标与第二靶标间隔设置在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的的下端与旋转结构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靶标对应歹徒,第二靶标对应人质,进而对需要射击的靶标进行区分,实现多目标的射击训练,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实战场景。

其中,自移动靶机底座包括:设置于自移动靶机底座下端的两个驱动轮和两个导向轮,其中,驱动轮用于驱动自移动靶机底座移动,导向轮用于导向并未驱动轮分担压力,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靶标设置在自移动靶机底座上,能够带动靶标进行不定向移动,并结合设置在支撑结构上的第一靶标和第二靶标,更加真实的模拟实战场景,贴合警务实战需要以及基层公安执勤执法实际情况。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多目标不定向移动射击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自移动靶机底座1、设置于自移动靶机底座1上的旋转结构2、设置于旋转结构2上的支撑结构5、设置在支撑结构5上的靶标和设置在自移动靶机底座1上的驱动装置3,其中,驱动装置3设置在自移动靶机底座1的上端,驱动装置3与旋转结构2连接,驱动装置3为旋转结构2提供旋转动力。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为电机。

其中,支撑结构5为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的空心柱体,且支撑结构5的三个朝向外部的面上都设有靶标,支撑结构5的的下端与旋转结构2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靶标6a对应歹徒,第二靶标6b对应人质,射击者只能对第一靶标6a进行射击,从而对需要射击的靶标进行区分,实现多目标的射击训练,能够更加真实的模拟实战场景。

其中,自移动靶机底座1包括:设置于自移动靶机底座1下端的两个驱动轮7和两个导向轮8,其中,驱动轮7用于驱动自移动靶机底座1移动,导向轮8用于导向并未驱动轮7分担压力,延长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旋转结构2包括:旋转盘2a、用于连接旋转盘2a和自移动靶机底座1的支撑杆2b和设置在旋转盘2a上端的旋转柱2c,且旋转柱2c的上端与支撑结构5的下端连接。驱动装置3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旋转盘2a转动。其中传动机构4包括:相互啮合的蜗轮4a和蜗杆4b,涡轮的上端面与旋转盘2a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蜗杆4b的动力输入轴与驱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结合自移动靶机底座1的不定向移动与支撑结构5带着靶标旋转,并将靶标分为供射击者射击的第一靶标和禁止射击者射击的第二靶标,能够提供多目标不定向的射击靶标,更加真实的模拟实战场景,贴合警务实战需要以及基层公安执勤执法实际情况。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自移动靶机底座1的形状不限于圆形,可以是其他形状;支撑结构5不限于截面形状为三边形和四边形的空心柱体,可以是五边形、六边形甚至更多边的形状;驱动轮7与导向轮8的个数不局限于3个,也可以是4个、5个甚至更多,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具有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中的靶标为高强度钢板、支撑结构的截面形状为五边形的空心柱体,支撑结构的五个朝向外部的面上设有五个靶标,分别为三个第一靶标和两个第二靶标,且第一靶标和第二靶标间隔设置。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靶标也可以是其他具有防穿透性能的材料制成的靶标,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