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红外校正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8349阅读:2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红外校正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简易红外校正镜 (以下简称校正镜),采用红外物镜配合热辐射源,供红外瞄准镜的校正。更换不同的枪膛插轴,可作为不同口径武器上红外瞄准镜的校正使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红外瞄准镜在轻武器夜视瞄准镜中具有更多的战场优势,已成为重要的瞄准设备,红外瞄准镜的校正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常规瞄准镜配枪固定后,需要调节零位,消除枪镜连接时产生的不协调因素,使瞄准点与弹着点重合,达到瞄到哪里,打到哪里的目的。这个过程,称为瞄准镜配枪校正。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5.45mm、5.56mm、5.8mm、7.62mm、12.7m五种口径尺寸的枪型,针对这些尺寸枪型的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已经出现了成熟的校正镜,但针对红外瞄准镜的校正镜技术方案很少见到相关报道,而已有的红外校正镜大多操作复杂,需要借助主动热源。因此,红外校正镜的改进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根据现有红外、微光校正镜的情况,设计一款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的红外校正镜,可配于多种口径的轻武器上作为红外瞄准镜校正使用,无需借助主动热源便可实现红外观察校正。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红外物镜的调节座装在支架上,调节座的内空腔中装入热源座,热源座中依次装入贴合在一起的具有热辐射性差异靶板和挡光板,调节座上装有从几个方向触压在热源座上的调节螺杆,支架通过连接架与底座连接,底座的轴向一端连接枪膛插轴的插轴转接座,红外物镜的轴向中心线与枪膛插轴的轴向中心线平行。

所述的靶板为钢制靶板,挡光板为黑色尼龙挡光片,采用压圈压紧在热源座中。

所述的底座设置螺纹接口与插轴转接座的螺杆接头连接。

所述的连接架为直角折弯板,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底座,另一端通过螺钉连接在底座上。

所述的调节座上所装的调节螺杆为4件,分别设置在垂直对称和水平对称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可配于多种口径的轻武器上作为红外瞄准镜校正使用;采用黑色尼龙挡光片和钢制靶板两种热辐射性质差异较大的材料组成热源,通过两种材料的辐射差而形成红外目标,实现了红外观察校正,无需借助主动热源便可应用到红外瞄准镜后续的快速校准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校正镜总体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校正镜侧视图。

图中:红外物镜1、枪膛插轴2、插轴转接座3、底座4、连接架5、支架6、物镜盖7、转动调焦手轮8、调节座9、热源座10、挡光板11、靶板12、调节螺杆13、大压圈14、小压圈15、螺钉16、连接螺钉17。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红外校正镜的主要由红外物镜1、物镜盖7、转动调焦手轮8、调节座9、热源座10、挡光板11、靶板12、调节螺杆13、大压圈14、小压圈15连接组成。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插轴转接座3的一端连接枪膛插轴2,适用于12.7mm枪膛插轴组、7.62mm枪膛插轴组、5.8mm枪膛插轴组、5.56mm枪膛插轴组和5.45mm枪膛插轴组,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通过旋转枪膛插轴2来拆或装校正镜。插轴转接座3的另一端与底座4通过螺纹旋紧连接,连接架5成直角折弯形状,通过M3的螺钉16分别和底座4连接,红外物镜1的装配调节座9通过连接螺钉17与支架6另一端连接,装配好后红外物镜1的轴向中心线与枪膛插轴2的轴向中心线平行。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用一支已配有红外瞄准镜并校准过光轴的枪作为基准,将本校正镜的枪膛插轴2插入枪膛,使红外物镜1正对配枪固定后的红外瞄准镜(图中未画),通过红外瞄准镜通过红外物镜1来观察靶板12目标,通过4颗调节螺杆13来调整热源座10的位置,直至与红外瞄准镜中心重合,至此,校正镜靶板12调整完毕,此工作在本校正镜出厂前完成。校正镜至具体使用单位后,在进行红外瞄准镜校正时,通过选择不同规格的枪膛插轴2插入相应要校正的枪膛,通过红外瞄准镜观察靶板12,调节配枪固定的红外瞄准镜致分划中心与靶板12目标重合,即完成红外瞄准镜校正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