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瞄准镜变倍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4279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瞄准镜变倍锁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瞄准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瞄准镜变倍锁定机构。



背景技术:

瞄准镜的变倍都是使用连续变倍结构,其通常包括镜管,与镜管相固定连接的目镜筒,套设于镜管以及目镜筒上的变倍手轮,穿设于镜管和变倍手轮上的变倍螺钉,可以进行变倍范围内任何倍率变化,实现变倍十分方便;但此机构在变倍后仅仅依靠变倍手轮与镜管间密封圈的摩擦力定位,在瞄准镜受到冲击或震动时,变倍手轮可能发生转动,从而使倍率发生变化,影响瞄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瞄准镜变倍锁定机构,具有产品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锁紧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瞄准镜变倍锁定机构,包括镜身、设置于所述镜身内的变倍管以及设置于所述镜身上的目镜筒,所述镜身外侧套设有变倍扭圈,所述变倍扭圈与所述变倍管固定连接,所述变倍扭圈转动设置于所述镜身上,所述变倍扭圈与所述目镜筒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目镜筒上套设有锁紧圈,所述锁紧圈滑动设置于所述目镜筒上,所述锁紧圈与所述变倍扭圈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优选的,沿所述目镜筒的外壁周向设有一圈第一外直齿,所述锁紧圈的内壁设有一圈与所述第一外直齿相配合的内直齿,所述锁紧圈通过所述内直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直齿上,所述变倍扭圈的外壁上还设有与所述内直齿相配合的第二外直齿,所述锁紧圈通过所述内直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直齿上。

优选的,所述目镜筒上设有第一锁紧部,所述变倍扭圈上设有第二锁紧部,所述第一锁紧部与所述第二锁紧部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外直齿分布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上,所述第二外直齿分布于所述第二锁紧部上,所述锁紧圈通过所述内直齿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锁紧部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上,所述第一外直齿与所述第二外直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内直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部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至所述第二外直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内直齿的长度,所述第二锁紧部上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至所述第一外直齿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内直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锁紧部的周向还设有一圈摩擦密封圈,所述摩擦密封圈与所述锁紧圈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变倍扭圈上设有变倍销钉,所述镜身上沿周向设有调节槽,所述变倍销钉穿过所述调节槽与所述变倍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目镜筒与所述镜身螺纹连接,所述目镜筒与所述镜身之间还填充有环氧树脂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锁紧圈的内齿与变倍扭圈上的外齿相结合,使变倍扭圈的径向位置被锁定,同时轴向位置被变倍管锁定,变倍扭圈的位置就被完全锁定,解锁时只需滑动锁紧圈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操作简单,锁紧可靠,锁紧螺钉不会脱落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倍调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倍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紧圈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目镜筒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变倍扭圈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变倍调节时内直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变倍锁定时内直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镜身;2、变倍管;3、目镜筒;31、第一锁紧部;32、第一限位部;4、变倍扭圈;41、第二锁紧部;42、第二限位部;5、锁紧圈;6、摩擦密封圈;7、变倍销钉;10、内直齿;11、第一外直齿;12、第二外直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瞄准镜变倍锁定机构,包括镜身1、设置于镜身1内的变倍管2以及设置于镜身1上的目镜筒3,镜身1外侧套设有变倍扭圈4,变倍扭圈4与变倍管2固定连接,变倍扭圈4转动设置于镜身1上,变倍扭圈4与目镜筒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目镜筒3上套设有锁紧圈5,锁紧圈5滑动设置于目镜筒3上,锁紧圈5与变倍扭圈4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沿目镜筒3的外壁周向设有一圈第一外直齿11,锁紧圈5的内壁设有一圈与第一外直齿11相配合的内直齿10,锁紧圈5通过内直齿10滑动设置于第一外直齿11上,变倍扭圈4的外壁上还设有与内直齿10相配合的第二外直齿12,锁紧圈5通过内直齿10滑动设置于第二外直齿12上。

目镜筒3上设有第一锁紧部31,变倍扭圈4上设有第二锁紧部41,第一锁紧部31与第二锁紧部41的外径相同,第一外直齿11分布于第一锁紧部31上,第二外直齿12分布于第二锁紧部41上,锁紧圈5通过内直齿10滑动设置于第一锁紧部31和第二锁紧部41上,第一外直齿11与第二外直齿12之间的距离小于内直齿10的长度。

第一锁紧部31上设有第一限位部32,第一限位部32至第二外直齿12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内直齿10的长度,第二锁紧部41上设有第二限位部42,第二限位部42至第一外直齿1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内直齿10的长度。

第一锁紧部31的周向还设有一圈摩擦密封圈6,摩擦密封圈6与锁紧圈5的内壁接触。

变倍扭圈4上设有变倍销钉7,镜身1上沿周向设有调节槽,变倍销钉7穿过调节槽与变倍管2固定连接。

目镜筒3与镜身1螺纹连接,目镜筒3与镜身1之间还填充有环氧树脂胶。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调节状态时,锁紧圈5处于如图1所示的位置,这时锁紧圈5的内直齿10与变倍扭圈4的第二外直齿12脱开,但仍与目镜筒3的第一外直齿11相配合,此时变倍扭圈4可以通过变倍销钉7带动变倍管2转动,实现瞄准镜的变倍功能;

锁紧状态时,锁紧圈5位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这时锁紧圈5的内直齿10与变倍扭圈4和目镜筒3的第一外直齿11同时相配合,由于目镜筒3已固定在镜身1上,所以变倍扭圈4由于齿的结合径向位置被锁定,同时轴向位置由于被变倍管2锁定,这样变倍扭圈4的位置就被完全锁定。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增加直齿的齿数来增加锁定精度,锁定的精度为1/2×360/齿数,如为120齿,则锁定精度为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