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抗菌沙发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8718发布日期:2018-07-13 17:4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静电抗菌沙发面料。



背景技术:

沙发已经是人们现代家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使沙发使用更加舒适,人们越来越重视沙发面料的材质,不同的沙发面料会对使用者不同的感受。

目前,公告号为CN20653693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沙发面料,包括面料层、基布层和防水透气层,所述基布层由涤纶经纱和涤纶纬纱交错编织成,所述面料层包括上层经纱、上层纬纱、下层经纱、下层纬纱、绒经纱,上层经纱和上层纬纱形成绒毛高度不同且相间隔的上层基布,所述上层基布的上表面绒毛形成纬向交错的折形凸绒面和凹绒面,凸绒面和凹绒面的宽度比为2:1,下层经纱和下层纬纱形成具有齿口的下层基布,绒经纱连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面料层复合在基布层的上侧,防水透气层为PTFE薄膜。利用PTFE薄膜启动防水效果,防止水进入面料内部和沙发内部而导致霉变。

当上述技术方案中使用涤纶,涤纶易带电,在冬季会和使用者之间产生静电,同时面料带电容易吸附灰尘,从而导致了面料使用舒适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抗菌沙发面料,用硫化亚铜导电聚丙烯腈纤维导电性克服涤纶的易带电性,从而达到了防静电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抗菌沙发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为经线和纬线编制而成,所述经线为涤纶超细纤维,所述纬线为硫化亚铜导电聚丙烯腈纤维,所述基布层的上表面设有丙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硫化亚铜导电聚丙烯腈纤维作为纬线与涤纶超细纤维作为的经线编织成基布层,利用硫化亚铜导电聚丙烯腈纤维导电性克服涤纶的易带电性,从而达到了防静电的目的,因面料没有静电所以也不易吸附灰尘,减少了面料中吸附的灰尘,同时利用涤纶超细纤维疏水和防污性的特性进一步增强了面料的抗污性,并利用比表面积大及松软特点可以设计不同的组织结构使之更多地吸收阳光热能或更快散失体温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丙纶层上设有羊毛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羊毛纤维的柔软性和舒适性改善了面料上层的舒适感,并增强了其保暖性,在冬季使用时更加稳定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羊毛层和丙纶层之间设有粘接剂,所述粘接剂通过点胶的方式将羊毛层和丙纶层粘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点胶的方式将羊毛层和丙纶层粘合,增强了面料的透气性使面料使用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布层的下表面为亚麻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亚麻具有调温、抗过敏、防静电、抗菌的特性,进一步增强了面料防静电性,并使面料具有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和阻燃效果,使用面料使用更加舒适健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亚麻层的下表面设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四氟乙烯的特性增强了面料的防水性,减少水通过面料渗入沙发内部从而引起沙发内部霉变,同时增强了竹纤维层的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抗菌纤维,所述抗菌纤维往复穿设于丙纶层和亚麻层之间并将丙纶层、基布层和亚麻层缝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抗菌纤维进一步增强了面料的抗菌性,并将丙纶层、基布层和亚麻层三层缝合,相比于胶合缝合的透气性更强,使面料使用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纤维通过交叉缝合将丙纶层、基布层和亚麻层缝合,所述抗菌纤维与经线呈45°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抗菌纤维与经线和纬线均呈45°的夹角,使抗菌纤维同时受到经线和纬线的作用进行定位,减少了抗菌纤维的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纤维呈丝线状,所述抗菌纤维将丙纶层和基布层之间空间分隔成若干方形空间,所述方形空间内设有记忆海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记忆海绵使面料使用更加舒适,进一步增强了其抗菌性,并且透气性强、吸湿性强,使用冬暖夏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面料具有抗静电,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和防水阻燃的特性,并且使用舒适保暖冬暖夏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抗菌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羊毛层;2、丙纶层;3、基布层;31、经线;32、纬线;4、抗菌纤维;41、方形空间;42、记忆海绵;5、亚麻层;6、聚四氟乙烯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一种抗静电抗菌沙发面料,如图1所示,从上到下依次是羊毛层1、丙纶层2、基布层3和亚麻层5,其中羊毛层1为羊毛纤维制成,利用羊毛纤维的柔软性和舒适性改善了面料上层的舒适感,羊毛层1直接与人体接触,使面料使用更加舒适温暖,并且透气性强使用舒适。羊毛层1通过粘接剂通过点胶的方式粘合于丙纶层2的上表面,增强了面料的透气性使面料使用更加舒适。丙纶层为丙纶纤维制成,利用丙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芯吸能力,强度高,制成织物尺寸稳定,增强了面料的稳定性防止面料清洗后缩水,并具有耐磨弹性,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

如图2所示,基布层3由经线31和纬线32编制而成,其中经线31为涤纶超细纤维,纬线32为硫化亚铜导电聚丙烯腈纤维,其中涤纶超细纤维手感柔然增强了面料的舒适感,具有清洁方便的特点,便于沙发面料的清洗,但是涤纶易带电,在冬天使用时会有静电使用不适,同时会吸附灰尘,利用硫化亚铜导电聚丙烯腈纤维可以通过电晕放电的方式消除面料中的静电,使面料使用更加舒适。

如图1所示,亚麻层5由亚麻纤维编制而成,利用亚麻纤维具有调温、抗过敏、防静电、抗菌的特性,进一步增强了面料防静电性,并使面料具有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和阻燃效果,使用面料使用更加舒适健康。

如图3所示,丙纶层2、基布层3和亚麻层5通过呈丝线状的抗菌纤维4交叉缝合,使抗菌纤维4与经线31和纬线32均呈45°夹角,使抗菌纤维4同时受到经线31和纬线32的作用进行定位,减少了抗菌纤维4的偏移。抗菌纤维4在丙纶层2和基布层3之间分隔成若干独立的方形空间41,在方形空间41内填充有记忆海绵42(参见图1),利用记忆海绵42使面料使用更加舒适,进一步增强了其抗菌性,并且透气性强、吸湿性强,使用冬暖夏凉。

如图1所示,亚麻层5的下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6,利用四氟乙烯的特性增强了面料的防水性,减少水通过面料渗入沙发内部从而引起沙发内部霉变,同时增强了竹纤维层的耐磨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